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各种励志书籍,上面都会告诉你:学习成功之术,你也能成功。但是,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才会行之有效。而我们能够告诉你的行之有效的成功之道,就是朱新月所著的这本书的名字“一生专注自己”。
比尔·盖茨专注于电脑软件创新,推出了划时代意义的Windows系统。
杨致远专注于信息搜集,开创了Yahoo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门户网站。
李彦宏专注于拉近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打造出了百度这个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只要你一生专注一个梦想,就是踏上了成功之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生专注自己/中国当代青年企业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朱新月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翻开各种励志书籍,上面都会告诉你:学习成功之术,你也能成功。但是,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才会行之有效。而我们能够告诉你的行之有效的成功之道,就是朱新月所著的这本书的名字“一生专注自己”。 比尔·盖茨专注于电脑软件创新,推出了划时代意义的Windows系统。 杨致远专注于信息搜集,开创了Yahoo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门户网站。 李彦宏专注于拉近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打造出了百度这个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只要你一生专注一个梦想,就是踏上了成功之途! 内容推荐 朱新月所著的《一生专注自己》系《中国当代青年企业家》丛书之一。 李彦宏,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百度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经过多年发展,百度已经牢牢占据中文搜索引擎超过7成的市场份额。李彦宏曾经获得“IT十大风云人物”,“改革开放30年30人”等荣誉称号,美国《商业周刊》和《财富》等杂志,也多次将李彦宏评为“全球最佳商业领袖” 和“中国最具影响商界领袖”。《一生专注自己》从十一个方面对李彦宏的创业、创新的经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理解成功,在试图成功之前;理想,如何找到目标;责任,是确立理想的标尺;学会专注;践行,一步步接近理想:专注,不是不抬头看路:创业,需要长期努力去做的事情;激情——在工作中燃烧释放;责任一用技术改变世界:面临抉择,重在坚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激情成就梦想;自我是唯一的敌人。 主人公名动天下,有关他的江湖传说和商战故事数不胜数,但是,获得李彦宏本人授权的传记图书,这是第一本。这是本书具有的独特品牌价值和文本价值。相信他的创业、创新的经历,对于广大年轻人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理解成功,在试图成功之前 1.这是一个最适合实现梦想的年代/003 2.百度是一家风光的公司,她成功在哪里?/007 3.解密百度的真实成功:为网民节约10亿小时,弥合信息鸿沟/010 4.李彦宏的成功在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件事,并且用一生来做它/012 第二章 理想,如何找到日标 1.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023 2.从自己真正的内心里去寻找答案/029 3.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033 4.有些东西在你真正尝试之前不容易看清楚/041 第三章 责任,是确立理想的标尺 1.责任是一种使命/049 2.用技术改变生活比财富更值钱/054 3.整个世界的问题是来自于信息不对称/058 4.寻求人与信息之间最短的距离/062 5.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066 6.为社会做点实事/070 第四章 学会专注 1.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个地方/079 2.抵制诱惑,专注领域/083 3.对专注有宗教一般的信仰/088 第五章 践行,一步步接近理想 1.在不断选择和放弃中搭建人生舞台/095 2.在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目标/099 3.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104 第六章 专注,不是不抬头看路 1.打开眼界才能有所作为/111 2.这个世界的广阔是难以想象的/114 3.了解别人都在想什么/118 4.不能错失任何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122 第七章 创业,需要长期刻苦努力去做的事情 1.不要轻言创业/129 2.创业需要胆量和坚持/132 3.创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合伙人/136 4.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140 5.永远不要在你的钱花完的时候去融资/144 6.把复杂凝练为简单/148 第八章 面临抉择,重在坚持 1.坚持是一种习惯/157 2.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差足巨时,最重要的是学会坚持/161 3.坚持,不需要退路/166 4.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173 第九章 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1.不让别人的错误决定自己的未来/179 2.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184 3.把公司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187 第十章 激情成就梦想 1.对所做的事情要有激情/193 2.面对困难,一定保持激情/196 3.把创新融人我们的血脉当中/200 4.共同的梦想,造就可依赖的团队/206 第十一章 自我是唯一的敌人 1.野心和实力一样大/211 2.知我长,知我短,修身养性,不断完善,/216 3.严谨细致是成功的生命/220 4.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这一切/224 5.每临大事有静气/228 6.着眼世界,胸怀天下/233 附录 百度的36条“文化论语” 试读章节 早在上高中时,李彦宏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那时候的计算机还十分“原始”,就是躺在桌子上的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加上一个小几号的“电视”(显示器)。 李彦宏所在的山西阳泉一中是省重点,所以比较早地配备上了计算机。因为当时的计算机和配套设备十分昂贵,自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于是学校就从各个班级里按照成绩择优录取了一批学生,成立了计算机学习小组。数学成绩突出的李彦宏得以人选。他兴冲冲地研究起这个新鲜的玩意。 当时学校的计算机,还没有装备现在的Windows系统,因此在使用者看来,黑色的屏幕上只有单调无比的数字和操作符,而穿孔打印出的纸带则如同天书。但是,就是这样的计算机,依然牢牢地吸引住了李彦宏的目光。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计算机科学知识。 在李彦宏上高二时,山西省曾经举办过一次计算机编程大赛,李彦宏凭借着自己平日里积累的知识,夺得了阳泉赛区的第二名,顺利进军决赛。他踌躇满志地奔赴省会太原,不料却在决赛中一败涂地——他竟然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机考试的题目。这让他十分沮丧。 所幸,少年人特有的青春开朗很快就冲淡了这种沮丧,在考试结束之后,李彦宏和同学们一起去逛书店。在新华书店里,李彦宏望着满满几个书架的计算机科学的书籍,瞠目结舌——在阳泉,这些书他连听都没听说过。他想:那些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肯定看过很多计算机的书。而自己在阳泉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一败涂地。而且,单单一个太原就是如此,那么,北京呢?上海呢?……放眼全国的高中生,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实在是很可怜的……或许,那个时候的李彦宏,只是完成了一次少年人不成熟的思考,但是,这却导致他在一年后填报高考志愿时,有意地避开了计算机专业。 1987年,19岁的李彦宏背着自己的行李,同时也背着家人和朋友的期望,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大学读书。这是一个外省青年实现自己人生跳跃的第一步:考进重点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大学里,李彦宏学的是图书情报专业。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和那些分数不够才上图书馆系的同学们不一样,李彦宏的第一志愿就是图书馆系。但是,现实让他有些失望。“几十年的文科系,老师还在讲一些图书馆方面的知识。”在这里,李彦宏学到的是怎样摆放存储资料,以便利于读者阅读。老师们告诉李彦宏,即使读者知道在图书馆里一定能查到某条资料,但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话,他们依然会放弃的。“比如,读者知道国家图书馆有一本书,说鱼香肉丝怎么做,但是,去那里很麻烦,需要坐公交车,他就不查了。” 当时的李彦宏虽然并不知道这些理论对自己有什么用,但他还是记了下来。直到很多年之后,他才醒悟到:“这个理论对很多人而言,简单到没意思。但对应到搜索引擎,就能解释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应向速度。用户付出的努力大一点,就会赶走一部分的用户。”所以,正是在图书馆系学到的理论,后来指导李彦宏强调搜索引擎的应向速度。哪怕为了提高0.1秒,都要不惜血本。 作为图书馆系的学生,李彦宏也要去听计算机系老师讲的实践性的计算机课程。李彦宏觉得老师讲的课比较简单,就开始自学计算机课程。至于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重要的课程,他就直接去听计算机系的课。 在很多大学生把业余时间都用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或是呼朋唤友、吃喝玩乐上的时候,李彦宏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上。他废寝忘食地吸收着所有能够接触到的计算机科学知识。 李彦宏很快将目标锁定在出国上,因为国外有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我没有远大理想,许多人小时候想当科学家,我没想过,但我每个阶段目标都很明确:初中考高中,我一定要考上省重点阳泉一中,否则考大学就没太大希望;高考,我一定上北大;进了北大,我一心想出国。” 可是,命运似乎有意考验这个“一心想出国”的青年学子:李彦宏在大学期间,托福就考出了600多分的成绩,他信心十足地向美国的20多所高校寄出了申请材料,但是美国很少有大学开设图书馆情报学专业,所以这些申请资料石沉大海。 最后,直到毕业,李彦宏才收到了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当他做好所有的准备,兴冲冲地去美国驻华大使馆办理签证的时候,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由于没有得到奖学金资助,李彦宏遭到拒签,理由是“有移民倾向”。 郁闷的李彦宏走出大使馆,看着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车流,长吁了一口气。他明白,从今天起,.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自己要面临着艰难的生存考验。出国的梦想,并没有因为一次拒签而熄灭,但是他首先要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所以,李彦宏随便找了一份广告市场调研的工作,且对公司直言相告:“我将来一定会出国,做不了很长时间的。”他负责的是广告效果调研。看起来,这份职业似乎远离了他的人生理想,但是,做事专注的李彦宏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用心观察、体会、总结,为自己积累经验。最后,他终于参透了当时广告业的流弊,那就是:看似花样百出的广告却掩盖不住形式杂乱的缺陷,以致很多情况之下完全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造成客户付出的广告费大半被浪费掉。李彦宏的想法是:如果有一种广告模式,可以让客户按照广告的效应来付费,那么一定会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肯定会大受欢迎。那么,这种模式是什么样的呢?——李彦宏在冥思苦想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个念头,奠定了日后百度商业模式的雏形。 在工作的同时,李彦宏继续申请出国留学。1991年秋,他终于拿到了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并且有奖学金。李彦宏忐忑地去办理签证,这次命运没有再为难这个执著的青年——他终于过了。 P13-15 序言 2010年,一部短片《盒子里的梦想》风靡网络,引得无数人争相观看和追捧。这部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视频,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就在于它讲述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80后”这一代人追梦的旅程。 在现实中,太多年轻的和不那么年轻的人都经历过寻梦失败的辛酸,当奋勇冲锋的激情褪去,他们便习惯于平庸的生活,每日里为了谋生而奔走,看着昔日的梦想渐行渐远,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 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会为自己找出种种的理由,但是归结到一点,就是:客观条件达不到。很少人会反躬自省:原因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呢? 其实,这个时代有其美好的一面,因为它对我们的梦想十分宽容,你尽可以天马行空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然后为之去奋斗,去收获成功,享受喜悦。 可是,太多人拥有梦想,并且满怀激情地扬帆起航,但在追梦的旅程中,很少人能够坚持到底,更多的人行至中途便停下了脚步。 这又是为什么?——答案是:浮躁。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做梦的空间,但也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掉专注的能力。浮躁的心态使得我们更倾向于寻求快速成功的方法。我们相信一切事情都会有捷径,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捷径,却忘记了成功源于积累;我们不愿错失每个“机会”,四面出击,八方寻觅,最终却一无所获…… 最终,我们无法静下心来,排除杂念,为一个梦想而奋斗一生。于是,我们只能够望“成功”远去而兴叹,任时光流逝空悲切。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人们视为成功的偶像。而纵观他们的奋斗经历,我们会发现,这些人最大的共同点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人物。他的经历深刻地说明了“专注成就梦想”这个人生真谛。在“机会”和“梦想”遍地皆是的年代,唯一不让机会溜走,不让梦想化为浮云的方式,就是专注。1999年底,怀抱“用技术改变人们生活”的梦想,李彦宏放弃绿卡回国着手筹建百度。百度这家公司也因此拥有了梦想:“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每一天,李彦宏和所有百度人都为这个梦想专注前行。 “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大学教授;不管你是边陲小镇的农民,还是残障人士,每一个人通过百度搜索,离信息的距离都是一样的。”2005年,在获颁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时,李彦宏说道。 为了“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一系列关于专注的法则被写入百度的企业文化:“专注如一”、“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用户需求决定一切”、“把事情做到极致”、“让产品简单,再简单”、“只把最好的结果传递给下一环节”、“从可信赖到可依赖”…… 我们可以反躬自省一下,也许我们没有成功,恰恰是因为欠缺“专注”这种能力。假如有一天,你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这种能力,并努力培养和获取这种能力——那么你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翻开各种励志书籍,上面都会告诉你:学习成功之术,你也能成功。但是,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才会行之有效。而我们能够告诉你的行之有效的成功之道,就是这本书的名字“一生专注自己”。专注,是希望你能专注于自己的梦想。专注并非一成不变,并非故步自封,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地接近现实。 比尔·盖茨专注于电脑软件创新,推出了划时代意义的Windows系统。 杨致远专注于信息搜集,开创了Yahoo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门户网站。 李彦宏专注于拉近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打造出了百度这个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只要你一生专注一个梦想,就是踏上了成功之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