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最真实的90后学习“我的中国梦”青春追梦故事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青少年提供了有梦、追梦、圆梦的“成长励志新语录”;而以超级90后为代表的青少年成长思考和青春奋斗体验,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青春正能量故事”。 《超级90后学习访谈录(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在访谈大量90后的基础上,采集青少年经典案例、思想情报和热点话题,讲述了90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参加“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励志故事与成长思考。 《超级90后学习访谈录(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由许洁主编。 内容推荐 如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习青春正能量,见证成长见证爱,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 这本《超级90后学习访谈录(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是当下90后青少年对此问题的回答。 它纪录了一个个真实的“学习”、“谈话”和“实践”的“青春中国梦故事”。这些故事,有对青春的疑虑,有对未来畅想,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思考,有对信任、关爱、温暖那些青春正能量和中国梦的探究…… 这些少男少女,他们所渴望的、所追求的、所执著的,有希冀,有欢喜,更有疑惑、挫折和伤痛……这些青春追梦路上的点点滴滴,是他们成长的序曲。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从90后的现实生活、青春潮流、成长问题和思想情报……出发,指引他们“把保持个人理想、追求成长发展与树立通过自身努力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生活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最终统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共同理想上来”。 《超级90后学习访谈录(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由许洁主编。 目录 卷首语 我的青春 我的中国梦 NO.1 现在,青春是拿来奋斗的 NO.2 经历一点摔打,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NO.3 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NO.4 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 NO.5 心灵因交流而沟通 NO.6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NO.7 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 NO.8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NO.9 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NO.10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NO.11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NO.12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 NO.13 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NO.14 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NO.15 全社会都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 NO.16 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 NO.17 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 NO.18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NO.19 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问题 NO.20 在社会的大学校里,增益其所不能 NO.21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卷尾语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 试读章节 青春不是拿来挥霍的 “肖夏觉得所有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学习,用来为未来铺路,这就是他认可的青春的价值;而你觉得,青春就代表着富裕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标准’的不同。” 未来,我们报什么专业? 流光似火的六月,午后正毒辣的烈日,窗外不停聒噪的蝉鸣声,也阻挡不了这群即将开始高三生活的少男少女们对于未来的憧憬。 作业和考试的压力太沉重,遥想未来,是用来放松的最美妙的“白日梦”。 “嗨,你们打算报什么专业啊?”不知是谁,挑起了话头。 这虽然是个现实逼近的话题,但充满着畅想的意味。一下子,就让那周围的一圈人,放下书本,围坐到了一起。 “我喜欢哲学,想读社会学或者人类学,可是我爸妈说我有病,学这种没用的专业,非让我去读金融。” 说这话的,是“假小子”周佳琪。 平时她就喜欢读历史、哲学类的书,但不是那种埋头书堆的文静姑娘,反而自有一种干脆爽朗的气质。 听到“读社会学和人类学”这几个字,原本只是“经过”走廊窗外的我停住了脚步。 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真是个冷门的专业。 这个姑娘,有点意思。 “我爸也说金融好会计好,说世界怎么发展都离不开经济。” 高高胖胖的赵大元是班里的体委,说话的嗓门很大。 周佳琪不假思索地奚落道:“你数学又不好,学什么会计!” 这“假小子”的嘴,总是毫不留情。 赵大元却没有半点儿不好意思。 他抹抹脑门上的汗珠,哀叹一声:“没用!他们知道我数学差,但是说做会计是万金油,以后找工作实用。” “唉!”叹息也像打哈欠一样会传染,周佳琪也是一声叹息,“我爸也是这么说的,实用!说我不现实,以后没饭吃了就得哭!” “你们谁比得了我啊,从小就被逼着练琴!好吧,练了半天好不容易我有点兴趣了,还不许我考音乐学院,说搞艺术的太难,没有出头之日。” 漂亮的沈敏佳在周佳琪身边忽闪着大眼睛,委屈地说道。 沈敏佳是学校的第一小提琴手,也是高二(三)班的班花。 “就是就是,我想学传媒做新闻,我妈也不答应,说太累,说女孩子应该安分点稳定点。” 聊天立马从对青春梦想的憧憬,变成了对父母强权的抱怨。 我们的青春不自由? 我走进教室。看到有个男生一直没有吭声,只是听着大家说。 那是肖夏。他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天天穿校服,上课从不迟到,学习认真。 这个个子不高的男生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但是偶尔会语出惊人,心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的。 现在,大家都在嚷嚷着抱怨的时候,他还是如秋叶一般的静谧。 “所有的现实都是和自由相对抗的,我们的青春,非现实,不自由!” 周佳琪凝神,进出了这么一句“小哲学家”的话来。 沈敏佳闪动着长长的睫毛,原本就大大的眼睛睁得更大了。 她拍手感叹道:“佳琪,你说的太好了!青春,就应该是拿来疯,拿来爱,拿来挥霍的!不然,我们要青春干什么!我们不要现实,要自由!” 沈敏佳的动人的眉眼间,当真有着青春飞扬的神采,眼睛很亮。 “青春都被你挥霍了,以后你拿什么过?” 肖夏冷冷的声音传了出来,眼神清明,带着微不可见的轻蔑。 大家一愣,我也是一愣。 说完了这一句,他却不再说话。 沈敏佳本来就伶牙俐齿,被抢白了后自然不痛快。 她立马反驳道:“那把18岁当80岁过就好了?等你80岁的时候,想过18岁的日子,还过不了了呢!” P3-5 序言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青少年提供了有梦、追梦、圆梦的“成长励志新语录”;而以超级90后为代表的青少年成长思考和青春奋斗体验,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青春正能量故事”。 在习近平总书记和超级90后的“青春对话录”中,我们寻找到了“学习青春正能量、践行我的中国梦、见证成长见证爱”的成长、教育和实践交融的最佳路径。 于是,《超级90后学习访谈录》诞生了——它在访谈大量90后的基础上,采集青少年经典案例、思想情报和热点话题,讲述了90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参加“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制造和传递青春正能量的励志故事和成长思考——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 在这个过程中,有无心的聊天,有疑虑的探究,有争执的火花。 从当年甲A赛场上的一句震耳欲聋的“雄起”,到现在的人人皆向往的“正能量”;从“我的青春我的梦”,到“为中国梦而奋斗”……中国人心中对于那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力量的向往,从未消失。 放到现今90后青少年的身上,亦然。 这里纪录着一个个真实的“学习”、“谈话”和“实践”的“青春中国梦故事”。这些故事,有对青春的疑虑,有对未来的畅想,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思考,有对信任、关爱、温暖那些青春正能量和中国梦因素的探究……让我们看到,这些90后青少年们,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我纪录下这些少男少女的故事,他们所渴望的、所追求的、所执著的,有希冀,有欢喜,更有疑惑、挫折和伤痛……这些,是成长的故事,更是在青春追梦的路上的点点滴滴。 青春追梦,不仅仅是梦想和希冀,更是责任和担当。 梦想生长的土壤是什么? 是青春正能量的力量,是伟大祖国的力量。 钓鱼岛事件后,微博上热传一个“90后说”——爱国也要有正能量——“我们抵制日货,并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货。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各行各业里都比它做得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的清廉,我们的街道比他们的干净,然后,我们的桥也比他们的结实,还有我们的年轻人,比他们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积极的心态,这就是正能量。 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需要正能量的输入,而这些新鲜的血液正在向我们讲述他们青春正能量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我感知到——人的本质差别和变化不大,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赋予了他们不同的表征。 所以,90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上一辈的人比起来,在外表所呈现的自是不同。但是内心的热情,我中国之少年的激昂,从未改变。 一个生于1996年的少年对我说,爱祖国,爱人民,就是要对那些不好、阴暗的地方敢于担起责任的勇气;对那些真正的贫弱者和不公义的地方要有同情心;对那些仍需要我们努力发展的地方要有奋斗心。 责任,悲悯,奋斗。 这是他解读的爱国心,也是一个少年的赤忱之心。 我承认,在这之前,我根本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带着魔声耳机听着重金属的“新青年”会说出这样正统的话来,也没有想到在他心目中的爱国和爱人民是这样一个定义,并且还能够如此地紧密联系。 我为我用成人偏执的眼光,来看待他们“90后”的印记而感到抱歉。我的心态也愿意向这些“新青年”们靠拢,我觉得这是个充满青春正能量、“我的中国梦”的代名词。 所以,我纪录下这些青春的故事,提醒我们思考:当当年那些对70后、80后的指责声渐渐淡去,“妖魔化”90后的声音逐渐泛起时,我们是否也可以以一个更加公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生于1990s的“新青年们”? 不是仅仅因为他这么说,更不是因为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而是这里面所蕴含的青春和梦想的希望和力量。 这亦是在重新界定我们的责任,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引导90后青少年? 那就是:从90后的现实生活、青春潮流、成长问题和思想情报……出发,把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社会各界的“成长指导”和党与国家的“成才期望”结合在一起,指引他们“把保持个人理想、追求成长发展与树立通过自身努力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生活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最终统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共同理想上来”。 学习青春正能量,践行我的中国梦,见证成长见证爱,把90后青春时尚的先锋潮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引导相对接,培养“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杰出青少年,重塑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到爱国、爱民族、爱人民的“三热爱”新青年,让他们真正代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就是这本“青春访谈录”的理念和宗旨。 谨以此为序。 后记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 和这些十几岁的青少年的谈话中,我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17岁懂的道理跟60岁没有什么区别。道理你比我还懂。所以,我不跟你讲道理,我只跟你讲一句话:好的,坏的,都得你自己担着,因为这是你自己选择的。” 我从来不主张强加这样那样的道理给他们,因为这些道理他们比我们还懂;而且,我们未必比他们更有资格来教育这些道理——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特征。 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明白并明智地去做选择题:这样做,对我有害,还是有利? 这就是从有利于他们的价值和利益出发,去自我觉悟,自觉自为。整体来说,90后中学生最关心的就是两个方面的话题:一个是情感,包括男女朋友、家庭家长方面:二是“自我成长”,就是自己的发现与定义、心灵成长和自我实现。 说白一点,这两个方面其实都是在“自悟”(自我觉悟)和“关系”(在和老师、同学、家长及其他人的关系中定义与塑造自我)中自我认识并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可以这么说,“自我成长”是出自他们内心的心灵渴求,是他们自我的心灵成长和在他人关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动力。 对“自我成长”的指引则是与此对应的教育过程,但是,这种教育不是传统的灌输式,不是“我们教给你的”,而是启发式的,是“你指引他去逐步发现和实现的”,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自我觉悟、自觉自为的过程,所以是“自我教育”,而非“我教育你”。 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变革—— 如何从有利于青少年的价值和利益出发,去指引他们自我觉悟,自觉自为地锤炼自己的能力,培育肩负责任的使命感,以及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爱国情结? 我一直相信,社会在进步,长江后浪真的会推动前浪。 周恩来和邓小平都说过“可以留一点问题给后面的人来解决”,下一代人会通过他们的智慧,解决上一代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游戏规则,更新的契约方式,来改变这个社会,来担当社会的责任。 90后,00后,包括之后的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是全新的一代,也将,必将成为祖国的中流砥柱。 让我们拭目以待,他们,将怎样改变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