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本书之缘起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第三节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一般性
第一节 交易费用理论
第二节 产权理论
第三节 寻租理论
第四节 制度变迁理论
第五节 制度比较理论
第三章 从改革试点到改革试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试点)实践历程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综合改革试点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第三节 新世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第四章 改革试验总结之一——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第一节 政府机构改革:以职能行使为基础
第二节 建设效能政府:创建四项制度
第三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精简与机制创新
第四节 政府运作方式:公开、透明
第五节 街道职能归位: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
第六节 公共服务平台:市民中心
第七节 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政社合作
第八节 社会组织:存量改革与增量创新
第九节 社区管理体制:共商共治
第五章 改革试验总结之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第一节 产权改革:确权(基础)
第二节 产权改革:流转(核心)
第三节 基层民主范式: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第四节 民生模式: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第五节 资源配置:土地制度改革
第六节 一体化路径:基本公共服务
第七节 全域规划:整体成都
第六章 改革试验总结之三——“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第一节 资源节 约:“JD”(节 地)模式
第二节 环境综合整治:环保合作社
第三节 环境综合整治:村民自治与城乡同治
第四节 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
第五节 “两型”样本:城市群联动机制
第六节 “两型”示范:标准体系
第七章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启发——一般性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改革的中心任务(环节 )和推进机制
第二节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
第三节 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节 农村产权和土地制度改革
第五节 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第六节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第七节 社会组织发展
第八节 基层民主建设
附件 回顾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