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曼德拉传(不可征服的灵魂)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郑文阳//郝火炬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曼德拉完全称得上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伟大,不仅是为了争取黑人与有色人种的自由而承受了27年的牢狱之灾,而且是以一个现代政治家的开阔视野,推崇自由、倡导民主、维护宪法,用和平、正义的方式实现了现代政治的权力转移与交接。由是,曼德拉的思想不仅仅是南非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人民的福祉。郑文阳、郝火炬编著的这本《曼德拉传(不可征服的灵魂)》是这位“世纪伟人”陨落后最全面、客观、忠实地记录其辉煌一生的第一本书,它将带你深入地走进这个伟大而传奇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真实的曼德拉。

内容推荐

《曼德拉传(不可征服的灵魂)》是曼德拉这位“世纪伟人”陨落后最全面、客观、忠实地记录其一生的第一本书,它将带你深入地走进这个伟大而传奇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恢弘人生。他的自由、平等、宽恕、博爱、反战等思想,无疑是人类始终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普世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曼德拉已成为一种价值符号,一种人类理想的精神象征。

伟人已逝,但他所追寻的崇高精神、他身上闪耀的人性之光,将永远照耀世界前行!

《曼德拉传(不可征服的灵魂)》由郑文阳、郝火炬编著。

目录

序一 不可征服的灵魂/001

序二 自由、平等与宽恕——有一种精神叫曼德拉/005

曼德拉语录:不屈的斗士,坚定的语录/011

引子 再见,为自由和平等而生的斗士/001

PART 1 南非南非: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

 第一章 “麻烦制造者”的童年/003

无法选择的黑色肌肤/004

酋长之子,携高贵血统降生的战士/006

部族流放者,库努村的来客/009

拥有与失去,从纳尔逊到父亲的死/012

 第二章 王宫生活/017

王宫,新生活开始的地方/018

教会和王权,对权力懵懂的认识/020

崇拜领袖,爱听英雄故事的少年/022

 第三章 不安分的学生/025

克拉克伯里寄宿学校的独立生活/026

希尔特敦学院,好奇与反差/028

福特黑尔大学,学习与交友/031

梦醒校园,愿这土地上不分你我高低/034

退学、逃婚,飞腾的心关不住/037

PART 2 黄金之都:身许自由之路

 第一章 只身闯约堡/043

“闪闪发光的石块”,罪恶的源头/044

贫民窟中优秀而体面的青年伙伴/047

律师身份,依然得不到公平/051

美妙的爱情,更滋润贫困者/054

苦难生活,点燃自由意识/057

 第二章 一个自由战士的诞生/061

非洲人国民大会和青年联盟/062

矿工大罢工,反抗的序曲/065

阴云笼罩,国民党倒行逆施/067

引领众人,为自由而战/070

 第三章 非洲是非洲人的/075

用心险恶的班图斯坦计划/076

反对种族隔离,自由艰难行/078

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081

自由宪章,新南非宪法的雏形/085

家庭破碎,使命更巨/088

 第四章 叛国罪案/091

反政府即“叛国”,无端的指责/092

妇女运动,新的力量崛起/097

震惊世界的沙佩维尔惨案/100

索布克韦“另起炉灶”/103

阿扎尼亚泛非主义者大会的“真面目”/105

 第五章 “黑色海绿花”转入地下斗争/107

家庭的温情与法庭的冷酷/108

政府野蛮镇压,大罢工夭折/111

“民族之矛”,反政府的利器/114

秘密访问非洲诸国及英国/117

PART 3 炼狱:关不住的灵魂

 第一章 政治受审/125

被捕入狱,祸福天壤/126

 第一次受审,与法庭“针锋相对”/129

 第二次审判/133

来自国际社会舆论的压力/137

冰冷的监狱,隔不断彼此炽热的爱/140

 第二章 炼狱罗本岛/143

罗本岛,人间地狱/144

绝食行动,一次无声的反抗/147

笼中雄狮,利牙犹在/149

可以囚住躯体,但囚不住灵魂/152

狱中“对话”,结交特殊朋友/154

同舟共济,与全世界起舞/158

 第三章 希望的曙光/161

政府的第一次试探/162

索维托惨案,反抗的号角/164

“独立”,傀儡被推上前台/167

特殊囚犯,狱中的星星之火/169

 第四章 “释放曼德拉”/173

波尔斯摩尔监狱,与世隔绝/174

温妮“接触性探视”/176

“释放曼德拉!”/178

“给我父亲自由!”/181

PART 4 光辉岁月:肩负振兴使命

 第一章 艰难作出让步/187

博塔艰难作出让步/188

释放“政治犯”/190

来自外部的经济制裁/192

德克勒克上台后的缓和措施/194

 第二章 自由,担负和解使命/199

自由:和谈时刻已经到来/200

使命:责任与危机/203

冲突:内部矛盾与“红色阴谋”/206

博弈:“第三方”势力/209

患难夫妻,终成陌路/212

 第三章 总统!总统!/215

实现和谈,问谁又能做到/216

极端主义者最后的疯狂反扑/220

1994年4月26日,难忘的时刻/223

拥抱过去,迎接光辉岁月/226

 第四章 权力前的谦卑/229

重任在肩,面临全新挑战/230

极右翼分子负隅顽抗/234

用宽恕埋葬仇恨的世界/236

改革,改变的力量/239

宽恕的前提是寻求真相/242

 第五章 退出也是一种领导/247

再结良缘,安享晚年/248

功成身退,誉满全球/250

自由之路,永不停顿/253

附录1 英雄赞歌/255

附录2 曼德拉大事年表/259

参考书目/269

后记/273

试读章节

当曼德拉还身在襁褓之中时,围绕剥夺伽德拉的姆卫佐酋长职务的争论就展开了,与其说是争论,倒不如说是决断。仅仅因为一头牛,让这个酋长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作为一个酋长,伽德拉必须服从坦布国王的领导,然而也不得不接受当地英国政府官员的领导。正因为如此,部落酋长这一身份也在白人的漠视下失去了往日的尊贵,甚至就连当地人也敢挑战酋长的权威。

有一天,伽德拉领地上的一个居民丢了一头牛,居民认为这件事应由伽德拉负责,于是找到当地英国政府的官员告了他。英国长官立即给伽德拉送来一封信,要伽德拉马上去见他。

酋长的骄傲让伽德拉认为,这是坦布部族内部的事,就算他真的有错,也应该按坦布部族的方式处理,而外人——英国政府没有权力命令他做什么。特别是当英国政府表现出如此强烈的轻蔑态度时,他必须要维护坦布酋长的尊严。他拒绝了英国政府官员的召唤,并作出了这样的回复:“我不去,我还将准备战斗!”

伽德拉的做法让英国政府官员非常恼火,他们觉得颜面尽失,于是对他作出了“犯上作乱”的指控。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甚至没有对此事进行调查,就取缔了曼德拉家族的酋长地位,剥夺了本属于他的土地和财产,切断了他的收入。

就这样,伽德拉从一个富有的部落酋长贵族突然变成了一无所有的人。

为了摆脱生活的绝境,伽德拉和他的妻子们离开了姆卫佐,各奔东西。芬妮带着她年幼的儿子曼德拉搬到了姆卫佐以北的一个小村庄——库努村。库努村是芬妮的娘家,在那里她可以得到亲戚朋友的接济。伽德拉总是轮流看望他居住在各村的妻子和孩子们,大概每个月会到库努村住上一个礼拜。

尽管曼德拉一家勉强算是衣食无忧了,但从表面上看,他们无疑是姆卫佐部族的流放者。

搬到库努村之后,芬妮和儿子开始了清贫的生活。然而,就是在这个宁静的小村落,小曼德拉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是的,童年时光总是单纯而快乐的。

库努村位于一个狭窄的山谷里。这里的居民只有数百人,住在有着锥形房顶的简陋茅草房里。村里的成年男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遥远的农场或金矿上打工,很少回家。留在村里的,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因为不重视教育,这里的居民很少有人能读书写字。幸运的是,这个地区竟然有两所私立小学。

芬妮在库努村拥有三座简单的茅草房,一座当卧室,一座当厨房,一座当仓库。他们睡在席子上、坐在地板上,吃的是自己耕作的粗粮,喝的是自养的牛羊下的奶,日子过得清苦而温馨。很多时候,芬妮的茅草房里总是充斥着幼童的吵闹声,这些声音来自曼德拉的表兄弟、表姐妹。

不到5岁的时候,曼德拉就开始帮助他的母亲分担一些劳动,比如照料牛羊。在放牧的时候,他在到处是岩石的草地上自由奔跑,用自制的弹弓打落天上的飞鸟,采集香甜的野生蜂蜜。他学会了挤奶、游泳和钓鱼,甚至学会了一种当地男孩都会的基本格斗技巧。在这些无拘无束的时光中,曼德拉培养了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意,很多年以后,每当回想起这些时光,他仍能从中获得难言的慰藉。

每天傍晚,当曼德拉回到茅草屋,总会看到他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做饭。如果他的父亲刚好在这里,他便要求他的父亲给他讲一些历史故事。伽德拉虽然不识字,但他从先辈的口述中获得了渊博的历史知识,特别对本部族的战争和英雄的故事如数家珍。他会给曼德拉讲一些科萨人的传奇故事和古老寓言。这些故事让曼德拉非常着迷,不但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也让他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慷慨行善的人总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就如曼德拉了解本族历史的方式一样,科萨人传承知识的方式是古老而落后的。事实上,科萨人很少回答孩子们天真的问题,除非他们认为有这个必要。他们总是用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们,要通过观察、模仿和竞争来积累知识,而这些并不能满足孩子们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所以,当曼德拉第一次进到白人家里,看到白人父母不厌其烦地解答孩子的问题时,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库努村没有白人居住,偶有白人从村里经过,曼德拉总是用敬畏的眼光看着他们。整个童年他都没有见过几个白人,最常见到的一个是当地的行政长官,他在离库努村不远的地方经营着一个商店。

童年的曼德拉把白人看作另一个世界的人,但没有想过那个世界与自己的世界有多么大的差异。黑与白的差异,在他童年的印象里,远没有成年时的认识那样鲜明和深刻。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P10-12

序言

不可征服的灵魂

遭受命运的重重打击,

我满头鲜血,却头颅昂起。

感谢万能的上苍,

赐我不可征服的灵魂。

——(英)威廉·亨利

随着法官重重地敲下那一锤,无数南非黑人渴望平等与自由的心碎了。曼德拉永远记得1964年6月的那一天,无期徒刑的宣判瞬间将他打入人间地狱。

罗本岛,那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冬天狂风呼啸,海浪翻滚;夏天酷暑难耐,日夜蒸熏,素有“死亡岛”之称。它最初被英国人用来流放麻风病人,但自从荷兰裔白人接手这里以后,就成了流放所有当局“看不顺眼”的犯人的绝佳场所。虽然只距离开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但来到岛内监狱的人,却可能一生一世都再也无法到达近在咫尺的非洲大陆。

从监狱两根生锈的铁栅栏中间望出去,是黑沉沉的夜。曼德拉知道,那些人就是想消磨掉他的意志,直到自己如其他犯人那般,干枯在这间狭窄而闷热的斗室,再也扛不动旗帜,再也发不出呐喊。这便是那些把自己关在这里的白人的期望。他们越是高高在上,越是惧怕反抗!越是充满优越,越是体现出他们的懦弱胆怯!想到这,他内心所坚持的信念越发坚定,他咧嘴一笑,洁白的牙齿折射出不屈的、希望的光芒。

凉风卷起几点雨丝飘进来,他往前凑了凑,贪婪地吮吸着来自外面的清新气息,这气息带着自由的芳香。风雨渐渐大了起来,他不得不往旁边挪了挪满是伤痕的身体,昏黄的灯光在他漆黑的皮肤上一晃一晃,也把他带入对往昔的追忆……

曼德拉出生于南非一个部落酋长的家庭,注定要成为一个带领众人前进的酋长领袖,并将部落英雄们勇敢的意志传承下去。然而种族歧视和白人殖民统治,让他无奈地生活在这个种族隔离制度下的黑暗时代,父亲早亡后,无数磨难接踵而至,他的快乐童年被命运掐断,一个酋长之子沦为了孤儿。

饥饿、贫穷与落魄也长时间与他做伴。在游走非洲黑人社会的所见所闻中,他成了一个初具抗争意识的青年。在无数的压迫与抗争后,在思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下,他收获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成长为不屈的民主斗士。

1944年,他参加争取黑人与白人享有平等权益的组织“非洲人国民大会”。1961年,他参与组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被任命为总司令,赢得了无数南非黑人的尊敬和爱戴。但在1962年,他却因政府认定的“煽动罪”和“非法出国”被当局判刑5年,在狱中又被加上一条“阴谋暴力推翻政府”的罪过而改判了无期徒刑,他也很可能面临更重的死刑,当局很多人想以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他,最后,他仅被押送至罗本岛监狱永久服刑……  漫长而孤寂的岁月在这所坐落于“死亡岛”的监狱中流淌得格外缓慢。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津巴布韦的解放,南非的周边国家才全部独立。然而,南非白人政府仍像一只被逼入绝境的疯狗,不仅公然违抗联合国通过的解决纳米比亚问题最权威的435号决议,还在国内加强各种种族立法,镇压黑人解放运动。

但是,人类寻求美好、公平、自由的车轮必将埋葬一切腐朽和黑暗,世界已经不再允许南非当局乱来,流亡国外的“非洲人国民大会”宣布1980年为“行动年”,并庆祝《自由宪章》发表25周年。同时,在南非国内,掀起了一场要求释放曼德拉的群众运动。另外,世界各国也开始对南非当局进行谴责,要求释放包括曼德拉在内的所有政治犯。

1990年,南非当局迫于世界和国内各界的压力,终于将曼德拉释放。

曼德拉终于走出了围困自己27年之久的高墙,看到了久违的阳光,闻到了久违的新鲜空气与自由的芳香。这时,他的黑人同胞们开始呼喊“把白人赶入大海”,然而,27年的牢狱之痛让他明白了:只有爱和宽容才能化解仇恨,复仇只会加剧流血冲突,只会把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入更大的灾难,带入战争,应该是自己站出来发出一些声音的时候了。

“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在那些对立情绪一触即燃的日子中,在黑人同胞们怒吼着要复仇的日子里,他用宽恕去化解所有仇恨,他的冷静与包容感动了世界!

“把长矛扔进大海,”曼德拉满含深情地说,“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和发展!”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身为领导者的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在总统就职仪式上,世界政要云集南非,曾是全球知名“囚犯”的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总统。在这一天,曼德拉给全世界上了一课,演绎了什么叫作“文明的宽恕”。

在受邀参加典礼的宾客之中,有三个人的心里惴惴不安:

格雷戈里,曼德拉坐牢期间的狱警;彼得·博塔,镇压黑人最为残酷的前南非白人总统;珀西·犹他,1963年审判时力主将曼德拉判死刑的检察官。

曼德拉不仅邀请曾迫害自己的人来参加就职典礼,而且当着他们的面,向全世界作出了承诺:“让所有人得享正义,让所有人得享和平,让所有人得享工作、面包、水和盐分。”这让每个人都明白,每个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都获得了解放,从属于自己。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永远、永远不会再经历对人的压迫,以及遭受全球唾弃的屈辱。

曼德拉作为一名“革命者”,为结束南非种族斗争而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以宽恕促进种族和解,带领南非和平转型,才是曼德拉最伟大的成就。

27年的监狱时光不但证明了他有一颗不可征服的灵魂,更让他懂得了放下仇恨。在他之前,还从来没有谁的宽容能让人如此感动。从中年到暮年,曼德拉在监狱中度过了27年的时光。 27年的监狱时光,让曾经急躁的曼德拉变得谦卑温和,也让他真正理解自由、宽恕的含义。正如南非大主教、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图图所说,曼德拉是象征和解与和平的全球偶像。

曼德拉以宽厚的胸怀、坚强的信念、高超的政治艺术,促成了有着三百年仇恨的黑白种族的和解,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

曼德拉用行动废除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用情感化解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仇怨。罡风从未吹散自由,冷雨也从未浇灭热爱,曼德拉用全部的赤忱与热血燃烧了自己一生的苦痛与孤寂,终于迎来了他梦想的光辉岁月。这光辉不仅照耀着他,更照耀着南非,并终将永远照耀着世界。

后记

为了更好地展现曼德拉这位“世纪伟人”光辉的一生,我们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社有关曼德拉的传记,尽可能地向读者全面详尽地介绍曼德拉,并把“南非之父”曼德拉毕生为南非黑人的自由平等、反对种族主义、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解的事迹真实而客观地展现给读者。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阅读对象定位准确,内容结构精心设计、充实完整,在叙述事件的同时夹杂着对曼德拉内心世界和政治思想的剖析。这样不但能让人了解南非过去黑暗的历史,而且透过曼德拉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充满艰辛和激情的反种族主义历程,让读者认识这位性格坚毅、态度温和的民族领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启迪。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疑惑和问题,特别是有关非洲的人名、地名,不同的关于曼德拉的著作里的翻译都不完全一致,我们也查阅了相关权威书籍,尽可能处理得准确无误。其中难免会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愿将本书献给广大的读者朋友,让他们在重温曼德拉这位“民主斗士”卓越而光辉的一生的同时,铭记那些为自由、民主和平等而不懈奋斗的伟人们。

著者

书评(媒体评论)

媒体评论世界失去了一盏明灯。纳尔逊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英国首相 卡梅伦

曼德拉非凡的人生以及对民主、和解原则的坚守仍然是争取尊严、公正和自由人们的灯塔。这些年来,我一直怀着十分谦卑的心情关注着他,崇拜着他。

——美国总统 奥巴马

上帝一定是很爱南非,所以才给了我们如此奇妙的一个人。

——诺贝尔奖获得者 图图大主教

曼德拉毕生为反抗种族隔离制度、建立公正民主社会所做的贡献,对全南非、全非洲乃至全世界来说都已成为一种激励。

——曼德拉的继任者、南非前总统 姆贝基

世界失去了一位最伟大的领袖,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实际上都会因为曼德拉的人生而得到了改善。

——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