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阳明心学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金灶沐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懂阳明心学,强大自我内心,洞悉世事人心,挣脱生命束缚,开启终极成功智慧。

参透心学智慧,强大自我内心,洞悉世事人心,挣脱生命束缚,获得人生精彩。

读完这本由金灶沐编写的《王阳明心学智慧》,孤独、苦闷、烦躁、失落都再无法干扰你,一切都将变得顺利。

内容推荐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金灶沐编写的《王阳明心学智慧》以通俗化的语言分别从人生处世,立志,治学,磨难等角度全方位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并点缀作者在解读王阳明心学时的心灵感悟。针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心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失落、不安等问题,《王阳明心学智慧》给出了一张张神奇的心灵药方。

读懂阳明心学,强大自我内心,洞悉世事人心,挣脱生命束缚,开启终极成功智慧。

目录

第一章 心力

第二章 胸怀

第三章 立志

第四章 实践

第五章 自控

第六章 自省

第七章 包容

第八章 静心

第九章 磨炼

第十章 智慧

第十一章 真诚

第十二章 行孝

第十三章 读书

第十四章 管理

第十五章 修养

第十六章 人生

试读章节

自古以来,圣人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王阳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说出了“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深刻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心学。因此,我们不能小瞧自己的内心,它既充满着人类最真实的渴望,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力量。

人人都拥有的巨大能量——心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的妹夫兼得意门生徐爱问王阳明:“只在心中探求至善,恐怕不能完全阐明世上万事万物的道理吧?”对此,王阳明回答说:“心就是天理,天理都在心中,世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

“心即理,心外无物”,这就是王阳明所创的心学的核心思想。王阳明和朋友就“心外无物”这个问题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一天,王阳明和一位朋友游南镇,朋友指着岩中的一棵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见,在王阳明看来,世界上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答案。正如他在《咏良知》一诗中写的:“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因此,“心”成为一种巨大能量的象征。亦如美国著名作家露易丝.海在书中写的那样:“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友谊、美妙的职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成功。首先我们要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然后释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和生活方式,深入内心去感受这种力量,因为它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愿意把生命交给至高的爱和支持我们的力量,就将拥有成功并充满爱的生命!”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一致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不同程度地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使得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但如果人的心理在某种特别的情况下处于特定的状态,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便能够被激发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一个运动员的握力经测量为100磅,他在常态下调动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针突破100磅。一个高明的催眠师将这个运动员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意识状态,然后告诉他:“你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连你自己也会吃惊。”当运动员在深层意识状态里接受这个观念后,再一次测量握力时,他非常轻松地使指针突破了110磅。

在整个过程中,催眠师并没有给他增添外界的实际力量,更没有给他服用兴奋剂等违禁药品,只是将他导引进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让他心灵深处的意识接受他拥有强大力量这一观念,就让他把自身的潜能大幅度地发挥出来了。实际上,那种强大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存在于他的心性之中。

由此可见,只要人们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干扰,就能让真正自我的力量——心的力量显现出来。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强大的人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现在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名利、地位这些身外之物,忘记了自己的心也需要一种高度。许多时候,人们把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成功的学问当作让心灵强大的法宝,疯狂地实践它们,却收效甚微。因此,人们时常疑惑:为什么我天天读《卡耐基》还是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为什么我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我日夜学胡雪岩却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这些大人物的模仿只学得其形,而未学得其神。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和那些大人物一样的心路历程,仅仅模仿他们的行为是没有用的,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心”的重要性。

所以,人们在处理一个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个身心全部投入,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于问题本身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找出答案,帮助我们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

重返童心,找回真实的自己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然而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昏暗模糊了……现在,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知返回到自己的内心探求,那么,你所说的善恶的起因、真伪的分辨,舍弃了自我的良知,又将如何体察呢?

只有把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清除,让本心恢复纯明,才能真正激发心的巨大能量。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归到初临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也就是让人们重返童心,做回心灵上的儿童,这也是李贽在王阳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说”的基础。

关于童心,继承了王阳明思想的明代哲学家李贽首先作了如下解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在他看来,所谓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那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是不掺杂任何虚假的纯真,是人内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间萌动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压制了。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4: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