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后对于张晓龙来说出差是家常便饭,但这次出差确实让他感觉非常好,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独当一面所以记忆特别深刻,也许是因为用户因为项目的成功实施请他们参观法门寺的情谊难得,也许是因为这片土地承载的汉唐文化的强盛以及对佛寺的肃然起敬。
更让张晓龙没有想到的是,7年后梁静调到了北京总部担任另一个事业部下的产品部负责人。她对张晓龙说,当初张晓龙介绍产品时自信的神采让她很受感染。后来她在陕西地区卖了很多图苑软件,很多时候都是她自己上去讲解产品。梁静说自己后来也接触过很多产品经理,但都没有张晓龙那种对自己产品强烈的自信。
回到公司,刚进办公室,晓龙就被魏军叫到办公室里好好地表扬了一番。
由于西安客户成功案例的带动作用,图苑软件开始受到更多行业客户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张晓龙开始频繁地出差,因为每个省分公司的销售人员都跟他联系,大家的理由都很一致:这边有重要的客户,意义重大,要求产品经理支持,帮助他们打开图苑产品的销售。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图苑是刚推向市场的产品,是他自己的产品,对晓龙来说,销售支持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于是在短短的4个月内,张晓龙就去了20多个城市,拜访了一百多家客户,也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比如一下火车就被济南客户拉去喝酒,体验了一把销售的感觉;火车晚点,夜里2点在大雨中寻找酒店;蒙蒙细雨中,在西湖边品味龙井;在南京中山陵里仔细体会革命先行者的思想;当然也品尝到了很多美食,如广州的黄金糕、长沙的霉豆腐、太原的宁化府醋和拨烂子、哈尔滨的红肠与大列巴。
这期间,有两次出差让张晓龙印象非常深刻。一次是到哈尔滨,张晓龙作为产品经理第一次犯错。作为资深程序员的张晓龙,思维一向严谨,平时做事也比较谨慎,哈尔滨是张晓龙产品经理生涯中的第一次失误。另外一次是在南京,他认识了一位很好的朋友顾振刚,一个对他职业生涯产生很大影响的人。
那天,张晓龙刚从哈尔滨出差回来,魏军就过来说:“晓龙,最近辛苦了啊,哈尔滨出差感觉怎么样啊?”张晓龙说:“挺好的,哈尔滨那边的销售刘建军联系的客户质量也很高,都是行业的龙头企业,跟客户介绍产品很顺利,也探讨了很多问题,反馈也很好。”魏军说:“怎么听说刘建军很不满意呢,说你给客户报价了?”张晓龙一楞,说:“没有报价呀,只是当时我介绍产品的时候,刘建军不在,用户很感兴趣就问产品多少钱,我看刘建军不在,就说了市场公开报价,这也算报价吗?”魏军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说:“哦,我明白了,我会去给销售部门解释的,以后这方面要注意。”
看着魏军的背影,张晓龙在工位上开始反思这次出差以及和刘建军接触的过程。
这次哈尔滨之行是按原计划进行的,下午4点多下飞机,刘建军已经在机场等候了。开车从机场到市区70公里的行程中,他们简单说了一下客户的情况,没有聊什么别的内容。到酒店入住后,刘建军说约好了客户领导在酒店旁边的饭馆一起吃晚饭,要带晓龙过去认识一下。
吃完饭以后,跟客户简单寒暄了几句,客户就上车走了。晓龙问刘建军怎么回去,刘建军说自己开车回家。张晓龙皱了皱眉头,心想:“喝了多半斤白酒还开车,这不是酒后驾车嘛。”但也没好意思说出口。
晓龙第二天给客户方的操作人员介绍产品时,刘建军没有出现,只是安排分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陪同。晓龙在介绍过程中回答用户提问时,给出了正常的市场公开报价,介绍完后就乘坐当天晚上的飞机回京了。
回想整个过程,张晓龙想不明白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决定跟吴晓昆聊聊,让他帮忙分析一下。
吴晓昆听了张晓龙的出差过程,想了想说:“嗯,晓龙,你还真有错误,其实别人问价格的时候,你可以这么回答——在哈尔滨,销售是刘建军负责的,我相信他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比较好的价格。虽然你跟客户说的是市场报价,但成交价格不一定会低于市场报价,它也有可能高于公开报价。刘建军这么处理也不算错,但从销售部闹到魏军那儿,有点过了,私下里说说就好了。”
张晓龙问:“客户买我们的产品怎么会高于市场公开报价呢?”
吴晓昆说:“最后的成单价格当然有可能高于市场公开报价了,成单价格不一定只有产品本身的费用。一种情况是提供技术培训或服务,像你这次出差做支持的费用就可以算到订单里,另外一种情况嘛……就是特殊情况,如果对方需要回扣,销售也只能在这里留出空间了,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不管是哪种情况,刘建军擅长做客户领导的工作,如果客户知道了市场报价,而他给了的报价比市场报价高的话,那样对于刘建军维护客户关系是有影响的,所以刘建军有意见也是正常的。”
张晓龙恍然大悟,笑着说:“真有意思,产品价格都是我们产品经理定的,但我们不能说给客户,即使要说,也应由代表公司的人(比如领导)或者在客户面前代表公司的人(比如销售)去说。这不就是只许做,不许说。”
吴晓昆白了张晓龙一眼:“兄弟,才知道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还有只让看,不让摸的呢。”P48-50
★“这本书积累了作者本人在国企和外企的工作经历中的所思所得,为希望成为优秀产品经理的同学指明了道路。书中既有产品经理的理论体系,也有数年积累的实战经验,更有对职场的感悟,文中关于旅游和人文方面的思考,也让我们更好地反省自身,时有会心一笑的默契。”
——Allen Zhang ,Corel公司中国区Country Manager
★“我们身处的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完美和糟糕,全都源于它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生产工艺、媒体环境、社会阶层、消费者心理、市场结构、营销模式、管理制度……这个一切都在巨变的时代,给产品创新提供了无穷的可能和源源不断的动力。翻开本书,了解一下产品经理那些事儿。学习产品意识,掌握产品定位和设计方法,培养反复锤炼产品的精神,你的职业和人生都将受益无穷!”
——骆永华,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
★“产品经理是一个产品的灵魂,作为从事产品工作多年的产品老人,本书吸引我的是主人公在做产品经理时不同阶段的不同认识,从产品人对销售的支持、产品资料的撰写、需求调研的思路和方法、专家组的建设、营销计划的把握,以及对应的产品管理方面的思考,书中的一些表格和文档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这本书是产品人的福音。”
——张冉,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服务产品部总经理
★“的确,人生就是一场精神的修行。PM修行得如何,决定着产品乃至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从职责到创新到追求,十年磨一剑,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把自己多年的宝贵经验呈现出来。读后,菜鸟从中受益匪浅,老鸟亦能产生共鸣。”
——郭彬,中启创集团产品总监
第一部分 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售前支持和产品资料
1 从程序员到产品经理
2 什么是产品经理——产品部的第一次会议
3 产品经理的基本功——产品文案的撰写
4 产品经理的跨职能角色——产品部的第二次会议
5 产品经理的演讲能力——金明的培训笔记一
PPT的准备
演讲的技巧
6 产品经理的理论体系——金明的培训笔记二
产品生命周期
4P理论
4C理论
7 产品经理的推力——销售支持
8 销售管理——产品部的第三次会议
9 产品包装盒的学问
10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广告知识
第二部分 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
11 研发管理——与研发部的会议
12 关于产品定位
13 展览会上的产品发布
14 产品经理需要知道的工作方法——金明的培训笔记三
产品经理的工作习惯——七个好习惯
制定产品目标——SMART原则
产品过程中的执行方法——PDCA与5W3H
产品规划方法——波士顿矩阵与安索夫矩阵
产品分析基本功——SWOT分析
15 产品销售培训
16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
17 不同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下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在不同商业模式公司里的职责要求
不同组织架构下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
18 战略规划与务虚能力
19 市场细分与需求调研
市场调研避免闭门造车
客户不能帮我们设计产品
市场细分是需求调研的前提
需求调研方法
20 产品立项前的准备
调查问卷的设计
关于产品开发进度
21 重新认识产品经理
重新定义产品形态
重新了解产品经理
第三部分 产品经理的成功之路——营销和创新
22 产品发布会
产品发布前的内部培训
发布会前的策划
NDA也是一种策略
Program驱动的市场营销
从媒体发布会到产品发布会
23 借力——四两拨千斤
24 再次认识产品管理
25 关于商业模式
26 关于团队合作
27 产品总监那些事儿
组建产品团队
商业流程的梳理
WhyBuyFromMe
从项目中提炼产品
产品定价
28 关于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
产品营销计划
关于营销效果评估
第四部分 产品经理的卓越追求——追随内心方向
29 追随内心的勇气
30 探索自由之路
第五部分 一些有用的文档
附录A 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文档模板
市场分析报告模板
立项申请书模板
附录B 技术规划文档模板
附录C 市场营销实例
展会策划执行方案
借力社会营销的经典案例
附录D 产品经理的情商培养
我是非常欣赏80后、90后的。两年前曾带过一个产品团队,一水儿的80后,他们渴望学习的精神和为人处世的老道令人非常欣赏。2013年,我参加了几次产品经理QQ群的聚会后,更加欣赏80后、90后了。他们获取信息和成长的方式完全是一种基于兴趣的社交活动,是为了分享和学习,而非追名逐利。大家聚在一起,碰出一个“火花”,就有人回去查找资料,有人回去做原型,有人编码,最后一起探讨怎么推广、运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很大收获,这是一种基于兴趣和爱好的社交化学习方式,是互联网时代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
现在选择产品经理作为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在产品经理QQ群里聊天的时候,经常有新入行的产品经理提一些问题,我看见了就会回答一些。他们反馈的实践效果,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在讨论产品的问题之余,也经常有人问我:有什么产品经理方面的书可以学习?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回答。我也曾经看过一些产品经理写的做产品的理论和心得,看完后总觉得他们大多把产品经理定位在需求分析方面,而忽视了产品工作中更重要的方面,知识方面不够体系化,技能方面又跟实战差距比较大,对于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指导和借鉴意义不大。于是,想自己动手写一本能真正给产品经理帮助的书的想法就愈加强烈了。
产品经理的发展之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产品的发展历程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同,产品经理的发展之路也是不同的,很多人也看过一些产品方面的书,知道很多理论,但很难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于是我把自己运作产品的心得体会和职场感悟剪辑成片段,采用叙事的方式把这些片段揉进一个产品经理到产品总监再到自主创业的过程中,慢慢地把理论、心得和方法告诉读者。表面看来是与其他书类似的理论体系和一些有意义的实践过程,但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却是将理论里的那些“经文”磨成细粉变成属于自已的实践经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每个产品经理都会有一些情怀,锤子科技的罗永浩就有一种“工匠”的情怀,小米手机的雷军的情怀是“青春,我们无畏前行”。而我的情怀就是能让初涉职场的人明白产品商业运作的整个过程,能对从事产品工作3年左右的人有实实在在的帮助,能让职场高手看后回想起自己成长的过程。所以我仔细设定了本书的人物与角色,力图完美。我在编写过程中也逐渐感觉到“工匠”和“青春无畏前行”的情怀融入到了血液里,希望读者能细心感悟和体会,并有所收获。
本书讲的是产品经理成长的过程。人生是一场精神的修行,创作过程也是一样,要不断提高自我精神修养。希望本书的每一部分都能给读者以指导,缩短从职场菜鸟到高手的成长期,那么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至于这本书究竟是小说,还是教科书,或是职业发展介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尽力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极致,这本书就是我的产品,我的产品经理成长之道。
林江发
2013年4月10日
《产品经理那些事儿》以产品经理的从业故事为线索,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软件行业产品经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技巧。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从实际出发,讲述了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如4P理论、4C理论、SMART原则、波士顿矩阵、安索夫矩阵、SWOT分析等,介绍了产品工作中的技能和技巧,描述了产品经理需要培养的能力,如战略规划、定义产品、营销方案等。
《产品经理那些事儿》适合众多IT企业中的产品经理或对产品经理工作怀有热情的人士阅读,也能够对研发从业人员、销售从业人员、市场从业人员从产品角度理解工作产生帮助。本书也适合作为产品经理培训的参考书。本书由林江发、宛楠著。
史上最全、干货最多、百读不厌的产品经理实战经验!详细讲述产品经理成长历程,精心总结产品经理历练之道!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杨斌作序推荐!
《产品经理那些事儿》本书讲的是产品经理成长的过程。人生是一场精神的修行,创作过程也是一样,要不断提高自我精神修养。希望本书的每一部分都能给读者以指导,缩短从职场菜鸟到高手的成长期。本书由林江发、宛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