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博览》是读者出版传媒着力打造的文摘读物,月发行近三十万,拥有忠实的读者群,以及读者出版传媒良好的推广资源。老年博览杂志社编写的这本《人生从60岁开始(老年博览2013年度精选)》荟萃《老年博览》2013年度文章精华,是市面上少见的老年文摘选本,涵盖文史社会、情感哲思、权益维护、养生保健等方面,为老年读者所喜闻乐见。本书提倡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本致老年朋友的正能量书。本书设计贴心,大开本、大字号,阅读更轻松,可珍藏,可馈赠,是敬献长辈的首选文化礼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生从60岁开始(老年博览2013年度精选)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老年博览杂志社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老年博览》是读者出版传媒着力打造的文摘读物,月发行近三十万,拥有忠实的读者群,以及读者出版传媒良好的推广资源。老年博览杂志社编写的这本《人生从60岁开始(老年博览2013年度精选)》荟萃《老年博览》2013年度文章精华,是市面上少见的老年文摘选本,涵盖文史社会、情感哲思、权益维护、养生保健等方面,为老年读者所喜闻乐见。本书提倡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本致老年朋友的正能量书。本书设计贴心,大开本、大字号,阅读更轻松,可珍藏,可馈赠,是敬献长辈的首选文化礼品。 内容推荐 《老年博览》杂志是读者出版传媒专门为中老年朋友创办的综合文摘刊物,以内容充实、格调淳朴、设计精美而深受读者青睐,在全国历届老年期刊评奖中曾获百余奖项,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十五省优秀期刊。 《人生从60岁开始(老年博览2013年度精选)》荟萃《老年博览》2013年文章精华,分别收录老年人最喜闻乐见的文化时代、情感哲思、权益维护、乐活养生等内容,兼具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是一本中老年人晨、午、夜都想要阅读的贴心书。 《人生从60岁开始(老年博览2013年度精选)》由老年博览杂志社编写。 目录 代序 活到90岁你就赢了 时代人物·谱写世纪的传奇 怀仁堂的学生们 曼德拉:闪耀人性光辉的一生 朴槿惠:嫁给韩国的女人 茅于轼:三十余载如一梦 海伦·斯诺:真正到达并记录了延安的人 八旬老人,带领“旅行者”飞出太阳系 讲故事的人 三位老者一堂课 “中国好人”余法海:为142位烈士找“家” 卖菜阿嬷的慷慨人生 将中国美食做到美国的江孙芸 郑洪升:80岁的“微博控” 体操奶奶:我的梦想我做主 罗美珍的世界 关伟峰独自骑车去拉萨 文史纵览·岁月深处的光辉 一份绝密情报促使红军长征 从三大战役看双方统帅 孙中山最后的日子 解放战争前夜的一次战略飞行 揭秘开国大典前天安门扫雷行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哪些国家“欺负”过中国 谁画进了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来信 邓颖超亲述:当总理夫人其实很难 朝鲜战争停战那一天 国务院机构改革30年:那些消逝的部委 出任新中国首任部长的四位民主人士 中国人是怎样过上双休日的 开国功臣的“忘年恋” 房产税:中国古代已有之 人间真情·花甲之年懂爱情 欠爹的一场电影 祖母的留言牌 “电梯爷爷”的纯手工爱情 八吊钱,一世情 那三个台湾老人 父亲那么老了,我还那么小 花甲之年懂爱情 42个人,共圆一个美丽“谎言” 三次幸福感 乐活指南·人生成淡两由之 世界上没有好玩的景点,只有好玩的人 在微饥中惜福 一点盐 藏住心的买卖 逍遥 像植物一样睡觉 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 理想社会应该是所有人爱所有人 人生咸淡两由之 我俩的田园生活 卖房也要去周游世界 “拼老”也快乐 老人不是包袱 100岁的奶奶不灰心 信息宽带·养老应该知道的事 养老靠谁 我能要求已经被人收养的孩子赡养吗 地方养老新招 老人投资理财注意啥 《权益保障法》解读 失独后,财产纠纷怎么办 老人应该如何订立遗嘱 意外伤害维权,老人防五陷阱 养生保健·学会当自己的医生 顺应自然,春宜养肝 春困,常揉“自醒”穴 春末夏初注意疾病的预防 四种食物抵御花粉过敏 学会当自己的医生 转基因食品八个疑问 “八个调节”控血糖 降压保健操 夏日六节气养生之道 夏季补钙正当时 选对食物,清凉一夏 养心护阳夏三月 夏秋之交须防病 秋季养生“七要” 养肺澜燥正当时 如风骤来之疾:中风 专家支招应对雾霾 痛细胞自述 冬日起居养生八字经 中老年人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病六对策 糖尿病患者冬季应注意护足 远离老年抑郁症的困扰 试读章节 胡锦涛“爱提问” 从2002年12月26日,中南海集体学习开始了第一节课。当天下午1:30左右,一辆黑色小车在警卫们的引导下,缓缓驶进中南海大西门。车上并排坐着一位身材高大、颇有儒雅风度的青年人,以及一位白发皓首的长者。 这位青年人就是周叶中,时年39岁,如今已是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比较宪法研究中心主任。而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则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国宪法学泰斗,时年73岁。 周叶中是我国著名的宪法学家,他编写的《宪法学》教材哺育着成千上万的青年。当天距离正式上课还有一刻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走进怀仁堂,老远就向许崇德和周叶中招手示意,连声喊“老师好”。 周叶中早在1984年,就同恩师许崇德有过往来。“当时我是何华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一天许教授来访,我们就认识了。这些年来,他像指导自己的学生一样指导和提携我。许老也是我一位难得的恩师。” 让周叶中倍感亲切的是,温家宝称呼一同前往的许崇德教授为“许老”。温家宝走近后,紧握着他的手,说:“我们今天来听你的课,都是你的学生。”胡锦涛随后迎面走来,首先与许崇德握手,还讲起了许崇德对宪法的贡献。 课程原定于下午2点开始,但九个常委和其他一百多名听课者1点50就到齐了。胡锦涛提议提前讲,争取让教授们多讲一点儿。刚开始时周叶中还有点紧张,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我讲了一会儿,很快就进人老师的角色,也没在意下面坐的是多大的领导,一点也不紧张了。” 这是中南海集体学习的第一堂课。许崇德曾参与制订“54宪法”和“82宪法”,是宪法学泰斗;而周叶中24岁就成为中国宪法学学会最年轻的理事,代表法学界的新生力量。 周叶中回忆称:“讲稿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多遍,还熬了几个通宵,司法部领导也经常加班到深夜。几轮试讲的时候,至少有十几位部级领导和专家来听。这些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对我们有很大帮助。而且也能看出,这些课题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似乎有着惊人的巧合。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一堂课,都是在当届一中全会闭幕一个多月后开始的,学习的内容均与法律有关,都邀请了法学专家来“授课”,所谓“先学法而后治国”。 相比习近平总书记喜欢做“主持人”,前总书记胡锦涛则“爱提问”。尽管已有将近十年,秦亚青教授仍清晰地记得他当时在中南海讲课的情景。 这位外交学院的常务副院长,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我们从2003年10月开始准备讲稿,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大家一起商量,开过几次研讨会。”当时他是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世界格局和我国的安全环境”一题的主讲人之一。 “2004年2月2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宇燕研究员每人讲了45分钟。”秦亚青说,“讲课结束后的讨论中,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第一个提问,询问有关金融安全的问题,我们分别给予了回答。学习结束后,胡锦涛同志又和我们就这个问题单独进行了探讨。”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的确定,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类是高层领导亲自点题;另一类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等相关课题组人员根据当前热点问题进行筛选并报批。“人员筛选和邀请一般都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相关人员负责,最高领导人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要求的。”熟悉中南海集体学习内幕的吴稼祥说。 一般来说,每次集体学习时间在120分钟左右。通常由两位讲师联合授课,年龄结构上“老、中、青”兼备,主要集中在45~55岁之间,且多是研究所研究员与大学教授的组合。每位讲师按照既定计划各讲40分钟,之后30分钟用于讨论和提问,最后环节由总书记总结发言,再宣布学习结束。 P7-9 序言 活到90岁你就赢了 文/克里斯托弗·万杰克 有一句笑话是这样说的:“活到100岁的诀窍就是活到99岁。”99岁和100岁差得并不远,一旦你过了80岁,你患癌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85岁以上的人很少患心脏病,所有健康方面的主要障碍都在90岁时被一扫而空,活到90岁,你就赢了。年龄的增长并不会导致疾病,对身体的滥用才会致病。照顾好自己,你就很有可能经历一个没有疾病的衰老过程。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专家研究发现,百岁老人中有超过30%的人觉得他们的身体状况非常良好,超过40%的人觉得自己很健康,20%的人觉得自己身体不错,只有2%的人比较虚弱。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家庭医生,也认为自己不需要。哈佛大学教授皮尔斯认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活到90岁的基因,只不过这些百岁老人可能早期在抵抗疾病方面有些优势。 衰老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一些人更容易患上妨碍他们长寿的疾病并陷入不良境况。影响人体健康的三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脑卒中(脑中风),它们大多会在30岁到60岁时发病,这和基因存在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即使你父母中有一位因为某种疾病而过早去世,你也不要认为自己注定会死于同样的疾病。的确有几种基因异常会在成年时导致几种特定的癌症或其他疾病,但通常是由于生活方式问题(如饮食、锻炼、受毒素侵害等方面的问题)带来的疾病。 影响长寿的主要因素是嗜烟、酗酒、接触到有毒化学物质、长年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肥胖等,如果你可以避免这些,就很有可能健康地活到90岁甚至100岁。每天坚持锻炼,可以增强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这些都是可以使你远离某些疾病的关键因素。合理饮食,也可以极大地降低你患上以上提到的三大疾病的风险。不同种类的蔬菜,能够保证身体摄取各种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中的纤维素能增强细胞功能,帮助代谢物正常排泄。脂肪堆积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低脂食物可以保证血液循环的畅通,不产生脂肪堆积。大量的动物蛋白(如牛肉和猪肉中的动物蛋白)会将钙元素从骨中滤去,使骨质易碎。但是,适量食用肉类是有益的,素食主义者并不比稍微吃点肉的人更长寿。 此外,听力和视力减退,也和糟糕的健康状况相关,而不是由于年龄增长的缘故。老年性耳聋是指年纪大时的听力丧失。中耳内可以随外界声波振动的听小骨,在60岁以后开始明显地出现功能衰退,高频音调听力的减弱可开始于30岁,低频音调听力的减弱可到60岁才开始出现,男性听力的衰退速度是女性的两倍多。听力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你可以推迟衰退的到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听过大的噪声。专家说,年轻的一代将会在他们50岁时遇到听力问题,罪魁祸首就是噪声——耳机中的噪声,酒吧和音乐会上的噪声,无数汽车、割草机、鼓风机和其他现代工业化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能源设施发出的噪声。已经有医生声称,大多数男性在他们40岁的时候,听力已经下降到了60岁人的水平。 眼睛也会受到损伤。几乎每个人在40岁以后,都会对聚焦近处的物体感到困难,70岁的时候会觉得读报纸的纤小印刷字有困难。眼睛的不良状况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幸运的是,这是可以预防的。各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与糖尿病有关的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也不断增长,如果不治疗的话,它们都会在早年使病人失明。高血压也可以加重眼睛的压力,使视网膜中的血管功能减弱。 因衰老而自然死亡,或许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好方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