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态决定幸福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田建国//王璐璐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二、领导干部群体心理问题

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共发生13起领导干部非正常死亡事件,其中多数领导干部属于自杀。2010年领导干部自杀事件更是不断出现,截至目前媒体公开报道的至少有10起。在百姓眼里风光无限的领导干部为何会自杀?官场生态引起公众关注。自杀领导干部频频出现,级别从省部级、厅局级,到县处级、科级,每个层次都有。

毫无疑问,领导干部自杀主要是精神家园缺失所致,而贪污腐败、仕途不顺、工作压力过大是构成官员自杀的三大诱因。

干部心理压抑的“亚健康”没能及时疏导和根治,长期压抑悲观,导致自杀悲剧不断,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在干部教育管理中,往往重视政治水平、业务能力,忽视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精神上的人文关怀,心理教育缺失。有些干部虽然感觉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却不知道如何缓解,以致身心处于不良循环之中。尤其一遇到特别事件刺激,心理生存防线崩溃,很容易产生厌世情绪,甚至选择自杀寻求解脱。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中心调查,近年来,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人员中有相当部分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和公务员。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想要自杀的人并非在一生中都有自杀企图,事实是想要自杀的人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这样的想法。一旦心境转变,这些人就没有了自杀念头。

根据对全国各地100多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80%以上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普遍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以及“压抑”心理。专家认为,领导干部自杀与公平公正问题有很大关系。基层官场最容易产生任命干部的不公,这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干部群体属于一个高压力群体。一些职业责任感高的优秀干部,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身心无法承受,导致自杀。当一个人压力过大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排解,就会造成心力枯竭,高压力导致高焦虑、高抑郁,最终很可能导致自杀。汶川地震后一位北川干部的自杀案例,就是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崩溃反应。

领导干部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一)心理疲劳问题

心理疲劳主要有三个表现:

一是感到身体劳累。不少人讲究做事完美,只相信自己能力,不肯轻易放权。自己忙得团团转,别人并不领情。这种人必然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每天陷入事务堆里,常常是眼睛酸痛发胀,头痛脑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上失眠多梦。从心理素质角度而言,认真的人,追求十全十美的完美主义者,喜欢照顾别人的人,容易感到身心劳累。

二是出现工作厌倦。一些人因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心理饱和,工作兴趣和工作激情日益减退。比如有的干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同一种工作,每天做的很多工作都是重复性的。这种在工作中出现的疲惫厌倦状态,很容易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像懒散、应付、无所谓等,这就是职业厌倦的表现。

三是诱发心理疾病。长期积压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常见的有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

(二)心理失衡问题

心理失衡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

信仰失衡。特别是少数党员干部信仰发生了偏离,“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有人极端错误地喊出口号:理想是远的,信念是空的,权力是近的,金钱是实的;要抛弃远的,放弃空的,抓住近的,捞取实的。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科学信风水;台上作科学报告,台下求神拜佛,在缭绕香火中寻求寄托和心理安慰。

生活失衡。有些人无法在工作、家庭、朋友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取得平衡,无法统筹兼顾,局部失衡而引发心理危机。有了问题,有了压力,不敢给上级汇报,不愿跟同事同级交流,回家也不愿跟亲人讲,这就造成了一些人另找精神寄托,特别是找红颜知己。找情人首先是道德问题,也有心理问题。现在揭露的腐败干部中有不少都有情人。

欲望失衡。欲望是一种心理势能,包含生理欲望和心理欲望。有些人欲望失衡主要是指心理欲望失衡,如尊重与被尊重,名利地位的欲求与满足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金钱名利欲望强烈的年轻人患抑郁症几率较那些不十分看重金钱名利的年轻人要高出20%。

个人升职不容易,但如果竞争过程公开、透明,会减少很多抱怨和争议。升职过程中的一些“潜规则”让人们焦虑,很容易心理失态、欲望失衡。

P25-27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提高心态健康认识

第二讲 把握心态健康内涵

第三讲 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第四讲 克服浮躁心态

第五讲 克服没意思心态

第六讲 克服嫉妒心态

第七讲 克服攀比心态

第八讲 克服挫折心态

第九讲 克服危险心态

第十讲 科学认识人生

第十一讲 良好的自我观念

第十二讲 保持快乐情绪

第十三讲 敢于承担压力

第十四讲 学会换位思考

第十五讲 合理宣泄情绪

第十六讲 加强道德修养

第十七讲 把握零平衡定律

第十八讲 勤奋读书学习

第十九讲 学习幸福定义

第二十讲 什么是幸福感

第二十一讲 什么是幸福指数

第二十二讲 幸福面面观

第二十三讲 把握幸福内涵

第二十四讲 享受幸福职业

第二十五讲 感受幸福家庭

第二十六讲 感悟幸福人生

第二十七讲 感觉幸福环境

第二十八讲 提升幸福能力

序言

眼下“幸福”一词颇为时尚。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幸福。还有人说,高高兴兴每一天就是幸福。还有人说,幸福就是能够活得很平淡、很和谐、很祥和,和大家相处都很愉快。痛苦的时候,有人来分担;快乐的时候,有人能够和我分享。

许多有关幸福的诠释,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幽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深入浅出地说出了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体验。

心态决定幸福。一个心态不健康的人肯定不幸福,一个不幸福的人心态肯定不健康。我们经常把幸福作为自己的目标,以为目标实现了,就是幸福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这就是我们经常不幸福的原因。幸福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心态。具有健康心态的人,能拥有长久和持续的幸福,而不是短暂的情绪体验。

在心态调整上,要有积极心态,要有正能量,关注当下积极的正面因素,多看光明美好的东西,多看充满希望的东西,多看积极向上的东西。好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坏心态是失眠时折磨出来的,其实现实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生命有高峰也有低谷,根本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凡事多往好处想,这一面不开心,去另一面寻找快乐。你心里想什么,关注什么,你眼里就会看到什么,语言就会表现什么,你的世界就是什么。要用积极的心态吸收更多的正能量,让自己感觉更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态。如果说幸福是权力,你一生追逐权力,即便权力再大,你也很孤独,你不会幸福;如果每天为了钱财忙得团团转,生活无滋无味,你不会幸福;如果说幸福是知识,有不少高层次知识精英自卑不能自拔,自高不能得志,悲观、郁闷,走向极端自杀,他更不会幸福;如果说幸福是爱情,爱情不能进行到底,没有好感觉,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骂,动不动以离婚相威胁,会对给你带来巨大痛苦。因此,幸福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感觉状态,不是暂时的感觉。

现代社会,我们倡导的职业精神,就是一种长久的幸福心态。职业精神就是崇高职业境界的集中体现。一般讲,人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把本职工作看作上级对职业角色的规范;第二个层次,把本职工作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要求;第三个层次,把本职工作看做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第四个层次,把本职工作看作幸福快乐的体验,是最高层次、最高境界。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有段感人的名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所说的“职业”,就是把本职工作当做事业全身心投入奋斗,就是职业精神。一般讲,职业是社会分工,事业是自我实现;职业是功利的,事业是超越的;职业是被动的,事业是主动的;职业是一时的,事业是终生的;职业是机械的,事业是创造的。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把职业当做事业就会产生工作激情,达到累并快乐着,辛苦并幸福着的心态境界。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三种人:为生计而忙碌的人;为满足欲望而苦心经营的人;为自我实现而不懈奋斗的人。第三种人就是具有积极健康心态幸福快乐的人。

人活着要靠物质支撑,但怎样去活,要靠精神支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三个世界里,即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物质世界,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富裕;精神世界,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由;情感世界,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温暖。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现代人经常会出现对生活的幻觉,就是人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而忽略了情感的依靠和精神的支柱。人有哪些精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人的精神分为三种,智、意、情。情,就是情感,人的情感生活,对美的体验。意,是指意志,就是能支配自己的行为,按照道德做事,也可以说就是信仰。智,就是智力,科枝人文知识。智、情、意就是人的智力生活、情威生活和信仰生活。这三种生活组成了人的精神生活。

当今社会突出问题是物质与精神的失衡,崇尚物质、技术、功利。物质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物质时代,有人说话很物质,有人走路很物质,有人笑起来很物质,物质多多,诱惑多多,失去的也多多。这样发展下去,人们就可能精神匮乏,道德沦丧,就有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动物。人生追求无非两种,一种是追求物质,一种是追求精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追求物质就是追求平凡,追求精神就是追求神圣,追求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三个方面的满足:第一个方面,幸福是富裕的物质生活对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第二个方面,幸福是充实的精神生活对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第三个方面,和谐社会生活对人的伦理需要的满足。有了这三个方面的满足,我们才会有一种真实的幸福,才会有一种好心态,安心、顺心、放心的感觉,而不是一种担心、操心、烦心的感觉。

人这一辈子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十有八九或六七大都是烦心事,烦心你经常得到,也容易得到,相反,顺心你不经常得到,也不容易得到。这就需要我们经常调整心态,排除烦恼,创造幸福,对得起自己一生不容易,因为人生逆境常常超过顺境,社会复杂常常超过人生经验,一个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也会有烦心的时候。有几句格言讲的到位:幸福圆满未必鲜花不败,风和日丽未必春天常在,一帆风顺未必前途光明。

健康心态,幸福人生的根基在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在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也要摆正自己位置,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人生,不能总是把自己当人物,当精英,老是自我感觉好。其实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只是自己把自己看复杂了。人往往是出自平凡又鄙视平凡,本为平凡又自命不凡。说句俗话,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

想不开的时候有两个地方想一想,一个地方火葬场,人生结局都一样,大官小官最后都要爬烟筒;另一个地方,大海边,人生太渺小,沧海一粟,离开大海很快被蒸发掉。

有一则短信:“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经国贸大厦,梦想财富;途经天安门,梦想权力;途经金融街,梦想发财;途经公主坟,梦想华丽;途经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刚刚过了玉泉路,忽然一个声音飘来,八宝山站到了,人生终点站到了,人生苦短。”还有一个顺口溜:零岁闪光登场,10岁茁壮成长,20岁爱情彷徨,30岁基本定向,40岁拼命闯荡,50岁回头观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打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人生短暂。人生成功的标准不是名,不是利,不是权,而是人生潜能发掘过程。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在乎的不是到达目的地,而是沿途风景以及你看风景的心情。人生是过程,是体验,不是看你做什么,而是看你怎么去做。幸福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而在乎你怎样看待拥有。

因此,我们要看淡人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笑对死神。幸福过好每一天,精彩过好每一天,高质量过好每一天。

内容推荐

田建国、王璐璐编著的《心态决定幸福》以讲座形式,围绕关于心态与幸福的二十八个问题,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紧密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对这二十七个问题作了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讲解。观点严谨明确,文风亲切朴实,内容生动管用。《心态决定幸福》突出方法,突出操作,突出经验。

编辑推荐

健康心态,幸福人生的根基在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在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也要摆正自己位置,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人生,不能总是把自己当人物,当精英,老是自我感觉好。其实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只是自己把自己看复杂了。人往往是出自平凡又鄙视平凡,本为平凡又自命不凡。说句俗话,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

田建国、王璐璐编著的《心态决定幸福》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深入不深奥,浅出不浅薄,生动不生硬,可读性强,是干部群众保持健康心态,感悟幸福人生通俗理论读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3: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