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宝卷的渊源1
第一节 宝卷与变文1
第二节 佛教科忏与宝卷10
第三节 宝卷渊源的多样性22
第二章 宝卷的产生与发展34
第一节 关于宝卷产生的推断34
第二节 早期佛教宝卷40
第三节 民间教派宝卷52
第四节 民间宝卷62
第三章 吴方言区宝卷的地理、文化背景与分布65
第一节 吴方言区宝卷的地理、文化背景65
第二节 宣卷在吴方言区的分布87
第四章 吴方言区的民间宣卷和宝卷概论98
第一节 吴方言区民间宣卷的历史发展98
第二节 吴方言区民间宣卷与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109
第三节 当代吴方言区民间宣卷存在和发展的空间116
附 录 吴方言区的宝卷总集《古今宝卷汇编》119
第五章 吴方言区宝卷的名称与类别127
第一节 宝卷的名称127
第二节 吴方言区宝卷的类别133
第六章 江苏苏州地区的宣卷143
第一节 苏州宣卷概述143
第二节 同里宣卷150
第三节 苏州宣卷和宝卷发掘问题的建议154
第七章 江苏张家港市的宣卷159
第一节 概述159
第二节 田野调查记录163
附录一 讲经唱腔(平调)171
附录二 用于荐亡法会的《解结散花》(抄本)171
第八章 江苏靖江的宣卷与宝卷175
第一节 靖江的地理沿革与文化背景175
第二节 靖江讲经的历史发展180
第三节 靖江宝卷的宣演188
第九章 吴方言区其他地方的宣卷202
第一节 浙江嘉善县大舜乡的宣卷202
第二节 上海地区的宣卷206
第十章 吴方言区宝卷文本的形制216
第一节 宝卷书本的装帧与构成216
第二节 宝卷韵文结构及其演变223
第十一章 吴方言区宝卷与佛教241
第一节 吴方言区宝卷的形式与佛教的关系241
第二节 吴方言区宝卷的内容与佛教的关系253
第十二章 吴方言区宝卷中的民间冥府信仰258
第一节 早期宝卷中的冥府信仰258
第二节 吴方言区民间宝卷中的冥府信仰264
第三节 冥府信仰的文化内涵270
第十三章 吴方言区宝卷的劝善功能280
第一节 宝卷宣扬者对劝善功能的自我认定280
第二节 宝卷对伦理道德标准的确立287
第三节 吴方言区宝卷劝善的内在机制与渊源291
第十四章 吴方言区宝卷的娱乐功能301
第一节 多样的艺术手段301
第二节 生动的叙事艺术306
参考文献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