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和“大师中的大师”。他对现代管理学的巨大贡献及其管理思想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为世人所公认,是“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大师”。1954年,德鲁克首次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此后60多年的时间里,德鲁克用自己深刻的认知、理性的分析为后人留下了30余部管理学专著、数百篇论文和演讲稿。这些作品被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极为畅销。2002年6月,德鲁克成为美国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德鲁克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微软总裁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等人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德鲁克一生以教书、著书、咨询为业,他生活愉悦、阅历丰富,为我们树立了完美人生的典范。然而,他的关于发展和管理的论述,散见于其诸多著作和文章中,长久以来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总结。另外,他的每一部管理著作都有独到之处,让人难以取舍,而且经过翻译之后的作品晦涩难懂,读起来费时费力。鉴于此,我们推出了这本文彦编著的《德鲁克全书(精)》。
文彦编著的《德鲁克全书(精)》撷取了德鲁克毕生作品的精华,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德鲁克思想的金钥匙。在保持德鲁克思想体系框架完整的前提下,书中通过大量发人深思的管理案例对德鲁克在管理真相、知识管理、创新管理、变革管理、目标管理、创造顾客、自我发展等方面的核心理念进行全面透彻的解读。
《德鲁克全书(精)》中每节内容均分为四个部分:“管理精粹”用一段话的形式描述德鲁克的一个管理思想——有的是德鲁克的原话,有的是提炼;“精彩阐释”通过具体案例对德鲁克管理思想进行了极为透彻的分析阐述;“实用指南”针对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晚读心得”是让读者记录自己阅读后的感悟。各个部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本书不仅仅是对德鲁克一生著述精髓的回顾,更是一本行动手册,相信读者能从中汲取灵感,从而改善自身的行动及决策。
做好时间记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精粹
管理者提高工作效能的第一步就是将那些被实际运用的时间做记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
精彩阐释
在德鲁克看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善于做时间记录,并对这些记录每月定期进行检查。每次检查完记录之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又曾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上浪费时间。其实这就是一种管理时间的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学会有效地使用时间,也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避免时间使用的偏离。
福特二世的书桌上总是放着一张记录重要事件的卡片,他把它作为管理系统的中心:“每当我踌躇、犹豫的时候,我就会看着这张表,思考这件事情是否需要着手去办。”通常在福特二世的卡片上大约有204#-事,包括电话、信件、传真,以及他口述的小段专栏文章。他说过:如果你用一个较为固定的记事本来记录你想做的事,那事情将永远搁置在那里,卡片能够时刻提醒他哪些事情还未办。
很多管理者还曾有这样的工作经验:每当分配工作给下属时,如果要求他们把所交代的事情记在工作计划表上,在随后的会议中,也要要求他们带计划表来开会,并以此作为推进报告的根据。那么,一般而言,团队的任何人都不会遗漏工作中的任何环节,并且知道哪些环节是异常重要的。
《菁华》杂志的主编苏珊·泰勒不但规划了自己的计划表,还给她的属下制作了日程表。在通常情况下,泰勒周末便躲到新英格兰的度假区去思考企业规划方案,读文章、报纸、杂志,理清头绪。当她星期一回到工作岗位后,总会带着重要人员的日程表,上面写有指派给每个人的工作。应该优先须知的事会有红色的记号,第一要做的事情则有两个记号。另外,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料,例如名片或相关的信件等,都会附在日程表上。
有一位善于利用时间的经理则将部门的日程安排写在白板上,这样有利于随时根据事情发展变化进行调整,改变事情的优先顺序,而且也让部属明白他如何看待一项企业计划方案的要性。另外,还有一些人甚至会预估他们长期计划表上的每一个计划需要花多少时间完成,然后再利用周计划或月计划或年计划制定日计划。
《薪水阶级》月刊的主编黛博拉·沙蓝,她以归档方式规划每年、每月的时间安排。每月的前两周固定是写评论时间;在第三、四周则为其他活动时间,例如演讲,回复谢函,做公关联络并计划未来的时间。她总是预先计划未来一年的工作:几个月写本书、几个月开个研讨会,其余的两个月安排来尝试新奇的事物。沙蓝利用这种方式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并且获得了众多的拥护者。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认真去努力,时间是可以管理的。作为管理者,应该时刻警醒,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浪费精力,然后选择重要的事去完成。
实用指南
德鲁克说,要想进行卓有成效的时间管理,就需要找出自己哪些活动是浪费时间、不产生效果的,并尽可能将这些活动从时间表上排除出去。德鲁克为此开出了“诊断”方案:
首先,必须发现并排除那些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情和那些纯粹浪费时间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为此,需要对记录上的所有活动进行仔细审察:“如果根本不做这件事,将会怎么样?”假如审察下来的结果是“没有关系”的话,那么结论很明白:以后就不要再做这件事了。
其次,看记录上的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的。每位管理者都被告知要当一名合格的“授权委托人”,把那些可以由别人来做的事情统统交给别人去做,将自己的时间完全集中于绩效和那些容易出经济成果的事情上。
通常来认为,浪费时间往往发生在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他自己完全能够消除这种浪费现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常常会询问他们的下属:“我常做哪些浪费你们时间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从下属的回答中,找出自己浪费时间的事务。
悦读心得
德鲁克的这一思想对你有什么启示,请拿起笔,写下你的所感、所思、所得:重主办出院结账手续的出纳台也能随时知道。住院部的人是在每天清早5点办理“床位调杏,,工作,而病人大多是在上午医生查房之后才办出院手续。像这样的问题,只要各病房护士长在填写出院通知单给出纳台,多填一份副本送住院部就解决了。
制造部门通常遭遇的一项困扰,是生产数字无法直接供生产作业部门使用。例如产量。报表中往往只列出会计部门所需的“平均产量”。可是直接作业人需要的却不是平均数字,而是范围和大小,包括产品的组合、产量的变动和每批生产的时间等。所以,当他们需要这类资料时,每天都得花费几小时来推算,于是就在本单位内设置了一个自己的秘密统计组。当然这种资料在会计部门一定都有的,可是通常谁也不想去会计部门,说自己需要的是怎样的信息。
信息功能不健全造成的时间浪费是可以改善的。上述例子中医院的院长和制造部门,都是因为信息的不健全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这种问题,并尽快修复这个漏洞。
实用指南
德鲁克说,这种存在的缺陷,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改善,但有时也要花费许多时间和耐心才能改善。不过,只要你肯付出努力,这种改善的效果是很大的,特别是可以帮你省出许多时间来。时间对于一个管理者、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节省了时间就是提高了效率,就是创造了财富……
P34-36
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和“大师中的大师”。他对现代管理学的巨大贡献及其管理思想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为世人所公认,是“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大师”。1954年,德鲁克首次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此后60多年的时间里,德鲁克用自己深刻的认知、理性的分析为后人留下了30余部管理学专著、数百篇论文和演讲稿。这些作品被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极为畅销。2002年6月,德鲁克成为美国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德鲁克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微软总裁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等人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德鲁克一生以教书、著书、咨询为业,他生活愉悦、阅历丰富,为我们树立了完美人生的典范。然而,他的关于发展和管理的论述,散见于其诸多著作和文章中,长久以来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总结。另外,他的每一部管理著作都有独到之处,让人难以取舍,而且经过翻译之后的作品晦涩难懂,读起来费时费力。鉴于此,我们推出了这本《德鲁克全书》。在这里,德鲁克最深刻的思想被完整、系统地集中在一处。
本书撷取了德鲁克毕生作品的精华,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德鲁克思想的金钥匙。在保持德鲁克思想体系框架完整的前提下,书中通过大量发人深思的管理案例对德鲁克在管理真相、知识管理、创新管理、变革管理、目标管理、创造顾客、自我发展等方面的核心理念进行全面透彻的解读。
书中每节内容均分为四个部分:“管理精粹”用一段话的形式描述德鲁克的一个管理思想——有的是德鲁克的原话,有的是提炼;“精彩阐释”通过具体案例对德鲁克管理思想进行了极为透彻的分析阐述;“实用指南”针对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晚读心得”是让读者记录自己阅读后的感悟。各个部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本书不仅仅是对德鲁克一生著述精髓的回顾,更是一本行动手册,相信读者能从中汲取灵感,从而改善自身的行动及决策。
每一个人都要懂一些管理理论。通过管理,你将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而你的生命也可以因此变得不平凡甚至伟大。可见,人人都需要了解德鲁克,了解德鲁克的管理精髓,无论你是老板、管理者,还是普通人。老板能够从德鲁克深邃的思想里读懂目标、决策、人事、利润、创新等关乎企业生命的重大问题;管理者能够从德鲁克浩如瀚海的知识海洋里找到实现卓越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普通人则可以跟随德鲁克的教诲轻松应对人际关系、自我控制等关乎职场命运的问题,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完美升级,实现自我成长。 这是一本能够让人全面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实用指导书,丰富的内容、新颖的编排方式,非常适合企业管理者和其他想学习德鲁克思想精华的人阅读。读完《德鲁克全书》,你不但能明白德鲁克是如何经营完美人生的,而且自己也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全面思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