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寻中国文化的灵魂(用文言史话讲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慕容承亮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慕容承亮编著的《探寻中国文化的灵魂(用文言史话讲述)》是一部描写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悟的散文作品。作者选取四个部分内容来诠释本书的主旨涵义:“被遗忘的伤痛”、“文豪千古之苏轼的困惑”、“书法宗师的水墨精神”和“玄烨与彼得的博弈”。作者用心灵去感悟,用饱满的情绪接纳文化的魅力,字里行间表现出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全书观点新颖,语言晓畅,内容积极。

内容推荐

慕容承亮编著的《探寻中国文化的灵魂(用文言史话讲述)》是一部描写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悟的散文作品。《探寻中国文化的灵魂(用文言史话讲述)》选取四大主题,从三方面探索中华文化的灵魂。探索是需要强烈好奇心驱使的,好奇才能带给你发现与创新。四个主题内容分别为“被遗忘的伤痛”、“文豪千古之苏轼的困惑”、“书法宗师的水墨精神”和“玄烨与彼得的博弈”。因为华夏文明的历史中,文学家及作品、艺术家及作品、领袖人物及事业功绩和他们的人生经历,几种反映了文明的进程、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

目录

被遗忘的伤痛

 史籍里的活化石老人

 笼罩在黑幕下的背景

 历史遗孀的孤寂悲情

 残忍的东亚淫夫

 沉睡的民族尊严

 追讨华夏民族的历史债务

 抚平尊严与伤痛何其难

文豪千古之苏轼的困惑

 文豪的庐山哲理

 黄州解脱了吗?

 闲适的生活

书法宗师的水墨精神

 书论前言

 澹斋先生篇

 颜鲁公篇

 松雪道人篇

彼得与玄烨的博弈

 彼得大帝篇

 康熙皇帝篇

 两位的博弈

试读章节

大学三年级时,我在国内某著名商业门户网站里看到了一个图片系列,意味深长,令人感慨。最显眼的是一幅图:一个看上去年逾八旬的老太太拄着拐杖出现在海南航空的机场大厅。

这位全身皮肉萎缩的老太太穿着传统的黎族服饰。更确切地说是衣服套在一个干瘦如柴的躯体上。历尽苦难沧桑的脸,可以清晰地看见皮肤下骨头的轮廓。那张细薄如线的嘴巴似乎已难以发出最简单的音符了。这个衰老得有些吓人的老人神情无助。她如此苍老,似乎已经不属于现代社会,而只是一个旧时代遗留的“活化石”,与她身际的现代先进航空设施格格不入。

温文可亲的南航空姐细致有加地扶持着老人脆弱的身躯,热情地帮助老人打点一切:电梯人口、检票站点、安检通道,画面透着浓浓的温馨。老人稍微少了忐忑的神情,稳稳地坐在机舱里。她对于对着她拍摄的摄像机镜头无任何反应,表情肃穆。或许是她对于乘坐飞机的例行流程无法理解,或许是她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一切,脑海中的念头坚固如铁,已容不下任何其他东西。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老人不顾年高体弱,费尽周折赶飞机出国,一定是要去办理一件对于她来说,比生命更重要的事。虽然已经举步维艰;虽然有难以想象的障碍阻隔,但老人深凹的眼里依稀透着一丝非凡的坚定——我一定要去,无论什么艰难险阻,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很明显,画面中的老人已经与飞速发展的环境相距甚远,她吃力的脚步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黎族传统服饰在她衰老的、过于干瘪的身躯上,显得极其黯淡,黑灰且干巴巴的肤质与身边肤如凝脂的空中小姐形成鲜明对比,反差如同天地之隔。

行文至此,我想有必要揭开这位古稀老人的神秘面纱了。

老人是海南省海口市加茂镇北懒下村黎族人,本名为陈金玉。在偌大的中国,年高的老太太并不少见,很多老人,虽然年事甚高,但在面容气色都胜过这位老太太,没有她那样无助的眼神,萎缩至骨骼的皮肤。看着陈金玉衰老得近乎狰狞的样子,我们不仅要问:是怎样的磨难,让这个老人变成这样呢?

历史退回到1937年。这一年日本大举入侵中国。九州大地遭遇近代历史进程中最为黑暗的岁月。日本军国主义铁蹄所经之处,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疯狂的大屠杀何止金陵城一处,奸淫掳掠在任何时间、地点无节制地发生。

在日军占领海南之后,海南岛无例外地遭到日本皇军地毯式的扫荡蹂躏,美丽的椰岛雨林在日军的屠刀枪械下不堪一击,犹如纸片般被摧毁。熊鹿兽禽死伤连连,横七竖八的尸体压堆成山,血流成河染红了海湾……海南岛无数的妇女遭到日军的强暴,海南的天空笼罩在巨大的黑幕之下。

正当青春的陈金玉未能逃脱,饱受摧残。身体的损害……

P2-3

序言

本书的题目原是《窥探中华文化的灵魂》,为了完整阐述本书的思想精髓,笔者再次进行整合提炼。《探寻中国文化的灵魂——用文言史话讲述》是笔者思索许久,反复推敲,才得出的标题。之所以书名取得颇有深意,是出于笔者对华夏文化浓厚的好奇,且心存探寻华夏文化根源的情结。很多学者、读者思索什么是灵魂?灵魂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定义?范畴包括哪些?谁能予人们确切的、有所界定的答案?

这个问题挺耐人寻味的。与很多学界难以定论的概念一样,“灵魂”有大量的文字解释条目,可探讨的空间很大。一个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诠释,也会产生不同的多项属别。“灵魂”的解释原本就包含很多层次。一经分析,会产生更多的变化,变化越多就越难定论。

其实,笔者感觉“灵魂”是一个拥有无限含义的名词,对其下定义,确定很困难。太专业的学术研究常常显得叙述乏善可陈,文字也过于沉闷。读者们的趣味或许并不在于此类研讨,大家更喜好文辞翩翩的乐趣之旅,欣赏语言的锦纹莲韵,所以“灵魂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反而不怎么重要。我们可以试着去思索寻找,也可以查查已有的资料。有时候,学者也会怕麻烦,不愿做纯理论的研究。要知道讨论一个已经被历史反复咀嚼的话题是挺费神而且不容易发掘出新意的。再者,有些问题细究根底,其意义也许并不显著,保持一种神秘感,亦可以给自己一种好心境吧。

关于灵魂,也许,先贤已经掌握了大致要领,其内涵则如模糊的意念一样使后世难以捉摸。所以笔者认为,灵魂是仅两个字的词语,宜撇开概念讲述,所做论述亦不必强求重彩浓墨,只要适合主旨,或者沾一点痕迹即可。说法恰到好处,角度适宜,即等于解决了疑惑,至于答案为何并不重要。当然,答案也可以很重要,能求索到很不错;求索无果也不必失望,找寻的过程即是明晓寓意的过程。它可以是一项,也可以是无数项或者任意项。

通过以上所述,读者大概能了解什么是灵魂,或者加深对它的体悟了。写着写着,笔者觉得自己已经在解释灵魂是什么了。但是从文章里看,又确实没有定义其概念。很是奇妙!

中华文化的灵魂——讨论的课题又加了一个前缀。明确的范畴限定了外延的空间。这里,灵魂应指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传达出的主旨,或中华文化的含义呈现,抑或中华文化未知含义的发现,甚至更多的其他内容。这种思绪无羁的自由翔舞是中华文化的灵魂给予的,亦可是它内在的宇宙空间。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得文化艺术繁盛异常,不同艺术形态的产生都有其客观的区域文化渊源与时代社会背景。序文到此是我原来的构想。

本书出版之前,我实在是费了很多的功夫去寻找出版社,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