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太阳雨——印度心之旅》是游记作品集。作者尹岩描述了在这座印度著名的朝圣和冥想圣镇里,她的瑜伽、冥想生活,她与瑜伽冥想老师短暂而深刻的交往;她邂逅放弃全部家产在此隐行的智者,并获得启示的奇迹;她在当年约翰·列侬与他的乐队披头士静修的废墟中的瞻礼;她在恒河边的天堂园地的享受和咏经堂太阳雨中的感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菩提树下太阳雨--印度心之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尹岩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菩提树下太阳雨——印度心之旅》是游记作品集。作者尹岩描述了在这座印度著名的朝圣和冥想圣镇里,她的瑜伽、冥想生活,她与瑜伽冥想老师短暂而深刻的交往;她邂逅放弃全部家产在此隐行的智者,并获得启示的奇迹;她在当年约翰·列侬与他的乐队披头士静修的废墟中的瞻礼;她在恒河边的天堂园地的享受和咏经堂太阳雨中的感动。 内容推荐 《菩提树下太阳雨——印度心之旅》是一本游记,更是一本心灵的感悟散文。作者在多年前的向往之后,终于在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启程。于是,游客般的好奇与消遣被满腹的心绪与寻觅所代替,个人化的情感和思绪如潺潺清流穿行在印度的人文景画中,而作为一位年轻女人,独自游历印度,经历中充满了具体的人与事,印度也便化成她行程中每个叙事性片段被描述出来,使这本游记充满感性和生趣。 《菩提树下太阳雨——印度心之旅》作者尹岩是国内著名媒体人,留法学习工作9年,归国后在包括影视,杂志和广播等国际媒体中担任要职,其中包括著名国际女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主编职务,现任东方视觉影业公司首席执行官,京城著名印度瑜珈会馆“悠季瑜珈”创办人。她以一个知性女人的多维眼光和敏感的心灵体会着印度,观察着印度,书中叙述生动,感性,丰富,文字干净、流畅。而她在旅程中拍摄的上千幅图片更是色彩斑斓,人景翩然,令此书图文并茂。 目录 引言 我去印度了! 踏上印度 初识瑞诗凯诗 莫汉和瑜伽 圆地上的智者 披头士乐队和玛哈瑞诗·玛哈士大师Matlarishi Mahesh Yogi 托马斯 与莫汉做冥想 瑞诗凯诗的西方人 我的心开了 Anarida,印度最奢华的美容 三人晚餐 诵经堂的太阳雨 阿布里 光明小屋 与莫汉告别 德里24小时 乌代·蔻绨饭店和辛格夫妇 水晶宫殿 宙汉和拉狄斯,以缘分的名义 我的魂被惊着了 马克的初恋 爱,是一种丰富 我的第一次“大篷车” 湖滨饭店印度最后的罗曼蒂克 婚礼的歧义 告别乌代浦尔 粉色的捷莆尔和12个妃子的古堡 阿格尔的青年旅社 泰姬陵白色的痴恋 红堡意外的开放 生活其实是梦中梦 搭错车 我的第二次“大篷车” 欢爱的图腾 异性按摩 光影秀 德里来的情种比奇 卡其拉赫落户的异国浪漫 发现林伽 瓦弋提带来的惊喜 骚扰 瓦哈纳西的恒河和唐僧的极乐西天 结婚季节 德里重逢 告别印度 旅行实用提示 后记 试读章节 乌代·蔻绨饭店的屋顶是一个梦。一池蓝水,与天呼应,一排八角廊,雪白玲珑。彩雕的窗棂将乌代浦尔最著名的美景一一框在里面,做成一幅幅游动的画,移步易景。景廊里是一致的白色坐榻,白色靠枕。掺麻的布质,靠在肌肤上很惬意。一台木桌放在榻中。我选中一方景廊,面对乌代浦尔的湖光山色,遥望一处处华贵的皇宫,决定要一直守到天黑,见到日落西山。 迷迷糊糊在观景台睡着了。醒来时脖颈渗出一些汗。太阳还是高高的,只是往西挪动了一些。我站起身,向着那方蓝水走去。一脚跳进去,冰凉的水涌到脖颈。好个凉啊! 下午,日头已经落下了。我突发奇想,想租自行车逛逛周围的小店。骑上车,如轮下生风,一路蹬下去。傍晚的风已经带了一点凉意。在夹道中的声声“Hello”中,在不停反应左式行车方向中,我仰着头,脖子上挂着相机,春风得意!好满意自己这个30卢比的选择!沿街过桥,我慢慢感到不对,眼前的路越来越生疏了。只好往前骑。骑出内城,骑上大道,卡车、轻骑开始喷着烟从我身边、左边、右边、对面,冲过来。我真是只有躲闪的份了。冲了一段,终于明白,我是应该永远向牛啊、狗啊看齐。一是走它们的位置,二是它们周边50厘米属安全地带。大路走完,被支言片语的英语指点到小街上。这下惨到家了,是个会动的就挤你。周围的土,周围的烟,周围的人声,除了这些空气中的元素外,路面上永远是多重障碍。蔬菜摊可以摆到路中央,自然就有了两边的人流和车流。还有恣情惯了的牛啊、狗啊、猪啊,就地喝,就地躺。我像考杂技团,车把就从没有直过。走过艰辛到家也就不计较了,偏偏反复走,越找离目的地越远。夜幕彻底降临,我周身冒着汗,鼻子里喷烟,喉咙火烧般干,周身上下臭哄哄的。印度真叫人多啊!怎么就能任何地方,任何时辰,永远黑压压的一片。最后,又被指回到经过了两次的交岔路口,‘我彻底被这种市井生活击垮了。叫了一辆摩托出租,绑上自行车,钻进去,打道回府。坐上回家的路,真庆幸啊!我是永远不会自己骑回来的。没想到雄心壮志地要返扑归真,结果是如此落荒而逃。 晚上,乌代·蔻绨饭店的平台更是迷人,尤其是被乌代浦尔街道彻底冶炼过后,更是珍视眼前的平静和特权了,这与半小时前的世界完全是天壤之别。点点烛光中,远处的城壁在灯光照射下,万般风情。平台上,张张大理石台面的桌上,烛台,鲜花,还有头裹红布的少年的笑脸。飞扬的尘土,喊声不断的城市,似乎被深深的夜幕彻底压下去了。这个城市又妩媚起来。在这个城市要呆在上面,也即离地面10米以上的地方,做上等人。 乌代·蔻绨饭店的主人是一对近40岁的印度夫妇,辛格夫妇。夫妇二人都没有建筑和艺术专业背景,看上去也只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辛格夫人不施胭脂,总是在屋顶平台的一角,静静地查看一切,偶尔会和客人打个招呼。 第一次见到她,我不知道她是一位女客还是一位工作人员。总之,她谦逊朴实的举止很难与“拥有者”的地位联系起来。辛格先生与夫人有着一致的气质。我是在前台的时候,见到他偶尔指示工作人员时看了他一眼:”您也是这个饭店的?”“我是这个饭店的老板”。 乌代·蔻绨饭店美如神话。它的无可挑剔的地理位置,独此一家的屋顶泳池,装饰讲究的房间,干净唯美的卧具,谦恭细腻的服务,可口精致的餐饮,都使它能与世界上任何一家五星级饭店媲美。不过与辛格夫妇交谈,你会发现他们给你的惊喜比饭店还多。 首先这个极具古典风格的建筑是两年前在一片垃圾地上建造的,辛格夫妇看上这个地方,想买下来,建饭店。这里是乌代浦尔一个湖湾处,一指长的土地伸展到湖里。可以遥望整个古城的著名景色。 乌代·蔻绨饭店是家庭作坊式操作。饭店设计施工是先生负责;花园、内装饰、餐厅由夫人负责。辛格先生到国内各地旅行,带回了成箱的图片,然后,他把他最喜欢的部分挑出来,自己设计,由建筑设计师落实在图纸上。随后,由辛格夫人把建成的楼变成一个家。为了这个饭店,他们向银行贷款了65万美金。现在,雄心勃勃的辛格夫妇又准备在花园处,再起15个房间。开业以来的四方来客极大的鼓舞了他们,饭店即使在淡季也宾客盈门。 辛格夫妇有一个儿子,12岁,在当地最好的私立男校读书。他们每月能见到两三次儿子。他们计划等儿子读大学时送他去英国。 晚上,躺在四边垂下白帐的床上,帐外是中速扇动的风扇,声音很轻。卧具发出淡淡的清香,一切是那么安逸。我按照冥想的方式,聆听自己呼出的声音,慢慢平静下来。中间,我又用右手堵住右鼻翼。吸入的声音很轻,有了些勉强,呼出的声音很均匀。我吸腹轻轻将气推出,听到很清晰的HAM声,同时脑后似乎几毫米的往下落。不知过多久,我睡着了。 P118-121 序言 每次谈起印度,总有人肯定地询问:印度很穷、很脏、很乱是吧?!即使在印度旅行时与异国的游行侠交谈,这类感慨也比比皆是。但是,那不是我心目中的印度,也不是打动我的印度。 我心中的印度是泰戈尔笔下完美的温馨,大卫·里恩影片里的暮色沉金,印度文明中滋润生命的慈霖。带着对印度的超然想像与向往,我启程。 整个旅途,我经历的是与旅游者相似的行程,但,庆幸的是,我的印度之行起始于瑞诗凯诗圣镇。正是在这里,我奇妙地一天一天变化着,久违的天性,久违的愉悦又重新复归,瑞诗凯诗的太阳雨洗涤了我常年的都市滞埃,生命的美好,万物的轻盈开始在身体中流动,这里的陶醉让我在整个旅途中带着欢欣的感动,体会眼前的所见所闻,使我脱离了世俗的表象感触,而遥望和感受那尘埃之上的光明和生命。 其实,我们每一个旅行都带着一个心结的。我们在异乡寻找的也是与这个心结呼应的景、人、物。印度之行对我来说是一个心灵之旅。我寻求的是在这个有着浑厚气场的陌生国度获得心灵上的一些启迪,或者帮助我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用另一种思维看生活。印度之行圆满了我的心愿。如果你问我,印度是否穷、脏、乱,我可以回答你:完全是的。但是,我要讲述的不是这些,因为,这真的不是印度最本质的,也不是我们所最要在意的。 我这里奉献给你们的,不是我回国后处心积虑的文字。展现在这里的,是我印度之行中的意识流。我的笔没有撰写,我的笔只是将我沐浴在阳光下的思绪记录下来,这些文字仅属于我2003年4月的21天。 尹岩 2004年4月 北京家中 后记 《菩提树下太阳雨>是我2003年印度之行的真实写照。十年后的今天,当莫汉已经成为我孩子的父亲和生命伴侣,当瑜伽已经成为我的生命及事业,当修行已经是我生命关系图中重要元素,再读那时的文字,仍会与那时的自己融为一体,一页一页翻下去,感受在这个恒河边的圣镇,在简简单单的每日瑜伽习练中,我的能量之躯是如何一天天被唤醒;我的心目是如何被一道道阳光渐渐沐浴;感受那些突然而至的创作灵感给我带来的惊喜;感受在太阳雨中回荡的和声唱诵激发的强烈感动。 在2012年出版的自传《女人是一场修炼中》中我写到:“从《菩提树下的太阳雨》到这本书,八年时光一晃而过,身边好像发生了很大变化,做了很多事偶尔也错过一些,见过很多人大部分都擦肩而过,但某个凌晨或深夜,面对那个抖落尘埃的自己,恍惚间有生命轮回,不增不减的幻觉。我无法得知这种感觉是不是生命给我的不悲不喜、不卑不亢的馈赠,我只知道,唯有这样的时刻,才有机会清晰地看见内心的自己,自在的,喜悦的自己。常常怀念第一次被这种意识撞击的时刻——这辈子第一次去印度。此一行,把瑜伽嵌进了我的余生。” 今天的我笃信,一生中,有某个冥冥时刻,让你陷入一场裂变;一生中,有某个冥冥时刻,让你遭遇激情和感动;一生中,有某个冥冥时刻,注定要校正你,回归本来的生命轨迹。2003年的印度之行与我,便是这个冥冥时刻,它在时空中的无限延伸,让这一刻化成片片永恒,渗透在我日复一日的生命中,像晴空下的光斑,夜幕中的星幔,为生命的平凡覆上了光明。 《菩提树下太阳雨》再版之际,我不想做任何文字工作,修饰十年前字里行间的青涩、肆意和浅显,因为那是我生命中如此珍贵的真实时刻。正如同十年前的“书前的话”所说,“我这里奉献给你们的,不是我回国后处心积虑的文字。展现在这里的,是我印度之行中的意识流。我的笔没有撰写,我的笔只是将我沐浴在阳光下的思绪记录下来,这些文字仅属于我2003年4月的21天。” 感恩上天赐予我的2003年印度之行!!! 2013年10月 尹岩于悠季瑜伽 (中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