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刘德环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GDP为何不断增长?CPI与老百姓有何关系?西方大国为何总是逼迫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房价为何如此坚挺?国家为何调整个人所得税?股指期货是怎么回事?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上演。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等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本书由刘德环编著。

内容推荐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治国齐家的学问,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有学者把它诠释为一种让人幸福的艺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量的经济学名词术语每天都会扑面而来。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的:“学经济学并非能够让你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读懂经济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社会,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作出抉择。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不仅适合广大普通读者学习,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人员专业学习的参考手册。本书由刘德环编著。

目录

第1章 经济入门篇——了解经济学家的语言

1.1 理性经济人:人都是利己且有理性的动物吗

1.2 稀缺性:两个桃子也可以杀人

1.3 商品:还有什么我们用钱不可以买

1.4 价值与价格:天价理发店的背后

1.5 货币:狗牙也可以当钱用

1.6 需求和供给:只因为多收了三五斗

1.7 边际效用:从第一到第七有何不同

1.8 公共物品:天底下总有免费的午餐

1.9 搭便车:人人都想搭趟顺风车

1.10 效率与公平:一对与生俱来的冤家

第2章 经济理论篇——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

2.1 马太效应:为何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2.2 蝴蝶效应:蝴蝶的翅膀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威力

2.3 外部效应:为何三个和尚就会没水喝

2.4 羊群效应:随波逐流是明智还是愚蠢

2.5 鲶鱼效应:是什么让市场如此高效

2.6 木桶效应:盛水多少往往取决于那块“短板”

2.7 替代效应:皇帝为何对补鞋匠法外施恩

2.8 棘轮效应:倔强的消费习惯

2.9 挤出效应:狼多肉少的经济学原理

2.10 晕轮效应:人们为何总会爱屋及乌

2.11 骨牌效应:经济领域也会出现雪崩

第3章 博弈知识篇——创造一个多赢的结局

3.1 不完全信息博弈:黔驴技穷的博弈现象

3.2 逆向选择:鲜花为何插到牛粪上

3.3 斗鸡博弈:以退为进是上策

3.4 正和博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5 负和博弈:没有赢家的较量

3.6 囚徒困境:保持沉默还是选择背叛

3.7 重复博弈:囚徒困境的另一种表现

3.8 智猪博弈:学做一只聪明的小猪

3.9 枪手博弈:谁会最后一个倒下

3.10 猎鹿博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4章 消费行为篇——做一个懂消费的消费者

4.1 交易费用:人们为何选择就近购物

4.2 消费效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3 价格歧视:店大欺客的背后

4.4 价值悖论:为何钻石比水更珍贵

4.5 消费偏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4.6 消费者剩余:讨价还价的大道理

4.7 吉芬商品:人们为何越贵越买

4.8 炫耀性消费:拿破仑为何喜欢用铝碗

第5章 市场经济篇——认识那双“看不见的手”

5.1 需求弹性:为何粮店不会打折促销

5.2 供需法则:为何出现“洛阳纸贵”

5.3 产权:国王为何不能拆磨坊

5.4 垄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5 寡头:买卖都得听我的

5.6 均衡价格:砍价背后的大道理

5.7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也会栓塞

5.8 路径依赖:从马屁股到铁路

第6章 企业经营篇——做个会卖瓜的“王婆”

6.1 机会成本:算算机不可失的经济账

6.2 沉没成本:覆水难收就不必收

6.3 规模经济:规模大小决定企业盈亏

6.4 比较优势:你如何能够胜出

6.5 捆绑销售:销售中学会拉郎配

6.6 蓝海战略:为企业找到新出路

6.7 长尾理论:小需求也能催生大产业

6.8 帕累托最优:总会找到一个最佳的点

第7章 职场经济篇——杜拉拉为什么能升职

7.1 人才经济学: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

7.2 择业经济学:“热门”不热的冷思考

7.3 有效需求:用工荒的背后

7.4 人口红利:为何人多力量大

7.5 菲利普斯曲线:物价上涨与失业的关系

7.6 内卷化效应:为何你总是原地踏步

7.7 首因效应:第一感觉的重要性

7.8 跳蚤效应:或许你可以做得更好

7.9 刺猬效应:距离可以产生美

7.10 蘑菇定律:为何新人总是受冷落

7.11 破窗理论:第一次不可以原谅

第8章 金融投资篇——学会让钱为你生钱

8.1 投资:牺牲当前消费来增加未来消费

8.2 储蓄:你真的会存钱吗

8.3 股票:今天的大盘是多少

8.4 基金:让专家帮你理财

8.5 债券:看好把钱借给谁

8.6 期货:需要胆量的投资

8.7 保险:给未来系上安全带

8.8 黄金:财富的避风港

8.9 国债:把钱借给国家最保险

8.10 房地产:温州炒房团的疯狂

8.11 流动性过剩:泡沫经济的幕后推手

8.12 复利:创造财富增值的奇迹

8.13 组合投资: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9章 宏观经济篇——从“守夜人”到干预者

9.1 宏观调控:政府“有形的手”

9.2 通货膨胀:装钱的筐比钱更有价值

9.3 通货紧缩:钱更值钱不一定是好事

9.4 经济周期:繁荣背后不要忘记隐忧

9.5 中央银行:最后的放贷者

9.6 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大手”

9.7 财政政策:一只看得见的手

9.8 乘数效应:1加1何时大于2

9.9 购买力平价:哪个国家的居民更富有

9.10 节俭悖论:为何越节俭反而越萧条

9.11 税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9.12 增值税:我国第一大税

9.13 所得税:今天你纳税了吗

9.14 关税:国家限制的门槛

9.15 税负转嫁:其实我们都是纳税人

9.16 拉弗曲线:小小餐巾纸解决税收大问题

9.17 社会保障: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第10章 经济指标篇——学会看懂经济的晴雨表

10.1 GDP:衡量一国经济的尺子

10.2 CPI:我们的物价究竟涨了多少

10.3 PPI:国家经济的“体温计”

10.4 恩格尔系数:从“你吃了吗”到“你好吗”

10.5 基尼系数:穷人与富人的差距有多大

10.6 幸福指数:其实幸福也可以量化

10.7 负担系数:80后的负担之重

第11章 国际贸易篇——国际分工让地球越来越小

11.1 国际分工:全球一体化的必然

11.2 汇率:人民币为何“破7”

11.3 热钱:金融领域的食人鲨

11.4 国际收支:国家也要过日子

11.5 顺差与逆差:出口与进口的关系

11.6 WTO:各国贸易关系的协调人

11.7 倾销:西班牙火烧温州鞋的背后

11.8 贸易补贴:美国农民为何那么幸福

11.9 中国制造:世界离不开中国

第12章 经济热点篇——认识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

12.1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真的越来越值钱

12.2 低碳经济: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

12.3 泡沫经济:看上去很美

12.4 虚拟市场:摸不着但看得见

12.5 二八法则:为何财富越来越集中

12.6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

12.7 房奴:唐骏10亿身价为何不买房

试读章节

【博古论今】

《百喻经》是佛教中著名的一部经文,其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一个后生肚子饿了,便到街上买煎饼吃。他一口气连吃了六个,还是觉得没饱,就又买了一个,但他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已经饱了。这时,他心中十分懊悔,用手狠狠地打着自己的嘴巴说:“我怎么这么笨啊,太浪费了,早知道半个煎饼就能够吃饱,我就只买半个煎饼就行了,刚才吃的那六个煎饼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看完这则故事,大家一定会忍俊不禁。在对这位后生的想法付之一笑的同时,我们能否发现其中隐含的经济学的影子呢?

【点睛释义】

什么是边际效用

“边际”是我们经济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通俗的理解就是新增的意思。边际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19世纪70年代,当时经济学家把它用做一种研究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正由于这一分析工具的出现,它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以前的传统分析方法,学术界也将它称为“边际革命”。

效用是指物品满足需要的程度。我们通常说某物能满足需要,面包能吃饱肚了,衣服能御寒,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所讲的使用价值概念。如果考察使用价值物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需求,这就是指物的效用。肚了饿了,吃一个面包和吃四个面包感觉肯定不同,也就是说“效用”不一样。经济学起源于对财富的研究,效用就是财富的量的标志,因而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效用”与“使用价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重要差别的概念。

肚了饿了,面包需要吃到第几个为止呢?那个停止消费的临界点就是边际。处在临界点上的那个产品,例如,能够吃饱肚了的最后一个面包,就叫边际产品,边际产品的效用就是边际效用。经济学对效用的研究,重点不是研究总效用,而是研究边际效用。每个边际产品效用都是不一样的,研究边际效用就是研究效用是怎样变化的。边际效用递减就是边际效用变动的趋势,是指随着某物品供给的增加,边际产品的效用呈下降趋势。

边际效用如何度量

我们真正理解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难点就在于如何度量效用。物理学上对时间的度量有年、月、日、分、秒等尺度,也被称为“量纲”。效用的量纲到底是什么呢?许多经济学者认为,效甩其实是人们对事物的主观评价,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的确,我们无法找到效用的绝对标准,但是我们可以用相对标准去标志它。既然效用是指人对物品需要的程度,那么“需求强度”就是效用的量纲,用它来表示效用大小。需求强度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比例,与需求量成正比,与供给量成反比。代数方程式为:需求强度=需求量/供给量。在数学上,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叫指数。需求强度就是效用指数,从而也就是效用的标准。这样就有:效用=需求量/供给量。有了这样一个计算标准,消费过程中每一个边际产品的效用就可以计算出来。

边际效用理论的应用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由它的边际效用来决定。在经济学上,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和它的边际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我们在运用边际效用的方法观察经济问题时,持有稀缺论观点的专家认为,财富的增长、人类福利的增进并不是经济增长的表现,而是经济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并不是所有增量投入都是可取的,只有把增量投入与增量产出联系起来分析才是可取的。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在以后的经济研究中,经济学家提出了诸如边际生产力、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替代率、边际消费倾向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所以,边际分析的广泛使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变革。

比如一家民航公司开辟从北京飞往唐山的新航线,每运载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400元,那么,当每次飞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每张200元的票价卖给学生呢?有人可能会说:“不行!”理由是每个旅客的全部成本是400元,低于这个数目的票价将会给航空公司造成亏损。但是,如果我们用边际分析法去分析一下,便会发现是可行的。因为我们此时作决策不能依据全部成本,而是要依据边际成本。飞机维修费及机场设施费等的开销,不论是否搭载学生,均是要发生的,而学生在飞机上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若该边际成本只有60元,则边际收入200元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低价让学生乘坐飞机对航空公司是有利的。

可以说,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P19-21

序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量的经济学名词术语每天都会扑面而来。GDP为何不断增长?CPI与老百姓有何关系?西方大国为何总是逼迫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房价为何如此坚挺?国家为何调整个人所得税?股指期货是怎么回事?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上演。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所谓“经济学”,其实就是一门经世济民、治国齐家的学问,对我们个人来说,也有学者把它诠释为一种让人幸福的艺术。自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经济学开始以一门独立的科学登上人类历史舞台以来,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时至今日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今天的经济学已渗透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已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正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所说:“用经济学理论能够对人类社会90%的行为进行准确分析。”

读懂经济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社会,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作出抉择,因为它能让你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当一般人仅仅看到各种经济现象的表象时,经济学家却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而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进而掌握经济现象的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经济学不可能为所有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能教会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学经济学并非能够让你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读懂经济学、驾驭经济学,使之为己所用者却是凤毛麟角。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干脆敬而远之。的确,让您耐着性子读一本充斥着各种数学推导公式、各种深奥定理法则的经济学教科书,很可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经济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原本就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因此,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

本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等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编著者  2013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