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年幸福的源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何向东//邱竹//潘顺照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何向东、邱竹、潘顺照主编的这本《青年幸福的源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内容由十个专题构成,以“人”为切入点,从人的人生责任与担当入手,将青年德与行的人性基础——人的本质、属性、变化及其引导,青年德与行的行动实践——做人、学习,青年德与行的回报主题——求助、感恩等问题娓娓道来,最后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做了总结性思考。书中内容直面青年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是广大青年人生路途上的良师益友。

内容推荐

何向东、邱竹、潘顺照主编的这本《青年幸福的源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致力于青年朋友德性与德行发展导向的探讨,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体现,也是青年发展的实践问答。

《青年幸福的源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作为面向青年、促进青年发展之作,向青少年朋友提出诸多人生发展中的复杂问题,为青年朋友提供了许多人生选择的多向思考。

目录

第一讲 德性与德行的关系

 一、德性的内涵及其演进

 二、德行的内涵及其考察

 三、解决德性与德行矛盾

第二讲 人生的责任与担当

 一、人生责任与担当的原因

 二、人生责任的基本内容

 三、担当人生责任的保证

第三讲 人的德性及其变化

 一、解读人学坏易学好难的价值

 二、人学坏易学好难的原因

 三、人学坏易学好难的易位

第四讲 “嘴和手”及其管理

 一、“嘴和手”的象征意义

 二、“嘴和手”的自律管理

 三、“嘴和手”的他律监督

第五讲 人与兽及其辩证法

 一、人与兽问题的提出

 二、人与兽的质性规定

 三、人与兽的辩证关系

 四、人与兽优缺点的变化

第六讲 做人的底线道德

 一、底线道德的内涵及特征

 二、底线道德的基本内容

 三、底线道德的价值分析

第七讲 科学的感恩实践

 一、感恩实践及其模式

 二、科学感恩实践的现实意义

 三、科学感恩实践的伦理要求

第八讲 青年的自学成才

 一、自学成才的内涵

 二、选择自学的动因

 三、创造自学的环境

第九讲 饮酒及其道德原则

 一、酒的性质和饮酒的原因

 二、必须坚持的酒德原则及其违背表现

 三、能否遵守饮酒道德原则原因分析

第十讲 正确的现代婚恋观

 一、正确婚恋观的现实意义

 二、正确婚恋观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讲 墨子义利观之考辨

 一、墨子“义”之考辨

 二、墨子“利”之考辨

 三、墨子“义”与“利”的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一)正确处理感化与惩罚的关系

使人学坏容易学好难易位的第二大对策,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恩惠与惩罚的关系,它是让人变学坏容易为学坏难、变学好难为学好容易的基本保证。因此,这就要求针对人性的本质特点,施以教化,使其减恶增善。教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感化,二是惩罚。要使其收到较好的效果,必须坚持恩威并举、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不可厚此薄彼,甚至是偏废一方。

感化是教化人的道德手段。《西游记》中的唐僧,面对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帮善恶皆有的徒弟,主要的教育内容、途径和目的是:用佛经为教材,实践为课堂,针对其恶性施以教育,使之减其恶性,增加其善性,达到使之成人、成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需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和身心健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进而达到感化的目的。我们教化人的工作也应该是这样。其教育内容、途径和目的是:针对人性的弱点,施之以文化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并结合别人和自己的人生实践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进行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使之懂得人性弱点及其对人生的危害性,知道人性的善及其对人生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让人自觉地去克服人性弱点,增加人的善性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应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受教化人的不断增长的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样,我们的感化人的工作才会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惩罚是教化人的强制性手段。前面已说过,人性的弱点与生俱来,在一定意义上讲,有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而要克服它又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而且,教化人的工作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正如《西游记》中的唐僧教化孙悟空,唐僧要是没有“紧箍咒”的绝招,早就被孙悟空打死几次了。因此,对人的教化,仅靠说教和感化这一手段就想让人自觉地去克服人性的弱点是不现实的,还必须辅以惩罚的强硬手段,否则,那就只能是一种不符合育人规律的幻想。惩罚的内涵是:第一,处分、不给褒奖、语言批评等方式。这一方式对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都适用。第二,法律处罚,包括行政处罚和刑罚处罚等方式。这种方式只能对司法机关适用。在教化人、减少人性弱点、增长人性的过程中,还是要借鉴《西游记》唐僧使用“紧箍咒”的成功经验,奉行“黄荆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人”的古训,对那种经感化教育都恶性难脱、善性难增的人,尤其因恶性使然而经常犯错误,甚至不遵纪守法的人,就应按照道德和法律的基本要求,毫不手软地施之以“紧箍咒”和使用“黄荆棍”,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化效果。

(三)正确处理正人与正己的关系

使人的学坏容易学好难易位,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正人”与“正己”的关系。正人,即教化人脱离恶性,增长人的善性。正己,即作为教化人的人,首先自己要自觉地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增长人的善性。这是因为教化人脱离人性弱点,增长人的善性,主要是依靠家庭、学校、社会及教育机构来实现的,其教化效果的好与坏,与教化人的人的德性与德行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正人先正己,就应是教化人的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这是让人的学坏容易与学好难易位的根本保证。

既然教育人的德性与德行在让人学坏容易与学好难易位的教育活动中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人之父母、人之师长、矫正人的不良行为之人,就应当自觉地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加强自身的德性与德行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西游记》中的唐僧理应成为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唐僧是肩负教化人的重任来到人世的,因此,他从小就有着与别人不同的学习佛经的自觉性。通过对佛经的学习,他树立了对佛经毫不动摇的信仰,从而养成了自始至终践行佛经的自觉性。当然,应当承认,从表面上看,他似乎除了会念紧箍咒外没有什么别的本事,而且还有是非不分之嫌。但从本质上看,他绝对是教化人的高手,不但重视言传。更是重视身教。他在带领孙悟空、沙僧、猪八戒、龙王三太子西去取经的艰辛历程中,从来没有动摇过对佛经的信仰,要求徒儿们做到的,他自己首先不折不扣地做到,真可谓是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由于唐僧对佛法的虔诚,经过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使徒儿们由恶变善,由兽变人,由人成仙,然后成为佛。总结唐僧成功人生的秘诀是:学习佛经,信仰佛经,践行佛经,心中有佛,从不动摇。借鉴唐僧的经验,作为当代合格的肩负历史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就应当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社会公德修养和家庭道德修养,自觉地学习和践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信仰,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在人生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表里一致,正己正人。如果是这样,不但我们自己会有成功的人生,而且我们的“徒儿”们也会减少恶性,增加善性,由人变“仁”。

P24-26

序言

为了青年的发展

青年强,民族强;青年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

教育好中国青年,就是在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基!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乾坤的如此顺序启示了先德后物、以德载物的道理,这对中国人“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的传统奠定了重要影响。《论语》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个说法中就涉及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及其协调的关系问题,涉及人的德性与德行的人生修养主题。基于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影响,此思想也影响了中国人有关人之为人的认识与行为。因此,可以说,本书致力于青年朋友德性与德行发展导向的探讨,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体现,也是青年发展的实践问答。由此可见本作立论历史与现实上的合理性。

青年时期是人生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疾风骤雨”的时期在学术上有“心理断乳期”“反抗期”“叛逆期”等众多的形容。因此,关注、探讨这个时期的德性与德行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作为面向青年、促进青年发展之作,向青少年朋友提出诸多人生发展中的复杂问题,为青年朋友提供了许多人生选择的多向思考。我作为一位先读者,认为本书是青年朋友人生行走路途中选择方向与路径的“良师”,是青年朋友的德性与德行成长的“益友”。同时,也是人生幸福的不竭源泉。由此可见本作编写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

写书不是很难,难在有新意。本作由十一个专题构成,书中内容直面青年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现象、复杂认识,从分析青年的德与行的辩证关系入手,探讨青年的人生责任、做人、做事、学习、婚恋、聚会等问题,最后根据墨子的义利观总结了人生正确的价值追求,主张和讴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提供了可操作的人生价值导向。这样的例子在本书中非常多,可见本作在继承与创新上的可贵性。

出版的书很多,但耐读的书不多。本作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作者身临其境的体验、发自内心的感悟,比如关于婚恋的策略建议,这样的真切性是难得的。更难得的是,作者用通俗易懂的风格、生动活泼的刻画、妙趣横生的语言将青年人生发展中的德性与德行的问题娓娓道来,比如关于人性问题的阐述,没有那种书本化、说教式的气息,因而让本书耐读。可见本作学理与操作上的可读性。

一个问题的解决,会引发更多问题。人生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青年的问题更是复杂。要对青年的人生作出人人都满意的回答是不可能的,而且提出思考、解答这些问题,自然会引发更多关于这些问题的关注、思考。同时,本作关于人性基本问题的认识、对青年德性与德行的修养建议等观点还值得商榷。可见本作存在的遗憾性。

如果你——无论是青年人,还是青年的朋友——在你读书发闷时,我建议你拿起这本书来,它或许能够给你解闷,如不信,试试看。是为序。

唐智松

2013年12月28日于西南大学

后记

《青年幸福的源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就像缙云山下的一支歌,唱出了对真、善、美的爱恋之情,唱出了对假、丑、恶的憎恨之意,唱出了对青年人的关爱之心。歌至深处生新情,修养德性不能停。意欲人生出硕果,须揽人间好德行。实践追求乐就到,心情愉悦似瑞雪。只要人们践行之,幸福生活伴你行。

该书作者有:邱竹、潘顺照、邱永模、曾馨、刘玉芝、林海丽、邱德胜、姜丽、表永一、杨冬辉、赵连忠、李斌。

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名师何向东作为主编,始终是虚怀若谷,严把书稿质量关。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有关资料。唐智松作序,并对书稿中的不足与疏漏作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刘玉芝校对书稿,邱竹统稿。出版社责任编辑杨景罡、曾文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特别应当提及的是重庆巴南区民营企业家黄林总经理,在对该书的顺利出版作了经费上的资助。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该书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与党的方针政策是一致的,既符合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又符合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作者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与不足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对书中的错漏与不足提出批评指正。

邱竹

2013年12周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