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贝弗利·法默短篇小说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澳)贝弗利·法默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干涸的渔网仿佛落在远处海堤上的枯叶。海浪起起落落,冲刷着水边那灰色的礁石。夕阳炙烤着那一排排石屋,还有那城堡矮墙,留下倒影在海面上随波起伏,我们缓缓地畅游其中:在深处绿色的鹅卵石上,彼此的身影与光影水乳交融。

迷糊中,我看到安妮正缓缓地沉入海底。她挣扎着,渐渐下沉,乌黑的秀发贴着嘴唇,就像水草一样。她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我惊醒了,心里是那样痛楚,无法动弹。安妮,我亲爱的。

莱斯博斯的莫利沃是一个建在悬崖上的小镇,房子都是灰色的石屋,最高处有一座城堡。我记得那里有一个鹅卵石拱廊,给人的感觉冷冰冰的,还爬满了紫藤。清晨,我坐在阳台上俯瞰雾霭蒙蒙的蓝色港湾,一边喝着土耳其咖啡,吃着肉汁甜美的桃子。我看到了陶土做的烟囱项管,还有白色的钟楼。一户人家正在将圆锥形的乳白色奶酪晒干,院子里还有一堆堆油渍渍的羊毛,褐色的、白色的、黑色的。送灵队伍路过,牧师们留着胡须,身着黑袍,吟唱灵歌,摇曳香炉;一个主教身着绣袍,抱着一个嵌着金叶的小箱,里面是守护神的头骨。月亮升起来,一只公鸡和它的母鸡伴侣们俯身卧在一堆橄榄木上,睡着了。

那天清晨,天气很热,我还在屋子里睡觉,而安妮却在清澈的海水中丧生了。渔民猛拍她的脸,用绳索把她发胀的尸体捆住,从渔船搬到海堤上。我至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她死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还在一家希腊小餐馆一起吃饭;坐在高高的阳台上,享受着吊灯柔和的光影以及罗勒花的芬芳。远方,正在打捞的渔船掠过黑暗的海面,灯光好似滑行在水面上。我们正下方的阴影处,一只小划艇挂起了灯笼,船头立着一个手握渔叉的男人身影。划艇在水面漂移,远离海底清冽冽的石头,留下的不是尾流,而是灯笼跃动的倒影。侍者给我们端来圆鼓鼓的沙丁鱼和银鱼、干瘪瘪的橄榄以及撒了胡椒粉的油腻腻的白奶酪。我们一时无话,用力嚼着粗劣的黄面包,小口喝着冰冷的海岛红酒,还把沙丁鱼的灰色碎片都捡起来放进嘴里。沙丁鱼的眼睛白白的,小小的牙紧闭着。脚下,一群瘦弱的猫匍匐着,眼盯着我们。

我们发生争吵,她哭了。我曾和一个邻居(是个渔民)上了床。好吧,这是事实,可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啊!我对他厌恶极了,一股死鱼、汽油、烟草、臭汗味。我就是个娼妇,让她恶心,再也不愿意看见我了。

然后,她离开了。我独自坐着,继续吃我的奶酪和橄榄,还把酒也喝光了,一滴不剩。此时,顶着船头的那片灯光,那划艇已驶向远处港口的环形防波堤石,堤石好似是下沉的弯月。

我打开台灯,借着灯光观察一只番茄,看它溢出的金黄色籽儿;看那一碟芸豆;还有像玻璃一样透明的白葡萄酒。酒使我的嘴巴和喉咙一阵发冷,孤独感却也因之释然。我吃力地咬着亮闪闪的芸豆,嚼着那一大块儿白乳酪和切开的番茄,还有蘸了番茄汁的玉米面包。食物固然是好东西,但酒是蒸馏过的阳光,它才是人生。

在这些最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在翻阅以前的文稿,想在撒手离开它们之前,重读每一篇东西。我连续数小时坐在窗前的阳光里,读着读着就昏昏欲睡。我以前保存了不少信件,还有一卷卷铜凹版手抄诗,有的字迹已模糊不清了,是波德莱尔、叶芝、艾略特、兰波、卡瓦菲斯的诗;有搔首弄姿的照片和素描;有纪念品、干花、卡片;还有街头笔记,街名早忘了。这为数不多的文稿是我唯一愿意留给后人看的,以此证明我的生命轨迹:我并不只是现在这副干尸样的躯体:裹着一袭黑衣,连床都是租来的。

墙上那幅沾满灰尘的odalisque油画是我的。房东太太可以留下它,只要她不反感。那是我巴黎岁月的纪念,“一个淫荡的女子”。画中的女人依然身材颀长,雍容华贵,躺在床上仿佛凝固了一般,烛焰亲吻着她的身体,拉长了她的影子。她戴着一条琥珀项链,大腿上方阴翳浓密,身旁放着一只绿色的小瓶和一支蜡烛。此时,她正在啜饮高脚杯里的葡萄酒。

我又倒了一杯酒。

马塞尔死了,这幅画就是他的作品。我仍然还活着,而活着的人没有谁记得我了。我倒没觉得他有绘画的天分,他还酗酒吸毒。我发现他的时候,他正倒在光秃秃的床垫上,面色惨白,形容枯槁,冰冷的血、尿液和呕吐物沾满了一身。我给他擦身,又给他更衣,还把那些脏衣服全部洗了,挂在房间各处晾干。不仅如此,我还找人要了些骨头和捣碎的蔬菜熬了汤,一口口地喂给他喝。是我对艺术近乎病态的热爱。最后我还是离开了他,只拿走了那幅油画。

我的第二任丈夫汤姆是一名记者,40年前在欧战爆发前他把我带回了墨尔本。那时我们住在郊区,常在炉边喝茶、吃红枣司康饼,还在茶树下野炊。我记得,黄昏时分,电车驶向那些木房子浴室,平缓的海湾披着红霞,街灯初上,与夕阳交相辉映。后来,汤姆在几内亚被枪杀,我却继续活了这么多年。一生中,我曾经有过那么多的男人,多少事都历历在目。可是为什么要记住这些呢?

我时常看见一位老人独自在街头踱步,步履蹒跚,长得像我的汤姆。他的头发是那种黄白相间的颜色,长长的,直垂到他皱巴巴的脖颈处。他留着凌乱的灰色胡须,花格呢上衣搭在肩上,不时地从衣兜里拿出本子写些什么。路人不解,盯着他看。我也同他一样,踯躅在寒风阵阵的街头,一面做着笔记——墨尔本以前总刮风吗?——我的记忆力不行了。我很想知道他写的什么,家住哪里。没办法,只好自己画他的房间、火炉、饮水槽,还有他的床。我看到了窗户里落地灯的灯光。

战后我坐船重返欧洲,那些曾经的繁华城市到处是断壁残垣。忧郁的巴黎。我需要钱的时候就出去工作,旅馆、餐厅和酒吧。我拖着日渐衰老的身体四处漂泊,渐渐地精神委顿,心如死灰,也厌倦了诡谲复杂的爱情。陪伴我的唯有孤独。

我已记不清何时以及为什么要回到墨尔本来,在城里四处漂泊,直至搬到此处。我在这间屋子住得太久,已离不开了,一如我离不开这具老迈的皮囊。

屋里的垂直推拉窗朝阳,挂着灰色的网兜,结着灰扑扑的花彩蛛网。我早先在齐肩膀高的地方钉了一个袋子放糖果。我习惯于大白天把天花板的吊灯开着,直到大半夜,拉窗最上方的玻璃却是金色的。金色的光。那玻璃与四壁的镜子交相辉映,映出我的模样。地上是打过蜡的木地板,方形地毯已磨损得不像样子。四面的墙上贴着有蔷薇图案的壁纸,盥洗台上放着饰有花卉图案的水罐。屋里还有一张桌子,一把摇椅,一张沙发床,上面铺着杂拼花布的被子。墙上还有一幅装帧精美的裸体画像,以及多面镜子。壁橱上镶了一面椭圆形的镜子,里面装得满满的:我的黑衣、铜制燃油炉、大瓶葡萄酒、咖啡、蜂蜜、面包和糖。房东太太帮我购买各种日用杂货,上帝保佑她。她会给我端来一锅热汤,锅已锈迹斑斑。心地善良的女人,就是爱唠叨。

浴室和卫生间在走廊的尽头,有点远。我用的是陶瓷便壶,上面绘有玫瑰花蕾。为了尽量不弄湿掀起的裙摆和地毯,我蹲下屁股,贴在冰冷的便壶边缘。每天早晨,我得蹒跚地穿过昏暗幽深的走廊,伸直手臂提着便壶到卫生间,里面的秽物荡来荡去。我一周会在某个晚上洗次澡:胆战心惊地站在小小的浴缸里,下身、腋毛、稀疏的头发以及阴毛处都抹上肥皂,膝盖一直颤个不停。温热的水流冲在身上,轻轻拍打着骨节楞楞的双脚。我赶紧擦干身子,重又穿上衣服。我可不能感冒啊。

我啜饮着杯里的最后一点酒:头就像在燃烧一样。我站在镜子面前,小心翼翼地脱下黑衣:乌青的骨节和血管上,那根项链光彩夺目,身体却已佝偻变形,附在骨头上的肉体仿佛就像抹在裂开的灰泥上剥落成网状的油漆。柔弱顺从的女人啊,就像是那嵌在琥珀中的蜜蜂,我们又有多少人会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将沦落至此呢?我熄灭了所有的灯,黑暗中,费力地爬进冰冷的床单里。

我已厌倦了活着。

P5-8

后记

《贝弗利·法默短篇小说集》的大部分翻译人员是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师或研究生。具体如下:

总译审:向晓红(教授)

副译审:龚静(博士)  李新新(副教授)

王阿秋(讲师)  郑小燕(讲师)

翻译人员:黄有才(副教授)  江艳梅(讲师)  李国宏(博士)

李红梅(讲师)  彭 旭(讲师)  万 学(讲师)

王成珍(讲师)  夏万碧(讲师)  杨志兰(副教授)

以下翻译人员均系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陈 强  成 立  董国华  焦聪聪  林 飞

刘沙沙  罗 军  宋起慧  王永力  徐珊珊

其他单位翻译人员:

杜洪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讲师)

兰兴武(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秦慧琴(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总工程师办公室翻译)

目录

总序

老妇人

洗礼

玛丽娜

以实明尼

玛丽亚的女儿

阿拉伯家庭

信天翁

遗产

亲爱的奥黛尔

雪花儿飘

墨尔波

萨莉的生日

镜子里的女人

从昆士兰远道带回的木瓜

牛奶

在机场

冰上的夏天

在码头

威尼托咖啡餐厅

南瓜

婚姻居所

船长家的房子

蜂房女人

黑发女人

圣·凯的命名日

市集日

回家时间

白色星期五

石榴

烈火与洪水

沙滩上的女子

出生地

一滴水珠

群鸽之间

花瓶·金红色的鱼

紫色无花果

雪原

译后记

序言

贝弗利·法默(Beverley Farlner)以其娴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方法,既展现了作家的冷静甚至冷酷的思考,又展示了对大自然与人的细腻描写,可谓卓尔不群,独树一帜。此次我们翻译的《法默短篇小说集》(Collected Stories)(1996首版,2004年再版)共39篇,囊括了她早期所有重要的短篇小说,堪称作者短篇小说集大成者。

法默教过书,也做过服务员,曾与一位希腊移民结婚,并随夫到他家乡的小山村生活了三年多(后离婚)。而这些在澳大利亚和希腊(以及其他国家)的生活经历或游历,都成为其日后笔耕不辍的主要素材。法默常常截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或一个片段,借助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式与互文性描写手法,应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摹大自然与人互动的每个细节与瞬间,在真实与虚构中尽显自己对世界的冷静观察与独特思考——女性的衰老死亡与疏离被动。小说中孤独阴郁的女性,或面对衰老死亡,或遭受背叛抛弃,或经历战乱大灾,或饱尝家暴虐待,而她们总是被动接受,不愿反抗,尽管她们也渴望在心理生理上独立。面对衰老死亡,女性是那么无助:“窗棂中现出一张化妆后的脸,一副假面……疾病、疼痛、苦恼折磨着我。岁月无情催人老……我们又有多少人会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会沦落至此呢?”(《老妇人》)“在码头,我是人人熟悉的一景:一个憔悴的老人牵着那条老狗,推着购物车四处溜达。”(《在码头》)面对背叛疏离,仍然躲避:“另一个世界中的我们会重新变年轻的,她满怀渴望地睡着了。我们所有的人都变得年轻,永远安宁地生活在海边。”(《蜂房女人》)“卡罗琳自认为是没有占有欲(相对没有)的女人,并引此为豪。可是她还是情不自禁地想象着他和妻子挽着手臂漫步在第五大街,虽然想象不出他妻子的脸,但能感觉到她的快乐。”(《冰上的夏天》)面对暴力与性虐,依旧被动:“最糟糕的事情是那天晚上他把我推倒在地上,然后就开始摔东西,咆哮地喊着他想出去,我滚爬过去,紧紧地抓住他的裤脚,拼命地乞求他不要离开我。我只是不想让他走。我低贱地吼叫着,亲吻着他一只肮脏的鞋子,而他抬起另一只脚踢到我脸上。我鼻子就这样被打断了……”(《回家时间》)。法默笔下也有爱情与亲情,但那往往是过去时,短暂而不持久,因而总出现在回忆里梦幻中。另外,天灾(火灾水灾等)与人祸(战争与冲突)也带来无尽的恐惧与摧残乃至幻灭(《烈火与洪水》《镜子里的女人》《市集日》等)。作者甚至通过僧侣的所思所想展示自己的参禅哲思:“他像石头一样一动不动地打坐入睡,已经达到了一种入定的境界:睡即是醒,醒亦是睡……在他无限深邃的冥想中,笼罩雪原的无数昼夜,化为一串黑色、青绿色、白色、红色或黑色的念珠,在无喜亦无悲的手中流转。”(《雪原》)值得一提的是,法默对澳大利亚与希腊(可算是其文化母体吧)之间文化冲突的故事着墨最多,女性在与异国父权文化的冲突中还是以沉默为主,外国人那种难以融入的尴尬与疏远被冷静观察与细微记录,难怪这些小说被认为是澳洲近年来类似作品中最优秀的。作者通过繁琐小事,善于微言大义,关注内心却又通达世界,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其令人窒息的压抑与旁观中,隐藏着作者对传统父权文化的批判,和对创造一个更为和平少暴力少冷漠的世界的向往。“某一天,绿色的手会伸出来,松松地展开手臂;一千个果子,发紫,流汁,然后进裂怒放。”(《紫色无花果》)“我想,如果世上能有一样东西让世界免于毁灭,那就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吧。唯它能超越仇恨。不若此,何能焉?这样的爱就是希望,否则,何来希望?”(《蛇》)

法默最吸引读者的就是其对隐喻的独特应用和对细节难以置信的把握。作品中,大自然的一切景象与家里的一切摆设,甚至女性隐秘的身体,都成为作者巧妙设计的绝佳隐喻,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把我们看到的却又无法描述或忽视的景色与事物,通过丰富的联想与准确的描绘,一一呈现。其高超的写作技巧与缜密思考在斑斓的色彩中举重若轻,自如切换,令人叹服。日月水火,描摹贴切;云雾雨雪,感时伤怀;动物昆虫,跃然纸上;花草果蔬,香飘入鼻。作者对光与影有独到的体会,阳光或灯光皆暗示人物心情,或愉悦或孤独或无奈;对镜子近乎痴迷——毫不留情展现女性的真实和丑陋;其笔下还再现了光圈、食物、烛火、余烬、气味、怪石、水草、海浪、建筑……无一不信手拈来,却又那么贴切;就连人物之间的对话,也是简洁生动,亦雅亦俗。作者就像带着思考的摄影者,把看到的世界忠实地记录下来,却又把读者带进照片背后,让读者融进她勾勒的世界,欲罢不能,掩卷长思!作者可以很客观真实,令不安与压迫无处不在,让人沉重:“那是代表光与死亡的天堂之树。我现在得独自苟活在这些像网一样密布的黑影里。思绪躲开了,但是它必须得承受这一切。”(《烈火与洪水》)也能很唯美,那种温暖尽管短暂,却足以安慰读者:“凯瑞亚·索菲亚有着自己的菜园子:四周篱笆上爬满了豆荚和牵牛花;泛黄的叶子下面西红柿挂果累累;地里还种着圆个儿的和长条儿的辣椒,已经深红而成熟,那黑亮亮的茄子弯得就好像号角。几只母鸡创着泥土,尔后跑开,旁边还有两只瘦骨嶙岣的小火鸡呢。罗勒香草上盛开着丁香般的紫白色花朵儿。”(《石榴》)法默的作品堪称现实主义(对冷漠世界近似疯狂的细腻描写)与浪漫主义(对自然美景的恣意描摹)不着痕迹的完美结合。

在翻译时,我们尽力传达原文简约的风格,尽量不增不减,保存原文言简意赅的冷静与隐忍。为了做到最好,译者多次和作者本人交流,获取她的指导和帮助,殊多不易,甘苦自知。在校译的过程中,为了对得起作者的付出与全体翻译人员的信任,校译者历时一年,查阅大量文化背景知识,字句斟酌,通篇梳理,不漏遗珠,以达辜正坤老师说的“最佳近似度”。当然,译稿出来后,在读者的挑剔眼光中,我们忐忑不安,静待斧正。不过,我们是第一次向中国读者推荐这么优秀的作品,惴惴中也有几分欣慰。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能静下心来阅读与翻译,和一个纯净的心灵对话,体会那种对生命的真诚思考和纯粹的文学魅力,特别是法默女士那力透纸背的平静的力量,何尝不是痛并快乐,幸事一桩!

王阿秋

2012年3月于西华大学

内容推荐

《法默短篇小说集》为澳大利亚知名作家贝弗利·法默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39篇,包括:《玛丽亚的女儿》、《亲爱的奥黛尔》、《萨莉的生日》、《镜子里的女人》等。《法默短篇小说集》对于外国文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外国文学爱好者不可多的的佳作。

编辑推荐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贝弗利·法默以其娴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方法,既展现了作家的冷静甚至冷酷的思考,又展示了对大自然与人的细腻描写。本书为其《法默短篇小说集》的简体中文版,共39篇,囊括了她早期所有重要的短篇小说,堪称作者短篇小说集大成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