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推着妈妈去旅行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樊蒙//孙伟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樊蒙、孙伟编著的《推着妈妈去旅行》讲述了:在这个飞机、高铁与汽车横行的时代,步行已成为一种时尚。一里二里叫遛弯,三里五里叫锻炼,三十五十里叫徒旅。然而,当80后的年轻人樊蒙,手推着身体残疾的母亲要从北京徒步西双版纳时,一种简单的时尚却因为这个距离的超级放大而升华了。这是一个让我听到后最振奋而感动的故事,因为它发生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不缺一夜暴富的大亨,不缺黄粱美梦的“爱情”,也不缺永不满足的贪官,最缺的正是这一人类最美好的真情。八千里路云和月,从她们娘俩从北京出发的那一刻起,紧张、浮躁、喧嚣、张扬的空间突然平静下来了!这是一个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词语包装的故事,简洁而明了的中国字,却会因为他字字句句都叩击在时代的穴脉上,而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激情和力量。

内容推荐

樊蒙、孙伟编著的《推着妈妈去旅行》讲述了:一个80后北京青年樊蒙,推着坐轮椅的妈妈,从北京出发徒步到达西双版纳的旅行经历。这段历时数月,总行程3300公里,徒步穿越六个省的母子行,可谓“步步惊心”,但也收获和传播了正能量。《推着妈妈去旅行》通过旅行,儿子在摆脱迷茫、寻找自我,妈妈在圆儿时的一个梦想。北京青年樊蒙因此被誉为现实版“阿甘”,他和妈妈的心灵之旅,启发和影响了很多年轻人。

目录

代序 两个人的长征

第一章 为了梦想出发

 告别了,曾经的自己

 我就是要走着去西双版纳

第二章 “步步惊心”的旅行

 繁华帝都——燕赵之地

 想象越丰满,现实越骨感

 潇洒啤酒哥

 温馨的一夜

 四个火烧引发的悲剧

 老泡爱上了新泡

 幽默的瞬间

 告诉我什么叫百家饭

 听,妈妈讲故事

 彩虹般绚丽的棉花

 九州之中——河南

 哇,黑店哪

 “蒲公英”的职场风云

 大爱无疆母亲河

 令人郁闷的道路

 旅行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第三章 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楚地之中心——湖北

 阵阵稻香扑鼻来

 身体“罢工”了

 这个儿子很孝顺

 杀身之祸

 秋风万里芙蓉国——湖南

 “骑士”背后的心酸

 苦难重重的山路

 假如给我一个烧饼

 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

 天堂,我来了

 我的三次搭车

 可爱的葡萄

 相逢就是缘

第四章 走向梦想的地方——云南西双版纳

 彩云之南——云南

 云南,我来了

 悲喜交加的中秋节

 神秘莫测的双胞井

 西双版纳,我来了

 野象谷不只有大象

 原始森林公园,神奇傣族园

 中缅第一寨

 没有硝烟的战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再见,西双版纳

第五章 走吧,迈出旅行的第一步

 旅行能带给人一种空前的存在感

 旅行是对身心的洗礼

 不要怕,其实你已很强大

 你为什么迟迟未动

 你准备好了吗

试读章节

“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

“我知道,你失恋了……但是很多人都失恋过。我也经历过你的遭遇。你不能……”

“不只是这件事。我的奶奶去世了。去年过年的时候,她还好好的,可是在5月份,她走了,等我再去奶奶家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冰冷的棺材和苍白的黑白照片……”

“世事难料,请你节哀顺变。”老板语气柔和地回复着。

“谢谢。还有,上次公司裁员,看着身边的人都走了,也感觉办公室里冷冷清清的,我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工作激情也越来越少了……总之,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我自己也想了很多事情。”

老板倒了两杯水,说:“那你最近都想了些什么?可以跟我说说吗?”

我的嘴巴干了,喝光了一杯水。“我想到自己从小到大,一直都很着急。着急上幼儿园,着急上小学、上中学,紧接着就去当兵。当兵回来就立马参加了工作。我觉得自己这二十几年过得太快了,走的每一步都很匆忙。我不想我的一生就这么过下去,我想静下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沉默了一会儿,老板开口了。“你说得很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想过你现在所想的事情。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你正在成长。成长是需要过程的。这样吧,你把辞职信先放在我这儿,你什么时候想过来,就把它拿回去。”

“谢谢您能理解我。”

“不客气,我挺佩服你的勇气的!”

(前一天)我神色恍惚地走进了家门,妈妈正在专注地“偷菜”。我打开了电视,眼睛看着屏幕,但是根本记不起电视里面的内容。

我不知道我的2012年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顺!我似乎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干一些什么!我虽然度过了26个年华,但是却一事无成。我感觉自己就快要死了,周围的空气开始凝固。

我注视着自己的双手一既然什么都没有,不如什么都放下吧。仔细想想,我似乎也没什么特长,就是平时喜欢踢球和跑步。我下意识地摸了一下三个月前做完韧带修复手术的膝盖,我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我需要改变,该如何改变呢?该如何让自己充满活力,再次重生呢?

想着想着,我看到了自己的腿和脚。霎时间,我想我既然喜欢踢球,能跑,那我也应该能走,为何不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让自己振作起来呢?我扭头看着腿脚不便的妈妈,随口说了一句:“妈,我想出去走走!”

妈妈一边“偷菜”,一边说:“嗯,去吧。”

妈妈的回答很干脆。我转头接着看电视,片刻,我想到要是我自己走了,妈妈自己在家就会很孤单。平时我去上班,她就在家“偷菜”,我下班了,她还在“偷菜”,甚至在我偶尔起夜的时候,她依然在“偷菜”。我想,我不能让妈妈再这么生活下去了,或许她和我一样需要旅行,她应该和我一样没有出去旅行过吧?我要带她一起走!我要让她也去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

于是我说:“妈,我带你一起走,你去不去?”

“去呀!你想去哪儿?”妈妈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打算去内蒙古草原看看……”

“那你去吧,我不去了!”我的话音刚落,妈妈的眼睛失去了刚才的光芒,变得黯然了。

“那你想去哪儿?”

“我想去西双版纳。”

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她的眼睛只是盯着电脑屏幕,专注于自己的“农场”。我不知道她是真心想去这个地方,还是随意一说。我没有立即答复或追问,而是等了几分钟。

“你说你想去哪儿?”

“西双版纳。”

“你真的想去那儿?”

“嗯,我就想去那儿。”

“好,那就去西双版纳!”

爸爸妈妈没有等到我成年,就已经离婚了。我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从小腿脚就不好,在我的记忆中,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

我以前从来没听妈妈说过想去云南,这是第一次听说。

我虽然没去过西双版纳,但是我知道那里很远,已经快到边境了。我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想去那里,她平时也没有跟我说过。

也许是我平时跟妈妈的沟通太少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如何也不会扯上这个话题,匆忙生活的我们,说得最多的也就是工作、学习,几乎全都是关于我的事情。

“妈妈,你为什么想去那儿?”我问道。

“从小时候我就听说那里特别美,孔雀开屏特别好看,我想摸摸大象的鼻子,感受一下彩云之南的少数民族风情。”

我只是需要一次旅行,至于目的地是哪儿,其实无所谓。而且,我已经问了妈妈,她的回答那么确定,我没有理由不去。

我和妈妈商量着计划,一说就是几个小时,越说越起劲,最后达成共识——徒步旅行,先迈出第一步,路上再随机应变。

我的膝盖还没完全好,心里对能不能完成这次旅行着实没有底。我也不知道这次旅行会有多少磨难,我只知道,我要旅行,妈妈要去西双版纳,+我和妈妈要一路步行去西双版纳,我要改变自己和妈妈的生活,我要实现妈妈的梦想,现在也是我的梦想。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规划好了路线,和妈妈分工购买了我们所能想到的种种装备。同时,我们的兴奋程度也一点一点地上升,跃跃欲试地做着心理准备。

说起来,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过徒步旅行,但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却不陌生。朋友、同事、同学常常聊起,还有网络上,到处都是关于旅行的故事。而身边却鲜有人真的这么去做,反倒是我,在想到后,就着手去实现。也许在那一段时间,我太冲动了。但是我却觉得我做得对,因为我从没有如此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也太需要一场旅行了!过去的26年都是别人为我规划的生活,这次我要为自己而活!无论别人有什么样的看法,我,要坚信自己的想法——走着去西双版纳!P4-7

序言

两个人的长征

当霉运像商量好了一样接踵而至,你会怎么办?他的选择是徒步去旅行,可是把腿有残疾的妈妈留在家里他放心不下,于是他决定推着妈妈一起上路。3359.8公里,100天,他不但完全释放了心中的痛苦,还收获了乐观、感动和爱情。

两个人的长征:推着妈妈到西双版纳看孔雀

2012年11月20日,樊蒙从西双版纳回到了北京。23日晚,记者在樊蒙的家中采访了他。去时樊蒙到车站接记者,走时樊蒙又坚持把记者送到车站。记者推谢时,樊蒙笑笑说:“走走挺好的,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在路上。在路上给人的快乐,讲不明白。”

徒步去旅行:走出去,在路上

2012年是不平常的,玛雅人曾预言这一年会有世界末日、地球消失、人类毁灭;2012年是平常的,因为时光前行,一切却仍相安无事。但对26岁的樊蒙来说,2012年就是他的世界末日。

2月,最爱足球的他在球场上受了伤,膝盖不得不接受手术,手术后,医生说能不能踢球还要观察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确定。紧接着,他和相恋4年的女友分手,曾以为会天长地久的爱情大厦瞬间倒塌。5月,疼爱樊蒙的奶奶去世了,除此之外还有磕磕绊绊的工作,不管怎么努力总无法平顺如常……

这四件事都让樊蒙难以放下,特别是和初恋女友分手,樊蒙说感觉明明走的是康庄大道却突然撞上了南墙,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日思夜想也给不出自己一个答案。

有一部老电影樊蒙百看不厌,那就是《阿甘正传》。在这部电影里,主人公阿甘有一种简单的品质——为了目标一心一意、执着坚持。电影的每一个情节都在樊蒙的心里烙下了痕迹,特别是当阿甘的爱人离去后,阿甘用双腿跑遍了美国。电影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只有忘记以往的事情,才能够继续前行。”

这时的樊蒙感觉自己已到了无路可退的情感极限,他觉得要么像阿甘一样忘记过往走出去,要么毁灭。

阿甘喜欢奔跑,在奔跑中用尽力气获得释放。每当遇到了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樊蒙也喜欢奔跑或者做其他运动直到体力耗尽、累得想起都起不来。这一次,他觉得放下回忆需要更长时间也需要更疲惫,于是有了徒步旅行的想法。

初有这个想法时,樊蒙仍有两件事放心不下。首先是工作,他本想带着公司的任务,一个人徒步到内蒙古大草原,来回15天,工作和旅行两不误。更重要的是妈妈,樊蒙的妈妈寇女士因为幼年时的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无法行走。10年前樊蒙的父母离婚后,他就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照顾妈妈。因为母子俩的关系很铁,樊蒙常常用“大妞儿”来称呼妈妈。

如果一个人走出去,大妞儿怎么办?

7月8日,樊蒙第一次跟妈妈提出想徒步去旅行时,寇女士并没有太当真,她笑着对樊蒙说:“那你得带上我,我打小儿就有个梦想——到西双版纳去看孔雀。”妈妈的话却激起了樊蒙新的想法。既然不放心大妞儿,不如干脆带上,但是带大妞儿去西双版纳就不可能15天来回了,樊蒙决定干脆辞了工作和回忆做一次更彻底的告别。

“我要去西双版纳,带着我妈,带着我的蝴蝶,用我的腿,好的,就这么决定了!”7月8日午夜,樊蒙把微博的签名改成了“我要去西双版纳”,也发出了第一条关于这次旅行的微博。

第二天上午,他辞了工作,准备出发。知道了儿子的决定后,寇女士有些意外和惊讶。可是,她听从了樊蒙的安排,没有责怪和不满。从三四岁开始,没有轮椅高的樊蒙就开始为她推轮椅了,在寇女士眼中樊蒙是个懂事的儿子也是个成熟的男人。很多东西,他心里有数。

“手电、清凉油、匕首、消炎药、帐篷、洗漱用具、换洗衣物……还需要什么别的东西吗?”7月10日,樊蒙在微博上列出自己准备的东西。

7月11日早上6点,和每一个早上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同,樊蒙和妈妈关好煤气、电源,最后落锁,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家。53岁的寇女士有些按捺不住的欣喜,这是她大半辈子以来第一次旅行,她特意戴了墨镜、遮阳帽,还穿了遮阳衫。两岁的小狗蝴蝶,摇着尾巴,也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上路了,只有樊蒙心情凝重。

寇女士并不知道,除了旅行的一些必备物品,樊蒙在出发前悄悄买了5份意外伤害保险,受益人都是她。樊蒙说:“如果真的发生危险,我一定要把她救下来,还要让她日后的生活有保障。”

从北京到西双版纳的景洪市,樊蒙的手机导航显示全程3359.8公里。对寇女士来说,这是一次圆梦之旅。西双版纳在她的记忆里是个遥远神秘又美丽的地方,从儿时第一次读周总理和傣族同胞一起过泼水节的课文时就留下了魂牵梦萦的记忆。而对樊蒙,去哪里并不重要,他要的只是走出回忆的羁绊,在路上。

在路上:“别人”和风景都在改变

走出去之前,樊蒙对“别人”的基本认识有些偏差。他以为出门在外,最大的危险是“别人”,为此他特意带了匕首也牵上了蝴蝶。可是,走出去之后,他发现“别人”并不是他想的那样。

在一个路边的小加油站,樊蒙第一次向“别人”提出了给手机充电的求助,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痛快地答应了,还坚持送了樊蒙母子两瓶水,这让樊蒙觉得心里很温暖。

继续前行,樊蒙发现好心人越来越多,有为他灌绿豆汤的老板娘、送新鲜瓜果的网友、送围巾的司机,帮他推车的热心人……很多人被他的孝行感动了,可是樊蒙说:“本以为路上坏人多,出来之后却发现都是好人。大家说我感动了他们,其实是他们感动了我。我就是带我妈出来玩儿的,正是他们的爱心给了我力量,让我更有信心坚持走下去。”

樊蒙母子上路十几天后,有媒体开始注意到他们,通过媒体的报道,更多人认识了在路上的这对母子。西双版纳旅游局知道了消息也特意打来了电话,愿意为他们免费提供机票和食宿帮助他们圆梦,樊蒙母子推谢了好意。

之后,想帮助他们的好心人更多了,除了给樊蒙母子送吃的、喝的和纪念品,直接给樊蒙母子送钱的也不少。有一次,一辆车从樊蒙母子身边开过后在不远处停了下来,认出他们的车主取出厚厚的一叠钱塞给樊蒙,少说也有三五千,樊蒙赶紧推辞,妈妈也连连道谢,双方互相推让了许久,车主才把钱收了回去。

一路走下去,不但没有遇到什么坏人,反而是好人无数,这让樊蒙对“别人”的印象有了颠覆性的改观,除此之外,他眼中的世界也正在改变。

自从在路上,樊蒙开始摆脱了夜不成眠的困扰,白天走得筋疲力尽,到了晚上一躺下来很快就会沉入安心踏实的睡眠。偶尔凌晨醒了,樊蒙就爬起来,静静地坐着,想那些心事,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天色一点点地亮起来,朝霞慢慢浮现,开始有了欢快的鸟叫虫鸣,公路上的汽车多了,太阳懒洋洋地爬起来,然后越发明亮,气温渐渐升高。这时候,有人农耕,有人在路上行走,忙碌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樊蒙的心情也跟着舒畅开阔起来,有些东西你本以为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

叫醒大妞儿,出发上路。

在改变:从为了忘记到想要记住

对樊蒙来说,这场旅行,就是为了忘记。

一路走下去,他的体重从出发时的160斤到西双版纳时已经降到120斤,樊蒙说:“就是那么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瘦了。”对他来说,和体重一样不知不觉减轻的还有那曾压住他的四座山一样沉重的回忆。

刚上路时,樊蒙的速度时快时慢,主要因为疼痛。第一天走下来,全身上下肌肉都是酸疼的,关节、肌肉还有脚底特别胀。从第二天中午开始脚底就开始起泡了。之后的近20天里,他的两只脚一个泡套着一个泡长,没有停歇过,最后,半个脚掌全是泡,可是为了忘记,樊蒙觉得这点身体上的疼痛比起心里的疼来根本不算什么。妈妈看着樊蒙特别心疼,可是她却无法说服樊蒙停下来。“车把不在大妞儿手上,走不走由不得她。”樊蒙笑着说。

从北京到西双版纳,因为走错路和修路绕行,他们实际上的行程远不止手机导航显示的3359.8公里。整个行程,樊蒙和妈妈搭过三次车,第一次是因为轮椅的车胎爆了,第二次是因为有朋友请吃饭盛情难却,第三次是贵州的一段国道,正在修,路上都是巨石,轮椅根本无法推动,三次搭车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100公里。

尽管这段路对整个旅行显得微不足道,仍旧让樊蒙很懊恼,三次之后他再也不肯搭车了。可是,他们走的不是一路平坦的高速公路,遇上不好走的路怎么办?

妈妈的体重加上带的行李物品足足有300多斤,樊蒙说:“遇上大坡推轮椅特别吃力,常常推几十米就没有力气了。”这时,他就找来石头垫住轮椅的轮子稍稍休息一下,然后再推几十米停下来休息,这样的举动常常在上坡时重复数次。为了确保妈妈的安全,樊蒙在轮椅的两侧系了一根绳子,绳子围成圈套在他的脖子上,这样即使轮椅不小心没稳住,也会拖住樊蒙,不至于让妈妈受伤。

樊蒙要求自己每天走够60公里,旅行中除了一次轮椅的轮胎坏了,最长的停顿是樊蒙生病。那是走了40多天的时候,在贵州,樊蒙烧得温度很高,整个人头重脚轻。但他混沌的脑子里仍然有个固执的想法:不管病得多重,第三天必须上路。就这样,第三天,病还没好的他支撑着陕虚脱的身体走了十几里地。

过了20天后,樊蒙脚上的泡不长了,他越走越快也越走越快乐。随着对那些回忆的释然,他开始对美景有了期盼,只要每天能在途中看到一次美景就会觉得很兴奋。越靠近西双版纳,那如梦如仙的美景更是让他们心旷神怡。

要记住: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收获

10月18日中午12点47分,樊蒙在他的微博中写下:“我们到了!”这标志着此次旅行终于圆满修成正果。

10月12日樊蒙母子进入西双版纳境内,受到了盛大而隆重的欢迎,西双版纳旅游局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傣族服装,樊蒙被授予“感动西双版纳形象大使”而寇女士则被授予了“最爱西双版纳荣誉大使”。妈妈激动得频频落泪,倒是樊蒙显得很平静。

妈妈的目的地要到了,而对樊蒙来说,此时,所有的压力已经得到了完全的释放。樊蒙说:“最后的几天走得很慢很慢,因为心中是那种尽兴了的感觉。思想完全松懈下来之后就觉着累得要命,困得要命,走不动了。”

10月18日到达景洪市后,母子俩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幸福又美好的时光。樊蒙徒步推着妈妈到西双版纳也受到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佩服他的坚持,有人称赞他的孝心,还有人真心地追随。

对寇女士来说,真实的西双版纳比梦里想的还美,还动人。只是她很遗憾虽然去了孔雀园,却因为时节不对,没能看到孔雀开屏。而对樊蒙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内心的平静和成熟。“不管怎样,这次旅行让我不再浮躁,即使再有困惑绕身,也一定会心向乐观。”

肖然  (原《婚姻与家庭》杂志编辑)

书评(媒体评论)

也许是上帝无法亲自跟我们在一起,所以他创造了母亲。对妈妈真正的爱,不用在嘴上,甚至都不用在心里,而是在路上。因为一路走来,你会发现,陪伴才是最好的孝心。祝福樊蒙,祝福樊蒙妈妈。——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董事长,杨石头

在城市里打拼,常常以为成功是自己的唯一渴求;樊蒙告诉我们,推着妈妈在路上,爱、体验和分享才是心底最真的声音。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许川

在这个飞机、高铁与汽车横行的时代,步行已成为一种时尚。一里二里叫遛弯,三里五里叫锻炼,三十五十里叫徒旅。然而,当80后的年轻人樊蒙,手推着身体残疾的母亲要从北京徒步西双版纳时,一种简单的时尚却因为这个距离的超级放大而升华了。

这是一个让我听到后最振奋而感动的故事,因为它发生在这个时代!——专注公益的热心人士,付仁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8: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