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另一天另一个地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葵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葵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习惯于现场的记录与发现。在她的众多散文作品中,我们常常读到的是别致的思维、欣悦的叹赏,还有单纯的心绪。

她将朴实与善良的品质,稍稍掩蔽在时尚的游走和顾盼之间。

苏葵编著的《另一天另一个地方》这本新作一如过去,却又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和发现。她的文字源源不断,让我们再次倾听她的言说吧。

内容推荐

苏葵编著的《另一天另一个地方》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又是一本关于文学、历史和艺术的书,本质上,《另一天另一个地方》是一本关于心灵的书。在路上,作者收藏了许多记忆的、思考的、目睹的、遐想的碎片,把它们收藏起来,集中在这本书里,奉献给您。

苏葵的文字,在清雅散淡里蕴藏着深厚绵密的文化积累,在敏感细腻中引发理性而厚重的怀想和思考。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评价她“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支绣花针似的笔”,最欣赏她“抛开一般游记介绍名胜古迹或作些中外对比的套路,而从‘凡景’、‘琐事’里勾勒出人情之美的那些细腻舒缓的文字……”而作家素素则认为:“她代表了一种始终不懈在追求的女性特质、青春特质。她是敏感的脆弱的,却又是内敛的顽强的;她是激烈的狂野的,同时却又是温和的飘香的;她是高傲的,但却常怀一颗谦卑之心……”

目录

序张炜

耶路撒冷,你的名字就在我唇边

那年秋天在京都

在伊斯坦布尔,寻找阿加莎

沙漠里的奇迹

恒河涟漪

密林中深藏的秘密

长亭外,古道边

梦与现实,谁的越南?

埃及访古

寻找劳伦斯

那晚在苏荷区

春到英格兰湖区

剑桥看云

莎翁故里去来

闲庭信步看巴黎

在“花神”缅怀波伏娃

巴黎,那个下雨的夜晚

比缓慢还慢,比松露还香

庞培,尘封的永恒

翡冷翠的痛楚

赛维利亚遇见卡门

西班牙看斗牛

那年冬天在维也纳

在布拉格,睁着眼睛走在梦里

莱蒙湖畔

冰河村亲临梦境

在雅典,触摸遥远的过往

爱琴海上的天堂

试读章节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刚上大学。大概在某次懵懂的“恋情”之后,我得到了一本《圣经故事》。

送书的男孩是谁,我已经记不得了,如同记不清那段青春岁月里有过多少似是而非的“恋情”。18岁左右,正是春心萌动的时节,那时并不懂得爱情,但当时流行的求爱方式却值得缅怀——不是送书就是写信——至今都我都很怀念那书香漫溢的过程。有时我甚至怀疑,当年是不是因为喜欢那种示爱方式,才应下男孩的约会。

那本《圣经故事》的定价只有1,35元,如今这价钱还买不到一只西红柿,可当时却是件像样的礼物。我猜,送我书的男孩对我们的关系也没多少自信,书的扉页上居然没有像当时流行的那样,留下只言片语作为赠言。但我还是感谢他——虽然没让我记住一段“爱情”,却打开了我内心对一段古老文明的好奇之门。如今,那本纸张泛黄、被我翻看得几乎散架的书,已经被我“供奉”起来,因为书里那些故事,已经种进了我的心里。

与《圣经》里那些不朽的故事一道埋在我心里的,还有中东沙漠里绵延不断的战事。

上世纪80年代初,也是电视机刚刚开始在中国普及的年代。可以说,自打我最初目睹电视新闻开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战火就始终此起彼落、没完没了——30年来,巴以战争几乎是电视里国际新闻的“永恒”话题。而我,则在那片古老土地上打打停停之间,断断续续地重读着《圣经》里的故事。

就这样,去那片古老神秘的土地走一走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

战火总有间隙,“和谈”总会跟随在激烈战争后一段僵持时期之后。渐渐地,我找到了巴以战争的一些规律,于是计划找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去那神秘的古国看看。我在耐心地等待着时机。

2008年9月,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机会。以色列对我国开放了旅游签证,我作为中国赴以首发团的一员,去探访了那神秘古老的沙漠之国,并且获得了以色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以色列旅游友善大使”证书。

当然,此行我没有与当年送我《圣经故事》的人同行。我已经不记得他是谁了,但我清楚地记得他送的书里的那些故事——如果说“开天辟地”、“伊甸园里”、“挪亚方舟”、“建巴别塔”更像是些神话的话,那么“耶稣降生”、“约翰施洗”、“登山宝训”、“最后晚餐”、“基督受难”等故事,在如今的以色列都有迹可寻。至于耶稣临死前走过的苦路,更是一砖一石清晰可见。

在耶路撒冷,在伯利恒,在约旦河边,在加利利湖,在死海边的库姆兰……我实地梳理了与《圣经》有关的那些故事,感慨太多太多。然而回来以后,我却久久无法写下那些感受——感触太庞杂,以至于不知该从何处下笔,该写些什么,该舍弃什么。

写作有时就像演戏,时不时地想挑战一些高难度角色,力图在演技上有所突破,有时却难免力不从心。对于以色列,我就感到了笔力的苍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却无力释放这欲望。

于是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对那片土地如此着迷?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我?P1-2

序言

苏葵是一个喜欢游历的人,到过很多国家。她在旅途中变得更加生气勃勃,活泼兴奋,所以感触敏锐。她的散文作品中,记游的文字占了很大比重。我们通过她的这些篇章,可以领略异国风情,获得不同的意趣。

她到西方多,所以更多的文字是写欧美国家的。这次她还写了以色列、埃及、印度、土耳其、束埔寨的古老文明。她的《恒河涟漪》写了印度,向我们展示了一条神秘的东方河流。一想到印度这个文明古国,我们马上会想到西天取经的玄奘,想到大诗人泰戈尔。

如果苏葵写一下泰戈尔的故居、他生活的一些往昔痕迹,那该多么好啊!我想,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心情行走、选择自己的心灵摄像,所以读者不能对他人的游记过于苛求。

可是接下来,你就会发现,她的游记常常放弃了对风景的记述。她去布拉格,就写了卡夫卡的故居和故事;她去西班牙,写下了海明威的点滴往昔;她去英国,专门造访了莎士比亚的故乡;她去奥地利,沿途看到的一切都与莫扎特和茨威格息息相关;她在巴黎,又发掘了波伏娃与那个城市的种种瓜葛……她的这部散文集向我们展现的,绝非游记那么简单。

苏葵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习惯于现场的记录与发现。在她的众多散文作品中,我们常常读到的是别致的思维、欣悦的叹赏,还有单纯的心绪。

她将朴实与善良的品质,稍稍掩蔽在时尚的游走和顾盼之间。

这本新作一如过去,却又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和发现。她的文字源源不断,让我们再次倾听她的言说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