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尼科尔森所著的《十字军》叙述了欧洲中世纪十字军的起源、发展、重大战役及消亡,是一本简明扼要介绍十字军运动的历史通俗著作。对十字军的历史和影响,包括欧洲十字军、阿尔比派和胡斯派十字军、十字军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等,都有简明的叙述,同时介绍了这段时期内的重要人物并附有部分原始文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字军/中世纪的世界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英)海伦·尼科尔森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海伦·尼科尔森所著的《十字军》叙述了欧洲中世纪十字军的起源、发展、重大战役及消亡,是一本简明扼要介绍十字军运动的历史通俗著作。对十字军的历史和影响,包括欧洲十字军、阿尔比派和胡斯派十字军、十字军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等,都有简明的叙述,同时介绍了这段时期内的重要人物并附有部分原始文献。 内容推荐 十字军是一场绵延几个世纪的战争,它是拉丁基督徒抵抗他们认为威胁了其信仰的敌人的战斗,敌人有时是信仰不同宗教的人,有时则是基督教中的“异端”。 海伦·尼科尔森的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对十字军的全面了解:为何而战?为什么会造成欧洲人口的大范围迁徙?为何十字军愿意为基督教国家的战争献上数年人生?一张清晰的年表使读者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十字军运动中的大事,6张地图使读者能迅速了解重要地区的政治和地理信息。17位人物的传略和12篇原始文献则为《十字军》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让我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目录 序言 致谢 历史年表 引言:概念界定与动机 什么是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动机 十字军东征的组织 第一章 十字军远征圣地,1095--1291年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进程 十字军东征(1100一1291年) 为什么十字军对圣地东征是失败? 第二章 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远征 “收复失地”的背景 收复失地 结论:十字军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影响 第三章 欧洲东北部的十字军东征 公元l200年的主角们 十字军的开始 波罗的海地区“连续的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结束 第四章 十字军与异端的斗争:阿比尔派与胡斯派十字军 阿比尔派十字军 胡斯派十字军 第五章 在巴尔干半岛十字军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斗争 奥斯曼土耳其的起源 奥斯曼的扩张 16世纪 奥斯曼帝国扩张的结束 第六章 总结:十字军东征在历史上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的直接结果 文化影响 经济影响 态度的影响 最后 人物传略 拜巴斯·阿不都达利 布阿布迪勒 “塔兰托的”伯希蒙德 腓特烈二世 立陶宛的格迪米纳斯 拉沃尔的吉罗德 赫尔曼·冯·萨尔扎 英诺森三世 雅德维加 詹姆斯一世 约翰·匈雅迪 约翰·李斯卡 贝弗莉的玛格丽特 穆罕默德二世 萨拉丁 珊扎·阿尔·杜尔 苏莱曼一世 原始文献 文献1 布洛瓦史蒂芬伯爵给妻子安德拉·诺曼底的家书,1098年3月29日 文献2 安条克战役,l098年6月28 Et 文献3 圣殿骑士团修士蒂埃里关于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王国致所有圣殿骑士的信,1187年7月 文献4 萨拉丁的秘书埃麦德·阿·丁对袭击耶路撒冷的描写,1187年9月20日——1187年10月20日 文献5 Audita tremendi:教皇格里高利八世号召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文献6 阿比尔派十字军:贝济耶大屠杀,1209年7月22日,根据凯撒利乌斯的记载 文献7 霍亨斯陶芬王朝德皇腓特烈二世领导的十字军,1228—1229年 文献8 阿拉贡国王詹姆斯一世计划攻击瓦伦西亚的穆斯林王国:1223年 文献9 普鲁士的十字军,1260—1261年 文献10 道格拉斯加入十字军,1329年 文献11 对付胡斯派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421年9月 文献12 1482年约翰·凯耶翻译的纪尧姆·凯傲森1480年目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困罗德岛的记录 术语汇编 试读章节 十字军东征的组织 多元主义历史学家认为,一次远征能够称为十字军东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必须由教皇发起战争,通过布道或者发出一封普通的信,称为“教皇训谕”,这是对所有基督徒的一种书面发言(见原始文献5,作为例子)。他应该已经授权神职人员去宣讲关于十字军东征的内容,鼓舞人民参加,并且已经任命一个特殊的人去为十字军东征布道。其次,那些参加征战的人必须宣誓他们愿意加入远征军队,并在衣服上缝一个十字架,作为誓言的标志。这种宣誓就像朝圣者进行的宣誓一样。第三,那些以这种方式“戴着十字架”的人必须已经得到了教会的某种特权,他们未付清的债务可以推延到他们返回后才偿还,他们的家人和财产也得到了教会的保护;同样的,朝圣者通常也得到这样的保护。参加十字军者都可以得到十字军免罪券,这在之前已经提及。 这个定义还是有一些问题的。不是所有参加十字军的人都需要“戴上十字架”,因为领军的贵族总会带上他的骑士和士兵们出征,无论这些人有没有宣誓。那些留在家园的人们,也并未一直都遵守保护参加十字军士兵们的家人和土地的约定;比如,英格兰国王理查德一世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1189年同时出兵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是他们之间不睦,腓力二世返回法国,他发动了对理查德在法国的领土的攻击。还有更甚的是,就像上文中提及的,有些人就算没有参加十字军东征也可以得到十字军免罪券。然而尽管如此,总体来说,有这些方面特征的远征军,我们可以称为“十字军”。 通过界定十字军东征的概念,由谁发起,并且是如何组织的,一些现代多元主义历史学家定义了一些远征军是十字军,那些以前的历史学家不认为是进行十字军东征的远征;同时,把另一些过去被称为十字军的远征军排除在外。例如,使用这个定义,在欧洲波罗的海地区对付异教徒的远征军,那些在伊比利亚半岛对付穆斯林以及对付异端的远征军(例如对阿比尔派和胡斯派的十字军),还有13世纪在意大利进行的教皇和西西里霍亨斯陶芬王朝统治者之间的战争,都被称为“十字军东征”。失去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十字军公国以后,即使在失去耶路撒冷以后,在地中海东部进行战斗的远征军也还是十字军;还有在巴尔干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战斗的远征军,在北非与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进行战斗的这些远征军都是十字军。和穆斯林统治者在海上作战的军队也是十字军的一种形式,这意味着16世纪和17世纪,“神圣同盟”包括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意大利海军,也是十字军。按照多元主义的观点,一种特定类型的十字军一直持续到1798年,那一年拿破仑占领了马耳他,结束了马耳他医院骑士团在地中海对付信奉伊斯兰教的海盗的海上战争。 另一方面,多元主义历史学家不能将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定义为真正的十字军,因为它不是教皇发起的,也没有教皇正式授权的布道,也没有正式的教会特权或者因加入十字军获得的赦免。还有1251年和1320年,所谓“牧羊人十字军”,也因为同样的理由,不能算是十字军;还有一些去东方的小规模远征军,也不能算是十字军:例如,1122—1124年的威尼斯探险和1172年公爵“狮子亨利”所进行的朝圣之战。但是将“十字军”视为本质上是为民众也或者是为战士们(但不是为了神职人员们)所进行的宗教活动的学者们,却认为以上的这些远征都是真正的十字军东征,并且论证那些医院骑士团和神圣同盟所进行的战争不是真正的十字军东征,因为他们只是包含了数量很少的武士。 而且,多元主义历史学家不会把任何非拉丁基督教组织的远征军称为“十字军”。他们认为教皇在组织十字军中起到了首要的作用,任何不是教皇发起的远征军都不能算是十字军。因此拜占庭不能发起十字军,因为他们是东正教,而不是天主教,而且拜占庭也不承认教皇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同样的道理,新教也不能发起十字军,因为他们背叛了教皇的统治。天主教徒进行的任何类似十字军东征的战争,都会被贴上“圣战”的标签,但不是“十字军东征”。 同样的理由,非天主教徒不能发起十字军。十字架是十字军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正因为有了十字架,这场运动才有了名字。因此,另一些宗教团体不得不只能是简单的“圣战”,而不是十字军东征。 P10-12 序言 这本书是关于战争的。确切地说,它是关于一系列军事行动,这些军事行动是在中世纪由天主教徒、或者说拉丁基督徒发起的,针对的对象是那些在他们看来正在威胁着他们基督信仰的人。战争的一部分是针对穆斯林,还有一部分是针对另外一些基督教徒,而剩余的部分则是针对异教徒。在此书中,关于战争目的是为了保卫宗教这个观念,并无创新之处;从人们第一次宣称自己的宗教信仰立场开始,这些战争就一直宣称以神的名义。但是,十字军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为十字军所进行的这些战争是由拉丁基督徒发起的,他们拥有自己的标志和传统;而且十字军所进行的不是一场战争,而是很多,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其他宗教也有他们所谓的圣战,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在中东,穆斯林与十字军的第一场战争,并没有被视为吉哈德圣战。尽管,一些传道者确实曾经声称与十字军的战争应该是吉哈德圣战,但是在穆斯林的记载中,直到摩苏尔王朝的赞吉(死于公元1146年)统治时期,才开始有系统地将这场战争视为吉哈德圣战,而不仅仅是国家冲突。赞吉的儿子尼古拉丁(死于公元1174年)把他自己在中东与十字军的战争描述成吉哈德圣战。以此为依据,他用吉哈德圣战的观念来作为宣传,以联合追随他的臣民们,使他自己成为正统的统治者和君主。 尽管如此,纵观整个中世纪,在中东与十字军进行过战争的伊斯兰国家的统治者们,在各自国家的边境,却需要面对更加危险和重要的敌人。在这本书开始的那个时期,基督教所在的西欧,在世界上算不上是强大的势力,只是相对偏远的落后地区,被隔绝在世界贸易与文化之外。公元1050年,十字军东征前夕,世界上最强大的势力是位于远东的中华帝国。基督教拜占庭帝国的势力范围在东欧和小亚细亚(亚洲西部半岛,现构成土耳其大部分国土)。伊斯兰教法蒂玛帝国的势力范围在东北非,尽管当时法蒂玛帝国已经开始衰落,但是依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东地区,蒸蒸日上的是土耳其赛尔柱王朝,其于1055年攻占了位于巴格达的伊斯兰教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辖地,同时向西扩展领土到了小亚细亚地区。伊斯兰文化吸取了那些与他们发生冲突和被他们占领的地区的文化和文明中值得学习的内容,这其中包括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波斯和印度的文明。伊斯兰学者们也深入进行了医药、天文、数学的研究。与之相比,当时信奉基督教的西欧是一个相对不发达和落后的地区。 对于那些曾经与十字军交战的穆斯林统治者而言,他们与十字军之间的战争,相比他们与其他一些更为可怕的敌对势力之间的冲突,往往处于次要的地位。例如:从公元1174—1186年,萨拉丁花费了12年的时间建立自己在叙利亚北部的伊斯兰区域(今土耳其东部和伊拉克北部地区)。他确实曾经入侵过“十字军王国”,但是这个时期他的主要注意力却是在别处。甚至在整个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萨拉丁的一部分军事力量也在同时和北部的势力作战,因为他的侄子(Taqial-Din Umar,即塔奇阿尔丁乌玛)在那里被杀。13世纪,对穆斯林最大的威胁不是十字军,而是蒙古勇士,他们的精锐铁骑横扫中亚直至东欧,并于1258年攻占了巴格达,处死了伊斯兰教逊尼派宗教领袖哈里发。随后在中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武装入侵东欧的同时,出兵袭击和占领了东部和南部的邻国。因此,在中世纪穆斯林记载者的笔下,并没有把十字军东征看得像伊斯兰统治者卷入的其他战争那么重要,也可以说在伊斯兰历史中无足轻重。 但对于西欧拉丁基督徒而言,十字军东征却是最重要的战争。东征对拉丁基督徒武士而言是最神圣的作战形式。十字军由社会各阶层拉丁基督徒组成,以各种形式对抗不同的敌人;通过税收和售卖“十字军免罪券”的方式,影响了社会各阶层。所以西欧历史撰写者把十字军东征的意义看得远比同期的伊斯兰教历史撰写者所看得的重要。十字军是一次全体基督徒的运动,因此对于他们本身所处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远远超过与之发生战争的社会。因为这个原因,本书集中从拉丁基督徒观点来看待十字军东征,而不是从他们的敌对方的视角。 综观十字军东征整个过程,双方的战士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用现在的表达来说就都是“好人”。双方的战士都相信他们是高尚的、道德的、正直的人;而且他们战斗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神是站在他们一边的。我们现代人,以事后诸葛亮的态度,因为借鉴了其中的经验,回头看看这些战争可能按照我们自己评判现代事件的价值观点来评价他们。但是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收集证据,尽量客观地接近事实本身,并且尽量理解为什么在过去的历史环境下人们会那样做,而不是强加判断。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过去的事件,我们将永远无法理解它。在本书结论章中,考察了十字军东征的遗留问题,还考察了一些现代评论家是如何评价十字军东征以使之适合自己的政治立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