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和杨步伟夫妇都以学术为重,以情义为重,谦虚忍让。在不同的环境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美,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年代里,也始终不失赤子之心。到五十年金婚之日,终于成就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学者家庭。
陈寅恪、刘半农、金岳霖、吴之椿、李济,众多著名学者,在《杂记赵家(精)》作者杨步伟眼中,都是一介凡人,有令人感佩或无法言喻的一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杂记赵家(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杨步伟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元任和杨步伟夫妇都以学术为重,以情义为重,谦虚忍让。在不同的环境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美,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年代里,也始终不失赤子之心。到五十年金婚之日,终于成就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学者家庭。 陈寅恪、刘半农、金岳霖、吴之椿、李济,众多著名学者,在《杂记赵家(精)》作者杨步伟眼中,都是一介凡人,有令人感佩或无法言喻的一面。 内容推荐 赵元任是著名语言学家,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并先后在中央研究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任教。赵氏一家俊秀满门,妻子杨步伟是中国第一位医学博士,女儿、女婿多在大学任教,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胡适的鼓励之下,杨步伟撰写《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记录两代知识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生动的记录。 此《杂记赵家(精)》为精装本。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结婚后的忙乱 第二章 蜜月与蜜蜂 第三章 剑桥过家 第四章 第一次欧洲游记 第五章 四年的清华园 第六章 元任和中央研究院的关系 第七章 在华盛顿的一年半 第八章 元任又回到中央研究院 第九章 在南京作“永久”的计划 第十章 安与危 第十一章 撤退后方 第十二章 又到美国 第十三章 从夏威夷到耶鲁 第十四章 在耶鲁两年 第十五章 三次到哈佛 第十六章 元任就教加大 第十七章 元任退休后的工作 第十八章 第四次漫游记 第十九章 八十年、五十年回忆 试读章节 我虽然中国方言说得不全,但是也喜欢试试这个试试那个。有一阵子我和元任定了每一个礼拜说一种不同的方言,南京话、北京话、湖北话,等等。最古怪的是我以前在上海中西念了那些日子书,从来不说一句上海话,跟同学们还是说我的带安徽底子的南方官话。但是这次元任对我说上海话,不知不觉地,我的上海话很顺地就说来了,因为那些年早就听了潜伏在里头了。 说了一大些旁枝,再来归到正传吧。在剑桥的家是住定了,两个人各行自己的事。元任当然是很忙的,上文说过他是一个能学多少就学多少的人。我呢,做点什么呢?元任说你来译点书。有一个山格夫人她是专研究生产限制的,她写了一本,我译叫《女子应有的知识》,我有好多英文字不认识就问元任,元任说你去查字典以后就记得了。我不肯,我说要我花那多时间我就不做,摆着一个活字典在这儿一问就是了。我就给生字写下来,等他回来一问就完了。(因此也是我英文总学不好的一个理由,和外国人说话时也是如此,一直到现在还是回头一问就是了,可是问完也就忘了。)有一天翻译到一个妇女一生大约有两千个卵),我就译成有多少鸡蛋(我查字典,ovum、ova是egg)。元任看见简直笑疯了,以后常常开我的这个玩笑——一个女人有两千个鸡蛋。这本小册子,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我还有一个忙的事,就是带了那些零碎的绣货,常有人来问,要买这个那个的,我们嫌烦了。霍金太太出了个主意,叫交给哈佛合作社去卖,他们给地下室摆了一个大桌子特别卖,可是有些我须做成一个东西,圣诞节前又要元任自己每天去半天解说给他们听,一个月下来倒是卖了三千多元,剩下来的三分之一我也不高兴做了,元任也不高兴卖了,留了些给合作社卖,又给了一个专门做这种生意的人去卖,不赚钱,可是省多少事。在那时中国学生中,李济之、劳斡、陈岱孙、叶企孙、萧遽、张歆海、钱端升、李旭初等人常和我们往来,济之来得最多,胡正详差不多就是我们一家人一样。每星期六下午我去中国城买菜,他总在地道车入口等我,拿了东西一道回家煮了吃。有时他从实验室里带个兔子回来腌了,下次来吃。 到年假了,以上常来的朋友们都来我们家过年。到了两学期当间,有两个星期停课,倘若你的学生考完了,你就可以走开几天。我们不是有很多钱了吗(也不过三四千元现的),元任就提议在生小孩以前到纽约去玩一趟,带到哥伦比亚做片子公司,去看看灌音好不好?若有不对的也可以有机会再灌一下。我生平只要有人提议玩,无有不赞成的。正月十六我们就坐火车到纽约,董时进给我们找了一个旅馆,靠近哥伦比亚大学,因为那时没有私人汽车,住的地方总要靠地道车近,往来才方便,并且也靠近董时进住处,他每天下了课总来加入我们吃玩。(美国各大学放两学期间的假,前后不同的,有的相差一星期,有的四季制,学校根本就不放假,或只一个星期。) 玩了一大阵,元任以前的男女朋友看见了不少,尤其他的女朋友对我特别殷勤,我听有两个人低声谈:“原来Y.R.(元任)要这样的太太啊!”因为那些女朋友以前都有过可能的意思的。我想元任也不是对人不赏识,是对自己的求学心太重了,所以错过好些机会,回国后就阴错阳差地遇见我了。元任!是不是? 在纽约玩了八天,可是这中间元任病了两天,睡在旅馆里,我们就和董时进大聊天——董也是元任的好朋友之一,他那时还没结婚——谈到他对一个女朋友失恋的情形,我就用京腔唱了一声:“大丈夫何患无妻!”以后他对我也是很好的朋友(元任的朋友对我都非常的好),并且以后他娶的太太也是我中西女塾的同学王瑞娴,是钢琴专家,详细下文再说。 因元任一病的缘故,我们就赶快回剑桥了,又是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元任发现有两张片子灌得不好,还要到纽约去一趟,我本想再一同去,医生说我:“你自己是医生,还不知道吗?再跑小孩就要生在自由神里面了。”因为我上一次到纽约在自由神肚内爬了多少档楼梯,累得不得了。我想想也是的,停止到纽约的念头,好在元任只在一两天就回来了,元任不放心,还叫胡正详每晚来我家住,陪了我两天。大肚子出去的衣服都成问题。四十多年前美国卖大肚子的衣服并不是到处都有,我就给带出去的绸被面做了一些衣裙,胡正详觉得太可惜,我说以后还可以改做别的东西用呢。吃东西也是古里古怪地乱想吃,忽然要吃豌豆苗,元任就到花房去买了些甜豌豆的秧子,又少又贵。美国人是栽了看花的,我就馋不择食,就拿来炒了当菜吃了。P30-33 序言 我写这个《杂记赵家》,有一部分在英文版《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编注:中文版为《一个女人的自传》)中已提过不少了;不过总是以我自己为目标来叙说。前出的中文版就只到我们两个人结婚为止。因为我想成了家以后不应该以我个人为中心,必须以这个家为中心来叙说一切,并且以后有了孩子了,更以大家为目标来说了。一想用什么名字呢?元任的六世祖瓯北先生岂不是以写杂记为名吗?我虽谈不上“文学”两个字,可是来“杂记”一下总可以吧。所以就用这个“杂记赵家”这个名字,一纪念瓯北先生,二注重一家各人的事情。 还有一个声明,这本书也由元任译成英文版。这个英文的名字是由罗素先生在我大女出世时给起的,怎么个理由,让元任来解说吧。 是这么样来的:先是罗素在中国讲演中有一个讲题是causes of the Present Chaos in China,是我给他翻译的。他回国后我们生了第一个小孩子,写信通知他。他回信说:Congratulations,SO you are among the Causes of thePresent chaos in China,后来他在他自传里说赵元任喜欢玩儿字,这个我倒是承认。可是他举的例子不是我的而恰恰是他玩儿Chaos这个字的例子。所以现在就把《杂记赵家》这个书名的英文就译成来纪念罗素吧。至于这个字究竟要念成<幺厶还是念成厶,那就听读者的便吧。 元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