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1.1 不公背后的信条
1.2 社会不平等性的五个面
1.3 集思之作
2 由不平等引起和导致的不公
2.1 富有引起的转变不可避免
2.2 从社会劣根中滋生出的不公
2.3 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3 “有效精英主义”导致新的教育分层
3.1 “新型少年犯罪分子”:精英政策下的最大受害着,占儿童群体的七分之一
3.2 智商主义:促进精英政策滋长的潜在理念
3.3 学校教育分层:从入学到超前培养
3.4 完美主义的非现实性
3.5 五十年代:从愚昧到自负
4 社会排斥及其“必要性”
4.1 负债人群:排斥行为的最大受害者,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4.2 遗传主义:加剧社会排斥现象
4.3 分离主义:社会群体里的分离现象
4.4 六十年代:从包容到排斥的转折
5 “与生俱来的偏见”:更广义的种族歧视
5.1 契约工:收入微薄,占成人比例五分之一
5.2 达尔文主义对不同引诱因素的研究
5.3 区域经济成就两极分化
5.4 偏见作用的继承性
5.5 七十年代:新种族歧视
6 “贪婪是美德”:消费与浪费
6.1 四分之一的家庭知足即好,不受措施影响
6.2 经济学:有很多问题需要科学的回答
6.3 生活、世界观的分歧
6.4 名人效应:明星被供奉为成功的典范
6.5 八十年代:交易规则的改变
7 “绝望之势不可挡”:健康与幸福
7.1 焦虑困扰着三分之一的家庭
7.2 竞争让风险变为盈利
7.3 文化:社会健康的国际障碍
7.4 利益高于福利—鼠目寸光的短期计划
7.5 九十年代:大规模药物治疗的初期
8 总结、共谋与共识
注释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