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战略互动导向对协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由王岚著,本书的研究结论也对管理实践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培育企业的战略互动能力。战略互动导向反映了双方企业战略要素交互能力,这种能力对协作创新及其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基础,培育不同的战略互动能力。战略互动能力具有独到的、短期内不可模仿或复制性,它能够帮助企业创造高于市场价值的战略行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都无法在短期内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行为。第二,根据自身的能力基础,选择与之匹配的关系行为。在企业间战略互动导向提升创新绩效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关系和实施合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和确认企业间关系的特性和嵌入的资源,能够帮助经理层根据产品和合作伙伴的特点设计高效的网络结构。第三,考虑外部环境,建立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虽然两种类型的关系行为对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都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如何平衡两种类型关系的投资,或者说如何决策哪种类型的关系行为能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协作创新绩效,除了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特性选择合作伙伴外,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特征对两种类型关系行为作用效率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本书结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流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战略导向相关研究
2.1.1 战略导向的内涵
2.1.2 战略导向的分类
2.1.3 从战略导向到战略互动导向
2.2 企业间关系及其理论研究
2.2.1 企业间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2.2 企业间关系的类型
2.3 协作创新理论研究
2.3.1 协作创新与企业间关系
2.3.2 协作创新的动态能力观
2.4 研究不足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假设
3.1 企业间关系与协作创新
3.1.1 利用型关系行为与协作创新绩效
3.1.2 开发型关系行为与协作创新绩效
3.2 战略互动导向、企业间关系行为与协作创新
3.2.1 市场互动导向、企业间关系行为与协作创新绩效
3.2.2 技术互动导向、企业间关系行为与协作创新绩效
3.3 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3.3.1 环境竞争性的调节效应
3.3.2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4.1.1 初始量表的来源
4.1.2 量表题项的修正过程
4.2 有效样本结构
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1 哈曼(Harman)单因素检验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4.4 控制变量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5.1 相关性分析
5.2 战略互动导向与企业间关系
5.3 环境因素的作用
第六章 讨论
6.1 战略互动导向与企业间关系行为
6.1.1 市场互动导向
6.1.2 技术互动导向
6.2 企业间关系行为与协作创新绩效
6.2.1 开发型关系行为
6.2.2 利用型关系行为
6.3 环境因素的影响
6.3.1 环境竞争性的调节作用
6.3.2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6.4 两个案例的比较研究
6.4.1 神华集团
6.4.2 中钢集团
6.4.3 案例比较分析
第七章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2 理论贡献
7.3 实践管理和政策建议
7.4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战略互动导向对协作创新作用机制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因子解释的变异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