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国际物流作为实现贸易往来的纽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中国国际物流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国际物流产业刚刚起步,其科学理论和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孙木兰和叶心梅主编的《国际物流与报关(第2版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从国际物流与报关的角度进行编写,旨在培养学生从国际物流的视角来完成报关业务,使物资流通在跨越国界的过程中,做到流通方向更合理、流通时空更恰当、流通成本更经济、流通效率更高、流通创造的效益更大。
《国际物流与报关(第2版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物流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国际物流作为实现贸易往来的纽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中国国际物流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国际物流产业刚刚起步,其科学理论和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还很低。本教材从国际物流与报关的角度进行编写,旨在培养学生从国际物流的视角来完成报关业务,使物资流通在跨越国界的过程中,做到流通方向更合理、流通时空更恰当、流通成本更经济、流通效率更高、流通创造的效益更大。
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已经从宏观(全国、省、市、地区的布局)发展到中观(学院、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和微观(每门课程与每位教师)。教改的中观和微观问题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最紧迫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全新的体例策划和编写了《国际物流与报关(第2版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类课程规划教材)》。从国际贸易出发,分析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选择国际贸易中报关业务对国际物流的影响进行着重阐述。本教材有如下特点:
1.模块教学。本教材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定向性、应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在模块内容的选择上坚持以职业为导向的原则,安排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物流实务和国际货物报关与报检3个模块,各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教学内容。
2.任务驱动。本教材每一模块分成若干项目,每一项目的目标又由若干工作任务驱动完成。每一项目首先明确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然后分工作任务去完成每一项目目标。在每个工作任务中安排如下内容:任务情境、知识学习、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实训。
3.突出实践。本教材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在每一工作任务前安排了案例作为任务情境,在每一工作任务中都有针对目标的任务分析与任务实施及任务实训,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项目目标在每一工作任务中实现。
本教材由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孙木兰、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叶心梅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