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华、李琳琦、周晓光主编的《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是纪念中国明史学会原副会长、安徽省历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形成的论文集。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纪念大会。第二部分是纪念性文章,主要收录学界缅怀张海鹏先生的论文,作者既有史学界和徽学界的泰斗,也有张海鹏先生的门生及至亲;第三部分是徽学研究论文,作者几乎全面涵盖了国内徽学界的精英,他们就徽学前沿及传统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细致地讨论、总结和反思;第四部分是中国史研究论文,主要收录了如著名历史学家瞿林东先生、张国刚先生、张其凡先生等一批与张海鹏先生素富交谊的中国史研究领域相关专家的会议论文。
前言
第一编 纪念大会
主持词
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琳琦教授主持词
领导讲话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王伦教授欢迎词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教授讲话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商传研究员讲话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洪永平教授讲话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安徽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施立业研究员讲话
安徽大学副校长吴春梅教授讲话
安徽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原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吴良仁同志讲话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兼院长陆勤毅教授讲话
纪念诗、贺信
中国商业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吴慧研究员纪念诗一首
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教授的贺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的贺信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教授的贺信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吴付来同志的贺信
第二编 纪念文章
张海鹏与徽学研究
无尽的追思深切的怀念——忆张海鹏教授
怀念桐城张海鹏先生
翰墨清香映儒雅——张海鹏先生忆记
不尽哀思悼故人——深切感念良师益友张海鹏教授
寸草难报三春晖
张海鹏会长与朱元璋研究会
缅怀徽商研究的奠基人张海鹏校长
徽学领军儒硕风范——张海鹏先生对徽州学的贡献
徽商研究的开拓者——忆著名历史学家张海鹏教授
做学问先学做人——张海鹏先生门下辱教记
斯人已去犹忆影——张海鹏先生印象散记
经师人师教泽永存——缅怀恩师张海鹏教授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恩师张海鹏先生倾心徽学研究二三事
张海鹏先生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缅怀父亲张海鹏
第三编 徽学研究
20世纪以来学术研究之一新潮流——关于敦煌学、徽学、藏学等的学术定位问题
徽商研究与史学思想——怀念张海鹏先生
关于迁徙苏州的徽州歙县大阜潘氏第三十二世潘雳(1816-1894)身世行实的考录
广州与长崎:东西洋贸易背景下的清代徽商之海外活动及其影响(摘要)
明清时期的村规民约与乡村治理——以徽州为中心
明代徽州宗族墓产的管理与拟制黄册户名的设立——以《歙西溪南吴氏先茔志》为中心
论朱子《孝经刊误》
徽商收藏的文化意义
论与方志有关的别种文献——以徽州地区为例
民国初年社会转型中的地方教育发展——以徽州教育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朱熹与严州理学的发展
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与保甲推行
清代徽商胡学梓的家产
试论俞正燮女性人物考据方法和特点
徽州家谱研究的学术审思
民国徽商、乡村工业与地方市场——培本有限公司经营账簿研究
万历《灵山院汪氏十六族谱》的编撰特点及其价值
明代珍稀族谱《程典》考论
明清图书版权问题探微:以徽州书坊为中心
明清徽州的绅商——兼谈明清绅商和近代绅商之不同
近代徽州茶商与社会变迁:基于祁门县的个案研究
第四编 中国史研究
关于治史的一些思考——近年来的几次讲演提纲
“龙眠三李”考
明清时期欧洲天文历算知识的东传
三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宋史研究(1977—2008)
论抗日根据地的干部选任制度
浅析地域特点与民众群体暴动的关系——以刘六、刘七起义为中心
曹操史料探源
点校本《明史》校勘记举正
北宋江、淮、两浙引种占城稻考实
清末安徽私塾改良与新式小学堂的创办
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比附制度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废立
清代恩科述论
清代宁国商人与社会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