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编著的《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以数理逻辑剖析研究朱践耳作品中的技法特征,展露朱先生在作曲新技法探索中的发展轨迹,以作曲家对数字“三”的偏爱及具体运用于创作中这一“局部”现象作为切入点,进而从中寻觅出属于践耳自己的某些创作行为习惯、思维特征,最终揭示出他个人创作风格中的某些独特之处。探索出朱先生在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并结合时代作曲新法结合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本论文主题构思是受践耳文革时期创作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中的“核心三音动机”E—A—G与后期交响曲中经常出现的“核心三音列”的启发,并思考两者是否有着某些内在联系而萌发的。两者之间在形态上、以及具体运用上常常是相近和相似。
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
绪论
一、朱践耳创作技法中的数字“三”之文化背景
二、目前有关朱践耳作品研究的成就
三、就目前研究成果中的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第一章 朱践耳创作技法中的数理逻辑的文化基础——数字“三”的文化内涵、数字与音乐的关系
一、数字“三”的文化内涵
二、数字与音乐的关系
第二章 “三音动机”在朱践耳作品中的结构性意义
一、作为情感的表达及某种场景的表现
二、三音动机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章 “骸心三音列”在朱践耳作品中的结构性意义
第四章 朱践耳音列逻辑中数字“三”的综合运用——“三音动机”及“核心三音列”间的相同、相异;及其派生关系
一、传统技法创作时期的“三音动机”
二、交响曲系列创作与其他作品之间,“三音动机”的异同比较
三、“核心三音列”的语调化特征及其变异、派生和交汇
第五章 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作品中的象,征性意义
一、东方文化影响下的“象征性”意义
二、语调化“核心三音列”的象征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博士论文、专著类
二、论文类
三、评论报道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