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弘扬的提法,2005年7月22日,得到中共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重视。基于这种情况,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促进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决定编辑、组织出版这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丛书”丛书,对“仁、义、礼、智、信”逐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将其作为建构公民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参照,以期对公民道德教育作出一定贡献。
这本由李中辉、曲良敏、林黎、张乔珍、杨果等编写的《信》为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弘扬的提法,2005年7月22日,得到中共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重视。基于这种情况,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促进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决定编辑、组织出版这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丛书”丛书,对“仁、义、礼、智、信”逐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将其作为建构公民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参照,以期对公民道德教育作出一定贡献。 这本由李中辉、曲良敏、林黎、张乔珍、杨果等编写的《信》为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仁、义、礼、智”,汉朝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古人称之为“五常”。常者,恒也,其精神可以超越地域和时代而永恒。“五常”作为中华伦理主体的重要部分,贯穿中华伦理的发展中,它们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形成一种道德意识和理念…… 这本由李中辉、曲良敏、林黎、张乔珍、杨果等编写的《信》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丛书”系列丛书其中一册。 目录 第一部分 名言篇 第二部分 成语篇 抱诚守真 信誓旦旦 讲信修睦 信及豚鱼 信而有征 信以为真 信赏必罚 巧诈不如拙诚 抱柱之信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一饭千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三部分 寓言神话篇 柳季与岑鼎 山鸡与凤凰 瞎子过桥 不吃鸡蛋 仙鹤生蛋 卖漆与诚信 随声附和的盲人 人得燕石 第四部分 故事篇 尧舜禅让显民主 烽火戏诸侯 天帝杀龙 樊迟学信礼 曾子杀猪 巫师的诚与灵 生木造屋 桐叶封弟的故事 完璧归赵 司马穰苴 广纳贤才 千金买马骨 石奢以身殉法 孔子认错 魏文侯 说话算话 季札挂剑 诚信的侯赢 退避三舍 董狐 孙武斩姬演兵 商鞅南门立木 守信的樊于期 司马迁以信为本写史记 正直诚信的王吉 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情同朱张 孔僖上书自讼 公沙穆卖猪 推心置腹 光武帝不杀董宣 细柳营 苏章劝友自首 范式守信不负约 陈太丘 郅恽坚守职责 信守诺言的鲁肃 嵇康托孤 推诚待人的羊叔子 曹操断发 赤兔之死 诚实的乐羊子妻 明山宾卖牛实话实说 朴实自然的王羲之 诚实的高允 卓公行千里如期 范缜反对迷信 清正廉洁的范柏年 孟信不卖病牛 反复无常的侯景 皇甫绩守信求责 唐太宗的诚信之道 陆元方卖房讲诚信 李勉葬银 张说不作伪证 李泌归山 李固言诚实为官 种世衡 等失主 敢于诚言直谏的孙伏伽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少年梁颢 忠信司马光 宋江看瓜 晏殊当官表里如一 诚信状元王拱辰 黄裳还珠 张去华烧契约 诚实守信,不欺买主 进士娶盲女 查道吃枣留钱 清正廉洁范仲淹 温公还钱 冯俊赶考 老商人妙选接班人 正直廉洁的王翱 曾彦休妻 刘若宰不改祖籍 张孝基还财 粱国志教子 毕沅回家 詹谷诚信守诺十年 试读章节 梁国志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可是家里很穷,父亲想让他放弃学业,做些小生意来养家糊口。为此梁国志苦苦哀求父亲,让他再读几年书。街坊邻居也纷纷帮着说情,加之父亲也盼着将来儿子能有些出息,家里日子就好过了,于是就答应让他继续学习。梁国志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学习也就更加努力了。 由于天资聪颖,再加上刻苦勤奋,公元1741年,年仅17岁的梁国志就中了举人,24岁那年,又中了头名状元。梁国志在朝廷当了官以后,不忘家乡父老,经常用自己的俸银为乡亲们办事。无论在哪里当官,他都替老百姓着想,受到老百姓的好评。 梁国志不但学问高,人品好,而且还擅长书画,他的书画作品常常被时人当做宝贝收藏起来。他的儿子受他的感染,很小的时候就对书画产生了兴趣,吵着让梁国志教他圆i匦IjL。 一天,儿子又拿着画笔来找父亲,还弄得满脸都是墨迹。梁国志帮儿子擦了擦脸,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学作画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没有人格的人永远也不会成为优秀的书画家。” 儿子抬起幼稚的小脸,很疑惑地问爸爸:“画画儿就画画儿呗,和做人有什么关系?” 梁国志说:“如果你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君子,你的画也就会充满正气,一个真正的画家,永远是用心在画,而不是用笔在画。” 儿子眨眨眼睛,似懂非懂,于是梁国志就又给儿子举了宋朝大奸臣秦桧的例子:秦桧其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书法相当好。可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品行十分恶劣。他死了以后,人们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齿地骂他,没有人愿意收藏他当时留下的书法作品,都认为留着他的字会带来灾难,人们讨厌他的字其实是讨厌他这个人。” 儿子点点头,好像听明白了。梁国志又说:“诚信是做人的第一步,不说谎话、讲信用的人,才会挺起胸脯光明磊落地做人。” 儿子听了之后很受启发,牢记父亲的教导,一生坚守诚信的品格,后来真的成了当时受人尊敬的著名画家。 毕沅回家 毕沅是清朝乾隆年间人,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他的父亲毕升,进士出身,曾任工部主事,为人坦荡,诚实正直,人们叫他“毕直肠”。由于他过于直率,得罪了皇帝,后来被降职到内江县当县令。毕升在任期间,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谁料毕升因为过度劳累,竟然病故身亡。临死的时候,他嘱咐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给你们留下万贯家财,但是家里还有几亩田地,节俭些过El子,还是可以养活家里这几口人的。所以,我死后,不要收百姓、乡绅、衙役送的钱财。毕沅还小,人还比较聪明,应该让他好好读书,为国家出力,教育他做一个忠厚诚实的人。” 毕沅从小就受家风熏陶,父亲的行为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刻记着父亲的遗言,发奋读书,诚信做人。一次,父亲的同窗好友高士祺来到他家,看望毕沅母子。看见虽然毕家家境贫寒,但是毕沅人品很好,学问也很高,于是就把小女儿许配给了他。 结婚以后,夫妻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但是高家的另外两个女婿都是家财万贯,相形之下,毕沅的贫穷和老实常常遭到他们的取笑。 面对嘲笑,毕沅对妻子说:“从今以后,我发奋读书,一定要考个功名回来,不然我就不进这个家。” 妻子以为他在说气话,听了并未在意。没想到,毕沅真的离开了家,为了免受打扰,专心学习,他在湖畔租了一个小屋,每天在那里潜心钻研学问。有一次连降暴雨,小屋眼看就被水给淹了,可是毕沅没事人一般,仍然坐在里面高声读书。专心至此,竟然不知道外面下雨了……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毕沅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终于在乾隆二十五年中了状元,遵守了当初的诺言,这才回到家里。 毕沅刻苦认真的态度值得学习,其遵守诺言、说到做到的诚信美德也为人们所传颂。P176-178 序言 2001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为方针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是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而传扬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仁、义、礼、智”,汉朝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古人称之为“五常”。常者,恒也,其精神可以超越地域和时代而永恒。“五常”作为中华伦理主体的重要部分,贯穿中华伦理的发展中,它们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形成一种道德意识和理念,两千多年来,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构成元素,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的根系所在,牵动、影响和辐射着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也提升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五个字,代表五个核心道德观,对于确定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方向,锤炼民族性格,培育中华精神,起到了重要历史作用。正是由于中华精神的力量支撑,中华民族才能长存不亡,衰而复兴,在多灾多难中始终奋进不止。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以人为本,以情为重,倡导仁爱、道义、明礼、诚信及事关个人修身和社会生活的一系列言行规范。我们的祖辈、父辈和历代的社会精英,都受到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培育。如今,中华民族文化中礼义廉耻的传统道德仍然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因此,正确认识“仁、义、礼、智、信”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弘扬的提法,2005年7月22日,得到中共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重视。基于这种情况,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促进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决定编辑、组织出版这套丛书,对“仁、义、礼、智、信”逐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将其作为建构公民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参照,以期对公民道德教育作出一定贡献。 以“五常”为传统美德的代表,并不是说其电没有旧时代的烙印和封建性糟粕,也不是说它已把传统美德囊括无遗,希望读者朋友理性阅读,倘若书中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还希望批评指正。 另外,这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其他者的著述,对一些精辟论述进行了转引和摘编,在此谨向这些原著作者深表敬意并衷心谢忱。 卢祥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