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校给我的印象
前星期有几个松江朋友约我到松江去走一趟;在那边逗留一日,参观过他们的图书馆,公共体育场,景贤女子中校,并且还到了一个可以休息休息的某园,在竹荫下的亭子里,谈了好些话。
久住在工业化的新式都市的我,暂时的又看见了旧式的府城,真觉得有说不出的异样的感触了。在那里,生活是平静的;一切都是可爱的。我爱那里的狭小而少行人的街道;我爱那些跨在小河上的小石桥,以及半临桥头的矮小木屋;甚至缓慢的乡人的行路,与谈话,我都觉着有味。然而看了那三五件聊作点缀的二十世纪的东西,衬着这古朴的背景,却又使人觉得不高兴。这倒也不是由于“怀乡心”的发作,却是由于现代的青年都带点“不全则宁无”的迷信,或者因而应用到极端罢。
但是最最使我感得深刻的印象的,就是私立的景贤女子中学。
因为现今是暑假期内,我们到那边时,只看见了一座空校舍,以及种种设备而已。他们at work①情形,可没有见。便是教员,也只见了两三个。校舍是借用旧式的住家的房屋,然而光线极足,也非常清洁;三大幢两进式的楼房——似乎是“厅事”②的式子——上面做了寝室,下面是课堂;前后都是很大的天井,种着些花草。这在我看来,简直比上海几个拥挤的私立女校,要好得多。至少,每个学生可以有尽量吸的新鲜空气,不像上海学校的学生,每天只有数十方尺的半新空气是伊分内应得的。阅报室和成绩室,都因放假锁着门,不曾看。学生住的地方,总算是很舒服的了;教员聚集的教务室,却相反。一问狭小的平屋里,挤着五六张桌子,几乎连旋个身子的空隙也没有。从一本一本挂在墙上的各种表册看来,便知在这间狭小的平屋的人们所做的事,实和这间平屋的体积,成了反比例。表册中有一本“学生环境调查表”,在我,实是第一次看到。
现在这个女子中校是全仗教员维持的;教员全都是义务职。因为是尽义务的,所以那些唯利是图的“学蠹”倒敬谢不敏,裹足不前,而这个学校的管理权和教务权遂得由思想新而热心的人来一意办理。这可说是不幸中之大幸!松江现在尚没有一个中等程度的女校——除了景贤。现在极力维持景贤的先生们,就因为不肯使这唯一的“绿光”竞至熄灭。大概他们的新设施,虽极温和,不免也惹起四周的惊视罢。我很佩服他们有勇气排斥一切冷淡的、固拒的、没有抵抗力的压迫的空气,而火剌剌做自己的事。我更请大家对于这个学校,下一些相当的注意!在欺诈的广告的社会里,大家只管喜欢看“专科”、“大学”等等夸大的名词,对于平平淡淡的一个“中”字,自然不很注意,然而,如果你不是单生了耳朵,也还生着一对眼睛的,你就要不得不注意。
此外,关于这个女校的概略和发展计划,他们有专件,请读者一看,我不多说了。他们从下学期起,还特设了一个“年长失学妇女补习班”,这是极好的;可是我听得他们的侯先生说:“当面接洽愿来读书的,有好几个,但是不愿先报名;他们说,因为料想起来,这一班大概总是开不成功的。”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