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德编著的《人生三境:低得下头沉得住气,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看得透人想得开事》从历史故事、寓言作品、神话传说、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中取材,对“人生三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睿智且富有哲理的观点和看法,能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全面的人生启迪,学会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的智慧,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这些凝聚着无数前人智慧和经验的哲理是我们受益一生的法宝。只要你深刻领悟其中的道理,娴熟地掌握、运用,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就自我,创造成功人生。
《人生三境:低得下头沉得住气,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看得透人想得开事》由文明德编著。
“低得下头,沉得住气”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低得下头,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低头做人,可以使自己站得更稳,更容易被别人接受。“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唯有懂得低头,有朝一日才能出头。会低头,方能沉住气。着眼全局,审时度势;在平静中蓄势,在最恰当的时机爆发。
“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是成功必经之路。诱惑考验定力,寂寞考察心境。想要幸福,就要经得起诱惑;想要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保持一种持之以恒、力学笃行、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平静心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看得透人,想得开事”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不管与什么类型的人交往,只有了解别人内心,看明白周围的人和事,才能做出相对应的准备和调整。唯有看得透的人,才能想得开,才不会因生活中的小事而生气,才不会斤斤计较,才不会为过多的选择而纠结,也不会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人在想得开的时候,其心灵之门便是敞开的,什么都能看得清楚,人生的是是非非便能解开。那么,你就会被快乐和幸福所拥抱。
处高位时要低头
生活中,骄傲自大之人比比皆是,尤其当他们做出了一点成绩的时候,便会更加趾高气扬,自以为高不可攀了。如果此时的他们正处于低位,那么因这种品行是很难再有上升的空间的;如果此时的他们已经处于高位,便很有可能因此栽个大跟头。因此,相比之下,身处高处时,更需要适时的放低姿态,学会适当低头。其实,适时的低头并不是消极的表现,反而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积极,有时候这种低头还能消除隐患,化解危机。
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林肯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
在当选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十分尴尬,因为他们的新总统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贵族,他们全部自认为是优越的上流人士,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要面对的总统竟然是一个鞋匠的儿子。于是,有许多议员想趁林肯在参议院发表演说的时候,借机羞辱他一番。
在林肯刚刚走上演讲台的时候,一位参议员便站了起来,他态度傲慢地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说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议员都大笑起来,虽然他们自己不能打败林肯,但是有人羞辱了林肯,照样使得他们开心不已。
林肯的脸色很平静,他并未辩解什么。只是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以后才诚恳地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而且我还知道我做总统永远都无法像我的父亲做鞋匠那样出色。”
参议院陷入一阵静默中,林肯接着又对那个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修理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随我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那一刻,所有的嘲笑都停止了,整个参议院都被雷鸣的掌声填满了。
林肯的出身卑微,父亲是一个鞋匠,林肯从不隐瞒这一点。而且,他也从没有因为当选为总统而忘记或者不愿被人提及这个事实。相反,他仍然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放低姿态,这也是他赢得民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说,不要以为身处高位便是达到了人生的制高点,要知道,一时的高处并不能说明什么,成功反而更青睐于能在高处低头的人。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出身的高贵,工作的优越,所处环境的良好都不能成为人们扮演出色主角的障碍。当批评、讪笑、诽谤的语言像石头一样向你砸来,你应该像林肯那样,不以身份为贵,放低姿态,那样才能够获得再次的成功。
将内敛转化成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年轻人总是过于浮躁,时时处处急于表现,想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成功,他们的座右铭是“成功一定要趁早”。当然,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成功不是仅仅依靠积极就可以得来的,当你还处于低位、经验还不够丰富、能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这种积极只能称为急功近利,结果必定欲速则不达。相反,如果此时能够学会内敛,从底层做起,那么就可以不断地积蓄力量,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当这种力量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成功自然就会唾手可得了。
小钱大学毕业后,只身去了南方,顺利地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个行政助理的职位。小钱并没有因为职位低微而对未来失去信心,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发誓要让自己成为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总是暗暗地努力工作和学习。同时,小钱也深知,职场竞争的激烈以及办公室政治的“黑暗”,所以在同事们面前,小钱只是一个尽职做好本职工作的小职员。
小钱负责的工作是档案管理,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的他很快就发现了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弊端。于是,他开始大量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了一份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将公司内部工作运行流程、市场营销方式以及后勤事务的规范,也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方案,然后一并发到行政经理的电子信箱中。当然,这一切都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的,他不想过于张扬,因为他知道那样会招来别人的嫉恨。
没过几天,行政经理就请他到公司的餐厅喝咖啡了。离开时行政经理还语重心长地拍着他的肩头说:“公司对你这样能默默做事的人,向来是给予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的,继续努力吧。”
从那以后,小钱更加勤奋地工作。不久之后,公司参与了一个大商厦周围的霓虹灯方案的竞标工程。企划部的同事们整天翻案例、找朋友,忙得焦头烂额。小钱也没闲着,白天他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晚上通宵不眠熬红了眼做方案文书。竞标前一天交方案时,小钱去的最晚,行政经理不解:“你们部门的已经交来了。”小钱充满信心地说:“这是不一样的!”竞标的当天,小钱的方案脱颖而出,最终为公司的竞标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天,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公司。同事们都很惊讶,这个在大家眼中一直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小职员,居然在私下里做了这么多功课,为公司谋到了这么大的利益。
一个月之后,公司人事大调整,原来的部门经理调到了别的部门,小钱则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进了位于20层的那间经理办公室。
小钱的成功,自然是沉静内敛的性格在起作用。沉静内敛是形成高雅风度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它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尖锐的对立,发挥了神奇的力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身处不利时,沉静内敛地应对可化险为夷;当身处困境时,由于沉静内敛而积聚的力量能转危为安。很多时候,沉静内敛不仅仅能脱离危险境界,减少损失,还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最终以超凡脱俗的非凡之力脱颖而出,赢取最后的胜利。
P7-9
悠悠岁月中,人只不过是匆匆过客。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犹豫和茫然,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充满色彩,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人生的境界如此美丽,犹如清凉的月光、醉人的花香和清新的空气,浸染、弥漫在人生旅途中。面对烟雨花落温暖的春,面对绿叶婆娑热烈的夏,面对果实累累酣畅的秋,面对雪花覆地纯净的冬,我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超越平凡的无极之境。
“低得下头,沉得住气”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成大事的基础。俗话说:直木遭伐,水满则溢;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很有能力,也不乏于劲,但为人傲气十足,处处把头抬得很高,不屑于屈就现实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设置的一些低矮“门槛”,这些人最终只能处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不但成就不了任何事业,甚至连容身之所都没有。低得下头,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低头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低头做人,可以使自己站得更稳,更容易被别人接受。“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唯有懂得低头,有朝一日才能出头。会低头,方能沉住气。着眼全局,审时度势;在平静中蓄势,在最恰当的时机爆发。低得下头,才能为人们所悦纳、赞赏和钦佩,融人人群,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沉得住气,才能暗蓄力量,悄然前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一番事业。达到这种境界,便可鲜花掌声等闲视之,挫折灾难坦然承受。
“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是成功必经之路。成功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是我们所渴望的,但我们要想达到目标,先要战胜两个无法躲避的“敌人”——诱惑和寂寞。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像金钱、美色、名誉、地位、权力等等,几乎是无处不在。诱惑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能使人失去自我、迷失方向、掉人生活的深渊中。用定力抵制诱惑,虽会落寞一时,却能幸福一生。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诱惑是外扰,寂寞是内忧。寂寞是成功的基石,是成功前的蓄积。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刻苦钻研、奋然前行。少了物质的羁绊,少了心灵的纷扰,做事情就会更加投入和专注。寂寞不一定都能通向成功,但所有的成功必有一段在寂寞中奋争的过程。寂寞考察心境,诱惑考验定力。想要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想要幸福,就要经得起诱惑。承受不住平淡和寂寞,抵挡不了欲望和诱惑,成功与幸福将永远是我们的梦想。
“看得透人,想得开事”是为人处世的智慧。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要取得成功、实现理想,或是想生活得惬意安稳,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而在众多的技巧中,不可不注意的就是察言观色,从细微处看透人心的能力。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学会从细微小事中了解他人的个性、心理,是帮助我们打开人际交往之门的钥匙。正如孔子所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度哉?”不管与什么类型的人交往,只有了解别人内心,看明白周围的人和事,才能做出相对应的准备和调整,投其所好,左右逢源,才能在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中更轻松,更有把握。唯有看得透的人,才能想得开,才不会因生活中的小事而生气,才不会斤斤计较,才不会为过多的选择而纠结,也不会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人在想得开的时候,其心灵之门便是敞开的,什么都能看得清楚,人生的是是非非便能解开。那么,你就会被快乐和幸福所拥抱。一个人在看得透、想得开的时候,目光会盯着光明的前方,生命则处于一种开放和旺盛的状态。能看淡生活中的一切时,生命则处于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的和谐状态。
本书从历史故事、寓言作品、神话传说、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中取材,对“人生三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睿智且富有哲理的观点和看法,能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全面的人生启迪,学会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的智慧,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这些凝聚着无数前人智慧和经验的哲理是我们受益一生的法宝。只要你深刻领悟其中的道理,娴熟地掌握、运用,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就自我,创造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