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型驱动收入分配调整》编著者顾严。
本书第一章给出了基本分析框架,梳理出中国收入分配的两大典型特征;第二章从有关劳动收入占比的国内外理论和实践出发,提炼出产业结构和劳动权益这两大核心要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专门讨论产业结构和劳动权益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和现实进行分析;第七章讨论收入结构对收人差距的影响,从而推论出劳动收人占比在整个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核心地位;第八章在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作出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产业和劳动力素质双转型来驱动收入分配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双转型驱动收入分配调整》编著者顾严。
《双转型驱动收入分配调整》内容提要: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两大特征。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者,可持续地提高劳动收入及其占比,是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灵魂和主线。这不仅关系到分配格局的理顺,也事关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收入分配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转型期需要特别注重两个机制:一方面应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分配理顺型”服务行业,通过结构升级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来优化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结构;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劳动者素质转型,培育“体面创新型”劳动力,通过权益保障和素质提升实现正常增收。
第一章 中国收入分配典型特征
第一节 分析框架:国民收入结构与居民收入差距
第二节 国民收入结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
第三节 居民收入差距:多个维度全面扩大
第二章 国民收入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关于劳动收入决定的经典理论
第二节 关于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原因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跨国面板数据和美国的经验证据
第四节 产业结构视角和劳动力视角
第三章 产业结构对国民收入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产业的要素收入结构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影响的专门讨论
第三节 服务业要素收入结构的专门讨论
第四章 劳动力供求及权益保护的影响
第一节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劳动收入保障存在的典型问题
第五章 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最新进展:“阿特金森复兴”以来的代表性成果
第二节 回归传统:结构式分析和异质性假定
第三节 理论模型:带劳动力迁移的两部门增长模型
第四节 扩展讨论:产业部门内部的职业结构的影响
第六章 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新趋势
第一节 收入分布形态和收入等级迁移
第二节 正在趋缓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第三节 越发凸显的行业收入差距
第四节 产业间劳动力迁移与收入差距
第七章 收入结构对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
第一节 非劳动收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证据
第二节 非劳动收入的理论路径和特征
第八章 产业和劳动力双转型驱动分配变革
第一节 中国经济奇迹及背后的分配故事
第二节 跨陷阱转方式呼唤分配变革
第三节 发展“分配理顺型”服务业
第四节 培育“体面创新型”劳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