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如果投资和生活之余,还有闲暇,那就多读读书吧。不管以后是否投资于股市,读一下这本《亿元之路(股市赚上100倍)》,相信对你一定会有益处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孙成钢假设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要工作、要成家立业、要养家糊口,还要赡养老人,在这个基础上,他要在30岁的时候有10万元,40岁的时候有100万元,70岁的时候有1亿元的金融资产。靠什么呢?工作、外快、创业,似乎都不够,投资获取增值,是大多数人唯一的选择。于是,基于这样的预期,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做了种种的设计。应该说,如果真的能读懂这本书,并付诸实践,实现70岁1亿元的目标是能做得到的。
《亿元之路(股市赚上100倍)》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1万元到100万元的过程。那是20岁到40岁的创业黄金期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第二部分,是100万元到1亿元的过程。那是40岁到70岁主要以投资为主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亿元之路(股市赚上100倍)》作者孙成钢的投资成长之路,用故事和事例阐述投资家成长的心路历程。
第二种,社会福利改善,可以让我们无忧度过晚年。这是一种普通百姓的善良愿望。社会永远处于变革中,没有人能知道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按照美国现在的例子看,再过几十年,其社会养老金的缺口不知道还要达到几十万亿美元呢?在中国,再过40年,等现在的年轻人进入老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成为倒金字塔型了,一对年轻人可能要承担8个老人的养老重任,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又能照顾多少老人呢?再者,如果你活到老,竟然要靠社会福利来养活,给社会增添负担,岂不是很无光彩?在儿孙面前又如何回顾、总结或炫耀自己不凡的一生呢?
第三种,我们自己有很多钱,吃穿不愁,衣食无忧,有病能医,有余款可捐赠给社会。如此,当我们闭上双眼的时候,还能给社会留下很大一笔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才不枉此生。
所以,必须靠自己,必须自己努力,必须有足够的金钱,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在80岁的时候还去卖灯草过活,才能让我们不至于成为社会的负担。
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有一个梦想。
我们有一个梦想,20岁的今天有1万元,40岁的那年要有100万元。70岁时要积累1亿元的财富。
有一个梦想,就比浑浑噩噩混日子要强。如果我们去访一访现在家道贫穷的那些人家,你问问他们的家长,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可曾有过发家致富的梦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一愣,他们不知道你在问什么!在他们看来,日子一天天过,度过了今天是明天,走完了明天是后天,还要什么梦想呢?整天累得腰酸背痛的,琐事繁杂,早已让他们年轻的心蒙上了阴影,哪里还有梦想!
可是,如果你再找一些家境良好的人家,同样问问这些家主人,他们年轻的时候可曾有过发家致富的梦想?他们大多可以夸夸其谈,曾经多么庸俗的梦想如今被怎样地超越。他们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着梦想,又有了新的梦想。他们实现着梦想,品味着生活带来的愉悦,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不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在任何的时代,任何的地方,任何的人群,都永远存在着不公平。生而为人,我们不是来抱怨的,而是要适应环境生存下去的,要发展起来改变环境的。社会的现实再残酷,也无法阻挡有梦的人奋进的步伐。是的,所有的失败者,都会把责任归给社会,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这样的人,即便有过一个梦想,也会很轻易地就在现实面前认输。与其说他有梦想,不如说他曾经有幻想!
梦想。是心中坚定的信念,是百折不回的憧憬,是至死不休的追求。
扬韬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曾经有过梦想。那时候,我梦想20年后能有5万元的存款。相比月薪百元,年收入1000多元,要在20年内存够5万元,真是做梦啊。因为这20年,我知道自己要结婚、成家、生子,还要赡养父母,有很多的花费,仅仅靠这点儿工资是不够的。怎么办呢?为了梦想,我为自己开列了许多的实现路由,其中包括:写文章赚稿费、开一个商店、办一个饮食店、做心理咨询、做商业咨询、倒卖钢材,等等。其中每一条,又都详细列出了实施的步骤,甚至商店的名字、吉祥物、营业方式等都考虑好了,只是需要一笔启动资金而已。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知道必须迈出第一步,必须在工资之外有一点儿外快,能赚--,~JL钱才行。在我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我发现了股市投资也能赚钱,哪怕只有i000元,也可以少少地赚一点儿。为此,我开始尝试,开始努力,渐渐地有所得,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这一努力,就逐渐走向了一条阳光大道。20年后的今天,我的梦想早已提前超百倍千倍地实现了。现在回看我的那些没有这样梦想的工友、同学,他们还在自己的单位里朝九晚五上下班,赚着单位里发给的工资,省吃俭用,供养儿女,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他们的孩子,也正在重复着父母的路,刻苦攻读,要上一个好的大学,大学毕业要找一个好的单位,才能有朝九晚五的生活,又怎么可能在将来养活自己的父母呢?
在走向社会的起点,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差距,就可能在以后的人生中演绎出天壤之别来。这个差距,首先就是有没有梦想,有没有为梦想实现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更重要的,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方法,有实现梦想的步骤和方法。 为了让读者能轻松起步、逐渐深入地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扬韬假设有一位年龄20岁的高中毕业生,他有1万元钱。他有一个梦想,要在40岁的时候存款增长到100万元,而不是资产100万元。再然后,当他年满70岁的时候,他可以有1亿元的财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要起步了。
那么,亲爱的朋友,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梦想?也许,你的年龄大于20岁,也许,你的起点资产高于1万元,也许,你的梦想目标没有那么狂妄。
P2-3
出山
——投资家成长的故事
1996年,中国股市即将开始世纪牛市的时候,我的第一本书《股市预测与实战》正式出版。那是一本积累了4年研究和投资亏损经验的书,在市场上一度引发盗印热潮。
2009年4月,中国股市暴跌之后重走牛市的时候,我的第七本书《出师:投资家培训班日记》出版。这一次,我用的是笔名“扬韬”。没有人知道我曾出版过前面的6本书,出版社也没有做什么推广,静悄悄的,书就卖完了。
2012年6月,我的第八本书杀青的时候,中国股市又处于低迷之中。我不知道未来的股市是否会重新走牛,但我对市场仍充满期待。
投资的终极理论,当归于人性本源。投资的终极技术,当归于行为研究。而我问世于2003年的《新人性》和2009年出版的《出师》连同本书一起,构成了我研究人性、探索行为金融的三部曲,希望能对读者的投资有所裨益。
虽然16年来出了8本书,我还是深感适合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类书籍太少。或许,投资做久了,但凡有点儿成就的,都懒得说了。所以,我们看到,市面上形形色色与股市相关的书,大多是初出茅庐者的经验之谈,要么是名人名家的论文集,有深度的很少。那些真正赚了大钱的人,对写书是不屑一顾的,抑或是,自己的赚钱之道,不足为外人道也。很多方法,说出来就不灵了。
我大约算一个例外。这么多年,研究而投资,自己的资产从零起步到过亿元,所有的身价几乎都来自于股市,也算是成功地从股市中赚到钱的人(对很多身价百亿的富豪来说,我赚的这点儿钱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我一直保持着“我手写我心”的习惯,20年来写过的东西早已有数千万字了,甚至在最困难的2007~2008年间,我仍每天坚持写一篇博客,间歇还写起了投资小说,几乎在我的案子刚宣判,我的《出师》就出版了。
开卷有益。如果投资和生活之余,还有闲暇,那就多读读书吧。不管以后是否投资于股市,读一下这本《亿元之路》,相信对你一定会有益处的。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万元到100万元的过程。那是20岁到40岁的创业黄金期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第二部分,是100万元到1亿元的过程。那是40岁到70岁主要以投资为主的过程。第三部分,是作者的投资成长之路,用故事和事例阐述投资家成长的心路历程。
在这本书里,我假设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要工作、要成家立业、要养家糊口,还要赡养老人,在这个基础上,他要在30岁的时候有10万元,40岁的时候有100万元,70岁的时候有1亿元的金融资产。靠什么呢?工作、外快、创业,似乎都不够,投资获取增值,是大多数人唯一的选择。于是,基于这样的预期,我结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做了种种的设计。应该说,如果真的能读懂这本书,并付诸实践,实现70岁1亿元的目标是能做得到的。
佛度有缘人。这本书,如果能让一位、两位、三四位,抑或更多读者成就亿元梦想,我就心满意足了。
读者对于本书的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来信交流。本人在新浪有微博和博客(http://weibo.com/yangtao1968),也可留言。
孙成钢(扬韬)
2013年5月于上海