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业馨编写的《中国字认知教师用书》是教师在使用《中国字·认知》时的参考资料。全书分为三部分:一是说明教材所要达到的目标,撰写时所考虑的问题与依据(汉字符号体系的特点和总体面貌、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等)并给出资料来源;二是撰写课文与设计练习和游戏时的思考、方法以及难点;三是对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与空间的建议。
温故知新一一前言
一 《中国字·认知》撰写的缘起与目标
二 《认知》对基础材料的选择
三 《认知》的设计
(一)设计的认识基础
(二)《认知》一书的结构与内容
第一课 笔顺与旅游
二 题图说明:写汉字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二课 部首
一 题图说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口部字(121年)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三课 形旁和字的意思
一 题图说明:汉字的写法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四课 形旁与古代文化
一 题图说明:汉代彩绘帛画(前179一前163年)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五课 查词典
一 题图说明: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毛尧泉先生摄)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六课 形声字的读音(一)
一 题图说明:偏旁接龙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七课 形声字的读音(二)
一 题图说明:[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1849年)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八课 汉语词的结构(一)
一 题图说明:西周金文(史颂鼎,前839年)拓片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九课 汉语词的结构(二)
一 题图说明:字和词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十课 字和词
一 题图说明:词语接龙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十一课 了解词义
一 题图说明:中国画·山水(陈大羽)
二 课文理解
三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十二课 扫盲
一 题图说明:识字证书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十三课 书写的工具和材料(一)
一 题图说明:商代甲骨文拓片
二 课文理解
三 教学建议
四 练习答案
五 复习
第十四课 书写的工具和材料(二)
一 题图说明:睡虎地秦墓竹简(前262一前217年)
二 课文理解
三 练习答案
四 复习
第十五课 文房四宝
一 题图说明:文房四宝(南京艺术学院陈显铭教授摄)
二 课文理解
三 练习答案
四 复习
附考试样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