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所著的《我们欢喜异常(奥威尔散文选)》包括乔治·奥威尔最有名的23篇散文,如《我为什么写作》《英国本色》等。他的书写摆脱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力图改良社会的庄严理想贯穿在字里行间——有着灼人的锋芒和震耳的吁求。他一生贫病交加,但就像坠落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他将自己短暂而艰难的一生塑成一支温暖的蜡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们欢喜异常(奥威尔散文选)/世界大师散文坊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奥威尔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奥威尔所著的《我们欢喜异常(奥威尔散文选)》包括乔治·奥威尔最有名的23篇散文,如《我为什么写作》《英国本色》等。他的书写摆脱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力图改良社会的庄严理想贯穿在字里行间——有着灼人的锋芒和震耳的吁求。他一生贫病交加,但就像坠落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他将自己短暂而艰难的一生塑成一支温暖的蜡烛。 内容推荐 奥威尔所著的《我们欢喜异常(奥威尔散文选)》中奥威尔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敏锐而清晰地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并对黑暗的现状表现出最深切的痛恨及最热切的改良愿望。《我们欢喜异常(奥威尔散文选)》中奥威尔将寻找光明视为其毕生努力的方向。几乎所有评论都会说奥威尔的写作富有政治色彩,对此或褒或贬。然而,奥威尔的政治色彩并没有影响其审美追求。 目录 我为什么写作 如此欢乐童年 书店回忆 射象 收容站 绞刑 不小心说漏了西班牙的秘密 回顾西班牙内战 好的蹩脚作品 查尔斯·里德 马拉唁什 唐纳德·麦克吉尔的艺术 英国本色 一杯好茶 诗歌和话筒 苦涩的复仇 一个书评家的自白 体育的精神 普通蟾蜍随想录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 甘地沉思录 男孩周刊 置身鲸腹 试读章节 我为什么写作 从很小的时候起,大概五六岁的样子,我就知道长大后我要成为一个作家。大约在十七到二十四岁这段时间里,我曾试图打消这个念头,但也意识到这么做是在违背自己的天性,觉得早晚我还是得安分下来著书写作。 三个孩子中我排行老二,老大和老三都与我相差五岁。八岁以前,我很少见到父亲。因为这个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那时我有些孤僻。很快,我的言谈举止就不招人喜欢,在学校里变得很不合群。像其他孤僻的孩子一样,我总是编造各种故事,同臆想出来的人对话。我想从一开始,我的文学志向就同这种孤独寂寞以及受人冷落的感觉交织在了一起。我自知有驾驭文字的才能,有直面一切令人不快事实的能力,我觉得这为我创造了一片私人天地,每当面对生活中的失败时,我能在这片天地里得到宽慰。然而,我整个童年以及少年时期认认真真的或者说煞有介事的创作,加起来也不过寥寥五六页罢了。大概四五岁的时候,我生平第一次写诗,母亲把它抄录了下来。诗的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写得是关于一只老虎以及它“椅子般的牙齿”——这个词造得倒还不赖。不过我认为这首诗有抄袭布莱克的《老虎,老虎》之嫌。十一岁时,一战(1914-1918)爆发,我写了一首爱国诗歌,登上了当地的报纸。两年后,我另一首悼念基钦纳逝世的诗也在该报上发表。稍大一些后,我便不时用乔治亚风格来写一些蹩脚且通常是没有完成的“自然诗”。我也曾两次尝试写短篇小说,不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些便是那些年里我一本正经写下来的全部作品。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年间我确实从事过一些文学活动。首先要说的就是那些应付差事的写作,这些东西我写起来得心应手,毫不费力,但却不能汲乐其中。除了学校的功课外,我还写过一些应景诗,现在来看,当时创作这种半喜剧性诗歌的速度连我自己都觉得震惊——十四岁时,大概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就模仿阿里斯托芬写了一整部押韵诗剧。此外,我还参与校刊的编辑工作,有印刷版的,也有手抄版的。校刊上这些你都能想象出的最粗浅滑稽的文字,编辑起来毫不费力,就是现在我花在最没有价值报刊上的心思也要比它多。但在从事这些工作的同时,有大约十五年多的时间,我还一直进行着另一项不同的文学练习,那是一部仅存在于我内心的日记,里面演绎着以我为主角的连续“故事”。我相信一般孩童和青少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把自己想象成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如罗宾逊似的绿林豪杰。但很快,我便不再沉溺于这种纯粹自我陶醉的“故事”中了,转而只是对我所做所见之事作客观的描述。有时候一连好几分钟,我的脑海里会出现诸如这样的句子:“他推门进了房间,一缕金黄色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斜照在桌面上,上面有一个半开的火柴盒,平躺在墨水瓶旁边。他右手插在口袋里,径直走向了窗边,窗外大街上,一只花斑猫正在追逐一片枯叶。”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我大概二十五岁的时候,正好贯穿了我还未从事文学创作的那几年。尽管我不得不搜肠刮肚,而且也的确费尽心思去推敲斟酌合适的字眼,这种几近刻意的情景描述几乎已是不由自主,仿佛是由于来自外界的压力而导致的。不同时期我曾仰慕过不同的作家,我想我的“故事”一定反映了他们迥然各异的风格,但我记得,它总是秉承了相同的细致描述的特点。 大约十六岁时,我忽然感受到了词语本身的乐趣,即词语音调和连缀所带来的乐趣。《失乐园》里有这样两句诗: 于是他负难而艰辛地 挺进:他负难而艰辛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不甚稀罕,但当时却让我震撼不已,就连以“hee”替代“he”的拼法都让我倍觉欣喜。对于需要描述的事物,我早已了然于胸。因此,如果说当时我有心著书立作的话,我是很清楚自己想要写什么样书的。我想写大部头的自然主义小说,以悲剧结尾,不仅要饱含细致人微的描述和令人称奇的比喻,还要富于辞藻华丽的段落,其用词则一半是出于对词语本身音调的考虑。事实上,我第一部完整的小说《缅甸岁月》就是这样一类书,虽说它是我而立之年的作品,但对其构思酝酿却是由来已久。 之所以叙述这些背景信息,是因为我想只有了解一个作家早期的发展,才能揣度他写作的动机。一个作家写作的主旨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时代,至少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是这样。但在着手写作之前,他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情感态度,日后也很难完全摆脱这种立场。克制冲动,避免文笔欠火候或陷人反常心绪,这无疑是他的职责。但倘若完全摆脱早年的影响,那将会扼杀他的创作激情。且抛开著书乃为稻粱谋的情况不说,我认为写作有四大动机,至少就散文写作而言是这样。每个作家身上都不同程度地怀有这四大动机,但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它们在每位作家身上的比重又会因时而异。这四大动机就是: 纯粹的自我主义。渴望彰显聪慧,为人乐道,青史留名,在小时候看轻自己的大人面前扬眉吐气,等等。否认这个动机或是它的强烈性,无疑是自欺欺人。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律师、军人、成功的商人……总而言之,所有的人类精英,都有此特质,作家亦是如此。然而,芸芸众生大都并非自私至极。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