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茅盾全集(散文一集11)(精)
分类
作者 茅盾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个女校给我的印象

前星期有几个松江朋友约我到松江去走一趟;在那边逗留一日,参观过他们的图书馆,公共体育场,景贤女子中校,并且还到了一个可以休息休息的某园,在竹荫下的亭子里,谈了好些话。

久住在工业化的新式都市的我,暂时的又看见了旧式的府城,真觉得有说不出的异样的感触了。在那里,生活是平静的;一切都是可爱的。我爱那里的狭小而少行人的街道;我爱那些跨在小河上的小石桥,以及半临桥头的矮小木屋;甚至缓慢的乡人的行路,与谈话,我都觉着有味。然而看了那三五件聊作点缀的二十世纪的东西,衬着这古朴的背景,却又使人觉得不高兴。这倒也不是由于“怀乡心”的发作,却是由于现代的青年都带点“不全则宁无”的迷信,或者因而应用到极端罢。

但是最最使我感得深刻的印象的,就是私立的景贤女子中学。

因为现今是暑假期内,我们到那边时,只看见了一座空校舍,以及种种设备而已。他们at work①情形,可没有见。便是教员,也只见了两三个。校舍是借用旧式的住家的房屋,然而光线极足,也非常清洁;三大幢两进式的楼房——似乎是“厅事”②的式子——上面做了寝室,下面是课堂;前后都是很大的天井,种着些花草。这在我看来,简直比上海几个拥挤的私立女校,要好得多。至少,每个学生可以有尽量吸的新鲜空气,不像上海学校的学生,每天只有数十方尺的半新空气是伊分内应得的。阅报室和成绩室,都因放假锁着门,不曾看。学生住的地方,总算是很舒服的了;教员聚集的教务室,却相反。一问狭小的平屋里,挤着五六张桌子,几乎连旋个身子的空隙也没有。从一本一本挂在墙上的各种表册看来,便知在这间狭小的平屋的人们所做的事,实和这间平屋的体积,成了反比例。表册中有一本“学生环境调查表”,在我,实是第一次看到。

现在这个女子中校是全仗教员维持的;教员全都是义务职。因为是尽义务的,所以那些唯利是图的“学蠹”倒敬谢不敏,裹足不前,而这个学校的管理权和教务权遂得由思想新而热心的人来一意办理。这可说是不幸中之大幸!松江现在尚没有一个中等程度的女校——除了景贤。现在极力维持景贤的先生们,就因为不肯使这唯一的“绿光”竞至熄灭。大概他们的新设施,虽极温和,不免也惹起四周的惊视罢。我很佩服他们有勇气排斥一切冷淡的、固拒的、没有抵抗力的压迫的空气,而火剌剌做自己的事。我更请大家对于这个学校,下一些相当的注意!在欺诈的广告的社会里,大家只管喜欢看“专科”、“大学”等等夸大的名词,对于平平淡淡的一个“中”字,自然不很注意,然而,如果你不是单生了耳朵,也还生着一对眼睛的,你就要不得不注意。

此外,关于这个女校的概略和发展计划,他们有专件,请读者一看,我不多说了。他们从下学期起,还特设了一个“年长失学妇女补习班”,这是极好的;可是我听得他们的侯先生说:“当面接洽愿来读书的,有好几个,但是不愿先报名;他们说,因为料想起来,这一班大概总是开不成功的。”P1-3

目录

一个女校给我的印象

一个青年的信札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暴风雨”

 ——五月三十一日

街角的一幕

疲倦

复活后的土拨鼠

大时代中一个无名小卒的杂记

南行通信(一)

“五卅”走近我们了!

云少爷与草帽

牯岭的臭虫

 ——致武汉的朋友们(二)

严霜下的梦

叩门

卖豆腐的哨子

红叶

速写一

速写二

樱花

邻一

邻二

我的中学生时代及其后

故乡杂记

 第一 一封信

 第二 内河小火轮

 第三 半个月的印象

第二天

热与冷

冥屋

秋的公园

光明到来的时候

老乡绅

在公园里

春来了

速写

“现代化”的话

香市

我不明白

我的学化学的朋友

乡村杂景

陌生人

我所见的辛亥革命

谈迷信之类

上海

 一 我的二房东

 二 我的邻居

 三 二房东的小少爷

冬天

一个译人的梦

百货商店

 序言

 一 到了巴黎

 二 “那边”

 三 到乐园去

 四 被裁

 五 乐园的胜利

 六 悲惨的失败者

 七 小商人的最后

上海大年夜

我曾经穿过怎样的紧鞋子

桑树

大旱

雷雨前

人造丝

戽水

谈月亮

疯子

黄昏

沙滩上的脚迹

天窗

阿四的故事

小三

再谈“疯子”

旧账簿

狂欢的解剖

上海

 ——大都市之一

 一 祖孙三代

 二 六十年前的上海

 三 上海的特殊地位如何造成

 四 狂热的投机市场和不出烟的烟囱

 五 鸽子笼

 六 “上海之将来”

全运会印象

交易所速写

从半夜到天明

车中一瞥

“佛诞节”所见

看模型

国文试题

好玩的孩子

被考问了《中国的一日》

回忆辛亥

写于悲痛中

鞭炮声中

农村来的好音

荒与熟

 ——一个商人的“哲学”

炮火的洗礼

不是恐怖手段所能慑伏的

街头一瞥

无题

苏嘉路上

 一 十月五日的上海西站

 二 苏嘉路上

“孤岛”见闻

忆钱亦石先生

“青年日”速写

 ——国际反侵略宣传周第三日

记“孩子剧团”

记两大学

我的小学时代

追记一页

怀念行方未明的友人

内容推荐

钟桂松编著的《茅盾全集(散文一集11)(精)》收作者茅盾作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三八年间的散文九十一篇。这些作品,大部分曾先后收入大江书铺出版的《宿莽》(一九三一年五月)、天马书店出版的《茅盾散文集》(一九三三年七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话匣子》(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开明书店出版的《速写与随笔》(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印象·感想·回忆》(一九三六年十月)、烽火社出版的《炮火的洗礼》(一九三九年四月)、文光书店出版的《见闻杂记》(一九四三年四月)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集》第九卷(一九六一年五月)、《茅盾散文速写集》(一九八○年十二月),以及新蕾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学生时代》(一九八二年一月)。

各篇的篇目排列,均按发表时间先后为序。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作家茅盾作品总集。新版《茅盾全集》由茅盾之子韦韬先生授权,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茅盾研究会理事钟桂松主编。新版《茅盾全集》由韦韬先生新增多幅珍贵照片,在原版《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加以充实、补订而成的,目的是使《茅盾全集》更全、更完美。新版全集共41卷,再加一卷附集。1至9卷为小说;10卷为剧本、诗词、童话;11至17卷为散文,其中13卷为“游苏见闻”专集;18至27卷为中国文论;28卷为中外神话研究专集;29至33卷为外国文论;34卷为“古诗文注解”;35至36卷为回忆录;37至39卷为书信;40至41卷为日记;附集卷收有关资料。这是规模最大、收集最全的总集,是研究茅盾著作的十分完备的参考材料。

本书是《茅盾全集(散文一集11)(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