即使内容很精彩,如果过了那个期限,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看过公司收来的一些简历。
一直想招聘新员工的我看了之后,不禁发出“怎么又是这样……”的叹息。
必填项如最低学历、住所等是写上了,而机动栏和备注栏中,却是什么都没写。
这些个人信息部分,虽然每项都有填写,但是从用人方的角度出发,“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呢?”
最近,我发现不会写简历的人在增多,我问到经常去的一家餐馆的店长,他一脸无奈地笑着说道:“是啊,还在增长的样子,投到店里来的简历,一半以上是连照片都没有贴的。”
投递一份简历,目的不是填完就成了,而是让公司了解到并判断出,你是否可以为进入面试做准备。
所以,每次我一看到这类简历,都会想“要是能在目的达成上多思考一下就好了。”
但是,比起这个,还有更差劲的事例,那就是不遵守交付期限。
过期之后才交付过来的简历,每每打开阅读的时候,我的心情都会很沉重。
至于原因,“遵守时限”这一点,是对一个社会人最低的要求吧。
我也会想,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导致他交付晚了吧。可能是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的简历,或者花功夫去向谁请教了。
但是,如果一味的拘泥于体裁,导致原本的目的没有达成,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要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哪里呢?这是由成果决定的
有很多作者,写完一本书,需要出版的时候,会很在意书的封皮。对于印在封皮上的题目,却并不在意。而一本书,是否畅销,很大程度上却是取决于题目是否吸引人。
所以,书的封皮和题目往往是由出版方来考虑并决定的,尽管有时候,会与作者想的大相径庭。
当双方意见不能统一的时候,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做协商,围绕一个词或者一个字,讨论很久。
其实,之后自我反省一下,会觉得作为作者,好像本末倒置了,与其拘泥于书的包装,不如在内容书写上多下功夫。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你的时间和精力所花费的地方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同。
如果把精力放在错误的地方,是不会结出果实的。
最后,也只是一种“无用的思考”而已。
拘泥于体裁,充其量是在追求一种“自我满足“
在形式上下太多功夫的话,就会把原本要完成的工作荒废掉。
在邮件的体裁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内容上晦涩难懂,不能正确传达信息,或者直接忘记添加附件,这样的邮件名字起得再好,也是没用的。
如果只顾表面上的需要,而脱离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满足也就无从谈起。工作中,只有带着真正的喜爱,才会更加轻松地去做事。
“IN BASKET”的规制中,有一项“Human Skill”(人际关系能力),也就是“站在对方角度为对方思考”,很受大家欢迎。但是,如果只追求人际关系先行的话,最终要传达的内容却没有正确传达,这样的本末倒置,也会给对方造成困扰。
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
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请把力量注入到最重要的实质内容中去吧。跳出自己圈定的形式,把时间都还原到最重要的内容上去吧。
P41-43
序言 “舍弃思维5秒钟,9成工作变轻松。”
第一章 请让思考从发生断裂开始
1 思考莫须有的东西,难以做出正确的决断
测试能否瞬间做出正确决断的“INBASKET”
造成人们判断失误的两个理由
2 比起做“加法”,更难得的是学会做“减法”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学会如何“舍得”
把思考简化,成果就会出现
3 与其提高预期计划,不如首先达成预期
希望你没有做跟成果不相关的思考
没有满足基本的要素,即使添加附加价值也会毫无意义
4 舍弃无用的思考,减少9成工作量
真正必须去做的工作是什么
“愿望”和“必须”的不同
5 比起切身“掌握要领”,更简单的做法是“舍断要领”
扔掉许久不用的那些思考吧
不要选择“巧妙处理”,而是选择“不去处理”
第二章 你一直犯的错误是过分使用自己掌握的本领
1 勤勤恳恳、恪尽职守,未必会使人满意
3行就能写完的邮件,扩写成20行的能力
暴走行径,引起的弊害
2 “扔掉什么?”,请选择
能排出事情轻重缓急的人,总是更容易出成果
必要的是,学会“不使用自己本领的本领”
3 “各方面因素都到位之后……”,这种慎重想法只会使机会流失
“如果再多给点儿时间的话就完成了”这样的话,你讲过吗
那些负面的指责,教会你舍弃不必要的思考
第三章 只用5秒钟,立见成效→“断舍离”
初级进阶
1 深思力:“大家会怎么想这件事呢”→扔掉
小剧场 “我都用了一个多小时来制作了,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样呢?”
2 风险管理力:“这样真的万无一失吗”→扔掉
小剧场 “我只是想再确认一下申请上去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事情就变成这样了呢?”
3 人脉力:“人脉的‘数量’”→扔掉
小剧场 “我只是告诉他们要注意积攒人脉,为什么事情就变成这样了呢?”
4 问题发现力:“成本思考的错误”→扔掉
小剧场 “我认为,这是最不花费人力,也最省成本的方法了。”
5 组织活用的能力:“与对方休戚相关”→扔掉
小剧场 “不知道,我以为经理已经记下了B公司的所有要点。”
6 目标达成力:“到达终点的意识”→扔掉
小剧场 “我以为完成了呢,为什么事情又变成这样了呢?”
7 利益追求力:“夺取竞争对手的利益”→扔掉
小剧场 “他们赚我们的钱,我感到懊丧而已,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8 顾全大局的能力:“所有人都必须注意到”→扔掉
小剧场 “我只是替司机多想了一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中级进阶
9 关怀力:“多余的体贴入微”→扔掉
小剧场 “啊?不会吧?我本来是想找经理商量的嘛,怎么会变成这样?”
10 洞察力:“暂且延迟”→扔掉
小剧场 “明明已经这么忙了,为什么事情还会变成这样呀?”
11 问题解决力:“解决问题的本质”→扔掉
小剧场 “我也明白了公司的本质问题,那就是你!”“啊?是我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12 效率追求力:“因为自己而使事件效率化”→扔掉
小剧场 “啊,我只是想高效地工作,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13 当事人意识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扔掉
小剧场 “我只是想弄明白失败的原因,怎么会变成这样?”
14 传达力:“繁冗的语言和文章”→扔掉
小剧场 “我只是按顺序说话而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15 协调力:“我们是关系良好的集体”→扔掉
小剧场 “明明是为了大家才开的会,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样……”
高级进阶
16 问题分析力:“没那么简单”→扔掉
小剧场 “我只不过是多方考虑一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17 创造力:“空想时间”→扔掉
小剧场 “如果引进这一系统,不仅仅是仓库管理,就连利润管理也能简单完成。还有销售金额……”
18 计划力:“不战的理由”→扔掉
小剧场 “我只不过按书上写的做了,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啊……”
19 组织防御力:“遵循规章制度地工作”→扔掉
小剧场 “啊,我没那意思。我只是想遵守规章,怎么就成了这样呢?”
20 危机察知力:“处处皆风险”→扔掉
小剧场 “不仅如此。估计每平的租金都会增多,我们的工资会不会减少啊?万一,这个大楼被恐怖组织袭击,那……”
21 人际交往的能力:“随意的猜想”→扔掉
小剧场 “果然是在生气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22 自我宣传力:“自己很了不起“→扔掉
小剧场 “这个,没什么可隐瞒的,是我做的。大家都说这样的格式用起来很方便呢。”
第四章 控制“无用的思考”
1 了解自己“思考的框架”
构筑“成长基石”的必备要素
关注失败的“真正原因”
2 逐一消除“思考的无用”
逐项修正“无用的思考”
思考的程度要随“环境”而定
3 把“无用的思考”和“行动”割离
扔掉无用的思考,抓住每次机会
拥有扔掉“理想”的勇气
结语
译者序一
译者序二
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没有做出任何成果,这是为什么呢?
“你这种想法是画蛇添足啦!”
“这跟我想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嘛!”
“相比花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做的也不怎么样呀!”
在交出自己做的企划书和提案书时,你有没有被上司这么评价过?
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完成的工作,最后却得到这样负面的评价,换做谁都会很懊恼吧。
但是,在工作中,这种指责却是必不可少的附带语。从老板、同事、客户那里得不到自己期许的评价,这种事谁都会碰到。
我自己,曾经也经历过此种遭遇。
那个时候,我就把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束之高阁,采取责备对方的态度。
“花费了时间好不容易考虑出来的方案,到底是哪点让你不满意了呢?”
既然得到的是负面的评价,那么肯定是有原因的。找出那个原因,才是你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本书就是帮助你发现那个一直阻挠你成功的原因,然后告诉你该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
工作的绊脚石——“无用的思考”
我使用的是“IN BASKET”的一种能力开发的规制,至今已经有超过5000人次的企业人和团体领导接受过这项培训了。
在“IN BASKET”的训练中,能客观的知道自己的思维定式和自己能力的发挥程度。为更好的提升团队业绩,如何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找出正确的修正方案,就是本书的目的。
在上一本著作《决定事业成败的5秒钟思维法》中,教授了只要加入一点点不同的思考,就会使成果发生很大的改变。承蒙大家的厚爱,这本书销量超出10万部,直到现在,也有读者向我反馈“成果真的发生了巨大改观。”
大多数人的情况,并不是说一点工作成果都没有。
只要加入几秒钟的思考,无疑就会使结果发生很大改观。
例如遇到了“Trouble”,在处理的时候,只要认真地问一下自己“这种方法真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加入这一步骤,最后的解决方法和成果就会发生改变。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思考程序最后都可以汇集起来为结果服务。
所以,事实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走向成果的道路上,一直有无用的思考在阻挠着你。
想的太多,也就是画蛇添足。
在本书中,把这种行为称之为“无用的思考”。
这种无用的思考,跟开头提到的那些评价“你这种想法是画蛇添足啦”、“这跟我想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嘛”、“相比花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做的也不怎么样呀”是有联系的。
假象上的“认为很好……”
本书的观点不是“加入思考”,而是“扔掉无用的思考”,是对进行工作时的具体处理方法做出说明。
只有扔掉妨碍成果出现的无用思考,才能体验到成果发生的改观。
你肯定也很想寻获到束缚住自己的那些无用的思考吧。
无用的思考的发端,其实是因为自己过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例如,提出假设的能力发挥过度的话,就会演变成“多疑”;决断力发挥过度的话,就会演变为“武断”。
假如,你在成衣店遇到一件自己喜欢的T恤。
T恤上印着一个的标记,T恤的整体设计、尺码、价格都合你心意,唯独你不喜欢那个标记。
最后,你还是把T恤放回货架了。
实际上,别人对你的评价和认可也跟这个很相似,自己头脑中仅有的一点“无用的思考”都会招致不满。而这些,都跟最后的晋升、提拔、年收入息息相关。
得不到认可和评价的人,大多都会接受“为什么我没有得到认可”的事实,然后继续做自己认为对的那些事,结果就会导致更多的无用思考,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就像刚才例举的带有标记的T恤一样,如果再在它上面画一个,那这件T恤会更难卖出吧。
人在得不到评价的时候,总是会想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足,想要弥补。其实在做这些之前,重要的是应学会“舍弃”掉一些东西。
从思考自己的不足,改为思考自己哪些能力过度发挥了,摒弃掉这些多余,才是提高自己工作成效的方法。
成功的人,从来不“画蛇添足”
本书是专为下面的这些人写的:
思索之后进行工作,但是最后没有任何成果的人
意识到自己思维有固定模式的人
想知道自己在对方眼中是何种姿态的人
当然了,也希望“明明努力了却没有成果的人”、“不知道该怎样努力的人”都能阅读一下此书。
本书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商业指导用书,所以刚开始阅读时,可能会有些许违和感。
但是,只要熬过这种感觉,就会发现不一样之处,也会对本书评价变高。我确信,这样的体验,确实值得你拥有。
本书中登场的有一位叫“黄金崎君”的人物,虽然工作上一直孜孜不倦,但就是没有任何成果。 他遭遇了很多事件和麻烦,正是因为思考过多,工作总是不能顺利进行。黄金崎君,实际上是我在各种研修场合中经常碰到的人的一个缩影。
黄金崎君的故事可以作为我们的反面教材,让我们一边思考“如何改进比较好”一边阅读,“无用思考”的弊端就会很容易理解。
阅读过程中,你就会对照自己和黄金崎君,“我”跟“他”之间是不是也有一样的时候呢?
这样,你就会遇到至今为止你所不知道的那个“你”。
本书中,一定有你不知道的“你”存在。
去发现吧,发现不用做无用的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正确的努力方法”吧。
不做无用的努力,关键点在于你头脑中“没有无用的思考。”
那么,让我们一起发现、学习能使工作顺利进行的秘诀吧!
鸟原隆志
我们的工作为什么总是做不出成绩?事情为什么总是没有进展?问题为什么总是越来越多,面对这些压力,我们往往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只会做加法,却不得要领来给自己减负。
鸟原隆志著的《断舍离工作术(舍弃思维5秒钟9成工作变轻松)》即是专门实用于工作的领域,给需要解压、寻求自我突破的职场人上,带来了可以使工作变得像游戏一样轻松的“断舍离思考法与工作术”。
书中提出“舍弃思维5秒钟,9成工作变轻松”的理念,旨在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特别是工作中,发现并停止“无用的思考”,让自己的思维,在行动前的5秒,来一次“断、舍、离”。同时,通过神奇的22种“扔掉”,你会发现,9成的工作量都被你搞定,这一切是如此的简单而又疯狂。
最好用的思维方法,最高效的工作方法,最会工作的秘密,都在本书中,等你开启!
鸟原隆志著的《断舍离工作术(舍弃思维5秒钟9成工作变轻松)》为职场应用必读,每一位注重工作效率的职场人士都可以通过本书学习一种方法,挑战一种改变,收获一种成效,寻觅到真正能使工作变轻松的奥秘。
本书的整体造型轻巧,风格清新,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自然置身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比照鲜明的人物形象,直接掌握到简单实用的工作方法,完成一段从学着、试着减负到享受、达到减负的奇妙思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