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小砚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小砚编著的《山寨》介绍了:3个山寨志愿者,从250块钱开始,在震后的汶川,建起7所帐篷学校和1所幼儿园。有热血也有辛酸,被驱逐过,挨过饿,有现实的窘迫,也有理想主义的诗意情怀。特殊时期的一段乌托邦岁月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那些人和事,依然在这里。

内容推荐

《山寨》根据张小砚的真实经历成书。《山寨》的山寨志愿者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五花八门……因为汶川大地震,大家跟打了鸡血一样,热血沸腾地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了汶川。当正规志愿者们纷纷陷入抑郁需要心理干预之时,山寨志愿者们却和张小砚一起,正满怀激情地投入一场“大游戏”,并纷纷进入了自己的角色设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追逐、达成一个个救援目标……。

目录

第一场

 引子

 1.感谢老天不杀之恩

 2.献爱心也得拼财力

 3.以打群架的热情去赈灾

 4.这腔热血要卖与识货的

 5.从二百五开始

 6.姑娘,你就从了吧

 7.鸡也有了蛋也生了

第二场

 8.水利派和教育派

 9.你怎么是个女的?

 10.阿亮,你到底是不是个神经病?

 11.情到用时方恨少

 12.你才是难民

 13.两只蝴蝶

 14.守信

 15.你们没资格

 16.这女孩,够劲!

 17.张飞的爱招架不住

 18.我其实是个卧底

 19.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

 20.壮士,请把箱子扛上

 21.“刘一刀”的猪头肉

 22.叛徒又回来了

 23.以后会有一棵树

 24.我在汶川等你

第三场

 25.可能不是因为猪

 26.流寇的计划

 27.赈灾还要许可证

 28.年轻人就是爱冲动

 29.编号N0.1

 30.心情复杂的一天

 31.一种叫团委书记的女人

 32.我一个人忽悠不来

 33.真想给她一锅铲

 34.请大家酌情相处

 35.不要和小三同行

 36.没有物资就不要当老师

 37.陌生人的信

 38.我们不想被招安

 39.他们会不会抢我们做老婆?

 40.冲突的导火索

 41.拍你个锤子

 42.别打我,我是记者

 43.我们是高山上的羌族

 44.还唱悲伤的歌

 45.梁子算是结下了

 46.他们没有心,吃了防腐剂

 47.信不信我打得你妈都不认识你?

 48.肱二头肌就是说服力

 49.队伍越来越复杂了

 50.请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51.到底是情不可却还是情不自禁?

 52.一句道歉就有那么重要!

 53.警察叔叔送来一个妖孽

 54.黑马王子

 55.进驻草坡乡

 56.激烈的肢体交流事件

 57.你把孩子教傻了

 58.没人会惯着你

 59.有人想谋反

 60.谁愿意出头?

 61.张莉被赶走了

 62.一碗水见人情

 63.爱是无形之物

 64.认真了你就会哭

 65.锅都被猴子抢走了

 66.出门遇见鬼

 67.每平方厘米都是国家机密

 68.操蛋的证明

 69.只想一觉睡到地震前

 70.阿亮当了逃兵

第四场

 71.码头村的危机

 72.帐篷学校也要维稳

 73.我们就是乌合之众

 74.老村长讲话洋气的很

 75.你必须有一颗铁打的心肝

 76.你慢慢走,我们给你唱歌

 77.收复直台村

 78.一次特殊的聚餐

 79.周胖乡长御驾亲征

 80.满血异地复活

 81.刘大人为民除害

 82.一山不容二虎

 83.厕所五壮士

 84.成了研究对象

 85.草坡天路

 86.有事说事,表跟老子抒情

 87.兽医也敢跳出来给人治病

 88.八月的乡村舞会

 89.爱是人世的皈依

 90.无情的甜椒

 91.男人都有男朋友了,女人也有女朋友了

 92.失恋还是失心疯?

 93.溺水的孩子

 94.心理医生的心理问题

 95.祖国妈咪的大PARTY

 96.没有孩子的村庄

 97.剪个新脑壳

 98.我们的山寨

 99.写给苹果树的信

三年之约——后记

试读章节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涌进一大批“无组织”、“无纪律”、“无计划”的三无青年,官方授予他们一个不太正式的名称——非正式志愿者。

民间叫他们草根志愿者或山寨志愿者,他们在灾区经常要被查身份证。虽然需要调动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赈灾,但并不是真的叫大家都涌到灾区去,但一些认真的家伙真的去了。震后一个月,人川志愿者就超过三百万人次,在灾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立了无数非政府组织。

这让官方很揪心,借媒体呼吁:“请广大志愿者不要盲目地进入灾区。不要给灾区添乱!”

“哦?喊我们来,我们来了,你们又说请不要给灾区添乱?开什么玩笑?大家都很忙的好不好?!”为了赈灾,有人失业了,有人失恋了,有人跟家里闹翻了……才打了个照面就叫我们回去?扯淡!作为一群无所事事的热血青年,没有困难我们制造困难也要帮,何况真有困难,那根本不可能拒绝得了我们!即使各地政府以拦截流寇的阵势,在各个路口设置关卡围追堵截,但大家依然奋不顾身,以深入敌后的非凡勇气冲进重灾区。

希望之窗这个草根组织正是在那时应势而生,扯票人马坐地起寨,占山赈灾。

这群山寨志愿者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年龄跨度也相当大,从“50后”到“90后”后:有大学生,有老师,有螺丝厂厂长,有诗人,有汽修厂师傅,有理发师,有生意人,有无业游民,有研究航空科技的工程师,有江湖神医的传人,有网瘾成癖的问题少年,有大龄失婚妇女,有在斗争中失败的小三儿,有职业拳击手,有摇滚青年,有现役军人,有犯罪心理学专家冒充的心理保健师,有小摊小贩,有农民有工人,还有若干不知道干啥地同志也一头扎了进来。这些人平时散落人间,分布街头巷尾,就像你上班途中看到的各位街坊一样,各自为生活努力着,有时唯唯诺诺,有时小奸小坏,不那么可爱但活得相当实在。因为汶川地震,这些五花八门的人会聚到了一起。

俗话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有钱出钱,没钱出蛮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我们说:要有学校,于是嗖嗖地建起了七所帐篷学校和一所幼儿园,跟开连锁店一样,分布在灾区各乡各村,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架构,行动纲领,甚至教育理念。

我们说:夏天是适合放电影的季节,于是组织流动电影队在灾区巡回放映露天电影,将好莱坞最新大片及时普及到了灾区。

我们说:天天钻玉米地不是个事啊,于是扯票人成立基建队,建造了安置点最拉风、最酷的厕所,至今仍在使用中。

我们说:要有水,于是设计水利施工图,准备开工挖水渠,引水下山。嗯,这事没干成,水源被上游的乡村控制住了,打不过他们,不了了之。  我们说:要有文化,得整点书看,免得地种不了,村民无所事事总想干仗。于是发动各地募集图书,组织志愿者背图书下乡,修建乡村图书室。不过,很多书都失踪,成了老乡的擦屁股纸。

我们说:美化人民生活从头开始,于是北京理发师big-river来了,为老乡们剪出各种时尚的发型,为灾区形象工程做出了杰出贡献。

老乡说:如果能卖点甜椒的话,就能挽回一点经济损失。于是我们成立甜椒调研小组,联络外地的蔬菜供应公司,还从志愿者当中选举“甜椒小公主”形象代言人一枚。

当然,除了上面这些事情,我们也干过其他事情。打过架偷过吃的谈过恋爱发过酒疯,闹过内讧,镇压过叛徒,也因为事件处理失当,引起当地老乡的械斗混乱,差点,就在斗争中牺牲了……有组织、无纪律是每个草根组织最大的特点,整个赈灾过程就像一辆疯狂行驶的列车,轨道还没建好就已上路,随时都会失控。作为当时汶川最大的非政府组织cE0,我时常在抑郁症、强迫症、自闭症和狂躁症之间徘徊,随时会一脚踏空。

这么多不同阶层背景,不同性格经历的人,会集在汶川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相互冲突影响,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引发许多惊喜和惊吓,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和经验。有过很多争执,也有很多遗憾,有艰难,也有快乐,结下了兄弟情谊,也有爱情之花绽放,有时感动到内牛满面,有时惊吓至屁滚尿流,尤其在面对生死之时,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志愿者未必就是崇高坚强不怕死,惊吓过度逃走也是有的。毕竟,我们不是成龙,有一百条命可以玩。

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善与恶,信任与犹疑,自私与崇高,各种冲突、怀疑,背叛,坚持,显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加入的人,都暂时建立起与环境,与其他志愿者,与孩子们,与当地老乡,与政府,各种其他组织,包括与另一个自我的崭新关系,在混乱中力图重建秩序,于是,疯狂的演出开始了……想想那些混乱荒诞的过程,简直,不知从哪里开始吃惊。

于是,我决定将它记录下来,给将来的我们,以纪念共同度过的2008年夏天。

时光流逝,那些人和事,依然在这里。

虽然,我们很草莽,

可是我们也有一个柔情四溢的名字——希望之窗。P1-3

后记

2008年夏天离开时和孩子们有个约定,三年之后的七月,重回汶川为孩子们办一次夏令营。

三年后,我们践约而来。

志愿者根据自己所在的帐篷学校三年前开课的日期准时出现。三年时间,很多孩子都失学了,有的已经出去打工。令人感动的是,打工的孩子也赶回来赴约,虽然来去匆匆,只能短暂相聚,他们还要赶回去工作,但毕竟见到面了。

2011年7月31日上午,夏令营最后一个单元,运动会结束,为获奖孩子颁发花冠。没有其他奖励,只有我们亲手采摘的柳条与芍药编织的花冠,作为大山的孩子,来自大自然的礼物是最高荣誉。

颁奖结束,各校营长出列整队,让孩子们按照当年各自帐篷学校的编队,分成七组,为我们唱三年前教他们的校歌送别,志愿者全体站到台前,接受孩子们的感谢,看着孩子们,笑着,笑出满眼的泪花。

至此,历时三年,结束了汶川工作。

多少年后,我们一定会记得,2008年的夏天,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为了孩子,我们曾经建起过一座山寨,保护他们,也保护自己。从无到有,多少热爱.多少艰辛,多少柔软,多少彪悍,都化为了感动,静静流淌成一条时光的河流。

当年曾要求每个参与的志愿者做工作记录,结束后交给我。鼓励大家珍惜这段特殊时期的生活经历,务必记录下每天的工作和心境,尽量翔实,也方便给后来的赈灾志愿者留下一些实战经验。如此,每个参与工作的志愿者后来都交了工作报告给我。

感谢每一个参与希望之窗工作的人,谢谢你们付出的时间和爱心!如今我来践行说过的话,整理希望之窗在汶川的工作记录,记录下这段青春岁月,作为一份共同的礼物,献给中国所有非正式志愿者,当然,也是献给我们自己。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那些人和事,依然在这里!正因爱是无形之物,一旦付出,便永不磨灭。

——砚台,二○一三年八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