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未解之谜,就是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者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推理得出的世界上无法解释的自然、天文和历史等现象。世界上的确存在很多对于人类来说,需要去慢慢解答的谜团。我们编写这本《世界未解之谜》就是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在参考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最新考古成果等基础上,结合已经得出的研究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到神奇莫测的太空、从自然界的动植物到人类创造的数理化、从古代文化到现代文明、从物质财产到精神财富等各个领域中人们最感兴趣的疑点和谜团,客观介绍并努力揭示了谜团背后的真相。本书由邬云编著。
《世界未解之谜》由邬云编著,全书分地球之谜、太空之谜、动植物之谜、数理化的奥秘、地域景观、千年古墓之谜、建筑之谜、自然现象之谜、世界宝藏之谜和文化之谜共lO个部分,所挑选的内容基本上概括了各领域中最被关注也极具价值的内容,文字精练简洁,可读性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口味读者的阅读需求。如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埃及金字塔之谜。到底是谁建造的金字塔?古人又是运用了什么办法建造成的?它为什么要建成四面角锥形?传闻的咒语又是真的吗?又如,关于外星人的各种传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但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证明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很多人声称见过飞碟,甚至见过外星人,同时他们也陆续拍摄到了各种各样有关飞碟的照片。还有一些人则声称能够寻找到外星人在地球留下的痕迹,比如撒哈拉沙漠壁画上人物的圆形面具、复活节岛和南美的巨石建筑等。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世界未解之谜》适合青少年阅读。
地球形成之谜
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们就对地球的起源进行种种探索。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流传至今,国外则相信上帝六日创造世界的说法。18世纪中叶,人类对地球起源正式开始科学的探索。
早期的地球起源假说分成两大派,一派叫作渐变派,另一派称为灾变派,但这两派都基于同一个前提,即行星形成以前的物质都是高温气体。渐变派可以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为例。拉普拉斯认为,太阳系原是一团旋转的星云,因冷却而收缩,于是越转越快。在转动到一定程度时,星云外缘的离心力超过了万有引力的控制,便分出一个圆环。此后星云继续收缩,又可分出另一个圆环,如此继续下去,以后这些圆环便聚成包括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星云假说比较完满地解释了太阳系的基本特征:行星和太阳的组成元素一致,年龄相当,各行星都在不断地自转,各行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所有行星几乎都位于同一平面上,在同一方向上,绕太阳公转等。星云假说与这些事实基本相符。但是,计算表明,太阳本身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角动量只占0.73%;而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总共只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3%,但它们的角动量却占99.27%。从一个自然的统一体系出发,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会造成角动量这样悬殊的分布呢?这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渐变假说所不能克服的困难。灾变派以布丰的碰撞假说为代表,认为太阳系是由两个或三个星体的碰撞而产生的。灾变论者靳斯和杰夫瑞斯设想,有另一个恒星从太阳旁边掠过或甚至发生边缘碰撞,于是从太阳体中引出了一条带状物质,两个星体的相对运动给了这带状物质以一定的角动量。恒星掠过以后,这个带便分裂成若干块,以后各自成了行星。碰撞假说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流行了约20年,但后来证明也不能成立。否定它的论据很多,主要是,尽管避过了角动量分布这一困难,但恒星所给的角动量远远不够把带状物质抛到太阳系的边缘。此外,如果带状物质是从太阳内部引出来的,它的温度就不低于1000万度,这样高温的气体离开太阳后会立即在太空中散开,不可能凝成行星。这些都是对灾变派假说有力的否定。
20世纪40年代,人们慢慢对之前的基本前提的怀疑越来越浓。近几十年来,许多人认为行星形成以前的物质是低温的尘埃、气体和陨石的混合物,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不少新的假说,对地球起源的认识也有所深化。但是,一些人还是坚守旧前提。最近,有人提出以宇宙空间的等离子体为出发点来建立一个地球起源的假说。只是这一假说还有待证明。地球起源之谜还要继续困扰着人们。
地球年龄之谜
地球何时诞生?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经历了多少?由古至今,人们在臆想、猜测,甚至衍生出一些神话故事;科学家们也常年沉浸在此课题的研究之中,乐此不疲。
中国古代有过这样的传说:自开辟至于获麟(指公元前481年),凡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这当然是不足为据的。爱尔兰的一位大主教从希伯来的经典中,考证出地球是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时由上帝创造的。如此说法,纯属臆造,毫无科学根据。
科学家们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作了种种尝试,估算了地球年龄。人们根据海洋含钠总量约1.5亿亿吨和每年由河流带人海洋的钠量约6000万吨,估算出海洋年龄约为2.5亿年。当然海洋年龄要比地球年龄小,而且这种估算误差不可捉摸。有人根据地球上沉积层总厚度和每年的沉积厚度,估算出地球上沉积开始到现在的地球年龄也约为2.5亿年。但是沉积厚度难以估计,沉积率变化很大,所以用这一方法得出的年龄也难以令人信服。由于角动量守恒的原因,月亮与地球距离慢慢增大了。有人根据月球由原来离地球最近时的位置,退到现在的位置所需的时间,推得地球年龄当40亿年。但是,关于月地的最近位置的假说,还没有一个是公认的。天文学家观察到所有的光谱线都向红色方向移动,并把这种“红移”现象解说为星云正在以极大速度彼此分离,在地球上看星云,星云总是向后退。假定各星云的后退速度一直都是均匀的,根据地球至某一星云的现在距离及其后退速度,估算出10亿年前地球与星云靠得最近,地球可能就是在那时产生的。一些物理学家还根据太阳辐射能的方法和地球冷却计算法等,测算过地球的年龄,都没有得到可信的结果。
20世纪,科学家运用同位素地质测定法测定地球的年龄。在地壳岩石中,普遍存在着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在天然条件下,放射性元素会自行衰变,变成其他元素。例如l克铀1年中就有七十四亿分之一克衰变成铅和氦。放射性元素衰变率不受普通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而且衰变速度很稳定。因此,只需测定岩石中某种现存放射性元素(如铀)的含量和衰变后分裂出来的元素(如铅)的含量,再根据相应的元素的衰变关系式,就可测定岩石的形成时间。已测得的最大年龄的岩石是格陵兰西部发现的岩石,它形成于38亿年前。但是,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龄还不是地球的年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熔融的天体,从炽热熔融的地球冷却到地壳的坚硬岩石的形成还需一段时间。
最近从月球取得的岩石标本表明,月球的年龄为46亿年。:20世纪60年代后测得的陨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年龄在40亿至46亿年之间。根据星云学说,太阳系的天体是由同一原始星云在相近时间内凝结而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但这毕竟只是间接推测,并没有直接的确凿的证据来准确说出地球真实的年龄。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