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随心所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何坚宁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别处有天才,前年有故事,卑微有禅机,何坚宁先生在这本《随心所遇》里讲述的“那些年”,让停不下来的我们不禁遥望以前的岁月,那些人性中永恒不变的内容,或者说是从容朴素的速率,在时过境迁中越显珍贵,这样的体验已变得奢侈。就像是在回忆未来,像伸手可触的遥不可及,见证我们相忘于江湖的那些相濡以沫。

我们都以为,我们正背对着过去,面向着未来奔跑。但古代玛雅人说,我们其实面向着过去,背对着未来,倒退着奔跑。因为眼睛只能看到过去时,看不到未来时,就像列车上的逆向座,我们只能看到已经路过的风景。

由此,当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在读从前;当我们在读从前的时候,就是在读永远。

内容推荐

何坚宁的《随心所遇》有百余篇,短小精干,自然、信手、随意,见性、见情、见意。《随心所遇》记录着作者一生经历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学校生活、画画写生、玩唱片、听音乐、看老影片、种兰花、养鸟、亲情友情等,写的虽然都是生活琐事,但读来十分有趣。加上配有相应的图片,丰富生动。

目录

我与广州画院的故事(一)

我与广州画院的故事(二)

一双回力球鞋

老师关则驹(一)

出墙报

邮票的故事

六只画眉鸟

感动

老师关则驹(二)

老师林墉

两次自豪

五千八百元一双皮鞋

老师关则驹(三)

戏说大师

1979年发生的一件小事

必然偶然

怀念老师刘盛夫

我的老大哥李晓鸿

游泳

影碟机

我喜欢阳光

也说幸福感

意外收获

水果龙眼

小小无线电

身在福中要知福

灰色(一)

快乐生活

名字

高中时的趣事

知青

林场一事

初中难忘的小事

我与黑胶唱片

林场乐事

钓鱼

老照片

随心而动

寻呼机

买音响的故事

新衣服

养蚕

养鸟

小学故事

好人

看老电影

大学二年级趣事

椰子糖

画室

运动会

老乡陆小克

过去的故事

和蒙建雄喝早茶

同学陈和西

林资奇

读海中

画布

《画廊》

学功夫

西装

烟纸盒

偏方

记忆1969年

卡通坚宁

海南沉香

烧画

电视机

一百元港币

音响器材

趣事

老师恽圻苍

遗憾

同学江锡荣印象

1976年第一次广州之行

方土兄弟

林墉老师画室

为大剧院画《荔枝熟了》

1985年广州个展

捕捉阳光的人

幼师记忆

惊吓

“老人头”牌皮鞋

2006年海南昌江趣事

兰花

玩具车

雨伞

幼师两件事

2012年父亲节的趣事

瘦子

鞭炮

山里的小溪

股票

单车

军帽

看关老师画人像写生

养金鱼

一百篇随笔

关则驹老师给我画头像写生

还要努力

抓鱼

上班

韫食艰难

关则驹老师的油画箱

灰色(二)

茶壶

戒烟

出画册的小插曲

舒服

红酒

好奇

杨桃树

椰子

学军

海南师专图书馆

文昌鸡

咸水鸭

换茶壶

看NBA球赛

生活调侃

二手音响

公交车(一)

儿子长大了

海南第一招待所

黑胶唱片

楼顶

海南中学红画组

红色娘子军

回海南

海南文昌,铺前渔港码头

海南定安县

台风

理发

惊喜

海南八哥鸟

戏说沉香

不同周遭

生活在广州水荫路

广州沙面画廊小黄

高兴小事

想起以前

香炉

叹世界

平常事

喝粥

抽象画

像左似右

再说茶壶

说事

算命

又到星期天

同学潘雷

公交车(二)

信息

老主任乐润生

海南人酒家

老鼠

说笑

欢乐颂

月饼

小皮鞋

无知

以为

借口

四十年前的小事

老同志

兄弟赵节初

画院第二个十年

有文化的地方

9月30号

牛鞭

又说中秋

也说爱情

陆小克与古典音乐

笑笑

伟哥

余丛兄

追梦

在海南家第一天

海口湾的早晨

回广州

爱情惹的祸

八楼画室的邻居

彼岸

有饭吃

习惯

又见老鼠

自寻欢乐

威信

俯卧撑2

感动

难堪

又讲老鼠

高兴

吃饭

文盲作家

唱针

吃牛肉丸

番薯

老乡

喜鹊

你是谁

开心

看相

路无旅人

闲话是文章

书签

自认为

老师张彤云

何坚宁小传

试读章节

·我与广州画院的故事(一)

画院成立三十周年了,院编辑部希望大家写写文章,题目是:《我与画院》。哈哈,好!坐下慢慢想,很难,这么多年,发生的事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我清楚记得,有朋友问,画院是干吗的?有工资吗?有什么任务?这些问题本来不是问题,但他一问,就成了问题,好在我们政府开明,使得画家有一个非常好的从事艺术创作的环境。生活上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也就出现了许多好作品,真正为社会文明作出了贡献,其实国家的高度文明体现在精神上,而艺术家们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创作应该太有艺术感了。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儿子只有六七岁,母亲问儿子:你长大想干什么?儿子:想当画家。母亲:你不当科学家?儿子:当不了画家再当科学家。哇,看来画家这门行当有救了,各位同仁感觉怎样,反正我是暗爽。

改革开放给广州画院带来了机遇和生机。画院已走过了它的困难时期,我们看到了它的未来和希望,不知谁说过一句话,画院好我好,我好画院更好,就如我老家的一句土话:鸡肥脚都香。

2012.4.15

·我与广州画院的故事(二)

1982年我从广州美院毕业,而广州画院正好成立。从那年开始我就做起了画家梦,我印象中那些能在画院当画家,哪怕是做出纳、当司机的人都是很伟大的人物。看见这些人,有如见到偶像一样,连看到画院的专用信纸都让我激动,可见画院在我心中的位置了。

毕业后我分配在广州幼师当美术教师,时间不知不觉过去近十年,我不断画画,参展,举办个展。偶尔在报纸和电视上露脸,生怕别人忘了我,所有这些努力,我只为一件事,那就是能够去广州画院,就是当清洁工扫地也行。哈哈,真的,你还不要笑。

1989年,我有幸当了院外画家,可以和偶像们在一起开会、展览和出画册了,那感觉真有点忘了自己是谁了,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多有面子啊。

1990年,我离梦想不远了,所有的条件也符合他们的要求,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这事拖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在希望与失望中度过。直到1991年11月,当时的院长陈永锵老师拍板把我调进来。我报到那天真是悲喜交加。高兴的是可以告诉别人自己是真正的职业画家了,也就是说可以领工资的那种画家了,别的事随他去吧。

今天我在画院二十多年了,对画院的感觉还是那么实在,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当画院里的专业画家多么神气,将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的工作,能够实践自己的梦想,这算不算也是一种幸福感呢?

2012.4.16

·一双回力球鞋

在我的印象中,高中时代,唯一最值得我炫耀的就是一双回力牌篮球鞋,白色,高筒,八块多人民币。

在中学时,穿着它运动或者去教室上课,感觉就像九十年代有一部手机一样。那多自豪啊,你知道吗?它还有个了不起的称呼,叫做“杀菌”,你可以想象它有多么大的震撼力。

考上美院后,我把它带来广州,偶尔穿一下,有点脏,马上洗,还涂上白鞋粉,晒干后存放起来,还真不舍得常穿,一定要等到大日子。刚穿时,地上还掉了许多白粉,这时的我开始飘飘然了。奇怪,周围的同学都没什么感觉,我故意把脚抬抬,也没有反应,我觉得很沮丧,以前不会这样啊,它难道水土不服,唉!坚宁啊,你也不想想,广州是什么地方呀?什么叫大城市?知道了吧!一个从乡下来的孩子,穿双球鞋就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城乡差别吧,哈哈!小地方就是小地方,这样的鞋子,也就是人家打球时穿穿而已。

这道理我懂,但这双球鞋,它在我的少年时期还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它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当然,那是在中学时候。

2012.4.17

P1-4

序言

回忆未来(序一)

◎代薇

自从画家何坚宁先生告诉我,他要写一本随笔集的时候,我就对他的这次跨界行动充满了期待。之前读过画家徐累的文字,大为惊艳。从此便知,一个好的画家一旦拿起笔来作文,便是作家中的作家。

记得诗人黄礼孩第一次带我到何先生的画室,面对他那些色彩明亮的抽象画,我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欢乐”,这次读完他的随笔集《随心所遇》后,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温暖”。欢乐与温暖构成了他生命的底色,在他的文字里,看不到命运的雷电和人世的阴暗,有的只是如歌行板,对世界一花一木的赞美、欢喜与感恩,就像莫扎特的音乐,干净笃定,从容温情。他的乐章里把一切凄风苦雨都过滤掉了,或者说他生活中的苦难无法上升到去干扰他的艺术。这便是一个艺术家内心的强大了。“我把悲伤喜欢过了……”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如是说。

每天的黑胶唱片,每天都有如水的巴赫、如雪的肖邦,以及朋友、桔子和热茶,这是画家何坚宁先生的日常生活,也是他的美学立场和生活态度。

周作人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写过:“我们于日常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无用即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有品质的生活方式总该是这样吧:喝洁净的水,穿舒服的鞋,拥有沉静内敛的灵魂,保持细密坚韧的情感,冥想回忆,宁静思考,温情脉脉的心上开满了花;总该有人去看树影,听鸟声,坐在蓝得伤心的天空下面发会儿呆……那些总把自己搞得日理万机的人其实是很可疑的。

生活有两种,一种是好的生活,一种是坏的生活。好的生活是安闲无事,坏的生活是白白奔忙。这两种生活是由一个人的态度决定的。它们包括的是放弃和索取。这也是智慧与愚昧的分野。比如庄子偷懒,情愿做个漆园小吏,不愿意当相国,是个聪明人;孔子忙碌,四处求官,像个丧家之犬,就是个笨蛋;梭罗在树林中看四季,是个聪明人;林肯竞选总统,结果呢,总统是当上了,苦不堪言,还被人暗杀了,当然是个笨蛋;杜尚不努力画画,却去下棋,是个聪明人;比尔·盖茨不读闲书,去满世界赚钱,就是个笨蛋。顺便背一句杜尚的话:我是热爱呼吸甚于工作的人。多牛哦!

从前,我们的聪明人要多一些,哪怕是王摩诘(王维),也会躲在终南山看月亮弹古筝。而北宋那个浪子柳永,竟然可以不答应皇帝的招工,整天呆在花街柳巷里给姑娘们写诗,写了一千多首,比个神仙还逍遥。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聪明人,我们才会有那么漂亮的唐诗宋词,才会让我们明白人生原来也是有滋味的。现在呢,人们见面的口头禅是:你最近在忙什么?听上去就知道是笨蛋们在对接头暗号,一点意思也没有。

慢就是舒缓,即耐心、从容、对细节的迷恋。纸质阅读意味着慢,鸿雁传书意味着慢,笔墨纸砚意味着慢,手工作坊意味着慢,游园惊梦意味着慢……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太快、太匆匆、太日新月异,来不及停驻,来不及凝神,一切进入了快餐年代。那种慢慢读一本书、慢慢写一封信、慢慢爱上一个人的生活,一去不返。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对世人发出的这句警示,尽管令无数人感怀铭记,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匆匆赶路,渐行渐远。有一个墨西哥寓言,说的是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近年,欧洲兴起了一种“慢生活”运动,不是倡导慢,而是试图恢复生活本来的样子,正常的样子。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美和秩序。

别处有天才,前年有故事,卑微有禅机,何坚宁先生在这本随笔里讲述的“那些年”,让停不下来的我们不禁遥望以前的岁月,那些人性中永恒不变的内容,或者说是从容朴素的速率,在时过境迁中越显珍贵,这样的体验已变得奢侈。就像是在回忆未来,像伸手可触的遥不可及,见证我们相忘于江湖的那些相濡以沫。

我们都以为,我们正背对着过去,面向着未来奔跑。但古代玛雅人说,我们其实面向着过去,背对着未来,倒退着奔跑。因为眼睛只能看到过去时,看不到未来时,就像列车上的逆向座,我们只能看到已经路过的风景。

由此,当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在读从前;当我们在读从前的时候,就是在读永远。

2012.11.18干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