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漫步台北/闲步古城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念萱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念萱编著的《漫步台北》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幅图片,每一行文化都贯穿了台北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见作者笔下台北人的友善、闲适与精致和台北繁华老街的茶馆、咖啡屋。《漫步台北》文字清新畅晓,透露出有尊严公民的矜持与悠然,只有这样的文字才配得上这样的台北。

内容推荐

台北是宝岛的明珠,华人的骄傲,去过台北的大陆人,都会有一个念兹在兹的想法:华人也可以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友善的繁华。亲耳听到台湾年轻人漫不经心地言论“婚礼上,如果有官员做为主要嘉宾,这真是一场失败的婚礼”“官员真可怜,收入不高,地位不高,做好了,应该的,做不好,活该骂死”。将官员和权力收入笼中,台北才有书中这般模样:友善、繁华、闲适、精致。

陈念萱是台湾知名学者、作家,只身遍行全球大多数国家,当她从世界各地飞回台北,细细审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于是有了《漫步台北》。

《漫步台北》中,陈念萱首先看到的是台北的友善,陈念萱眼中,台北是“最友善的城市”;接下来,陈念萱领着读者遍行台北街巷;走入遍布台北的咖啡屋,茶馆,细细向读者叙说咖啡屋台北往事、咖啡屋主人、各家咖啡屋咖啡的味道,台北的夜生活……

友善是漫布台北的味道,然后是老街繁华,然后才有咖啡屋、茶馆的闲适和精致,由大及小,由著之微,格局清晰整齐,文字清新畅晓,透露出有尊严公民的矜持与悠然,只有这样的文字,才配得上这样的台北。

目录

序 最友善的城市

Part 1

走过台北繁华路

“台北繁华变迁路”捷运三条线走完

重庆南路的文艺岁月

师大夜市学生餐饮异国风

富贵浮云潮州街

大安区的老趣味

台北的南洋小镇华新街

卧虎藏龙的金华街

多国文艺娴雅风的丽水街

新庄市庙区老街

西门町的三温暖岁月

青田街的沉静典雅

Part 2

闲散中的精致咖啡 

咖啡的滋味

走过台北的咖啡史迹

跨越半世纪的蜂大咖啡馆

一甲子年华的明星咖啡馆

就是不一样的女巫店

三叶虫咖啡馆Trilobite Café

必须品尝的George House Café

为艺术家筑巢的杨惇杰

相思李舍的低调奢华

喜欢学校Ecole的感觉而开Café

两姊妹的鸦埠

只卖专业豆的玛汀妮芝咖啡

光点台北的咖啡时光

Part 3

享受优雅的老茶馆

台北茶馆闽南风

Part 4

Bistro & Café 一家一脚印

Brunch@台北下午茶

15区法式烘焙

Just in Bistro

Galerie Bistro

Hsiang The Brunch

Part 5

台北“坏”女孩

自创品牌服装设计师

鸦埠咖啡馆Yaboo Café两姐妹

吞火的女孩

我的摇摆舞

Part 6

爱恋台北

“台北食味半闲情”爱恋台北的重大理由

热恋台式生活:便当的母亲滋味

台北夜生活的各种选择

血拼台北

台北的故乡滋味

代跋  梦幻台北

试读章节

重庆南路的文艺岁月

重庆南路,是台北书店最集中而多样化的一条街,鼎盛时期,可能超过百家,街名几乎就是书店街的代号,有如庞大的商业图书馆区,这里找不到的中外图书种类,其他地方更别想找到,重要的老牌出版社如三民书局、商务印书馆、黎明文化等等都在这儿;因此围绕着的周边商家如小吃几条街与各类考试补习班,也都在同一区块里,最大的原因,街对面,是公路局总站与台湾交通枢纽的台北火车站,附近通往各区域的公车站牌林立,想去哪儿都行。

幼年失怙,就读华兴育幼院八年的过程里,最感谢创办人蒋夫人的一点,就是五育并重的教育观念,让我们就学期间始终享受着吸收知识的乐趣,而没有被考试制度绑架。

小学两年与中学六年,在华兴的岁月,不是泡图书馆,就是打球,篮球、排球、棒球、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否则就是跳舞,民俗、方块、华尔兹……而周末假日,如果不是画画写生,就是去重庆南路搬文学。因为华兴的老师们多半都有好几把刷子,除了教科书,还有各种各类的文学癖好,各个不是在写硕士论文就是博士论文,上自古文学到中外现代文学。下课了,可以讨论的话题更多,为了赶上老师们的水平,怎能不经常往重庆南路跑?

重庆南路与武昌街口的明星咖啡馆,唯一制造俄罗斯甜点的烘焙坊,是台北市异国文化刺激艺文活动的代表作,走过六十年流金岁月,孕育了许多当代艺文圈人物,至今依然影响文坛甚巨,如诗人周梦蝶、舞蹈家林怀民、名作家黄春明等等,更是蒋经国先生与夫人方良女士经常举办亲友派对之处。

咖啡、茶、糕饼与书的结合,发源地,也恰恰是重庆南路烹调出来的独特书香气,慢慢地,整座台北城,到处都有啃书本或掉书袋兼搞艺文表演讲座的专属咖啡或茶馆,流动式的个人书房,也一家家地蔓延开来。

重庆南路的横向街道,更是卧虎藏龙,早期曾经是台北盆地最繁华的商贸区,从西边万华到此,简直是一本台北府城贸易发展史迹,如今依然保留着几座老建筑,如明星咖啡馆建筑物的整排老式骑楼,可供一窥或凭吊当年的商务风华。

其实重庆南路有三段,而著名的书店街,从火车站前的忠孝西路一段开始,经过开封街(药庄老街直通西门町更往西连接古称艋舺的万华)、汉口街(补习班小吃街)、武昌街(城中市场、城隍庙直通西门町电影街)、襄阳路(台湾博物馆)、衡阳路(绸缎布庄老街)、宝庆路(二二八和平公园)到“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

一般人知道的重庆南路,都属于重庆南路的一段,接着就是经过北一女中往南走的二段了。即便是台北市民,也很少人知道有二三段的存在,跟出租车司机说重庆南路,直接就会往一段走。

也许,台北火车站前的馆前路到重庆南路这一大片考试功能区域,从各种类补习班到考试用书出版品与书店的繁荣,皆因其交通便利之故,来自各区域的学子,不管是升级或出国留学或想当公务人员,这里绝对是台北市民的必访码头。

记得小时候的娱乐选择不多,最大的期待,除了诺贝尔文学奖系列翻译作品出炉,就是当红作家出版品上市,每周去逛重庆南路,家家书店堆叠的,就是最畅销的文学作品,想都不用想,直接买回家啃就对了,很少人会失望。那个年代的作家非常受人敬重,自己也很爱惜羽毛,写作异常严谨,几乎都可以拿来当文学写作模板,用字遣词,可以用精雕细琢来比拟,就像平路形容自己写作,如绣花一般字斟句酌,总要又修又改千百回,才敢拿出手。

这几天,重庆南路来回走几趟地拍照,越拍越失温,浓郁文化风情的老旧书店,被一座座银行大厦取代,否则就是贴满榜单的考试用书店,往年那些期待文字养分的亢奋年华,早已逝去,似乎再也不会复活了,只剩下明星咖啡馆的糕饼,仍依稀仿佛地提醒着,嘿!文学的浪漫岁月,我们的确存在过。

手拿相机,鼻子一直酸起来,几滴湿润,犹豫着,要不要滚落?P28-31

序言

自序:最友善的城市

一开始,总觉得去机场是幸福的,可以去热闹的香港、灵气逼人的尼泊尔、神秘玄悠的不丹、有趣的印度;接着是向往纽约的时尚创意、西雅图秀丽的校园、温哥华天堂般的生活小区、巴黎典雅而舒适的街道、里昂名不虚传的美食、慕尼黑士商交融的人文荟萃、伊斯坦布尔迷死人的多元艺术轨迹……

后来,旅行频率增加,去机场就更幸福了,因为回家的感觉,是温暖而舒坦的。我想念菜市场的炒米粉、小餐馆的几碟小菜,窝在阳光下享受咖啡、跟三两好友品茗;运气好,还能聆听古琴人刘行一的即兴演奏,以及教堂免费提供的童想乐团古典室内演奏会;若不小心撞上罗马尼亚提琴手跑来敲响吉卜赛的浪漫曲调,就更让人余音绕梁一整年了……

不知觉间,全球旅行二十余年,却发现最幸福的城市,竟然踏破铁鞋无觅处,恰恰是自己最熟悉的台北。

外乡人发现台北:幸福的滋味要到胃里去寻找!

广州的朋友到台北来找我玩,免不了大街小巷地吃喝一番,习惯大宴大酌大摆宴席的她,自然很少机会品尝小资情调的巷弄生活,更何况还带着陈年气息的传统滋味;几碗茶几碟小菜,就把她给收服了;最后,还强迫她务必要试试最讨厌的巧克力。

这家挤得要命的小店,有各种巧克力餐饮,光是热巧克力就有十几种口味;我点了等候多年终于出炉上市的EsDress0 ChocoIate浓缩咖啡巧克力,急苦进入甜腻的交会,无可言喻的蜜月情趣;再加上店家自制的香草冰淇淋布朗尼,冰热碰撞间,又淋上浓稠的热巧克力酱;小女人一入口便大叫:“快给我找个当地的男人,我要嫁过来,太幸福了……”儿分钟前还死活不肯吃巧克力呢!

她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原来幸福的滋味是要去胃里面寻找……”

移居北京多年的老友返台,我依样画葫芦地,照样带去吃喝一番;但这回换了场域,刻意挑选她从未造访过的区域,用猜的。

近两年来,人口骤减的小城,却反而让人慢下步调来,用心经营梦想中的小店家,古今交错地,利用古迹似的空间,却以新概念的时尚精髓,来张罗餐饮的氛围与桌上飨宴;几抹绿荫之间,户外小桌椅,搭配精致餐点,以及慢悠悠的享受过程,就是店家与客人之间最迷人的交流。

小城里的买卖,向来是人情味最浓;有人不经意地熟稔过后,吃什么都能齿颊生香回味无穷,更记住了店家与大厨的姓名,来去务必要打声招呼,仿佛回家宴客,怎么吆喝都能贴切地舒适。

许久未闲逛的她说:“唉呀!真不敢说我是这里出生成长的在地人了,好陌生啊!”小城的变化在不知觉间,越来越深化地细致,只有用散步,才能走出大道理来。

茶馆、咖啡馆与小酒馆,更是五花八门地各有一方小天地,一小盏茶一席话,便能让人受用好一阵子,又更理解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原来吃吃喝喝之间,还有一大本活书等着人去阅读呢!

除了人,不会有更好玩的场域能让人醒过来。随便一场吃喝,能回味无穷的,永远是因为有意思的一群人:因此常有人说:“不要问吃什么,而是跟谁吃?”去光顾老店家,就更是如此了。有趣的好老板,远比卖什么,更能长长久久地吸引人一再地流连忘返。就如同许多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返乡后总不忘交代一声:“请帮我问候某某店家老板……”

幸福的滋味要去胃里寻找,而入嘴前,却需要找到对的人,来画龙点睛今天的幸福感!

后记

美需要一点一点地呈现,我眼中的台北,正是如此。

第一次到台北,抵达时已是华灯初上,夜色下的台北深邃沉静。

我们住在远离市中心的深坑,到达酒店时已近凌晨。夜色中的台北,其魅力也会不时显现。从大巴车上下来,扑面而来的是酒店旁边一家醒目的seven-eleven,平日绝无逛店雅兴的我在安顿好后,竟也兴冲冲地推开了sever卜eleven的门。不足30平米的小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饮食、日常用品、书报杂志,陈列井然,几把椅子静静地靠在一面墙边,一切让人赏心悦目。服务员一直笑容可掬,彬彬有礼,虽已是凌晨,全然无怠慢之意。得知此种小店,遍布台湾的各个角落时,如何让人不生羡叹之情!

接下来几日,为公务奔波,无一日闲暇游玩台北,不过,这丝毫不妨碍我感受台北之美。

到台北的次日,需前往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乘坐捷运到台北市政府站下车后,发觉已是中午,想到在北京参展时就餐的恐怖经验,决定在进展馆前先解决中餐问题。举目四顾,未见餐饮踪迹,不禁暗暗叫苦。见一地下车库入口处有一老者,问之,答日:附近只有新光三越里有吃的,路远且贵,何不到近在眼前的市府就餐,只需50台币,价钱不及外面普通便当的四分之一,味道还很不错。老者见我人生地不熟,便向我一一详细解说,生怕我不明白。我往市府走时,心怀感激地回望,只见老先生仍注视着我,见我回头,赶紧向我示意方向,指引满怀狐疑的我前行。

未见高大结实之栅栏,未见威严之警卫,未出示任何证件,我堂而皇之地进入台北市政府,俨然“闲庭信步”,并顺利饱餐一顿可口可心之美味。从友人那得知,市府此种快餐经年供应,任何人皆可享用。

出市府马路对面即为世贸中心,过马路一刻注定会刻骨铭心。我走到斑马线时,正碰上红灯,所有行人皆静候之,未有一人抢行。静立在人群之中,敬意油然而生。片刻之间,已为绿灯,恰好对面有车右转,接下来的情形,对于见惯了行人遑遑前行、汽车肆意鸣笛示威之混战场面的我,确为闻所未闻:汽车见有行人过街,远远地(其距离之远在我等看来颇觉夸张!)就停了下来,直到最后一个人走完斑马线,方才缓缓通行。不知是何缘由,此时此刻,心头如中电击,不禁为之鼻酸,破碎的心中一阵莫名的感动如潮水般涌上,撞击着人性最脆弱的防线。放眼四周,行走在我身边者,与我等有着同样的外表、说着同样的语言,而其言其行却让我恍若隔世,如在梦中。

凡打动人心者,必关乎真情。遵守规则,礼让行人,事虽小,背后却承载着整个社会的万象。大陆人不守规则,已非新鲜事,论者多以公德心缺失解释之,似乎未得其实。之所以争先恐后,实乃人在安全感缺乏之下的本能反应,此时道德自然会让路于本能。大陆人无安全感、权益大多无制度保证,故人人急急乎争先,不如此,则必失。故人无时无刻不“奋勇向前”,遑论尊重!在台北,见到了绅士般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人作为人而活着。人只有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才会明晓尊重的含义,方能成为谦谦君子;有了谦谦君子的个人,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秩序井然。  第二次去台北,同样整日忙于公务,无暇闲逛。感谢上天垂爱,让我在一次晚宴上极为偶然地遇到了本书的作者念萱小姐,和她因书结缘,一见如故。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念萱小姐晚上十点半兴致勃勃带我们逛永康街的情形:一袭长袍的念萱小姐,长发飘飘,绝对为时尚达人,领着两个可称得上土得掉渣的乡巴佬进入一家家别致的咖啡店、茶舍,场面颇为滑稽,也至为感人。念萱小姐一口气领着我们逛了不下20家店,并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介绍每家的特色,快到十二点了还意犹未尽,美不胜收的小店实在太多。在一家一家逛的当口,心中不由自主地会涌起这样的疑问:她为什么如此热情,究竟意欲何为?也难怪,我们已经习惯于行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人成了工具性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因为信用的严重缺失,防范和警惕成为人们交往的常态。已然不知人还可以随性、自在地活着。

永康街上密密麻麻的各种特色小店让人惊叹,随便一条短短的小巷竟然能有十几家!这些咖啡店,茶馆规模都不大。几张小桌,精致而整洁的环境,加上店主热情的笑脸,无处不是一道动人的风景。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店,不禁让人深深地替店主担心,如此密集、如此小巧,如何能够维继?但从念萱小姐那得知,这些小店的经营状况都很好,很多店都开了十几年、几十年,店主一个个都活得很滋润!看来我是进入了一个“我所不能理解的世界”了!

永康街上有一家学校咖啡馆(念萱小姐在本书有专门介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店主是一位非常帅气的年轻小伙,在法国留过学,学成回台北后,因为留恋法国校园里的咖啡馆,就依葫芦画瓢在台北开了一家法国校园风格的咖啡馆,自己亲自操刀打理。我们还喝上了一杯他亲手调制的咖啡,味道还真是很棒,店主听着我们的夸赞,那种幸福的神情俨然赛过国王。留学归来后开家咖啡馆,在我们眼里断断难以理解,人们对于年轻人的期望无不是飞黄腾达,似乎不成为达官贵人,人生就没有了希望一般,惟官是务成了集体无意识。但事实上,一个社会如果充满了对权力的无限崇拜,这只说明,权力在这个社会没有受到应有的约束,人因此异化为权力的奴隶。

在台北遇到的人都非常友好,无论是餐厅的服务生、银行的职员、公司的总裁,还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这一切当源于人与人之间内心的平等意识,职业身份的不同并不意味着高低贵贱。人能随性自在生活,就应当受到尊重,让人钦羡。难怪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一书中将“身份平等意识”视为民主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