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那些事》编著者林金炎。
我用心与学生相处,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活”,我学会了如何等待学生的成长,如何“挖空心思”去教育、转变我的学生,我开始用“孩子”去称呼我的学生了,我的眼里开始没有了“差生”、“顽童”、“后进生”,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实在的、个性五彩缤纷的孩子了。我对学生说,“要忽视自己的长处”,“你也有一份‘成功简历”’,“昂起头来”……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懂得了“借力使力”,“制造故事”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师成长那些事 |
分类 | |
作者 | 林金炎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教师成长那些事》编著者林金炎。 我用心与学生相处,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活”,我学会了如何等待学生的成长,如何“挖空心思”去教育、转变我的学生,我开始用“孩子”去称呼我的学生了,我的眼里开始没有了“差生”、“顽童”、“后进生”,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实在的、个性五彩缤纷的孩子了。我对学生说,“要忽视自己的长处”,“你也有一份‘成功简历”’,“昂起头来”……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懂得了“借力使力”,“制造故事”等。 内容推荐 《教师成长那些事》编著者林金炎。 《教师成长那些事》内容提要:今天教育发现”将视角锁定一位从乡村中学走来的草根教师林金炎——广东潮安县金石大寨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的田野,林老师和他的学生快乐幸福地捡拾那些美丽的教育贝壳.采撷感人而清新的教育花絮。教育故事构成美丽画卷,笔耕不辍探求成长至理。林老师忠实地记录自己的心灵,用文字筑起一条坚实的教师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领略到一位一线教育人的专注、反思、成长以及醇厚的教育情怀。 目录 成长。只是专注的“副产品”(自序) 上篇 教育成长,悟出那个哲理 与其征服学生,不如“感谢”学生 3 我们可以拿什么奖励学生 6 幽自己一默 9 一句话,一辈子 12 教师要做“保温瓶” 16 将优点放大 20 让学生学会与自己相处 23 教给学生知识之外的东西更重要 26 设立“差生奖” 29 在经验实践中寻找“有用的东西” 32 与其一味地堵,不如播下美的种子 35 记住要对学生好 38 一分与一声“侮辱”的差别 4l 中篇 学生成长,记录那些故事 把学生写进自己的教育故事里 47 跟学生签订“按揭协议书” 50 用名人故事告诉学生:请缩小你的梦想 53 偶尔把爱进行“冷冻” 57 教育学生,就像“淬火”一样 60 不要高估了学生 63 对骄傲的学生说:忽视你的长处 66 制造“摩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9 找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 73 与学生做“生意”:预订老师的礼貌语 76 让学生的心也晒太阳 79 制造“故事” 82 让学生自己编排座位 86 给学生再次犯错的机会 89 相信“荒唐”的力量 93 和学生打个赌 96 学会留白 101 墙推倒了,就是桥 105 先让他们尽情地说说对方的不是 109 给学生一份“成功简历” 114 老师的“阳光”偏移 118 相信布的“柔韧”会包住石头的 122 借力使力 128 教育无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132 减法生活 136 对学生说:小树一直在成长 139 学生有“恋情”了,不要大惊小怪 143 多给学生几次机会 146 教育学生,有时还得多绕几个弯子 150 另起一行,放弃“有色眼镜” 154 下篇 专业成长,寻找那个“好我” 不如从改变自己开始 159 走出“舒适圈” 162 走一步,再走一步 165 自己也可以进行“教学实验” 169 做有教育理想的教师 172 专业成长需要“目标分解” 176 中年教师拒绝“平庸” 179 打好手中的“差牌” 185 成长路上需要“加减法” 188 学习名师要关注“过程” 191 要么改变自己的心态 194 新教师成长需要“三心二意” 197 专业成长:寻找那个“好我” 201 专业成长需要“自我执行力” 204 做“四有”教师 207 做那只“头羊”:成为教改的“弄潮儿” 210 教师,别什么都要“扛着” 213 砍掉“斜枝” 217 教育写作要关注“三个轻重” 220 教学顿悟,“悟”出专业成长那个“道” 223 教后记,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226 “功成名就”后,仍需执着 229 成长路上的三个“一” 234 成长路上的“参照物” 237 农村教师要善于挖掘自己的“内潜力” 240 “习惯于获得”是一种“恶习” 245 教师不妨学点“山寨精神” 247 当“教学理想”与现实冲突时 250 环境不会影响教师的“境界” 254 写好课堂教学类文章要有“米” 257 试读章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 氛围。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主动去呵护,比起我们自己拿着教鞭去喝令,效果好得多了! 位于以色列最南端的港口城市埃拉特,是著名的度假胜地。这儿的海水温度适宜珊瑚虫生长,使得埃拉特同时也享有“珊瑚城”的美称,成为世界各地潜水爱好者的天堂。但潜水爱好者在面对色彩斑斓的珊瑚时,常常会有个下意识的动作:用手触摸珊瑚礁。潜水爱好者们那个不经意的亲昵动作,却会造成这种脆弱的海洋生物夭折,进而破坏整个海洋生态。 面对这种毁灭性的破坏,埃拉特的市民感到非常痛心,于是纷纷向政府提出建议。有人主张干脆关闭这片水域;有人则主张加大宣传力度;还有人主张通过重罚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但是政府却采纳了一个小学生的建议:另辟一片水域,让潜水者“帮忙”种植珊瑚!这个只有10岁的小学生提出的设想,立即得到了绝大多数市民的热烈响应。这的确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满足了潜水者与珊瑚亲密接触的愿望,保障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又很好地保护了珊瑚礁。不久,在埃拉特的浅海,一座座人工珊瑚礁悄然出现。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潜水者用手触摸珊瑚礁。其实也是好奇心的表现。但是如果每一个潜水者都这样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关闭这片水域,有点因噎废食;重罚,治标不治本。种珊瑚,却是一种新颖的解决方式,一箭双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学生亦然,与其因噎废食,还不如学“种珊瑚”! 学校有一个小花园,这里花本来就不多,而学生又常常不懂怜惜,上体育课或课间的时候在小花园里追逐、嬉闹,这样一来,有的花被踩坏了,折断的折断,凋落的凋落,负责这个小花园的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把它围起来,这当然好,可却有点不雅观,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重罚违规入园者,也绝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想来想去,老师皱下眉头,计从心来。两三个星期后,当笔者再次来到这个小花园时,眼前的一切着实让人惊讶:那小花园的花儿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周围摆上了一盆盆新栽下的花木,还贴着学生的名字呢!老师笑着说,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爱美的,他们对美的东西也会小心地去呵护,从这点出发,我想到了让学生主动“献花”,从家里或亲戚朋友那里拿来一盆花或多盆花,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摆在小花园里。平时呢,就让花的主人去管理,这样一来,那些有花的同学就会主动承担起小花园管理、监督的工作,同时,他们自己也会小心地呵护自己的花儿,一举两得! 这与“种珊瑚”是异曲同工的。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与其把他们“堵”在花园外,不如让学生自己种花、管花,从而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无小事,生活处处是教育,而教育如果能契合时机,恰到好处,那么,其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让学生自己去种花,管花,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花,还有知错能改的精神,以及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他们管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还有与他人的相处之道。这不愧为一种高明的教育方式。 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要多读课外书,并把自己的一些藏书拿到班里去,放在讲台的一角。可学生毫不爱惜,一个星期下来,那些书有的被撕破了,有的被加入了插图,有的销声匿迹,找不到踪影了。后来一想,这样做不对头啊。于是乎,发动全班同学都来捐书。好家伙,一下子就凑了两三百本书,这么多,无处可放啊,怎么办?做书橱,不过得让学生齐心协力去做。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奉献精神的,不多久,一个精美的书橱做好了,摆在教室的一角,还配上锁。开始几天,我交代要锁好,借书得找班干部,可后来,发现这样太麻烦了,干脆不锁了。这样一来学生倒自觉了,他们自己到书橱里拿书,自己登记,读完了又主动拿回书橱,而且一学期下来,损坏的书本很少,当然也不再有什么插图了。 与“种珊瑚”同理,与其让学生被动地听从号令,还真不如让学生主动地去参与管理班级,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有责任去做好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得更为完善、完美。 “种珊瑚”种出了“一座座人工珊瑚礁”,也种出了管理者的智慧。教育,其实。就是在学生心底种下真善美的种子,让这些种子在学生的心里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绽放成绚丽的思想、良好的行为习惯。“种珊瑚”,也种出了教育者的智慧!P35-P37 序言 很多时候,老是在心里叩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 种种答案都如浮云般在脑海里稍纵即逝。停留不到几秒钟。我要什么?连我自己都糊涂。有段时间,我很茫然,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彷徨着,徘徊着,踌躇着,郁闷着,最后,竟有点“堕落”了。我一边“悠闲”地教书,一边在想着“我要什么”,还忙着筹备我的“第二职业”。 一个个像我这样“不务正业”的老师都掉下马去,这对我,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要挖井,专掘一口”,胡思乱想,让我一败涂地。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幅浸画:一个挖井人拿着铁锹,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却永远也挖不成一口井。我不就是漫画里那个正在“挖井”的人吗? 与其“四面出击”却一无所获,还不如心无旁骛地挖“一口井”——老老实实地教我的书。我二叔在我报考师范学校的时候对我爸说的话犹在耳边:孩子老实,还是教书实在! 别再折腾自己了。 我开始改变自己,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改变着自己的行为方式。我在寻找着,寻找着那个真实的我、向上的我。因为我知道,每一个人其实都蕴藏着两个“我”:“好我”与“坏我”。当自己意志力不强、颓唐不-振时,“坏我”就显现出来,我要还原一个潜藏在内心深处,能对得起自己的“我”。这些年,我Jt~F断地在寻找、还原、改变、完善自我。我不为其他,只为让“我”老老实实地教书育人。 我专心地阅读,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我认真地研读文本,引导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在我的课堂里,我不仅对学生说,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我还要补充上一句——人生道路没有比喻,只有脚踏实地,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用心与学生相处,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活”,我学会了如何等待学生的成长,如何“挖空心思”去教育、转变我的学生,我开始用“孩子”去称呼我的学生了,我的眼里开始没有了“差生”、“顽童”、“后进生”,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实在的、个性五彩缤纷的孩子了。我对学生说,“要忽视自己的长处”,“你也有一份‘成功简历”’,“昂起头来”……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懂得了“借力使力”,“制造故事”等。 我还尝试着“创造”教学理论,探索教育教学哲理。我在《孤独之旅》中践行着“一课一得”;我在《我爱这土地》中探究着“语文教学能否不绕圈子”;我还在实践中悟出了“文本解读拒绝为深度而放弃适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备课要入‘有我之境”等教学箴言。 我喜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给老师们在专业成长上提一些“金点子”:比如“不如从改变自己开始”、“砍掉‘斜枝”、“专业成长需要‘自我执行力”’、“要做那只头羊”等等。 马克·吐温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让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