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当我们可以轻松买到地球上任意一个角落的产品时,当我们可以卖出任何一种虚拟或者不虚拟的商品时,当所有人都卷起袖子赶赴大淘宝时代盛宴时,这个被叫作“淘宝”的电子商务平台,被神化了。
如同股市一路高歌攀登到6000点的巅峰之前一样,我们只看到玫瑰,没看到枪炮;我们只是盯着成功者的传奇疯狂膜拜,而选择性地忽略了一将功成背后的万骨枯;我们以为只要一脚踏进这趟列车,它就一定能带着梦想与幻觉通往春天。
而今天,2012年淘宝刚刚完成了自身9周年的追寻与梦想;这9年,有无数创业者在淘宝扬名立万,赚取荣誉和金钱;这9年,亦有无数追梦人的电商梦“樯橹灰飞烟灭”。我们为英雄撰写了太多的凯歌,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为这9年在淘宝上“阵亡”了的先烈们,写上一段注脚吧。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失败,让成功更显不易,正是这一段又一段荆棘的创业路,让我们更坚定了自己的脚步。
我写过无数的淘宝英雄,但我并不了解淘宝的烈士,因为我连烈士的概念都不清楚。
是不是在淘宝上开了店又关了的就算烈士呢?恐怕不行,因为他们还可以再开店再复活,凤凰涅巢也许他们又成为英雄了。暂且,我们把开了店又关闭了或者一直不经营的都算烈士吧,因为本文重在分析烈士的意义而已。
在我有记忆的“烈士”中,最让我心痛的是一家五皇冠店,我曾经采访她的管理经验,连续报道,网店的员工给我讲了许许多多店主爱护员工的故事。店主告诉我,她把员工看成是要在大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的人来对待的,她准备创建一个服装品牌,和员工一起持股。但是时间没有容她,这家网店还没有来得及转型,就因为销售冒牌产品受到重罚而关门。我将这个伤感的故事讲给飘飘龙总经理夏祖军,夏祖军感叹说,一个五皇冠店,应该能够抵制百万元的诱惑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叫“鸿路吴琼”的店主,他的一篇文章《为了微薄的网店利润,我在烈日下唱歌行走》曾经挂在阿里巴巴网商故事论坛。当时我看了文章,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在文章里这位店主说,他经常为了一个几乎没有利润的单子,来回步行8站地到邮局发货,在路上,他经常唱的是张雨生的那首《我的未来不是梦》,不过改了歌词,“……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淘宝的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旺旺在动,跟着淘宝在动……”
最让我感到可惜的是有三位大学生,宁波大学的,毕业后像桃园三结义一样到义乌创业,时间是2005年。他们的梦想是通过网络将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到全国去,为了这个梦想他们省吃俭用,住在小商品城的旁边,为的是早上接单下午进货,尽可能地减少库存。后来我几次到义乌去,义乌的皇冠店铺已经上千,但是没有他们的名字。
以上的人物是真实的,我曾经多次在旺旺里寻找他们,发现他们已经“失踪”。有一次,我看电影《集结号》,才发现我就是那个谷子地,我寻找他们,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烈士的称号。但是,他们是算还是不能算烈士呢?
有一次,我在网商大会听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演讲。记得他讲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许多在互联网上创业的电子商务网站,服务的方向是对的,出售的也是市场欢迎的产品(或者服务),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存活下去,为什么呢?他说,这很像一个耍猴的,围观的人很愿意看,但是耍猴的拿着铜锣去要钱的时候,看客一个个跑掉了,什么钱也没有留下。做电子商务的人很像这些耍猴的,一时找不到盈利的模式,他们中的许多因此而倒闭。但是那些存活下来并且有大发展的,一定是总结了烈士倒下的原因,跳过了耍猴的阶段。
我先后写过300多个草根网商的成功故事。6年前我们讨论他们成功原因的时候,大家都说是信心和勇气,于是那个时候的故事多励志。过了几年再讨论,说是经验,于是那个时候的故事多经验。现在我们再来讨论成功原因,我觉得是要归结于对互联网理念的理解。如果多一些理念上的指导,许多努力过的人不至于成为烈士。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呢?做电子商务,固然需要信心,需要勇气,需要牺牲,但是更为需要的是对互联网的理解,是理念。那些多一些理念的人会活得更加长远一些,发展得快一些。但是许多正确的理念,一定是在探索中的人轰然倒下去的时候才能够总结出来。由此,我们需要纪念烈士,向烈士致敬。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