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选题旨趣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本书各章说明
第一章 近代音乐的“发生”——“音乐”重新进入“政”、“教”体系
第一节 近代对音乐的重新“发现”
第二节 近代的“音乐改良”
总结
第二章 “尚武”的歌曲
第一节 晚清的兰部军歌
第二节 近代“尚武”精神的提出
第三节 “尚武”的乐歌创作
第四节 近代音乐中的身体政治
——“军国民主义”与学校音乐、体育教育
第三章 俗乐改良
——近代音乐改良的第二条道路
第一节 《新小说》上的“杂歌谣”
第二节 《绣像小说》上的“时调唱歌”
第三节 近代音乐改良的第二条路线
第四节 以民间曲调入学堂乐歌
附录近代期刊中的“歌谣”
第四章 “文”、“白”之间
第一节 “文”、“白”问题的初显
第二节 “质直如话”的“教育唱歌”
第三节 “古义微言”的“国学唱歌”
第四节 “正体”与“别体”
第五节 “文雅”:近代乐歌艺术性的诉求
第五章 国歌的诞生
——以民国国歌《卿云歌》为中心
第一节 “国家主义”与晚清的爱国歌曲
第二节 民国国歌《卿云歌》的诞生
第三节 对中华民国的政治想象
第四节 国歌品性之争:“右文”还是“尚武”
第五节 歌词之争:“文言”还是“白话”
第六节 曲谱之争:“中乐”还是“西乐”
第六章 音乐作为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音乐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音乐作为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近代音乐带来的礼仪变化
第七章 近代乐歌对“少年中国”的想象与塑造
第一节 近代乐歌对新事物的宣传
第二节 近代乐歌对新人格的塑造
第三节 新人眼中的新世界
结语
附录1901—1918年乐歌集存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