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帕内尔、约翰·R·布鲁宁所著的《亡命排:阿富汗战争中的英雄、叛徒、异见者和手足情》是一本跟《兄弟连》非常相似的一本书。只不过战场换了,登场人物换了。描写的是美军第87步兵团第2营B连第3排的故事,英文版书名,OUTLAWS,取自2006年该排被布署至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东边边境后。“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纸上看一部电影。要是你认为《拯救大兵瑞恩》或《兄弟连》是一部剧本改编出色的电影,那么,本书会轻而易举地超越它们。”
世界出版巨头哈珀·科林斯授权,指文图书重金引进,讲述美国第10山地师在阿富汗群山之中的传奇经历。
肖恩·帕内尔、约翰·R·布鲁宁在这本《亡命排:阿富汗战争中的英雄、叛徒、异见者和手足情》生动描述传奇性的美军第10山地师在阿富汗群山中进行英勇抵抗的书中,肖恩·帕内尔上尉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刺激有趣、令人热血澎湃的故事,一个关于胜利、灾难以及战斗中结下的生死兄弟情的传奇故事。
二十四岁的游骑兵肖恩·帕内尔被任命为一个40人的精锐步兵排排长——这个排后来被称为“亡命排”——并奉命消灭以巴基斯坦为基地,来自阿富汗东部边境的山谷的恐怖分子。帕内尔和他的部下原以为他们要对付的是一群平民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但在2006年5月,他们进行例行巡逻时穿越了兴都库什山脉的一处低谷,结果遭遇到一场残酷的伏击战。勉强生还后,帕内尔和他的部下这才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是二战结束后美军遇到的最专业、最具经验的战士。
接下来便是十六个月的近战,这一过程中,“亡命排”成了帕内尔的家:从参谋军士格里格·格里森,一个睿智、不停地吸着烟的老兵,他从来不会丧失自己的冷静;到专业军士罗伯特·皮尼奥特,一个温文尔雅、稳重谨慎的人,同时有着一颗战士的心和经济学家的头脑;再到参谋军士菲尔·鲍德温,排里冷静而又理性的声音,9·11事件后,他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事业、家庭、稳定的收入——来为国效力。但对他们来说,战斗的代价是高昂的:全排80%的人在战斗中负伤,自盖茨堡战役以来,他们的伤亡率是最高的,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再也没能回家。
《亡命排:阿富汗战争中的英雄、叛徒、异见者和手足情》是一个关于战火兄弟情的故事,炽热而又令人难忘,在这十六个月中,“亡命排”唤醒了强烈而又真挚的情感,展示了帕内尔和他的部下如何重塑他们的生命,以及他们在相互间找到的挚爱和信念是如何使他们存活下来的。
第一章 坚毅的面孔
速表的指针指向50英里,亡命排的6辆装甲版悍马飞驰在阿富汗的道路上,扬起的尘土在身后绵延了数英里。在一个甚至连一条沥青公路也没有的地区,这就是我们所走过的最好的土路了。经过几代匆匆过客的磨砺,这条道路已变得相当平整,既没有车辙印来测试我们的避震器,也没有沙土堆让我们减缓速度。经历了几个星期颠得七晕八素的越野巡逻后,我们向南穿越贾迈勒地区就像在戴托纳赛道上狂飙一圈那样毫不费力。
在阿富汗,我们这些美国佬不得不调整对交通的期望值。我们习惯了开快车。排里的伙计喜欢GTO或野马之类的大功率跑车,要么就是增高了悬挂的皮卡。可在这里,路况很少能让我们的时速超过15~20英里。这就像被卡在了连续不断的“学校通行区”中。
今天,我们刚一驶上这条不同寻常的道路,驾驶员们立即把握住机会。他们加大油门,提高了车速。此刻的速度棒极了!
从博梅尔基地向南行驶了6个小时后,道路与一条宽谷相交。在这片平坦、没有树木的地带,我们在数英里内唯一看见的生命迹象是几片历经风霜的植物带。酷热与严寒,干旱和洪水,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在这种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茁壮生长的。在我们左侧,一条干谷呈脉络状穿过古老的地貌。早些时候,我们曾利用它穿越山谷,希望能避开路边炸弹。作为尖兵涉水穿越谷底的涓涓细流时,参谋军士菲尔·鲍德温的悍马车陷入了流沙,一直被埋到车门处。这个主意就此告吹。
陡峭的山脊使得山谷的边界轮廓分明。尽管没有树木或灌木丛来为山坡添加色彩,但兴都库什山脉上的这些山脊依然能为我们的敌人提供庇护。他们把低地让给了我们,自己却躲进了物资储备丰富的山洞中,这些洞穴在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侵阿战争中便已被使用。
那场战争的迹象并未消失。在这段一路向南的旅程中,我们看见了被苏军轰炸过的村落的残骸。在一些尚存的村镇,当地人给我们讲述了被俄国人占领期问的恐怖故事。一位农民说,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扔在地上,苏军士兵笑着把他踩死了。这件事发生后,他所在的整个村子,不顾恶劣的山区状况,徒步逃到了巴基斯坦的一个难民营。
这就是我们的作战区域,一片贫瘠而又恶劣的土地,除了延续数十年的暴力外,这里的人对其他东西一无所知。
我看着车上的司机兼报务员,专业军士罗伯特·皮尼奥特。天一亮我们便已上路,此刻,他的脸上满是灰尘和汗水。钢盔低低地压在他眉毛的上端,军装和防弹衣上沾满了阿富汗的尘土——我们唯一干净的时刻只有在洗澡时。他感觉到了我的注视,把目光从道路上移开,瞥了我一眼。
“怎么了,长官?”他问道。他那双锐利的蓝眼睛与脸上晦暗的灰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十岁的皮尼奥特胸围粗壮,长着一张帅气而又严肃的面孔,微笑起来很有魅力。要是穿上工作服,而不是Acu的话,那他看上去就像是电视剧集《绿色田野》中的临时演员。
他再次咒骂起他一直抱怨的美国邮政部门,对联邦政府中这个小小的部门,他居然抱有如此强烈的憎恶,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皮尼奥特,”我说道,“我真不懂你这种敌意从何而来?”
“长官,你不会真不知道吧?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政府违反了1890年的谢尔曼反垄断法。这是一种垄断经营,他们还可以把交叉补贴扩展到其他业务领域,这就削弱了那些领域中私营企业的竞争力。”
政府的浪费是皮尼奥特最无法忍受的事情之一。到现在为止,他对邮局的怒斥已持续了几乎一个小时。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官,你看,邮局不实行私有化是个糟糕的财政政策。他们已经欠下了700亿美元无资金准备的负债,每年他们都亏损数十亿,可人家私营企业,人人都在盈利,对UPS和联邦怏递来说,这种竞争太不公平了。”
“皮尼奥特,他们投递那些该死的信件。我的信能从A地迅速被送至B地,这就是我所关心的。你还想要得到些什么?”
他没有理我,“邮局是免税的,这是个优势。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告中的规定对他们全然无效。他们的会计程序,换做任何一家美国企业,肯定会引起国税局的调查。只要他愿意,邮政局长就可以跑到财政部去借钱,利率之低是任何一家私营企业都无法得到的。”
“那又怎么样呢?”我故意挑逗着他。皮尼奥特有一颗战士的心,但头脑却像个经济学家。我喜欢激怒他,因为通常他都会发表些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另外,随着对他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意识到,他是在进行对比研究,这反过来激起了我的兴趣。他是德克萨斯州人,但说话时并没有当地口音。他在达拉斯出生和长大,但他讨厌达拉斯牛仔队,喜欢唐·舒拉时代的海豚队。他是个刻板保守的家伙,滴酒不沾,不吸烟,甚至不喝含咖啡因的饮品,但在空闲时,我曾看见他在听诸如Phish这种嬉皮摇滚。另外,他也喜欢歌剧。
“那又怎么样?”他惊异地说道,“邮局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是对纳税人的一种巨大浪费!就连欧盟都把他们的邮件派递私有化了。你想想看。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走这条路,我们的联邦政府对此管理不善,这个业务本来可以赚取数十亿美元的。这几十亿美元将被征税。邮件投递应该是赚钱的,而不是对财政预算的拖累。”
在这种坐车巡逻的漫长过程中,除了谈话或辩论,基本无事可做,这就像扛着重型武器在校园里漫步。
我们的车辆遇到了一个小弯。“嗨,皮尼奥特,当心点,”我警告道。他驾驶的车辆再次发生了轻微的漂移,我们的谈话让他分心了。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多次。“别在一天内害死我们两次!”
这句话惹恼了他,“得了,长官!你不会老了吧?”
“伙计,你刚才差点把车开到悬崖下去。摔下去的话,大家都没命了。”
当天早些时候,我们不得不穿过一条险峻的山间小路以进入这个峡谷。一连串的之字形路线紧邻着悬崖,弯拐得非常急,如果司机不进行三点转向的话,我们的悍马根本无法通过。在一个拐弯处,皮尼奥特驾驶着悍马,慢慢把车头伸到了悬崖外,再换上倒档,踩下了油门。不幸的是,我们的车辆经过几个月的摧残,早已破旧不堪。车上的变速器本来就不是为装甲版悍马现在这种满负荷状态专门设计的,有时候会出现卡滞的现象。此刻就是如此,我们的车子并没有向后倒车,相反,它踉跄着向前,几乎要冲出悬崖。悍马在悬崖边摇晃着,我们都朝着皮尼奥特大叫起来。我伸手抓住机枪手克里斯·布朗,把他拉进车内,生怕翻车时会把他甩出车外。不过这也没什么重要了,因为峡谷至少有500英尺深。
P13-15
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讲述在地球上最危险地带之一,我那些部下们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经历。这些了不起的人,在距离巴基斯坦大约十二公里的博梅尔山谷中一个小小的前哨作战基地度过了十六个月。部署在此的这段过程中,这些勇士一直与敌人保持着频繁而又直接交火的接触。本土作战的敌人训练有素,战斗非常顽强。率领在“永久自由”行动中获得英勇集体奖的常规作战部队之一,我既不幸又有幸。战斗的硝烟散退后,“英雄排”获得了七枚铜星勋章,包括五次英勇嘉奖,十二次陆军嘉奖,另外还有三十二枚紫心勋章。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将他们惊人的成就告诉给世人,并确保其在美国军事史中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并不涉及政治议题,也未探讨美国在阿富汗的外交政策。书中的故事并不想伤害任何人的感情,而是为这些年轻的士兵所经历的战事提供一个诚实的评估。
令人遗憾的是,在书中提及排里的每一名成员是不可能做到的。书中所描述的人物,代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作战单位。我的目的是向世人展示他们付出的牺牲,并以此为读者们提供一个急需的窗口以进入美国陆军士兵的内心世界。另外,我不想暴露那些未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任何一名士兵,所以,我更改了某些士兵的姓名和识别特征。
最后要说的是,本书是一部纪实作品。书中所述的每一起事件都曾真实发生过。通过我的个人记忆和对部下的访谈,这些行动和经历得到了重述。书中的对话完全出自我的个人回忆,并不想成为逐字逐句的文件记录;相反,其目的是为了抓住重要的关键之处。故事中的错误之处并非刻意为之,可能要归咎于战斗的激烈和混乱状态。
“肖恩·帕内尔在《亡命排》中表述出的一系列情感令人震惊。这是一本细腻生动、令人信服的回忆录……帕内尔是一个颇具天赋而又勇敢的讲述者。”
——《匹茨堡论坛报》
“《亡命排》再一次把我带回到战场中。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展示出完全不同的人是如何被一同投入到战斗中,并齐心协力共同奋战的。帕内尔和他身边的战士都是勇敢的人,一帮真正的猛人!”
——克里斯·凯尔,《美军狙击手》的作者
“我所拥有的最能体现战火中的勇气的两本著作是《黑鹰坠落》和《孤独的幸存者》。但现在,我有了第三本,这就是《亡命排》。这绝对是一本扣人心弦,让你激动不已的著作。”
——布拉德·索尔,《Full Black》的作者
“《亡命排》是一本出色之作,充分展示了阿富汗战场上一名排长的内心世界。帕内尔上尉与读者们分享了他的领导经验、损失以及极具进取心的军事战术。你能真正地感受到这些军中兄弟在战火中打造出来的凝聚力。”
——马库斯·鲁特埃勒,《孤独的幸存者》的作者
“《亡命排》扣人心弦地描述了我们的战士在前线所经历的一切——挫折、恐惧、孤独……,在这些书页里,我们感受到了在新闻媒体中极少能体会到的战地的实况。”
——蒂姆·奥布莱恩,《The Things They Carried》的作者
“《亡命排》是一本货真价实的著作。书中描绘的出色的作战领导,值得每一个小股部队的指挥官仔细研究。书中的故事超越了战场范畴,描绘了战争的疯狂本质,以及那些无私地保卫着我们的士兵们的勇气。”
——平·韦斯特,《No True Glory》的作者
“肖恩·帕内尔超越了《兄弟连》的主题,达到了一个自我认知的高度……他从未在战斗中退缩,也未对一场混乱的战争提出强烈的质疑。
——凯文·赛茨,《Hot Zone》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