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我有朋友做中介。
我直接委托他买房就可以了
错误应对示范
1.“找朋友买当然是不错,不过朋友介绍的房源并不一定就适合您,我这里有很多优质房源,说不定就有最适合您的。”
点评:这样回答,很容易让客户误认为你为了抢占客户而故意诋毁他人。
2.“没关系嘛,多一个人帮您找房子,多一些选择,不是更好吗?”
点评:要想说服客户,就必须将你的提议所能带来的好处与客户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否则,“汝之蜜糖,吾之毒药”,反倒让客户更为抗拒。
3.“其实,有时候找朋友买房子价格更不好谈,尤其是中介费。”
点评:价格是个敏感的话题,你说跟朋友不好谈价格,那么言外之意就是在你这里价格(尤其是中介费)有很大的谈判空间。这样一来,如果客户委托你买房,你必将陷入客户一再压价的被动局面之中。
4.“别以为熟人好办事,很多人就是找熟人买房,最后闹得很不愉快,没买到房子不说,朋友都做不成了。”
点评:这确实是很多人找熟人办事之后的共同体验,但是,作为房地产经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话术的运用。如果非要这么说,你最好借助于第三人之口将这个事实不漏痕迹地传达给客户,这样客户接受起来才更加容易。
情景解析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中国,充斥着用各种关系织就的网络,上户口、打官司、办执照、找工作甚至包括生孩子都要找熟人,更别提买房子这么一件大事了。只要是有朋友做中介或者经营中介机构,有买房的打算之后,第一选择肯定是找朋友帮忙。然而,找朋友就真的让人省心、放心吗?总有借着朋友之名行“杀熟”之实的人。因为你对朋友的信任,相信对方的信誉,在交易的时候就会放松了警惕,在房款和产权交接这些重要问题上没有严格把关。更有甚者,交房手续还没有办完,就在朋友的催促下缴清了房款,最后“丢了朋友又赔钱,外加满肚子的窝囊”。 当客户表示要找朋友买房时,房地产经纪人首先要对他的想法表示理解,“我明白您的想法,很多人买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找自己的朋友”,让客户觉得你是站在他的角度在思考问题,从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然后,客观地向客户分析找朋友买房的弊端,比如由于面子问题,会不好意思一直跟朋友议价、不好意思让朋友一直同业主谈价,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因为过分相信朋友而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等。如果客户不以为然,还可以引用一些例子,表示自己身边就有客户经历过此类事情,以增加可信度。最后,向客户说明多委托一家中介不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可以获得更多好处,比如会有更多的优质房源供其选择,这样客户就可以从房子的各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对比,从而更快地买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又最为物美价廉的房子。
正确应对示范
客户:“我只是看看而已。我有个朋友也是做中介的,我想直接委托他会更好。”
经纪人:“哦,请问您朋友在哪家中介?说不定我们还认识呢。”
客户:“他叫×××,在××中介公司。”
经纪人:“孙小姐,我完全明白您的想法,熟人好办事嘛。但是不知道您想过没有,买房实在是一笔很大的交易,其中牵涉很多手续和金钱问题,有时候您并不好和朋友争论或者过多地要求什么。比如朋友告诉你这已经是最低价了,您却在另一家房产中介发现同样的房子开价却便宜1万元,这样一来,不仅丢了朋友还闹得满肚子不舒服。”
(客户沉默)
经纪人:“其实,如今大家买房都是委托给好几家中介公司,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选择的房源更多,价格也有比较。您委托我们代理和委托朋友买房之间并不会冲突,现在都讲究公平竞争嘛。如果您在我们这儿买到最合适的房子,相信您朋友也会替您高兴的。”
客户:“你说得也对,有时候朋友间价格什么的还真不好说。那好吧,你也帮我找找房子……”
P2-4
第一章 获取委托情景演练
情景一:我有朋友做中介,我直接委托他买房就可以了
情景二:算了,听说买二手房很不安全,我还是买新房好了
情景三:不会吧,中介费要2.5%?那我自己买算了
情景四:对不起,我自己卖就可以了,不用找你们中介
情景五:不用了,我有朋友在做中介,我准备独家委托给他
情景六:我想多委托几家中介公司,不想独家委托
情景七:这样不好吧,我家的钥匙怎么能随便留给你们中介呢
情景八:业主放盘时报价太高,导致看房客户很少,不好卖
情景九:什么?还要签《委托书》?我看不用那么麻烦吧
第二章 接待客户情景演练
情景一:接听销售电话时,不知该如何掌握接听时机
情景二:接听电话时,客户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高兴了
情景三:客户打电话来询问房源情况,不知如何回答
情景四:业主打电话来报房源/询问情况,不知如何回答
情景五:在电话中不知如何邀约客户前来面谈
情景六:客户带了不少人一同前来,无法周全接待
情景七:高峰时期,房地产经纪人需要同时接待多位客户
情景八:客户是朋友或熟人介绍来的,不知该如何接待比较好
情景九:客户滔滔不绝,却对买房事项只字不提
情景十:我有个朋友想买这一带的房子,我先帮他来看看
情景十一:客户来找之前接待过他的同事,但那同事已经离职了
第三章 房源推介情景演练
情景一:客户站在盘源架前,说:我随便看看
情景二:客户看了看橱窗的房源广告,什么都不说就要离开
情景三:客户指着橱窗广告问:这套××花园的两房是怎样的
情景四:你们有××花园的12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吗
情景五:房源很抢手,客户却说周末才有空
情景六:要带客户去看房,业主却说现在没时间来开门
情景七:要带客户看房时,客户不愿意签署看房书
情景八:客户对房地产经纪人的讲解好像没有什么兴趣
情景九:客户有点心不在焉,不知该如何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情景十:客户对房地产一窍不通,总是听不懂房地产经纪人的介绍
情景十一:和客户讲解了半天,客户竟然还不知道这套房子有什么好
情景十二:客户总是抱有怀疑态度,不愿相信房地产经纪人的话
情景十三:我看过××花园的房子……
第四章 处理异议情景演练
情景一:(这套房子)一般般吧,不怎么样
情景二:这里太偏了/交通不便利
情景三:周边环境不好/都是农民房/太杂了
情景四:这个朝向(朝北/朝西/东西向)不好
情景五:我不想买这样的楼层(高楼层/中楼层/低楼层)
情景六:靠近马路/铁路/飞机场/广场,太吵了
情景七:小区配套设施太少了,生活不够便利
情景八:房源存在某些明显缺陷,怕说出来会影响客户购买
情景九:客户所提出的房源不足之处确实存在
情景十:客户所提出来的意见或看法是错误的
情景十一:客户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态度不好
情景十二:你们为什么只在《××导报》上做广告,不在《××晚报》上做广告
第五章 讨价还价情景演练
情景一:还没看房,客户就先问“还有谈价空间吗?”
情景二:一听报价,客户随口而出“21600元?太贵了吧”
情景三:昨天我们看了××花园的一套,人家一平方米才×××元
情景四:不会吧,怎么涨那么多?我朋友上个月买每平方米才16000元啊
情景五:谈了好久,客户说“我还是觉得这个价格太高了”
情景六:太贵了,我还是等等看吧,说不定会降价呢
情景七:客户让你帮忙与房东谈价格,却不愿意交意向金
情景八:找业主谈价时,业主表示少于180万元免谈
情景九:买卖双方价格差距比较大,如何谈价
情景十:买卖双方虽然差价不大,可是谁也不想让步
情景十一:临近成交,业主却突然又要提价
情景十二:我是老客户了,中介费要多打点折吧
情景十三:我是老客户介绍过来的,怎么说中介费也要多打点折吧
情景十四:如果你们中介费都不打折,那我还是算了,不买了
情景十五:我今天没带那么多钱,明天再来下订金吧
情景十六: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客户突然产生不满
第六章 促成交易情景演练
情景一:我还要回家和家人再商量商量
情景二:我再比较比较看看吧
情景三:客户看上去已经动心了,但不知为何还是犹豫不决
情景四:客户拖家带口前来看房,大家意见不统一
情景五:客户带朋友前来一起看房,担心客户受朋友影响
情景六:客户带律师前来一起看房,担心律师从中作梗
情景七:客户带风水先生一起看房,担心风水先生“搅局”
参考书目
以个体生活为研究对象的话,人们物质上的消费离不开吃穿住行。严格意义上来说,吃穿住行的排列是极其严谨的一个过程。就我国人民的消费层次来看,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基础已经基本满足了吃穿的需求,“住”成为了社会新消费的浪潮。
中国人的住房理念和西方人截然不同,喜欢买房,而不喜欢租房。由于近年来一手房房价的飙升和人们梯级消费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购房者把目光投向了二手房,二手房交易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因而带动了房地产经纪人这一职业人数以每年十多万的数量在增长。然而,二手房市场这块“蛋糕”就这么大,竞争又如此激烈,房地产经纪人的工作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做好销售工作,成为租售冠军呢?
房地产经纪人的入职门槛低,不需经过专门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一般人只要工作一两个月后,就能熟悉工作流程和商圈,也接待过不少客户,甚至开过单。如果有人因此而认为二手房中介很好做,那他就错了。中国的楼市和股市一样,发展迅速,却又复杂易波动,需要长期调整。在大环境好的时候,开几个单容易,但是在遇到经济不景气时,人们都持观望态度,对价格也极为苛刻,要成交并非易事。虽然成功的道路坎坷,但永远都会有人需要买房,房地产经纪人只要进行系统、全面性的学习,掌握房地产经纪相关专业知识和实战技巧,就能“披荆斩棘”赢得高业绩、高收入。本书就是为此而诞生的。
考虑到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士大多工作繁忙,本书的编写以少理论、多实践为主。本书依托作者多年的二手房销售经验,总结了二手房销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几十个活生生的情景案例,以“错误应对+情景解析+正确应对示范”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房地产经纪人应对各种销售问题的方法、技巧和话术。本书特别适合想突破现有业绩、成为租售冠军的房地产经纪人,相信只要认真读完这本书,一定会受益匪浅。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就会发现成功和财富已经近在咫尺。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以下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郑春蕾、李海真、杨兴慧、陈红梅、胡宁、谢伯韬、陈丽华、陈永聪、谢雪墩、蔡巍、尚丰。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房地产经纪人的入职门槛相对较低,有些人无需经过专业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一般人只要工作一两个月后,就能熟悉工作流程和商圈,也可能接待了不少客户,甚至开过单。如果有人因此而认为二手房中介很好做,那他就错了。中国的楼市和股市一样,发展迅速,却又复杂易波动,需要长期调整。在大环境好的时候,开几个单容易。但是在遇到经济不景气时,购房者普遍持观望态度,对价格要求也极为苛刻,要成交并非易事。虽然市场有波动,但永远都会有人买房,房地产经纪人只要对自己实行系统、全面性的学习,掌握房地产经纪相关专业知识和实战技巧,就能在各种经济环境下实现高业绩、高收入。林普文编著的这本《房地产经纪人这样说这样做》就是为提高房地产经纪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而编写的。
考虑到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士大多工作繁忙,《房地产经纪人这样说这样做》的编写以少理论、多实践为主。《房地产经纪人这样说这样做》依托作者多年的二手房销售经验,总结了二手房销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几十个活生生的情景案例,以“错误应对+情景解析+正确应对示范”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房地产经纪人应对各种销售问题的方法、技巧和话术。《房地产经纪人这样说这样做》特别适合想突破现有业绩、成为租售冠军的房地产经纪人,相信只要细致地读完这本书,一定会受益匪浅。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发现成功已经近在咫尺。
中国人的住房理念和西方人截然不同,喜欢买房,而不喜欢租房。由于近年来一手房房价的飙升和人们梯级消费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购房者把目光投向了二手房,二手房交易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因而带动了房地产经纪人这一职业人数以每年十多万的数量在增长。然而,二手房市场这块“蛋糕”就这么大,竞争又如此激烈,房地产经纪人的工作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做好销售工作,成为租售冠军呢?翻开由林普文编著的这本《房地产经纪人这样说这样做》,它将为你提供二手房销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