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十二朝帝后,叉孕育出多少疑案?官史煌蝗,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套说、不好说、有心胡说之事。所以,这个大清,说来说去,总还是说不大清。但也正因如此,才说不尽,也听不够,也才有了陈靖宇这部换一种说法《大清后宫秘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清后宫秘史(观大清皇宫后院逸闻往事修订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陈靖宇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十二朝帝后,叉孕育出多少疑案?官史煌蝗,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套说、不好说、有心胡说之事。所以,这个大清,说来说去,总还是说不大清。但也正因如此,才说不尽,也听不够,也才有了陈靖宇这部换一种说法《大清后宫秘史》。 内容推荐 君不见,姑母侄女同侍一夫是怎样的尴尬?又不闻,皇太后下嫁摄政王是何等的无奈?兰贵人靠什么力挫群芳、独邀天宠,直至母以子贵、垂帘听政?珍主儿是怎样因爱遭忌、开罪慈禧,最终被逼投井,以死殉国殉情…… 陈靖宇的《大清后宫秘史(观大清皇宫后院逸闻往事修订版)》将告诉你,它把那些鲜为人知的奇闻异趣告诉人们,让人们了解后宫嫔妃、宫女、太监的生活,看清那无枪却滴血,无笑却有哭的残酷现实。 目录 一、撩开皇帝女人的神秘面纱 1.姑侄姐妹为什么嫁了同一个男人 2.宠极一时的海兰珠怎样香消玉殒 3.堂堂太后为何下嫁摄政王多尔衮 4.顺治皇帝短暂一生中的三位皇后 5.跟乾隆皇帝哭闹着要出家的娘娘 6.“倒霉”娘娘是怎样死都死不安生的 7.为儿子争储不惜杀生害命的皇后 8.当年有哪些美女跟慈禧争风吃醋 9.堂堂西太后为什么如此见钱眼开 10.慈禧为什么喜欢别人称她“老佛爷” 11.慈禧怎么成了光绪皇帝的“亲爸爸” 12.什么人能玩转喜怒无常的西太后 13.举全国财力为一人祝寿的荒唐事 14.权倾一时的慈禧怎么会暴尸荒郊 15.紫禁城里那段刻骨铭心的生死恋 16.慈禧在珍妃坠井前后都干了什么 17.夹缝里求生存的末代皇太后隆裕 二、披露皇子亲王的隐秘行藏 1.代善用什么代价换来了“铁帽子王” 2.从云端跌落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 3.被兄弟多尔衮连累的英王阿济格 4.两立两废的皇太子受的什么教育 5.“皇二代”令人难以启齿的十大罪状 6.十三爷凭什么赢得雍正特别待遇 7.福寿膏怎样搅得大清朝乌烟瘴气 8.八旗宗室这根上梁是怎样不正的 9.王公贵族也并不都是些绣花枕头 1O.郑亲王怎样强娶民女生下了肃顺 11.堂堂亲王为什么被强封为叫花子头 12.贝勒爷光天化日抢了族姑当二奶 13光绪为皇子时的“典学”秘史 14.一生顽固复辟的末代肃亲王善耆 15.清东陵里那些早年夭折的皇子们 16.大清的王爷们拿什么来花天酒地 三、直击公主格格的香艳闺阁 1.册封大清公主格格都有哪些规矩 2.迎娶大清公主格格要费几许周折 3.大清二百余年绝版珍品的汉格格 4.乾隆爷宝贝闺女嫁得到底好不好 5.和硕公主为“全皇后”力争厚葬礼遇 6.大公主为闺房之乐告倒专制保姆 7.封建的大清为什么会有试婚格格 8.懂政治的九公主和卖官的大公主 9.被破格册封的霸气荣寿固伦公主 四、曝晒太监宦官的畸形人生 1.不忍卒睹的太监净身惨烈全过程 2.鲜为人知的太监私生活浮光掠影 3.大清鼎盛时期是怎样严管太监的 4.顺治帝的太监竟然敢与妃子偷情 5.安德海为何敢在国丧期搭台唱戏 6.恃宠胡为的安德海怎样出宫遭斩 7.以死殉主和冒死谏主的声刘印刘 8.服侍慈禧的内宫小太监命如草芥 9.王商如何瞒过慈禧引珍妃见光绪 10.靠梳头梳成内廷大总管的李莲英 11.大太监李莲英的最后归宿恩济庄 12.小德张怎样接替李莲英崛起后宫 13.大清国倒台后隐身出宫的小德张 五、坦陈宫娥采女的苦涩情愫 1.网罗八旗秀色的后宫秀女大海选 2.宫女怎样进入戒律森严的后宫的 3.不足为外人道的宫女生活二三事 4.剃头匠的妹妹怎么成了皇帝奶妈 5.西太后特别青睐的两位高级宫女 6.有幸人葬皇家陵寝的那些保姆们 六、爆料大清后宫的奇闻异趣 1.大清后宫故作神秘的种种怪规矩 2.令人啼笑皆非的紫禁城迷信闹剧 3.不得不说的后宫声色犬马那些事 4.后宫防病疗疾养生保健妙法秘方 5.医疗事故频繁困惑着大清太医院 6.搞不对就要人头落地的皇家避讳 7.清宫中令人垂涎不已的御膳美食 8.假戏也要真作的演御轿与演皇杠 9.风流天子乾隆陵墓中藏宝大揭秘 10.清宫中那些名目繁多的饕餮盛宴 11.清宫中那些美轮美奂的华服霓裳 试读章节 1.姑侄姐妹为什么嫁了同一个男人 在大清十二帝数不胜数的后妃中,有这样三个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贵族女人是相当特别的,而她们的特别之处,就是虽为姑侄或姐妹,却嫁给了同一个男人——很惊艳是吗?但这却是如假包换的历史真实。这三个女人分别是姑姑哲哲、侄女布木布泰和侄女海兰珠,而这位海兰珠又是布木布泰的姐姐。 话说皇太极即位后,立了哲哲为中宫大福晋(即皇后),这位哲哲皇后是孝庄妃布木布泰的姑母。宫中有姑母的尊贵地位,孝庄妃布木布泰在侧福晋中位列前茅。 遗憾的是,姑侄俩命里子星都不很旺,哲哲在天命十年(1625年)生了皇二女马喀达以后,天聪二年(1628年)又生了皇三女;天聪八年(1634年)第三胎又是一位公主,即皇八女。天聪三年(1629年)布木布泰十六岁时,生了皇四女雅图;天聪六年(1632年)又生皇五女阿图;天聪七年(1633年)再生皇七女。直到皇太极正式称帝之前,姑侄二人为她们的丈夫共生了六个女儿。而在生育男丁方面,姑侄显然都乏善可陈。这时的皇太极一共有三个儿子:皇长子豪格,继妃乌拉那拉氏所生;皇四子叶布舒,庶妃颜扎氏所生;皇五子硕塞,侧妃叶赫那拉氏所生。膝下无子这种局面,对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锦氏姑侄显然很不利。 皇太极特别重视与科尔沁蒙古的亲善,并未因此而冷落她们,更没有起废立之心,反而安慰性地再次明确她俩的尊贵地位,但对嫡配无子实在也有几分担心。这可以从天聪六年的一桩联姻中窥见一二。 这年正月,皇太极声明:现在已经册立了中宫皇后和西宫妃,唯有东宫未备,闻听蒙古扎鲁特部博尔济锦氏戴青之女有贤名,特遣使前往下聘。于是,又一位博尔济锦氏家的格格进入了后宫。她被册封为东宫妃,皇太极大宴诸贝勒,以示郑重。中宫皇后哲哲尊贵依旧,西宫妃布木布泰的位序却后移了。女真民族居室尚东,东宫妃的地位是高于西宫妃的。虽然不是明显遭贬,但皇太极和布木布泰两个人都应该是心里有数的。 可惜,这位有贤名的东宫妃也好景不长,一则她进宫后于天聪七年和天聪九年两次生育,也都是公主;二则皇太极的事业在天聪九年发生了一个大飞跃,这一飞跃带来举国上下的欢庆,带来民族的兴旺发达,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皇太极一直打着与明朝议和的旗帜,原因之一是为了对付势力强大的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阻止察哈尔部与明朝的联合。 当时的漠南蒙古,东到吉林,西到贺兰山,南邻长城,北抵瀚海,分居各部都是元朝的后裔,其中最强大的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更以成吉思汗直系后代自命,称蒙古大汗,横行于漠南诸部间,肆意侵扰。苦于林丹汗暴虐的各部,为摆脱其欺凌和控制,又受到皇太极恩威并施政策的感召,纷纷归附后金以求得保护,这更加深了察哈尔蒙古与后金的敌对。皇太极毫不犹豫地对察哈尔部实行武力征服,先后在天聪二年(1628年)、天聪六年(1632年)和天聪八年(1634年)三次亲征,终于打败了林丹汗这个多年的老对手。林丹汗先败遁西土默特部,后又逃奔青海,天聪八年病死在青海的大草滩。 林丹汗败死,其部众纷纷投到皇太极麾下,连林丹汗的妻子窦土门福晋也率众来归。据史书记载,天聪八年八月,窦土门福晋率领众多部属,由察哈尔贵族多尼库鲁克护送,在皇太极的军营行幄拜见了皇太极,然后移往木湖尔伊济牙尔地方驻扎恭候,要归嫁天聪汗。皇太极犹豫不决,大贝勒代善鼓动诸贝勒合词奏请皇太极应允,认为只有将窦土门福晋选人宫闱,才能抚慰众心。皇太极终以收纳窦土门福晋有利于笼络察哈尔部众为由前往迎亲。事实证明,他的决定很明智。因为护送福晋来的多尼库鲁克为此很高兴,说皇上肯纳窦土门福晋,则新附诸部和护送诸人都不胜踊跃欢庆之至。在此,我们可以又一次感受到,即使拿婚姻作为一种政治手段,草原民族的观念也是与中原地区完全不一样的。 稍晚些时候,皇太极“笑纳”了第二个女子,她的身份很特殊,她的到来也隐藏着许多至今还不可解的谜。她就是布木布泰的同胞姐姐海兰珠。天聪八年十月,科尔沁蒙古贝勒吴克善第二次送妹来归嫁皇太极。和上一次送妹归嫁已相隔九年,上一次他送的是十二岁的小妹妹布木布泰,这一次他送的是二十六岁的大妹妹海兰珠。 亲姐妹同嫁皇太极,海兰珠比布木布泰大五岁,嫁来时间却晚了九年,这是怎么回事?照理说,一般蒙古女子很少有留在闺中到二十六岁还不出嫁的,何况海兰珠美貌温柔,不是嫁不出去的丑女,而科尔沁蒙古莽古思王爷一族,既然肯将哲哲、布木布泰姑侄俩嫁给皇太极,也不会单单吝啬一个海兰珠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海兰珠早年已经嫁给了别的人家;这人家很可能就是察哈尔林丹汗。林丹汗败亡之后,海兰珠无所归依,有哲哲和布木布泰在皇太极耳边撺掇,才会有这次亲上加亲的婚姻。 天聪九年(1635年)二月,皇太极授命贝勒多尔衮、豪格、岳托、萨哈廉率精兵一万西征,进入河套地区,消灭了林丹汗的残部,路上遇到前来归附的察哈尔汗的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又说降了察哈尔汗妻苏泰太后,四月,班师回沈阳。皇太极亲率诸贝勒远迎至阳石木河。因为苏泰太后不但携子额哲(即林丹汗的嗣子)率部众来归,而且带来并献上元朝历代的传国玉玺。这实在是皇太极梦寐以求的祥瑞和喜兆。后金国上上下下,更是一片欢腾,觉得天命有归了。 皇太极设大宴款待来归之众。宴会的浓烈气氛使人们兴高采烈。诸贝勒又一次纷纷奏请,说囊囊太后是察哈尔林丹汗多罗大福晋,既归我朝,必应使得其所,只有汗王纳娶,最为适宜。皇太极没说同意…… P3-5 序言 大清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十二朝帝后,又孕育出多少疑案?官史煌煌,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会说、不好说、有心胡说之事。所以,这个大清,说来说去.总还是说不大清。但也正因如此,才说不尽,也听不够,也才有了我们这部换一种说法的《大清后宫秘史》。 “后宫”,主要是指皇帝和他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们”居住的那块地方。后宫本身往往就是争权夺势、谋朝篡位、弑君灭嗣、骨肉相残的罪恶渊薮。大清的后宫似乎也无法背离这个历史的规律。表面上看,紫禁城巍峨高崇、金碧辉煌,居住在后宫的人们钟鼎玉食、环佩叮当、揖让有礼、其乐融融。其实大谬不然也。 君不见,姑母侄女同侍一夫是怎样的尴尬?又不闻,皇太后下嫁摄政王是何等的无奈?兰贵人靠什么力挫群芳、独邀天宠,直至母以子贵、垂帘听政?珍主儿是怎样因爱遭忌、开罪慈禧,最终被逼投井,以死殉国殉情?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为什么也会骂大街、耍赖皮,学那村野泼妇模样?身为大清储君的皇太子为什么自甘堕落“昵比匪人”?金枝玉叶的阿哥、格格们又有什么样的难言之隐不可告人?生理残缺心理变态的太监必得施展怎样的解数去取媚主子?豆蔻年华幽闭深宫的宫女需要忍受何等的煎熬来宣泄自我? 这就是历史之谜,更是人性之谜!不熟稔历史,不可以解此谜;不谙知人性,不足以解此谜!我们这部书正欲通过讲述大清后宫秘史,推倒天廷那道巍峨的宫墙,把皇家内苑那些鲜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知之不多的历史之谜、人性之谜,综合立体地、互相联系地同时又轻松有趣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非特为猎奇也,实在是想让大家在捧卷展读之后,能够多一点对历史的思考,多一份对人性的认知,多一些有益于自我的养分,读者有所收获,编者夫复何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