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勇兵团战事报告(二野5兵团)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田更新
出版社 黄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会议期间,毛泽东认真地听取了前方统帅们的意见,随后分析了渡江南下的利弊条件。他讲道:“南方最广大区域还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我党的组织还不强大,群众还没有发动,这将给军队的给养供应和大城市夺取后的管理带来一些困难。可是,国民党军队已经没有主力了,我们则有强大的军队;国民党的威信已经丧失,特别是当南京和武汉被我们夺取之后,它将更加威信扫地,我党则有极大的威信;南方是曾经经过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和1927年以后数年土地革命的区域,现在已经有了许多游击部队和游击区,还有我们的地下党组织,这些都是有利条件。蒋介石的空海军也救不了他的命。三大战役他都有空军支持,但都输了。至于海军嘛,长江不是大海,海军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只要把炮往北岸一架,国民党的军舰就不敢开了。”

会上,刘伯承谈了对于今后作战准备和军队建设的意见,他把自己在前线指挥作战期间,以及近几天在路上的思考,理了理,归纳出这么几条:“前年我们跃进式的进军是品字形的中央突破,这次是一字长蛇阵齐头并进。在最后胜利时,稳健地集中兵力使用,真正讲起来是最快的。一般地讲,在长江沿线会要打的,因为这是它的兵财粮源,一丢就不得了,故会打……在未出动前,最好就有一套地方党政及军区的配备,这是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军政府,军事管制……现在是转变关头,如何正规化,从何着手,想来只有首先从司令部着手,只有加强司令部,才能组织战争。”刘伯承认为美国可能出兵干涉,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重视。

刘伯承用抑扬顿挫的四川方言口音,把自己对下一步工作的考虑,条分缕析地罗列了出来,眼下的急务和今后的建军考虑等等,这些颇有见地的看法引发了大家的思索。

刘伯承关于渡江作战准备的这些意见,毛泽东十分重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民党军队溃败,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全中国大片土地,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及时提出了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要求,以在广大新区建立和巩固党的地方政权,及时展开地方工作,实现由打天下到治天下的顺利转变:二是为适应革命形势和任务变化的需要,毛泽东迅速地推动各野战军部队开展整编,使各野战军进一步地正规化。

对于美国人可能出兵干涉,毛泽东认为刘伯承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他说:“我们还是要防止美国出兵。虽然美国出兵干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为了应付美国出兵的局面,渡江作战时,让中野紧靠华野,两大野战军都在汤恩伯防区内突破,共同进攻南京、上海。总之,我们一定是要过江的,这个长江,我们是非过不可。”“我们从来就是将美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并和我们作战这样一种可能性,计算在我们的作战计划之内的”,因此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协同渡江,共同展开京沪杭战役。

1949年2月8日,在回复邓小平、陈毅2月4日给中央的请示电中,鉴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人民解放军不但是一个战斗队,同时必须是一个工作队,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担负工作队的任务。正如他在这封电文中讲的,“当然还有许多仗要打,但是像淮海战役那样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就不多了,或者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了,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军队还是一个战斗队,在这一点上决不能松气,如果松气,那就是错误的。但是,军队变为工作队,现在已经要求我们这样提出任务了。如果现在我们还不提出此种任务,并下决心去做,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

在1949年3月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向全会作的报告的第二个部分中,又一次向全党全军郑重提出,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

这一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在军队任务上所作的重要转变和调整,适应了国共斗争客观情况的需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历史发展的脉络往往是这样,多数情况下,它的走势更钟情于站在潮头浪尖观察和思考,并迅速付诸行动的人。

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以及1949年1月15日《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中的指示,各野战军、各大军区于1949年2月相继开始进行整编。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下辖第3兵团、第4兵团、第5兵团共9个军,此外,还包括特种兵纵队、后勤部队司令部、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

刘、邓首长于1949年2月20日下达了组队宇第1号命令,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杨勇任第5兵团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张霖芝任副政治委员,甘渭汉任政治部主任(后由王幼平任代理主任),潘焱任副参谋长,吴机章任后勤部部长,石新安任政治部副主任。兵团下辖3个军:以原第1纵队之第1旅、第2旅及豫皖苏部分部队编为第16军,军长尹先炳,政治委员王辉球,下辖第46师、第47师、第48师3个师;以原第11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第3旅为第17军,军长王秉璋,政治委员赵健民,下辖第49师、第50师、第51师3个师:以豫皖苏军区机关及所属部队和原第1纵队第20旅为第18军,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下辖第52师、第53师、第54师3个师;调原第1纵队第19旅第55团为兵团警卫团,并组建了炮兵营、工兵营、通信营等直属部队,全兵团共80,237人。

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1913—1983),是湖南省浏阳县人。杨勇在家排行老三,大名叫杨世峻,小名叫统伢子。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为激励自己当一个好士兵,改名为杨勇。

P6-7

后记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长卷,一头连着过去,一头通向未来。在历史面前,我们犹如懵懂的孩子,不知轻重地说笑贪玩,不知道当下的我们自己与既往有何关联,也无暇考虑现在的我们的步态与未来有何关联。一任喧嚣和浮华,几近遮却了我们渐欲迷离的眼。

夜深人静时,独坐在陋室里,一页一页翻检着尘封许久的文字和语言。不知不觉地,一次又一次地触摸到那些残存在字里行间的,依然还在律动着的精神火焰。多少年过去,虽然硝烟已经散尽,呼喊声早已经被风吹远,但是英雄们的足迹,已然深深地印刻上那片曾经征战的热土,英雄的鲜血,早已融八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血脉,把光辉的旗帜一再地漫染绚烂。

有一种冲动,想迫不及待地记录下这一切。待写完后,又忽然发觉,尽管想要较为完整地述写和展现杨勇兵团的战争故事,但是,不无遗憾,读者通过本书所记的这些文字,可能仅仅不过是约略地窥得杨勇兵团那段辉煌历史之一斑。

目录

前言

渡江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剑指江南

三、打过长江去

控制浙赣线

一、兵贵神速

二、解放衢州

三、俘获张义纯

兵指西南

一、毛泽东的电报

二、上饶整训

三、筹策南京

四、大迂回大包围

五、集结湘西

蒋介石的重庆迷梦

一、历史的宿命

二、飞赴重庆

三、坚决不退却

四、西南作战部署

直击贵州

一、出其不意

二、十天追了一千三

三、围追堵截

围猎天府

一、调兵遣将

二、“四顶忠告”

三、活捉宋希濂

四、解放成都

贵州剿匪

一、驰援昆明

二、匪患汹汹

三、“拉网武”剿匪

准备第三次攻击

一、绵延的战火

二、针锋相对

三、准备第三次攻击

最后一战

一、硝烟,还是硝烟

二、奇袭

三、为了祖国的光荣

后记

序言

杨勇原名杨世峻,1912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一个商人家庭。童年时代,湖南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人小志高的杨勇便加入了运动。

1930年2月,杨勇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在红5军随营学校学习半年。学习结束后,先后担任红3军团第8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副大队长、太队长。

杨勇还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的斗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杨勇率领10团与兄弟部队一起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成功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的杨勇率军开赴抗日战场。在平型关大捷中,杨勇负了伤,但仍坚持指挥部队,直到战斗取得胜利。之后,杨勇带领部队纵横驰骋在抗日前线,战功赫赫。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公然挑起内战,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杨勇率第7纵队与兄弟部队并肩战斗,七战鲁西南,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占领冀鲁豫、打通平汉线的计划。1947年3月,第1纵队成立,杨勇担任司令员。1947年7月,杨勇率第1纵队强渡黄河天险,发起了郓城战役,仅一夜时间就将守敌1万余人全歼,创造了一个兵团单独攻坚和歼灭国民党军两个旅的先例。

此后,杨勇率部挺进大别山区,转战江淮,逐鹿中原,战功赫赫。

1949年2月5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中原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下辖第3兵团、第4兵团、第5兵团。2N20日,刘、邓首长下达组队字第1号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杨勇任第5兵团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兵团下辖第16军、第17军、第18军3个军。

4月,在刘、邓首长的领导下,杨勇兵团参加渡江作战。部队渡江后直出浙赣线,配合第三野战军胜利完成京沪杭战役。之后,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在军委和二野首长的指挥下,千里迂回,直进贵州,解放贵阳,并火速进占川西南地区,与贺龙部及其他友邻部队实现对退守四川之敌的包围和聚歼。西南解放后,匪患汹汹,尤以贵州为甚,杨勇率部进行“拉网式”剿匪,并最终取得了剿匪斗争的胜利。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4月18日,毛泽东任命杨勇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赴朝参战。在志愿军第9兵团、第19兵团等部队的密切配合下,杨勇指挥第20兵团发起夏季第三次反击战(金城反击战)。我英勇的志愿军部队在硝烟烈火中,击碎了美帝国主义不败的神话,书写了祖国和人民的光荣。

内容推荐

《杨勇兵团战事报告(二野5兵团)》的内容提要如下:

中央军委命令:第二野战军挺进大西南;杨勇兵团做着西进的准备,静待号令。蒋介石非常崇拜曾国藩,他的出路,“伟大导师”曾国藩多年以前已经为他安排好了,那就是“与外国人讲和,与人民为敌”。1949年是宋希濂的灾年,父亲死了,妻子死了,打了败仗,身败名裂;1949年是宋希濂最幸运的一年,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改造下,他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杨勇、杨得志、杨成武三人都出征到了朝鲜战场,在朝鲜上演“三杨开泰”。

《杨勇兵团战事报告(二野5兵团)》由田更新编著。

编辑推荐

杨勇兵团即5兵团。解放战争中率领部队从西线渡长江,而后南下,解放了贵州,其所辖第18军进军西藏后,组建为西藏军区。朝鲜战争爆发后,该兵团奉命入朝作战。田更新编著的这本《杨勇兵团战事报告(二野5兵团)》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杨勇兵团战争年代在各个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战斗历程,向今天的读者报告了杨勇兵团在战斗中所表现的英勇事迹。是今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4: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