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高位的杰出女性是如何获得家庭与工作双赢的?贺黛安、张妙清所著的《登上巅峰的女性(女性领导力发展与生活平衡)》对此提供了深刻的洞察。翻开本书,你会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她们来自美国、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各行各业,在自己的领域大放光彩:北京外国语大学前校长陈乃芳。全国妇联前主席顾秀莲、教育部前副部长吴启迪、SOHO公司总裁张欣、中国证监会前副主席查史美伦、香港特区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香港中电集团常务董事阮苏少湄……与此同时,她们又是幸福的女儿、妻子、母亲。
这些卓越女性领导者在《登上巅峰的女性(女性领导力发展与生活平衡)》中娓娓诉说了她们一边照顾家庭、一边登上事业巅峰的历程,为些想要成功与幸福兼得的现代女性指引了方向。换句话说,女性可以拥有一切!
许多职业女性都会发现自己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题:要事业,还是要家庭。难道不能两者兼得吗?女性能否在又做妻子、又做母亲、又有其他家庭照料责任的同时获得事业成功?《登上巅峰的女性(女性领导力发展与生活平衡)》提供了一个看待女性如何创造工作一家庭双赢生活的新视角:运用最好的心理学研究,以及对美国、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几十位有家庭的杰出女性领袖的个人访谈,又吸收了世界各地杰出女性领袖的生活经验,向大家展现了女性是如何把孩子和公文包结合起来,实现家庭事业双丰收的。
《登上巅峰的女性(女性领导力发展与生活平衡)》由贺黛安、张妙清所著。
第1章 问询站在峰巅的女性:那儿的天气好吗 1
妈妈之路与职业之路 7
工作和家庭领域 10
歧视与冒犯 12
物质与精神上的谋生 16
为什么高层事务中缺少女性的身影 19
第2章 向母亲、导师和他人学习 21
孟母三迁 21
妈妈教我的歌儿 22
非典型的父亲,出类拔萃的女儿 33
正式与非正式的指导者 36
学校和偶像 41
哪些研究涉及指导的有效性 43
第3章 节约时间与花时间 46
我们如何看待时间 48
时间管理 50
女性领导者如何找到时间 52
解决时间危机 72
第4章 幸福的家庭主妇、幸福的婚姻——女执行官版 73
新家庭经济 73
丈夫和其他亲密的人 81
这并非童话;他们努力营造美满的婚姻 100
第5章 珍贵的孩子——令人内疚而又自豪的故事 106
憎恨外出工作的母亲的缘起 107
重新定义好妈妈 109
刻板印象中的母职 116
外出工作的母亲对孩子有害吗 121
为生育做计划——时机与年龄 127
第6章 工作-家庭的溢出理论:从冲突到和谐 130
超越工作-家庭平衡 131
重新界定角色 136
生活管理策略 142
排列水分子 153
第7章 文化的解释——引领世界的变革 155
历史的轮廓 156
文化遗产 168
性别的文化 175
第8章 女性的领导:风格、障碍和观念 180
有没有一种女性领导风格 181
达成目标:形成中的领导者 187
领导风格 191
女性领导者的劣势 197
像女性一样进行领导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有益 202
第9章 如何实现双赢生活 205
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206
母职契约:签还是不签 208
找到合适的丈夫(伴侣) 210
寻找导师和教练 210
重新界定好妈妈和好领导的标准角色 212
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215
令你更容易结合工作和家庭以及登上事业巅峰的建议 218
结语 226
附录A 中国内地女性领袖 229
附录B 中国香港地区女性领袖 237
附录C 美国女性领袖 247
上面是张欣的一段感想。张欣是一家创新性的房地产公司——SOHO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和联席CEO,因为她出色的工作,她被世界经济论坛公认为“全球性领袖”。她是我们这本书所采访的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领袖之一。这几十位女性中的每位都登上了事业的巅峰,而且她们大部分都“已婚有孩子”,或者在一些案例中,需要照料老人或有其他照顾家庭的责任。这些具有影响力的女性透露了她们对“身居巅峰”的那层稀薄空气的个人观点。这些肩负照料家庭职责的女性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登上她们事业的顶峰,而且在每晚回家之后还要为孩子换尿布,在床边阅读,伴孩子入眠的?当我们目光向上,凝视顶级的决策者、政治家、立法者、警察局长、大学校长和主要制造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等职位世界时,我们大家能学到些什么?
对于全球的女性领导者,我们可以讲述两个非常不同的故事,这信息是非常好还是非常坏的,要看你对身处领导之位的女性的态度。让我们破除一个当代神话:尽管有无尽的网络博客和新闻标题宣称,女性并没有“决定退出”职场,回家看孩子;但在美国,.母亲的劳动参与率已经从2000年的最高峰连降了2个百分点。不过据经济学家布什利所述,那些没有孩子的女性和所有男性的就业率同样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是2001—2004年的全面经济衰退造成的。许多坚持留在职场的女性,包括那些已为人母的女性,愿意工作更少的时间;有些人愿意暂停工作,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在如何工作方面采用弹性工作制。受过最好教育的女性最可能工作,这毫不奇怪,因为她们为准备就业投资了多年的教育,一旦停止工作,她们在收入和地位方面的损失将是最大的。受过最好教育的女性结婚也比较晚,生育的孩子也较少,而且,与这一趋势一致的是,她们的离婚率可能也比较低,但这或许由于她们结婚较晚,因此就离婚可能发生的婚龄来看年数较短。
好消息是女性在某些领域有了显著进步和成功。她们现在占近一半的劳动就业率,美国是46%,中国内地是45%,中国香港地区是42%。每章也包括了其他一些国家的有趣数据,但这三个社会是本书关注的焦点。上述就业率数据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类似。与过去相比,女性获得了更多教育;在美国、中国香港地区及所有其他工业化国家中,女性在大学本科生中占多数(美国为57%,中国内地为44%,中国香港地区为54%,2007年数据)。对于女性在大学就读的现状所体现的显著进步还可从另一个角度显示,那就是美国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发展差距的增长。在美国,33%的25~34岁的女性完成了大学课程,而此年龄段的男性仅有29%完成大学课程。这一差异较大的大学毕业生比率的累积影响是巨大的。从女性较高的教育成就中,人们可能预期,与男性相比,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占据中层管理职位,而将充溢女性晋升至高层执行官职位的“输送管道”。
现在要讲坏消息了。尽管女性成功接受了较高的教育,成功获得了中层管理职位,但是很少有女性可以在企业中达到“O”级水平,即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CIO(首席信息官)和CTO(首席技术官);或者在非公司环境中获得相对较高的职位,如政府机关的最高职位,或者在学术阶梯中上升到最高层级。在美国,女性占据超过50%的管理和专业职位,但在《财富》杂志500强和1000强企业的CEO中,仅有2%是女性。来自伦敦金融时报证券交易所250(FTSE 250)的比较数字显示,名列伦敦证券交易所前250名企业的CEO中,仅有2.8%是女性。在积极促进性别主流化的欧盟,大型欧盟企业CEO中也只有3%是女性;在那些名列前茅的企业中,董事会中的女性只占10%,经理中只有32%是女性。当然,欧盟国家之间在这方面也存在差异,北欧地区的女性在决策职位上所占比例最高,而意大利和卢森堡的女性在决策职位上所占比例最低。
妇女运动从最初发起至今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而女性在公司企业界和其他组织中,只接近了中途路标;大多数卡在了中层管理阶段。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女性距离中途路标更加遥远。在中国内地,政府、共产党、社会组织、企业、机构的领导者中,女性仅占16.8%(2004年数据)。在中国香港地区,受雇为经理和管理者的人中,女性占29.1%,但是很少有人跻身最高层职位(2007年数据)。不管怎样,在这些社会中,随着女性获得越来越高的教育,她们也将步美国女性的后尘。
一群评论家认为,女性更适合“新经济”,因为新经济强调交流和人际关系技能,而以前在工厂、农业和大多数劳动密集型部门工作的人将很快失去工作。尽管这个结论看似符合逻辑,却少有女性可以跻身最高领导职位。
有统计显示,最具才智的女性在我们所考察的每种职业上一再被阻隔在中层职位。根据美国女律师协会最近一次在美国的调查(2006)发现,尽管女性在初级律师中占有近半的比率(45%),但在最高层的合伙人中仅有16%为女性,或者说大约1/6是女性。再看主管合伙人这一职位,这个数字甚至变得更小,只有5%是女性。法律行业中的男女差异不是耐心等待的问题,不是说你等,就能等到有足够多的职位提供给有才智的女性,可以让她们凭借丰富的经验晋升合伙人之列,因为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大量女生从法学院毕业。女性在最高层中的稀缺并不是一个输送管道的问题。
P2-4
从女性领导的故事中学习如何成长
《登上巅峰的女性:女性领导力发展与生活平衡》就要出版了。这些天来,我一直在反复阅读这本著作,其明朗轻松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吸引着我,令我欲罢不能。
我最初看到本书的时候,眼前立时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那些身居高位的女性有着怎样的人生。她们是否如大众所想的那样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与冷清?她们又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从而使生命呈现出绚烂的华彩?毕竟,她们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依然是少之又少的群体;毕竟,我们看到了太多成功女性黯然神伤的生活故事。尤其在今天这样娱乐化的媒体环境里,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又如此乐于连篇累牍报道这样的故事。
令人振奋和欣喜的是,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精彩。那些登上巅峰的女性精英不仅克服了职业路途中的种种艰难困顿,而且充满智慧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拥有和谐美满的人生。掩卷深思,我认为,本书无疑是一本好书,它不仅是中美两位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它用鲜活生动的例子展示了,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女性同样可以获得双赢:不仅可以达到到达职业巅峰,而且可以得到快乐美满的家庭。
我认为,本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独具特色。一是本书的写作和叙事风格。也许由于作者是女性研究者的缘故,本书的语言清新活泼,作者的研究成果是用最通俗易懂、流畅生动的语言来表达的。不管研究还是写作,总希望有更为广泛的传播面,送达更多的读者。就本书而言,其目的就是能够使那些遥望高处的女性从中得到启迪,获得进取的勇气和信心;能够使那些正身居高位的女性找到自身的影子,并从那一位位似曾相识的姐妹的身影中得到共鸣和共情。应该说,本书达到了这一目的。此外,本书的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叙事进行研究,以女性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笔触讲述一个个故事。故事是思想的家园,富于感染力的故事不仅是记录和讲述,更是不断反思自身的过程;故事能够邀请读者参与真实的体验,同时又让我们陷入沉思。本书讲述了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领袖的人生故事。她们是既拥有快乐家庭,又拥有成功事业的女性。那么,我们从这些幸运儿身上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上苍为何会格外眷顾这些女性?我相信,在本书中倾听她们的声音,分享她们的经验,每个人都会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二是敏锐的视角和比较的视野。今天,女性发展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玻璃天花板”效应为何产生,如何突破,是很多领域的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他们希望从社会政策、组织机制、文化环境、教育养成等方面寻找阻碍女性迈向事业成功的障碍和影响因素,这使我们能够全面、深入地解读存在的问题。但研究者却常常产生无奈的感叹,因为我们难以从榜样中得到力量。而本书作者却从另一面出发,从讲述的成功女性的故事中,反思和分析女性如何获得成功。此外,本书作者还从比较的角度,从多学科尤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和美国、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女性领袖的差异,如她们如何看待指导者的作用、如何维系与伴侣之间亲密的关系、如何界定和认知自我角色等影响女性发展的因素,这使我们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女性精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并从中得到启发。
三是破解了女性成功之道。本书作者访谈了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的几十位女性,她们均是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如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社会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女性领袖。她们虽然不具有代表性,却最具典型性。作者通过这些女性的人生故事,从人生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自我的时间管理、寻觅伴侣、维系与伴侣的亲密关系以获得感情支持,以及重新界定自我角色等方面,告诉我们女性怎样获得成功,怎样经营圆满的人生。
纵览成功女性的故事,作者尤为强调的是,你怎样看待人生,你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和生命观,你就会有怎样的生活。任何登上巅峰的人,都可能面临无数挫折和沮丧,眼泪和汗水。尤其对于女性而言,要想进入传统意义上属于男性的领导领域,就必须不断磨练自己,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力、自我忍耐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必须摆脱俗见,修炼足够的人生智慧。本书告诉我们,只要你拥有勇气、信心、智慧和力量,你就能够开创更美好的人生;你的生命之花必然会更加灿烂地绽放,你的人生体验必然会更加丰富多彩,你也必然会在险峰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中国的妇女运动自20世纪初期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天,已有一个世纪之久,女性也早已“浮出历史地表”,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在领导领域,在最具影响力的权力高处,正如作者所言,对女性而言,那依然是层“稀薄”的空气。我们应该清晰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女性为之奋斗的问题并不只是女性的问题,它们体现的是基本的公平和福祉问题。而这关乎社会,关乎男女两性。社会需要更多的努力,为女性成长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需要更多的思考,思考什么样的决策能够充分体现女性的生活经验、女性的需要和女性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登上巅峰的女性越多,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越会激励更多的年轻女性,释放她们深藏于内心的潜能。对于那些在勇气与退缩中迷茫挣扎的女性,这些榜样将会给予她们信心和力量,激发她们的理想和渴望,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这个社会保守的性别观念,创建更有利于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通向女性自由解放的路途依然遥远。因此,也期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为我们讲述的,不仅是成功女性个人策略的故事。
张素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学教研分部主任、博士、教授
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女性领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