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生常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寿桢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生常谈》顾名思义,就是常说的老话。在老者们妙趣横生的闲谈中体会平常、平凡的真理,宁静而淡泊……

《老生常谈》(作者:叶寿桢)是一本聊天辑录,收录了树人中学树人中学的老师们,在往返于学校和家的校车上闲聊的内容。谈话涉及生活中的寻常琐事,也有广为流传的寓言、笑话。

内容推荐

《老生常谈》(作者:叶寿桢)是一本聊天辑录。《老生常谈》作品分主题辑录了一所捐资创办的私立学校——树人中学的老师们,在往返于学校和家的校车上闲聊的内容。谈话涉及生活中的寻常琐事,也有广为流传的寓言、笑话。内容生动有趣,语言诙谐幽默,在小内容中能窥见大社会,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解不开的结

废物利用

天性

懒人

最佳距离

姆佩姆巴效应

谁欠谁

假话真不了

一点不吃亏

宴席奇闻

中榜

强中还有强中手

势利

秉性

拍马屁(一

拍马屁(二

老实人吃亏

不知所措

多了一点

少了点什么

要实际一点

草包

贺寿

螃蟹文化和青蛙实验

春天不是读书天

阴差阳错

律己最难

说话的艺术

闲话无赖

天堂和地狱

钱财是身外之物?(一

钱财是身外之物?(二

不受管束可行吗

古城会

糊涂

背时

不要太在意自己

报应

一块墓碑

世界对谁都公平

后记

试读章节

解不开的结

校车沿着各停靠点在市内转了一圈,把上午有课的老师都接上车,今天虽是上课的第一天,但暑假仿佛已是十分遥远的过去。透过车窗望去,太阳还没有从高楼背后的云彩问探出头来,沿街的窗玻璃被朝霞映照得如同海市蜃楼,又如同一方方水云映漾的池塘,路边的绿树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有人正睡眼惺忪地开启商店的铁卷门,点心摊前围着几个人在买早点,背着鼓凸凸书包的学生正使劲地蹬着自行车匆匆赶往学校……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一切又都带有一点早晨特有的迷惘和清新。

上车的人,谁也想不到在这辆车上会遇到这么多的熟人,有的是老同学,有的是过去共事过的老同事,有的则是在某次统考改卷会议上认识的,有人说地球太小了,看来确实如此!要不,这么多的老相识又怎么会这样凑巧都到同一个树人中学来打工?人和人之间是有缘分的,大家都说这就是缘分。过去大家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隔校如隔山,有时一两年也碰不上一面,即使偶然碰到,也都是来去匆匆,未能唠上几句,便又各奔东西。今天同坐一车,大家都觉得有很多的话要说,有很多的事要问,这特殊的缘分让车上的每个人都显得异常的兴奋和友善。

屈远涵老师退休后,好几所私人办的学校去请他,他都婉言谢绝,林雅琴老师和屈老师曾经是同事,过去受人之托也曾领着一所学校的校长去请过他,结果也是无功而返。今天她上车时见屈老师也坐在车中,心中便颇觉意外,在和大家互致问候之后,便问屈老师:“屈老师,怎么你也来了?”

“在家待久了,也想出来调节调节生活。”屈远涵老师回答。

“市内那么多的学校请你去,你都不去,这里离市区这么远。你怎么反倒来了?”林雅琴又问。  “这里山好、水好、环境清静,所以便来了。”智者爱山,仁者乐水,屈老师选择这里,确是符合他喜欢远离尘嚣的淡泊个性。

屈老师退休后,一直没有再出来工作,那是因为他觉得教书教厌了,不想再教。刚退休时,他在家看看书,养养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但没有多久,和他相濡以沫、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太婆便有点使他受不了:他养花,她抱怨花草滋生蚊蚋,摆着花盆占地方;他看书,她嫌他懒,说他家中什么事也不管,甚至把他借来读了一半的杂志,也放在旧报中当作废纸卖掉。他最烦的是她没完没了地说自己懒,为了表明自己不懒,他便主动承担起一些家务活,可效果却适得其反:他去买菜,她不是抱怨买回的菜质差、价贵,便是埋怨他为什么不把菜洗好、切好等她来烧;他扫了地,她问他为什么不拿拖把去拖一下;他洗了碗,她又嫌他洗得不干净,并且把食橱里的盆碗统统翻出来重洗一次。要是那一天家里没有什么事情,她便一次又一次地拿起抹布东擦擦西拭拭,转过来,转过去,直到累得干不动了为止,自己干累了便又拿他出气,说他懒,说自己这辈子是在给他屈家当保姆……屈老师觉得这样下去,退休还不如不退休好,为了图个清净,他决定再去找点事做做,恰在此时,好几所新办的私立中学都需要教师,因树人中学所在的旺垟乡山清水秀,于是便应聘来到了树人中学。

坐在屈老师旁边的安伟民见屈老师膝上放着一只旅行袋,便拍着旅行袋问他:“你带这个来干什么?”

“是一顶蚊帐、一条被单和几件换洗衣服,我准备住在学校里。”屈老师回答。

“住在这里?老师母不会有意见?”林雅琴和安伟民几乎是同时发问。

“不会的,她也建议我出来换换空气。”屈老师不愿家丑外扬,便搪塞着回答。P1-3

序言

树人中学是一所台胞捐资创办的私立中学,由市对台工作办公室主管。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市台办高薪聘请了市内各校的一些名教师来兼课。树人中学坐落在离市区三十多公里的旺垟乡,为了使这些教师既安心在原校工作,又能及时赶到树人中学来上课,除了把上课时间岔开外,学校还买了一辆面包车专门用于接送教师上下班。

这些兼课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不需要在树中评职称、评工资、评先进,因此他们之间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利害冲突,加上市台办对大家都很客气,因此除了个别神志不清的人,大家在这里心情都很舒畅。因为融洽,乘校车上下班也就成了大家说说笑笑、海阔天空的快乐时光。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单位,在车上说过的话,就像窗外吹过的风一样,吹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绝不会留下什么得罪人的后患,因此车上的谈话都很随便、诙谐、风趣,没有一点点的虚伪和掩饰。

车上谈话的内容,无非是生活中的寻常琐事和一些流传甚广、妇孺皆知的笑话、寓言。因饶有趣味,笔者便偷闲把它辑录成文。所辑录的谈话是大家常谈的事,谈话的参与者又都是一些具有一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从历史角度给教师划分阶级、阶层,教师从来就隶属于书生,所以辑录成文的小册子便取名为《老生常谈》。

记得有人说过,凡是有价值的话,第一个说出来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的是庸才,第三个再去说的是蠢材。笔者去辑录这些大家说了又说的话,自然只能是蠢材中的蠢材!如果蠢材辑录成的这本《老生常谈》能给读者提供一点生活情趣,那笔者作为蠢材此生也总算做了一件有一点点用处的事情。

笔者辑录成文的不是什么作品,而是一片心意,负暄献曝,今以最真诚的热忱,奉献给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

后记

知识分子中不少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一日,各人谈及自己的睡眠状况,陈老师说:“我年轻时失眠就很严重,工作不久,就发现自己晚上不能太用脑,一用脑就会睡不着觉,甚至通宵失眠,所以50岁后,除非迫不得已,一般晚上我都不看书。”

“你怎么会这个样子?”易可群听了很不理解,他说:“我躺下后若是没有睡意,便拿过一本书来看,看着看着,便迷迷糊糊,很快入睡。”

留雅听可群说看书可以催眠,便说:“怪不得有一个妇人见婴儿半夜啼哭不止,便叫她丈夫拿书来,丈夫问她要书何用,她说:‘我拍他哄他,哄了半天都不起作用,我看你平时一翻开书便打盹睡着了,我想让他看看书,这总比喂他安眠药要好些!’”

笑读书人不读书,用这个妇人的话来挖苦,可谓是别出心裁。接着言布欢也讲了个笑话,他说:“有个秀才准备应考,想练练笔,可他绞尽脑汁却始终写不出一点东西来。他老婆见他家里什么事都不管,整天趴在桌子上写写涂涂,涂涂写写,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便挖苦说:‘看你写文章真是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这秀才心里正烦得要死,听了便没好气地说:‘这怎么能比?你们女人生孩子是肚里有东西,我腹中空空,什么也没有,你说我写文章会比你们女人生孩子容易吗?”’

这秀才说自己腹中空空,是因为他平日不读书,读书人不读书,自古有之。据说以前有个秀才要找个清静环境读书,就在寺院里租下一问房子,把家里的书都搬了过去。住下后,他见周围山清水秀,便又天天外出游山玩水。一天中午,他叫书童给他拿书来,书童连忙把《左传》拿给他,秀才看了看说:“低了。”书童又把《汉书》拿给他,秀才又说:“低了。”书童见秀才连说“低了。”便把《史记》也搬了过来,秀才看了看,还是说:“低了。”

在旁的和尚见了,觉得莫名其妙,便问秀才:“人家都说只要熟读这三部书中的一部,就足以称得起饱学了,你怎么说这些书都低了呢?”

秀才笑着回答:“我是拿这些书来当枕头。”

读书人不读书,并不稀罕,我想写本让不读书的读书人也还愿意读的书,于是便萌发了写这本书的初衷。

我在树人中学工作得很愉快,因为我想静下来写点东西,一年后便辞掉了那里的工作。我走后,原来在那里工作的教师也都陆陆续续离开了那里。现在树人中学已经完全换了一批新人,但树人中学的校车依然在旺垟至城区的路上每日来回跑着。我不知昔日那些朋友都到哪里去了,更不知车上的新人是否笑声依旧,但每次当我在路上偶然瞥见那辆疾驰而过的树人中学的校车时,昔日朋友们的音容笑貌和车上那种融洽、欢快的场景便会在我的眼前一一浮现。我怀念树人中学的生活,更怀念那些善良、可爱的人。在树人中学工作期间,我曾随手记下了心中的点滴感受:

树人中学偶书

称深络纬伴夜读,春阑花香沐笔耕。

课余闲聊怡笑语,天雨长坐话平生。

登树人中学四楼观四围景色

河川潋滟,山色空蒙。

远村数点,极目葱葱。

蛙鸣世外,鸟翔画中。

熏风拂面,似梦非梦。

在树人中学的生活诚然是值得回味的。在校车上海阔天空,说的事情五花八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上面已经记下了一些,但有些——也许是最精彩的,已随着岁月的流逝随风飘散。以后如有可能,也还能回忆得起,我将补写下去,把那些精彩的谈话继续奉献给那些无事可做,也愿意拿这本书消遣的人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