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青编著的这本《百年城迹(1900-2010北京城貌及古建筑的百年嬗变)》以丰富的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北京城市面貌的百年变迁,包括北京城墙城楼、古建筑、街道牌楼以及四合院的保护与拆迁,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如:清末袁世凯修复前面的奏折、民国时期拆城墙的批复文件、张作霖保护文物古迹的布告、北京解放后拆城墙城楼、街道各种牌楼的批复文件、拆迁四合院的布告用大量历史事实分析古城保护的得失与利弊,具有比较高的学术和资料价值。
清朝末年(光绪二十六年至宣统三年)(1900年—1911年)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正阳门箭楼遭火焚、炮击/2
朝阳门箭楼、东直门箭楼、内城东北角楼被炮击损毁/9
崇文门箭楼被炮火击毁 /12
焚毁端郡王府、质亲王府、庄亲王府/15
正阳门城楼遭焚毁/18
拆辟永定门东侧城墙铁路豁口/23
拆辟广安门北侧城墙铁路豁口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割让东交民巷一带老城区/26
1902年—1908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
1909年—1911年(清宣统元年至三年)
中华民国初期(中华民国元年至二十五年)(1912年—1936年)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东安门被焚毁/36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
拆辟厂桥、翠花胡同西口、灰厂等处皇城墙豁口/41
拆长安左门至东外三座门之间南侧皇墙/43
拆辟中华门内东、西两侧皇墙豁口/44
1914年(中华民国三年)
拆长安右门外南侧皇城墙/46
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
拆正阳门瓮城、闸楼,城楼两侧开辟券门/48
拆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瓮城/54
内城东南角楼两侧开辟铁路券洞
内城东北角楼两侧开辟铁路券洞
拆除千步廊 /57
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
拆辟皇城南池子、南长街、灰池、石板房豁口/60
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
拟拆宣武门瓮城/62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
宣武门箭楼拟开辟券门/63
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
拆辟汉花园、东安门南侧及地安门西夹道等处皇城墙豁口 /65
拆大高玄殿南面牌楼/66
拆宣武门箭楼,城台开辟券门/68
1921年(中华民国十年)
拆东安门内望恩桥/70
拆东安门至大甜水井一段皇城墙/72
拆西安门以南至灰厂之间皇城墙/74
……
北平沦陷时期(中华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1937年—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初期(1949年—1965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年—1991年)
改革开放时期(1992年至今)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附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