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我国当代著名军旅作家邓一光的主要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结合作家的成长背景和经历,较为深入地揭示了作家及作品的特点、个性、价值、意义以及局限和发展的前景。为中国当代文学及个体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由余雪莲、徐慧编著的《悲壮后的温情(邓一光小说创作风格的研究)》讲述了邓一光的为人坦荡荡,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有骨气,有血性,焕发着精神的尊严和力量。
前言
第一章 传统精神的承接(邓一光的成长背景)
(一)社会家庭大背景
(二)家庭熏陶与文化积淀
(三)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
(四)人物塑造的文化内涵
第二章 军旅小说转型到城市话语
一、从军旅小说开始初涉文坛
二、剖析邓一光与其他作者的军旅小说
(一)其他作者的作品
(二)邓一光的作品
三、从军旅小说创作到都市小说
(一)主流的都市小说和邓一光的“非主流”
(二)从军旅小说中的“英雄心’’的延续
(三)家庭责任感的日益增重
(四)多重视角看世界
第三章 邓一光小说语言的特色
一、文化诗学:古典文学的诗意回归
二、“明亮的色彩”:想象、符号与真实
三、复调和悖论:独白与对话的张力
四、“伤感的颤抖”:身体政治与城市书写
第四章 邓一光作品的个性演绎(创作特点1)
一、家族叙色彩与现实根
二、个人视角与英雄情结
三、底层叙事与现代寓言
第五章 生命主题、历史使命与审美品格(创作特点2)
一、生命主题:尊重生命、尊重心灵
二、历史使命:表达现实、反思历史、思考人生
三、审美品格: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
第六章 邓一光创作的局限及创作前景分析
一、题材:城市写作及对深圳符号的使用
二、语言:翻译体与国际化书写
三、叙事:媒体话语与小说的互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