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赢不输》的两位作者马丁·本耶格伽德和乔丹·麦尔纳,作为创业孵化公司“唤雨人”的联合创始人,和成功践行“零耗损式成功”的创业家,在三年时间中结交了包括“三双鞋”的故事主人公谢家华(Tony Hsieh)、畅销书《重来》的作者贾森·弗里德(Jason Fried)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25位“模范生”。让这些人走到一起的共同点是?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不牺牲幸福感的成功,才是工作3.0时代真正的成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只赢不输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丹麦)马丁·本耶格伽德//(加拿大)乔丹·麦尔纳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只赢不输》的两位作者马丁·本耶格伽德和乔丹·麦尔纳,作为创业孵化公司“唤雨人”的联合创始人,和成功践行“零耗损式成功”的创业家,在三年时间中结交了包括“三双鞋”的故事主人公谢家华(Tony Hsieh)、畅销书《重来》的作者贾森·弗里德(Jason Fried)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25位“模范生”。让这些人走到一起的共同点是?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不牺牲幸福感的成功,才是工作3.0时代真正的成功! 内容推荐 马丁·本耶格伽德编著的《只赢不输》讲述了:“只赢不输”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它意味着你能够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把个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经营得同样精彩。 每当预定的目标没有完成时,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延长工作时间。渐渐地,工作侵占了我们的夜晚和周末,偷走了我们与家人共享的时光,切断了我们与朋友的联系。日复一日,我们在失衡的怪圈中越陷越深,想做而未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狭窄,健康也亮起红灯。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日子可以不必这么过! 为了找到一条不必赔上生活也能事业有成的新路,两位作者开始满世界寻找一种新的榜样:一群事业上超级成功,同时又生活得幸福而平衡的创业者们。这25位新生代创业明星在《只赢不输》中站出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如何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提高效率,避免精力和时间的浪费,从而在实现工作游刃有余的同时,更能从容兼顾生活之乐。 你可以继续为了工作而“暂时”放弃其他,或者你可以趁早意识到,只有相信并用心,平衡的生活才会来。“只赢不输”是完全可能的,并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随的趋势。 目录 01 效率加速器 1找到创业好搭档/003 2驾驭能量的浪潮/006 3先做个小试验/009 4每天要睡够/012 5敢于与众不同/015 6别怕点子小,动起来最重要/019 7以人为本/022 8走出车库/025 9别太卖力/029 10掌握倾听的艺术/032 11玩转新科技/036 12改变大脑的构造/039 13瞅准时机/042 14磨刀不误砍柴工/045 15让能量交相辉映/049 02 换个方法做事情 1谁说开会只能干坐着?/055 2做完今天的事儿就回家/058 3学点儿别人不知道的/061 4为头脑叫“暂停”/063 5一门心思,做最重要的事/066 03 跳出时间陷阱 1拔下插头,重新启动/073 2想办法搞定他?没必要!/077 3每年多出一个月/080 4气头上千万别发邮件/084 5当断则断/087 6精简身边的一切/090 7拿起潜望镜/093 8避开掠夺成性的人/095 9不做控制狂/097 10给商业计划书瘦身/099 11别再藏着掖着啦/102 12学会聪明地找钱/105 13不要让科技控制你/108 14做商界的和平主义者/110 04 当前路崎岖时 1热爱挑战/117 2在危机中看到机遇/120 3凡事总有解决办法/122 4多试几次/126 5永远不嫌晚/129 05 平衡,从最初的设计开始 1把平衡当做出发点/135 2做足准备/138 3三八法则/140 4提前做好备用计划/143 5别宅在屋里,多出去走走/146 6挑你最喜欢的地方生活/148 7广撒网/152 8寻找未来的朋友/154 9投入全副精力/157 10保持简洁/160 06 刷新心态 1想做就做,别再推迟/167 2发现事物好的一面/170 3像重视孩子一样重视平衡/173 4在家庭生活中创造“心流”时刻/176 5回馈社会,拓宽视界/179 6重新思考自律的意义/182 7团队也需要平衡/185 8别把工作跟自己划等号/188 9错过一些又何妨/191 10找到你的氧气面罩/194 11从所做的每一件事中学习/198 07 现在就行动 1开足马力,只做一小时/203 2随时随地动起来/205 3把最不愿做的事先做掉/207 4寻找意义/209 5找出时间陷阱/212 6明天,给自己放一天假/214 作者访谈/216 致谢!/221 试读章节 为了养家,他为三家小公司制作网页,同时还负责内容管理和维护。“我大概算得上俄罗斯第一批网管了。”他回忆道。 后来他进了一家IT公司,公司的客户之一是俄罗斯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of Russia)。尼克找到老板,游说老板采纳他的建议:开发一个软件,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网络科技,让俄罗斯各银行之间进行高效而安全的线上转账。老板批准了。1998年,这个软件在俄罗斯中央银行上线测试。一年后,俄罗斯银行间80%的转账业务都使用了这个系统。直到2006年这个系统才被替换掉,届时,它每天完成超过100万笔交易。 但尼克并没有就此止步。1999年底,他感到乏味了,于是他加入了俄罗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一家初创企业Aport.ru,担任首席技术官的副手。这家新企业做搜索引擎,十二个月之内,员工数目就从10人飙升到200人。四个月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尽管战略投资人准备收购公司,但尼克的直觉告诉他,形势不对劲,该换地方了。 他听从了直觉的判断,尽管稍后证实他的直觉是对的,可他再一次失业了。 这一次,他觉得创业的时机到了。他与四名旧同事联手,创办了一家IT外包公司,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解决方案。如今,NTR Lab拥有50名全职程序员,而且利润丰厚。从2006年以来尼克投资了另外8家初创企业,其中一家的员工规模已达40人,发展势头十分稳健,其他几家也都在顺利成长。 身为天使投资人,尼克绝不墨守成规。如果条件允许,他会把旗下所有最新的创业企业都放在同一个屋檐下,自己担任运营角色。这个办法其实是他无意间发现的,却因此悟到了一条最重要的心得——“如果你把好几个初创企业放在一起工作,他们会发现彼此的盲点,帮助对方全面发展,因为人人都乐意发挥自己的长处。” “我的一家初创公司里有个特棒的销售员。有一天,邻座的团队都出去吃午饭了,他替他们接了个电话。电话是个潜在客户打过来的,尽管这不是自己公司的事儿,可他下意识使出了浑身解数,要把生意给谈成,结果他还真谈成了。隔壁团队吃完饭回来,听到这个消息都欣喜若狂,可也困惑得够呛,这些内向的程序员们不敢相信,竟然这么早就能把产品卖出去。” “这只是个小例子而已,却能说明一个极其有用的道理。”尼克说。 尼克并不是唯一一个发现这个道理的人。创业人士们一开始在车库(或是客厅)里工作,而不是跟其他创业者们共处一室。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车库的租金便宜,而且你爸妈、你的另一半随时能进来端一杯新煮的咖啡给你。 可车库创业的劣势也很明显。如果你和团队成员们忽视了机会,谁来提醒你们?谁会自动自发地跟你分享经验?不同的人的能力和视角可跟你完全不一样,你得先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懂。如今,我们把孵化器称之为“创业加速项目”,成千上万热切的创业者们蜂拥而至。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渴望能跟一大群不同想法的人才聚在一起,共度一个周末、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他们心里清楚,共同工作创造出来的动量,没有哪个车库能与之相比。 尼克一心要塑造出这种环境,让各个创业团队彼此借力,互相扶持,发展壮大。在尼克看来,发挥出最高效率是必要条件,因为他可不想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电脑前和会议室里。 “我自己亲身经历过,后来发现每周60小时的工作方式不适合我…… P26-27 序言 “我搞砸了。”说这句话的人是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顿(SamWaIton),1982—1988年的美国首富。在临终的病榻上,他发出了这句感叹,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对儿孙辈一点都不了解,妻子也只是出于责任才留在自己身边。这一辈子,他一心只想着追求事业的成功,做是做到了,可最后才明白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山姆忽略了人生中另外一些重要的东西,他没能拿出时间来跟家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把它维系下去。悲哀的是,这不是特例,世上还有无数类似的人,他们的事业没有山姆这么成功,可到最后也用同样苦涩的感慨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或许会认为,位高权重的人更容易跌入这个陷阱,因为他们背负着巨大的责任,让他们分心的事情也特别多。但事实是,山姆的例子在各行各业、不同职位的人们的身上重复上演着,从创业者到白领到公务员,从CEo到普通员工,都有类似的困境。家庭破裂了,友情岌岌可危,健康也亮起红灯,这样的人生迟早将充满遗憾。若是有人问起,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飞快地回答——家庭、朋友和健康。那么,导致感情破裂、引发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没错,你猜对了,是工作。 在日本,太多的人死于过度工作,以至于他们对此有个专门的称呼——Karoshi,也就是过劳死。尽管过劳死属于极端情况,但过度工作的问题已经对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毕竟,咱们绝大多数人活着不是为了避免最糟糕的灾难,而是想积极找出最好的方法,追求圆满而精彩的人生——摘得成功的果实,同时也能有时间和精力来享受它的甘美滋味。 成为事业成功的创业家或商业巨子,同时还能拥有平衡的生活,这难度也太大了吧。每一个初创的企业都是小小的奇迹,就像火箭升空一样,需要极其强大的能量才能助推它离开地面。把亲手创办的企业做大做强,让它声名远播,而且能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需要无数的心血。面对这么巨大的挑战,既要有时间和精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时还能拥有幸福、完满和平衡的生活,把这辈子过得了无遗憾,真有这个可能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会告诉你怎么做。 两全其美 从创业第一线,我们带回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如今,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了。你既能把朋友和家人摆在第一位,同时还能白手起家、成功创业、收获财富。你再也不必下班回到家后发现孩子已经睡着,当朋友约你周五晚上喝喝啤酒或是周末去踢球时,你也用不着推辞了。每年拿出6~8周的时间去旅行,或是做一些工作之外、能为自己“充电”并拓宽视野…… 书评(媒体评论) 在后工业化时代,我们的未来将是怎样的?这本书提出了一个伟大的设想。别再等待了,工作3.0时代已经到来。 赛斯·高汀 著有《紫牛》、《创业者圣经》 精彩绝伦!这本美妙的书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创业热潮。读一读它吧,并为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做好准备。 史蒂芬·柯维 著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财富拥有者的生活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司离开自己就玩不转;另一种不是公司离不开自己,而是自己离不开公司。休闲消遣也变成了工作上的手段——美酒像中药,打高尔夫是为了谈生意。应该对传统观念进行改变,把新的生活方式当做时尚,使生活更丰富、愉快、健康,而仅仅拥有物质是不够的。 王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