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收录了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两部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及《我的人生故事》。作为一个不曾用双眼双耳仔细领略过世间美景的奇女子,海伦·凯勒以其美丽高尚的心灵谱写出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在克服了世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后,她不但收获了知识与名誉,也激励、鼓舞着每一个人学会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收录了海伦·凯勒的两部作品,分别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我的人生故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代表作,于1933年发表于美国《大西洋月刊》。它表达了作者因失去光明,渴望重新看见这个美妙世界的美好愿景。借用这三天的光明,作者发自内心地劝告每一个人都应怀着感恩之心,去体会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点点滴滴,学会珍惜生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我的人生故事》则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也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它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因病失去光明的经历,以及遇到她终身的恩师安妮·沙利文之后的一系列改变,并最终战胜自我,走进大学的人生经历。在这部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海伦·凯勒是如何以惊人的毅力战胜所有的困难,在茫茫黑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并把爱洒向全世界。
思想的珍珠
我的受教育过程中,接下来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学习阅读。
在我学会拼写一些单词后,老师便给我一些卡片,卡片上面印着凸起的单词。我很快就明白了,每一个单词都代表一种物品、行为或性质。我有一个小木框,可以在里面摆放单词,组成句子。但在此之前,我常常用物品来造句。我选出一些卡片,比如上面写着“娃娃”、“是”、“在……上”、“床”的卡片,然后把娃娃放在床上,把“是”、“在……上”、“床”这些卡片摆放在娃娃旁边,这样就相当于用这些单词造句了,同时还把这句话的意思用实物表达出来了。
沙利文老师后来告诉我,有一天我把“女孩”这个单词别在裙子上,站在衣柜里,在衣柜的挡板上摆放“是”、“在……里”、“衣柜”这些单词。没有什么比这个游戏更令我着迷的了,每次我和老师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常常把家里的东西按照句子的次序来摆放。
从卡片到书籍只有一步之遥。我拿着《启蒙读本》,寻找我认识的单词。如果找到了,我就会高兴得像玩捉迷藏的游
戏一样。我就这样开始阅读,关于我开始阅读连载故事的时
问,我会在后文中提及。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没有固定的学习课程。即使在我最
渴望学习的时候,看起来也是玩耍而不是刻苦学习。沙利文
老师教给我任何东西时,都会用一个美丽的故事或一首诗来
解释。一旦谈到什么让我高兴或感兴趣的内容,她就会一遍
又一遍地重复,仿佛她自己也是个小女孩。很多孩子觉得语
法难学,算术、定义更难,这些让孩子们害怕的东西对我来
说却是最珍贵的记忆。
我说不清为什么沙利文老师对我的快乐和渴望这么感同身受,可能是她长期与盲人生活在一起的缘故。除此之外,她非常善于描述。她会很快跳过无聊的细节,从不唠唠叨叨提问以检查我有没有记住以前的学习内容。她一点一点向我介绍枯燥的科学术语,让每一门科目都栩栩如生,以至于我把她教的东西全记住了。
我们在户外阅读、学习,比起室内,我们更喜欢阳光照射的树林。我早期所学的所有课程都带有小树林的气息——松针的松脂香,混合着野葡萄的香味。坐在野鹅掌楸……
P49-50
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的身体不是自由的,但她的心灵却是无比自由的。
——查理·卓别林
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锁住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
——戴尔·卡耐基
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她当之无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伟大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的完美结合。
——美国《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