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川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妹英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那年初春,荞麦地里正下种,土地一片淡黄。

东明的妈扶着下荞麦种的犁耙,嘴里一时想吃酸。看见崖边一棵干掉的酸枣树上,挂了几颗红酸枣,爬上土坡,够了一颗干酸枣,想填进嘴里。手还没有来得及靠近嘴边,滑了一足,蹬出一米开外,老粗布裤子扯开裤裆:肚子里一阵剧痛,泥地里挣扎半刻,两腿劈开,“哗啦”一声响,东明生出来了。

听不见哭。身子中间有一个红红的小鸡鸡,一撅一撅,是个小子娃。东明的妈起得早,生出儿子来的时候,已经下了两沟地的荞麦种,抬眼看见东边天上有一股子明,红灿灿、亮晶晶的,太阳正要升上来,给孩子起名叫东明。

一股春风刮起来,眯了她的眼,接着是漫天黄尘。因为养麦提早下种,一条地、一条地,地里光溜溜得干净清爽。黄土和春风一搅,干树枝纷纷掉下来。脚下的黄泥土路一直往沟里延伸,一步步推进,身子后面的山脊中,掩藏着百多户人家,名字叫作桃花村。村子里鸡不叫狗不咬,仿佛被大自然融解,空空如也,只留下大地的呼吸。

儿子不足月。只看见红湿红湿的脑袋和身子,不见哭。儿子他爹刘铁石从沟里取水跑上来,看见红红的生了,赶紧解了牲口套上的犁耙,把母子两个驮了,回了沟边窑里的土炕上,接生婆颠着半大的解放足跑进土窑里,看了看红裤裆里包裹的小东西,说:“死了。”

东明妈的眼泪“唰啦”一下就出来了。不死心,染了血的手翻过来倒过去看,眼里夹着泪,惊喜地说:“有气哩!”和他爹一阵翻倒、拍脸蛋、掐人中,气上来了,歇了两歇,哭出三声来,活了。

桃花村在春天会种植许多农作物,老化了的果园随处可见,零零星星挂着几个干掉了的生果子,虫子在果面上蛀了眼儿,摇摇欲坠,在春风里时时准备落下。

山谷中间有树木和丛林,间或掩藏着一间间土窑洞,在太阳的映照下显出明快橙黄的色彩。

长满了枝条的野桃树漫山遍野,春来的时候惹上几朵桃花,远看都是一片春意。相传,桃花村的野桃树上结了几颗瘦桃,不经意掉进一个饿昏了的要饭老人嘴里,救得那人一命,后来那人得道成仙,点化了桃花村。从此以后,漫山漫坡、沟沟梁梁尽是长得不规整、也不好看的野毛桃树,杂花生树一般,在春天的夜里会蒙上一层雾气,那特有的雾气本来一晚上都是弥漫在山谷底的,后来渐渐地把野毛桃树枝也包裹、遮蔽在夜色中了,甚至把月亮的光辉都隔在空树枝上,比起白天的景致,更多了几分迷离亲近。枝上栖息的山雀,脑袋藏在翅膀底下,不知所以地打着深夜的最后一个盹儿;在堆积的厚厚的干树枝和黄树叶中,灰黑杂毛的野兔,偷偷地来往。偶尔有一只褐色的松鼠蹿出,往前冲了一气,觉得走错了路,忽而停顿,仿佛心怀疑虑,又回头搜捡上年秋来时,跌落在树叶里的半颗野桃充饥,就像它命中注定要吃的那样。那树上驳杂的野毛桃,竟也在民国九年人吃人的大饥荒时,救了饥馑的荒村路人,接着,在大自然各种事物的神秘性中,逃荒要饭的路人和野兽,为逃活命,都在此落足成村,桃花村因此而得名。

桃花村四面环山,藏于沟谷。九道山梁依势向谷而奔,一山独起谷中,大有九龙抱珠之势。一条小河奔流而过,名字叫作石头河。点点村居宛若散星,西临苍岩树,东依凤凰翅,地势风貌,疏朗俊逸,山谷随意而驰,有弯便拐。老辈人说是先周老祖曾在此立国,到了公刘之父周老王时,有人报告说桃花村龙气积聚,为祥瑞之兆。为了江山永固,周老王命人在此疏浚河道,龙脉暗藏,飞鸟低回,人丁繁盛。桃花村位于老城东南三十公里处。百多户人家,人不过千,刘姓、李姓占到八九成以上。

广袤的桃花山川之中,石头河东岸,一道毫不起眼的小小山岭,隐于沟谷,沉静稳重。终年四季,山雾遮蔽,缭绕不绝,唤作迷狐岭。相传,有一位仙女,落难在此,恰逢一条俊美男狐搭救。后有子牙提兵出关,在此点兵点将,击鼓传令,偶遇迷雾阵阵,归途难觅。得见一对美狐相引,一夜风云吹散,得以拔寨起程,班师回营。子牙驰骑回望,观其天象,那一对美狐,缱绻顾盼,两情相好,逶迤而至,俊丽无比,引人注目,遂心生偏护,支给百载粮帛,青禾米面,望山成岭,赐予它们非凡的命运。迷狐岭由此而得名。

东明出生的那天后晌,太阳跌进桃花沟的时候,听说本村后沟的地主婆家,生了一个女儿,名字叫蓝花。那时地主婆家不吃香,掌柜的祖上做买卖贩过洋烟,留了些家底儿,到了掌柜的这一辈,虽然在他婴儿时期就已失了那份田产,他也从没见上那份田产一眼,说不上有多少眷恋和怨恨,也不知道是谁正在享用它,不过他还是被划定成了地主成分,一长大成人,就赶上戴着白纸糊的高帽游街游村。半夜常从被窝里被揪出来批斗,鞋都没穿,反捆着手。村里的小孩都跟在后面跑,大声喊:“打倒地富反坏分子!”

女儿虽然没有像同一天出生的东明那样,一生出来,就生在生产队的荞麦地里,光彩夺目、气壮山河,不过两口子还是悄悄地钻进土窑深处,给孩子取了个大气、贫农的名字:蓝花。

落日透过土窑的窗棂,在孩子身上闪出淡然、柔和的光。地主婆掌柜的看到红红的女儿出生,怀着惊喜和愁苦,脸突然烧得发烫,昏昏沉沉地说:

“我是有罪的人,领受了祖上的因果报应,听说祖上贩卖洋烟的时候,祸害了不少良民,让他们当房卖地、卖儿卖女、家破人亡。听说祖上借粮收租给邻家们的时候,大斗进,小斗出,卖了良心了。放钱给邻里百姓度难的时候,驴打滚、利滚利,饿死三代人都偿还不清。我替他们,把该领受的罪都领受了。你能到这世上来,说明老天免了我的罪了,我是为了你才戴高帽游街的。等到你耳朵会听了,眼睛会看了,不要看见我戴白纸糊的高帽游街就行。我的孩呀,你是没罪的。你的翅膀不会掉的,你的翅膀不是泥捏的。”

P1-3

书评(媒体评论)

长篇小说《山川记》是一部行走在山川里、扎根在泥土中的好作品。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王妹英是一位坚持不懈进行创作的执着者,从最初的诗性追求和女性敏感,到新近的沉稳冷静和视野拓展。《山川记》就是她从个人精神世界向社会历史描摹的最新印证。眼入广阔山川,心底更保持了作家独特的个性和敏锐。

——著名文学评论家 阎晶明

王妹英是一位有力的作家,她的作品展现了乡土叙事的新生面。扎根泥土使她获得了一种内在的、来自大地的力量。她作品中的动人处,既来自作家美好的心胸,更来自生活本身。

——著名文学评论家 雷达

《山川记》呈现了桃花川个体、群体,乃至时代的记忆以及人之为人的生命密码和时代密码。那些游荡在山谷中或粗粝、或细腻、或卑微、或深邃的灵魂,令人感动和震撼,是一部意蕴深厚的大作品。

——著名文学评论家 吴义勤

《山川记》里有质朴、精确的叙述,笔下山川,心中天地人。一部有气量的好书,必然会有更多读者热爱。

——著名文学评论家 施战军

后记

生活给予我们的

我怀着热情观察山川、大地和人世,我不能说,我对山川、大地和人世没有存疑。而我更看见了山川大地上那紫绕的美丽。我对那美丽和存疑所抱持的敬意中,怀有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那一切力量的信心和怜悯,像一颗金子一般,落在我写作时的纸上。加给那纸上一种回响。在时间的门口,山川大地正在说话。其中含有一种迷人的意味,我们看见,我们怎样在一刹那间,敞开了我们的心。我只是把一支火柴,投进时间的烈火中,意在照见他们的回答。这时,过往的每一时每一刻,我所见到的情形,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意义铺排开来。在那也撕裂也柔和的成长中,始终有一种诚恳,划过我们的内心。

至今以前的三年,我走访了陕北、关中四个县,这其中有省级十强县,也有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和富裕的根由,我都想找到。

平时经常下乡,吃住在农家。饿不死冻不死就行。看见农家正在吃饭,人家会说:那你吃一点儿吧。我说好啊。有的人家正吃饭,他怕你不吃,不好意思让你吃,我就说哎呀您家的饭看着真好吃。他就说那你吃一点儿吧。我说好呀,坐下来就吃开了。反正就是走到哪里都饿不死冻不死。会赶牲口,在牲口当中比较喜欢驴的品质,觉得它能忍耐和负重。会开拖拉机。在鲁院我们去陕北搞社会实践的时候,看见路上拉大粪的拖拉机就觉得亲切,手痒得不行。

感觉文学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生活的全部都是文学。觉得现实是一种力量,不管是苦是疼,即便是最有理由的苦和疼,那就是我们的全部。想要写出人的基本性。

自己在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个呆子。好像对文学也是这样,一开始写的时候,本来是想当一个土匪,不想迟疑。可是却时时感到迟疑。手里的钉子和锤子,总是不想钉到他的心脏上去。不想打得太重,因为生活已经反复捶打过他一千遍一万遍了。却又不能打得太轻,因为他曾饱受过无数拷问。对作品中的这些人物,也曾在没人的地方,洒下过疼惜的泪水。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呆呆地退后半步,站在历史和现实面前动都不能动,头上常常会冒出慌汗。不过内心永远持守着某种空位,等待他认出自己。只是时常会遇到各种写作困境,这时候就会向过往求助,在写作最困难的时候,在那道门槛实在跨不过去的时候,才会翻看那些学习笔记和下乡的采访本,让那些过往,慢慢牵引自己,确立自己世界观的问题,一个人在人民中间的站位问题,人心的基本性问题,世界的层级问题,一对一切的问题,现实指向和社会风俗的问题,当下变成历史的问题,发现和找到匍匐在山川大地上却被人类的目光遮蔽和忽视的那匹骆驼,那些日常性和基本性,总是会使我们目盲。这时,那过往的学习中,总会有那么一句话,那么一个目光的投注、打量和停留,为我们短暂拨开迷雾,使我们偶尔遇见他,遇见那些人物自身的悲悯和一切,等等,等等。那一切看不见的时光和回望,使自己一次次从迟疑中重新挨近文学……偶尔回望,总能教会我们某种持守。就像今天,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的每一天,时间指给我们的每一天,对我们的未来,都会是一种指引和陪伴……或许,生活正是我们写作中最亲近的那一部分,在泥土中,在大地上,我们总是把写有文字的书简和泥土,放在我们目光的高处,那些,都是书本,都是纸张,都是文学的痕迹。所以,我只能说,除开在作品中所说的以外,再次深切敬谢那些过往的时光,以及未来的时光,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全部。

怀有一切,走向你。

《山川记》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精品扶持作品。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王妹英编著的《山川记》通过对桃花川三代人生活、思想、生存环境的变化的演绎,描述了藏于山川、沟谷的桃花村、杏子乡、大河县从解放初期乃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历久弥新的蜕变、发展、困惑、苦难和思考。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近三十年的成长变迁和中国农民的命运变革,

作品以农村三十年的巨变为大背景,塑造了主人公东明,一个农家儿子,因为包办婚姻的不幸一心扎到工作中,实干苦干,爱岗敬业,并成长为杏子乡的乡长、乡党委书记,带领杏子乡实现三通,从大河县最偏远落后的最后一名,干到连续五年各项经济指标、社会治安、文明指数等成为大河县的第一名。

他34岁被提拔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带领全县农业退耕还林,种草种树,发展大棚蔬菜、畜牧圈养等先进科学农业,后被提拔为常务副县长,分管城建、信访等工作,亲自接待上访户,使一些积压上访案件件件落实。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东明最终成为大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全面主持政府工作。

他要使大河山川和人民,更加秀美。

头顶别人艳羡的官帽,手握众人眼热的“重权”,他把自己留在桃花川的根脉作为立身的起点,一心为民,肯抓事干,尽自己所能让人们活得好些,再好些。活得尊贵、体面一些。活得稍有意义,或者更有意义。他沿着桃花川的道路,向着大河县走来,向着远处,向着远处的远处,走来……

在岁月的长河中,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东明、蓝花、二喜等以及老一辈和更年轻一辈的桃花川人,他们用自己永恒的时间和生命,怀着热情观察、感受、经历山川、大地和人世。他们不能说对山川、人世没有存疑,他们更看见了那萦绕的美丽。他们对那美丽和存疑所抱持的敬意中,怀有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那一切力量的信心和怜悯,像一颗金子一般,落在那一片山川大地上,加给那大地一种回响。在那也撕裂、也柔和的成长中,始终有一种诚恳,划过他们的内心。使他们从那过往的岁月中确知,生活,就在我们生活着的每一天当中,微小,却闪耀。

编辑推荐

《山川记》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基层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现象,又生动有力地塑造了基层干部和基层人民质朴、可贵的典型形象,表现一股凛然正气,传达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并且引导读者探索生命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者王妹英用充满感情的笔触营造出了具有浓郁泥土气息的艺术天地,字里行间饱蕴着对土地和农村风情遏制不住的爱恋。是一部行走在山川里、扎根在泥土中的好作品。

作品呈现了桃花川个体、群体,乃至时代的记忆以及人之为人的生命密码和时代密码,那些游荡在山谷中或粗砺、或细腻、或卑微、或深邃的灵魂,令人感动和震撼,是一部意蕴深厚的大作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